第475章 正奇相合

這一刻,被周瑜所透露的英姿勃發所感染,徐盛幾乎是下意識地問道。

“計將安出。”

“正奇相合,直搗黃龍!”

周瑜朗聲地道了一句,然後擡手道。

“出師須有名,此名不僅是爲了讓我軍士卒知曉,更須讓林邑國上下百姓所知曉,如此方可教他們知曉我大漢乃是正義之師,使後續林邑國重歸大漢,官吏安撫民心皆有極大的好處。”

“因此,虞府君可以日南郡的名義大張旗鼓地遣使前往林邑國,言明林邑國多年侵佔大漢土地,且將連同區連當年所佔的林邑縣須歸還我大漢。”

虞國聞言,幾乎是脫口而出地答道。

“不可能!林邑國乃是豺狼之國,僅僅遣使前往,林邑國是無論如何都不可能答應這等條件。”

“不答應本就是常理,吾亦並非覺得遣一使者,並能不戰而屈人之兵。”

周瑜手中的羽扇往着桌案上一掃,道。

“此舉之用意,關鍵在於大張旗鼓,以告知林邑國上上下下,我大漢將徵林邑國,乃是擁有大義的正義之師,且林邑國於五十年前便是我大漢的一部分,他們亦是漢民。”

“如此一來,既能提前大大降低林邑國百姓的抗拒心理,還能讓林邑國意識到戰爭將至,開始緊急動員兵力集中在北面邊境。”

徐盛沿着周瑜所陳述的內容進行思考,再結合着日南郡與林邑國的地圖,頗有些不解地說道。

“公瑾,日南郡南面與林邑國北邊可是全面接壤,莫非是打算以日南郡兵作爲誘餌,引惱羞成怒的林邑國大軍入境,與之正面決戰?”

周瑜搖了搖頭,道。

“日南郡可用之兵寥寥無幾,若是以日南郡兵列於邊境,遠不足以威懾抵禦林邑國。”

“屆時若是導致林邑國大軍入境,我軍不熟悉地形,且日南郡南部亦多叢林山地,同樣難尋一處可以容乃超過五萬大軍列陣對決之地。”

“再兼之日南郡面積過小,難以靈活周旋設伏,戰事一起,反而很可能會對日南郡造成極大的破壞。”

“所以,瑜之所想便是以揚州兵力直接列於邊境!”

“畢竟,我等前來此處乃是爲了征討林邑國,一味守勢可就太失禮了!當進攻,不斷地進攻,給與林邑國上上下下絕對的壓迫。”

“區連曾是漢人且深知日南郡內部狀況,如此一來,必然會驚懼交加,認爲乃是大漢精銳自中原遠赴而來討伐於他,繼而拼命抽調一切力量北上抵禦我漢軍的進攻。”

周瑜這揮手間便要迫使着林邑國瘋狂抽調兵力的姿態,讓虞國看得只覺得心悅誠服,連忙追問道。

“那漢軍能否攻破林邑國防線?”

周瑜沒有回答,轉而是將目光轉向徐盛的方向。

而徐盛沉吟了一下,在對於林邑國的狀況已經有了清晰認知的情況下,此刻再進行某些預估並不算困難。

以林邑國可抽調五萬大軍,且其中僅僅只有一萬稱得上是精銳。

當然,這個可謂是精銳,僅僅只是虞國基於日南郡郡兵的水準來判斷,認爲林邑國精銳比日南郡郡兵的戰力明顯強上一點。

只是,日南郡郡兵的水準以着徐盛的目光看來,那也跟烏合之衆相去不遠,便是連列陣都有些列不明白。

所以,徐盛對於所謂林邑國精銳的判斷,大體便是視之與大漢普通郡兵旗鼓相當的水準。

與之相對的,徐盛所率領而來的三萬大軍,其中兩萬是真正水軍精銳,剩下一萬也是從各地軍戶士卒之中精挑細選出來的精銳。

即便作爲水軍離了船在地面作戰與精銳步卒相比會稍遜一籌,但也絕非是一般的郡兵所能相提並論的。

再加上這一次徐盛率領的艦隊本就是衝着滅國而來的,艦隊之中準備了大量戰備物資,僅僅是箭矢的數量便超過了二十萬之多,更別說其餘的火油、備用甲冑、備用器械等等東西了。

所以徐盛手指無意識地輕敲了幾下桌案後,給出了認爲相當中肯且謹慎的判斷,道。

“區區林邑,區區五萬烏合之衆,如何能擋得住我大漢精銳的進攻?差別只在於他們能拖延我軍行進的時間有多少。”

