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2章 彭城急報

“子坤!”

看到李基的出現,劉備的臉上難掩欣喜之色,下意識便是起身相迎。

“主公。”

李基朝着劉備拱手行禮後,也朝着在帳內的其餘同樣下意識起身相迎的謀臣武將微微點頭示意。

其中,李基的目光不禁在帳內的魏延和龐統多停留了一陣,然後才被劉備拉着往一直都空着的位置而去。

而劉備欣喜之餘,也不免得有些疑惑地問道。

“子坤怎麼這個時候趕過來了?莫不是出了什麼事?”

畢竟之前的佈置,李基儘管命令魏延與龐統迅速撤兵與劉備匯合,協助劉備清理沂水。

但李基手中的兵馬依然留在了歷陽橋附近駐紮,以免曹操會殺了個回馬槍之餘,也是爲了拱衛漸漸拉長的糧道。

“實乃是下邳有急報至,先到了我處,基意識到事關重大,便一路輕騎趕過來與主公匯合進行商議。”

李基一邊從手中拿出急報遞給劉備,一邊簡短地解釋着原由。

劉備接過急報迅速看了起來,臉色微變,然後交給帳中其餘文武傳閱。

急報的內容是來自陶謙的求援!

袁術以紀靈爲帥領十萬大軍正式進攻彭城了,僅一日功夫,彭城便已經開始告急。

徐州將士的士氣低迷是一回事,更重要的是紀靈提前就打造好了大量的攻城器械,大軍一動,幾乎就是以雷霆之勢對彭城進行攻城。

臧霸或是徐州難得的一名驍將,但也難以抵擋紀靈的攻城勢頭,幾乎是第一時間就向陶謙發出了求援。

陶謙接到求援後,不敢耽擱,連忙就將求援書信送了過來。

“這陶恭祖怎麼回事?此前備不是已經在子坤的建言下給他送去書信,讓他往彭城調派兵力,怎麼僅僅一日的功夫彭城就告急了?”

說罷,劉備有些沒好氣地補充着。“我看陶恭祖是根本就沒有往彭城調兵。”

對於如今陶謙的狀況,劉備也已經是相當的瞭解。

名義上陶謙還是徐州牧,但年老體衰的陶謙在徐州的威望本就不足。

如今經歷了一連串的戰敗,陶謙真正能指揮得動的勢力範圍怕是僅有下邳國的一部分。

臧霸是一名驍將,此前對於陶謙的態度也基本是聽調不聽宣。

恐怕陶謙是收到了劉備的書信,卻不願再攤薄下邳城僅剩不多的兵力,生怕下邳城反而會陷入守城兵力嚴重不足的危機。

“陶公怕是擔憂下邳城也會遭遇奇襲,故以行事保守了些許。”

李基說得客氣,但在場衆人多數都明白陶謙純粹就是怕死。

在陶謙已經下定決心讓出徐州外,陶氏一家老小的性命安危纔是陶謙所看重的,所以即便是由劉備提醒袁術大軍犯境進攻彭城在即,陶謙依然不願分兵。

“唉!”

劉備長嘆了一聲,對此也是深感無奈。

短短几年的功夫,陶謙的變化之大,讓劉備都有些無所適從。

幾年前,陶謙尚且還有領兵直奔千里外聚義討董的豪勇,如今卻似是連一丁點的心氣都沒了。

“子坤,這麼說只能退兵回援彭城了?”劉備問道。

“彭城守將臧霸與陶公早已是離心離德,陶公不援助臧霸,臧霸也必無死守彭城之心,一旦遲遲未見支援而袁軍攻勢越急,臧霸怕有開城獻降的可能。”

李基直指其中的利害之處,言明什麼纔是輕重緩急。

且在一開始的戰略中,劉備率領大軍進入東海郡的目標便是避免瘟疫爆發,如今主要目標已經達成,馳援彭城纔是正確的。

而在李基指出了臧霸有開城獻降的可能,帳中不少人的臉色也是隨之微變。

這個可能性並不是沒有,恰恰相反是極有可能發生的。

陶謙與臧霸之間的關係本就不融洽,忠誠更是談不上。

雖說劉備入主徐州的趨勢已經明朗,也必然傳入到了臧霸的耳中。

可或許劉備在徐州的名聲與威望兼備,但袁氏同樣也是名揚大漢,爲世家執牛耳者。

因而,劉備若是面對彭城被攻城多時卻久久未表態,臧霸會順勢選擇歸降袁術也不是不可能的。

龐統脫口而出地開口勸誡道。

“主公,宜速速馳援彭城,籠絡臧霸,萬不可使臧霸降袁。”