在徐盛看來,進攻林邑國最大的阻礙並非是林邑大軍,而是那漫無邊際的叢林地形。

一旦讓林邑國大軍依仗着叢林不斷騷擾,爲了避免過大的損失,大軍只能是步步爲營地推進。

至於林邑國會不會露頭直面大漢精銳……

徐盛只能說林邑國很有勇氣,比當年的匈奴還要勇猛,且很快就會讓他們意識到什麼叫做“一漢當五胡”。

當代同等兵力下能擊敗列陣的大漢精銳的,只有另一批列陣的大漢精銳。

若是沒有那漫無邊際的叢林地形,徐盛自信最多一個月便能由北到南地橫推整個林邑國。

無他,實在是主公與軍師所準備的兵力、軍糧以及軍備物資都太過充裕了,足以支撐徐盛維持三個月以內的高強度戰爭。

唯一讓徐盛擔憂的,那就是三個月內不能推平林邑國,那麼局勢就會變得棘手許多。

料敵從寬……

林邑國大軍的裝備與素質不佳是不假。

但徐盛最爲顧慮的,卻是林邑國大軍的韌性若是有軍戶制士卒相近的程度,有叢林地形的阻礙,三個月可能還真的擊潰不了林邑國。

只是從徐盛口中得到了想要的答案後,周瑜臉上的笑意更甚,道。

“正是如此,面對徐將軍所率領的漢軍精銳高舉大義旗幟,步步緊逼,林邑國上下必定驚懼,如何該不抽調所有可用之兵北上抵禦?”

“甚至,林邑國眼見漢軍攻勢之猛,獨木難支,很可能會緊急聯繫周邊如大岐界、小岐界、式僕、徐狼等小國,宣揚我大漢的威脅,請求支援。”

“時日一長,面對林邑國所聯合諸國所結成的聯盟,即便我軍勉力攻下林邑國,待兵鋒衰弱之後,亦會遭到諸國所結成的聯盟反撲。”

“所以……”

周瑜說到這裡之時,聲音一頓,手中羽扇往前一擡。

第126章 兩全之法第882章 斷糧?第896章 強漢,豈能避賊?第320章 瀛洲種姓制度實行之策第494章 諸葛亮上門第498章 萬民相跪(第三更)第882章 斷糧?第799章 興,百姓苦;亡,百姓苦第741章 慢有慢的好第804章 借刀殺人第248章 子坤當有八斗之功第524章 袁氏底蘊第216章 通過時間差進行的試探第80章 往吳郡第654章 喝退雄兵六萬第333章 能與漢室劉姓相比?第439章 以揚州爲起點的變革第27章 錦衣潛行第753章 袁氏末路第591章 一石三鳥第393章 莫須有?!第372章 閉月之顏第444章 以棉花爲渡船第119章 偶爾不做人第38章 五月初五,漳水相會第962章 苟利國家生死以第639章 劉曹對峙第964章 九曲黃河韓遂第931章 大局已定第672章 彭城急報第102章 不當人子第640章 割袍斷義第397章 討吳盟主第879章 關某可就不客氣了第674章 益處何在?第948章 取幽之策第916章 料敵於先第113章 血包第273章 烏桓!烏桓!第377章 白疊子第963章 胡人圍洛第743章 豬狗與城牆第550章 太想進步了第269章 請容我三思第402章 百騎劫營第642章 中計矣!第499章 請蒼天 萬民共鑑之第265章 似乎是個盡興的機會第839章 間與反間第878章 淳于城戰況第614章 陶謙的轉變第317章 漢劍可斬於瀛洲否?第38章 五月初五,漳水相會第103章 好!很有精神136.第136章 仁德書院第157章 他日必報此恩第281章 蹋頓第277章 易如反掌第895章 十勝十敗論第396章 溧陽會盟第15章 強制嘲諷第74章 大漢基瘟?第496章 諸葛亮拜師第769章 天命所歸第73章 真毒士第509章 三日滅一國第959章 鮮卑南下第617章 吾父何在?第717章 豈能不反?第741章 慢有慢的好第467章 皆是王土的盛世第642章 中計矣!第619章 徐州應對第102章 不當人子第830章 進位漢王第458章 唯有殺!第233章 你也有計?第55章 他不算閒雜人等嗎?第688章 丟盔棄甲第66章 曹老闆的魅力第674章 益處何在?第678章 十面埋伏第988章 平胡第730章 二十丈的缺口第118章 禽獸不如你第863章 反其道而行之第298章 子龍,你認真的?第658章 當世之雄第267章 大義與利益之間的抉擇第102章 不當人子第560章 吃好喝好最重要(第三更)第699章 好謀無決袁本初第191章 愛敬君子而不恤小人第967章 死戰奏疏第104章 區區七連敗第357章 溫侯之心第441章 豫章朱正第293章 烏桓王爲何大笑?第904章 射殺子坤?第795章 汝當勉勵之
第126章 兩全之法第882章 斷糧?第896章 強漢,豈能避賊?第320章 瀛洲種姓制度實行之策第494章 諸葛亮上門第498章 萬民相跪(第三更)第882章 斷糧?第799章 興,百姓苦;亡,百姓苦第741章 慢有慢的好第804章 借刀殺人第248章 子坤當有八斗之功第524章 袁氏底蘊第216章 通過時間差進行的試探第80章 往吳郡第654章 喝退雄兵六萬第333章 能與漢室劉姓相比?第439章 以揚州爲起點的變革第27章 錦衣潛行第753章 袁氏末路第591章 一石三鳥第393章 莫須有?!第372章 閉月之顏第444章 以棉花爲渡船第119章 偶爾不做人第38章 五月初五,漳水相會第962章 苟利國家生死以第639章 劉曹對峙第964章 九曲黃河韓遂第931章 大局已定第672章 彭城急報第102章 不當人子第640章 割袍斷義第397章 討吳盟主第879章 關某可就不客氣了第674章 益處何在?第948章 取幽之策第916章 料敵於先第113章 血包第273章 烏桓!烏桓!第377章 白疊子第963章 胡人圍洛第743章 豬狗與城牆第550章 太想進步了第269章 請容我三思第402章 百騎劫營第642章 中計矣!第499章 請蒼天 萬民共鑑之第265章 似乎是個盡興的機會第839章 間與反間第878章 淳于城戰況第614章 陶謙的轉變第317章 漢劍可斬於瀛洲否?第38章 五月初五,漳水相會第103章 好!很有精神136.第136章 仁德書院第157章 他日必報此恩第281章 蹋頓第277章 易如反掌第895章 十勝十敗論第396章 溧陽會盟第15章 強制嘲諷第74章 大漢基瘟?第496章 諸葛亮拜師第769章 天命所歸第73章 真毒士第509章 三日滅一國第959章 鮮卑南下第617章 吾父何在?第717章 豈能不反?第741章 慢有慢的好第467章 皆是王土的盛世第642章 中計矣!第619章 徐州應對第102章 不當人子第830章 進位漢王第458章 唯有殺!第233章 你也有計?第55章 他不算閒雜人等嗎?第688章 丟盔棄甲第66章 曹老闆的魅力第674章 益處何在?第678章 十面埋伏第988章 平胡第730章 二十丈的缺口第118章 禽獸不如你第863章 反其道而行之第298章 子龍,你認真的?第658章 當世之雄第267章 大義與利益之間的抉擇第102章 不當人子第560章 吃好喝好最重要(第三更)第699章 好謀無決袁本初第191章 愛敬君子而不恤小人第967章 死戰奏疏第104章 區區七連敗第357章 溫侯之心第441章 豫章朱正第293章 烏桓王爲何大笑?第904章 射殺子坤?第795章 汝當勉勵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