緊跟在龐統之後,司馬懿、徐庶、諸葛亮等也是紛紛表態,贊同當速速馳援彭城。

彭城不失,徐州大局就不會出現巨大變化;

可一旦彭城落入到袁術的手中,即便最後劉備重新將彭城給奪了回來,但戰火也將進一步蔓延到徐州的腹地。

在琅琊國與東海郡已經被曹操打爛的情況,一旦彭城告破,戰火進一步往彭城與下邳城之間蔓延。

那麼最後即便趕走了袁術,劉備所能得到的也只會是一個徹底打爛了的徐州。

一個尚有幾分元氣的徐州與一個徹底被打爛的徐州,這二者之間的價值差距不可估量。

此中道理,在李基略加提醒下,劉備便已經徹底明白。

然而……

劉備一拳砸到了桌案上,怒聲地說道。

“可就如此讓曹賊安然退離徐州,備又有何面目面對慘死在那廝屠刀之下的徐州百姓,又有何顏面得陶恭祖禮遇以徐州相讓?”

李基嘆息了一聲,說道。

“主公,逝者已逝,生者如斯。爲徐州慘死的百姓報仇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卻是要讓更多的徐州百姓免遭戰火之害。”

“不知南陽郡乎?”

“袁術佔有南陽郡後橫徵暴斂,甚至撤離南陽郡前不忘強徵大量青壯,使之今生再無歸家的可能。”

“彭城一陷,即便主公再將彭城奪回,百姓也不復初也。”

隨着亂世的持續,衆多諸侯無疑也漸漸意識到了人口的重要性。

當然,每個諸侯對於人口的重要性側重方向也是有所不同的。

在曹操眼中,每個人口都能投入到屯田制中產出糧食;而在高高在上的袁術眼中,更側重於強徵人口爲勞役或兵員。

可想而知,被袁術所強徵的青壯最後落得的結果,十有九點九九都會是客死他鄉的下場。

而沒了青壯,僅剩的老弱婦孺在亂世中又該以什麼爲活,又該如何狼狽地活下去?

130.第130章 滅國毒士第269章 請容我三思第598章 界橋之戰第317章 漢劍可斬於瀛洲否?第310章 閉關鎖國第788章 系別第60章 宰相必起於州部第228章 讓李子坤享受不了溫柔鄉第617章 吾父何在?第301章 四檔士卒第868章 擋得住嗎?第709章 雙全之法第933章 勝負已分第167章 一撮清澈又愚蠢的嫩蔥第23章 撥弄天下大勢於反掌之間第813章 開啓民智的利器第703章 來不及的棉花第786章 這道法很自然第193章 且看我如何?第68章 忠君愛國賈文和?第209章 少年郭嘉第926章 小朝廷第596章 史上最強幕僚團(第三更)第576章 豈能無我曹孟德?第516章 逆風袁本初第109章 臣正欲死戰第699章 好謀無決袁本初第179章 清君側?第1章 計謀模擬器第211章 既是選手,又是裁判第601章 白馬與先登(第三更)第51章 最後的計謀第302章 硬生生扣走的父愛第262章 此去瀛洲爲帥者第891章 這也在你的預料之中嗎?第882章 斷糧?第62章 御三家與胖子第203章 軍情急報第656章 死間第97章 請君入甕第552章 親者痛,仇者快?第248章 子坤當有八斗之功第768章 吞黃爲蒼第516章 逆風袁本初第814章 死得太早了第865章 虎豹騎對策第207章 師出有名第600章 白馬?定叫爾等有來無回第475章 正奇相合第963章 胡人圍洛第60章 宰相必起於州部第406章 惑敵之計第289章 所缺的東風第819章 何人稱王,又何人稱帝第169章 所煩惱者唯二第481章 勇氣可嘉(加更)第50章 薄落津之變148.第148章 我可是李子坤第678章 十面埋伏第126章 兩全之法第297章 破陣第469章 虞國第185章 命不該絕第350章 虎牢關呂布第204章 有備無患第941章 中計矣!中計矣!第950章 身在趙營心在漢第213章 料敵於先第451章 老夫,有罪第351章 足以影響戰局的武勇135.第135章 逃跑向英傑第395章 爭議第402章 百騎劫營第686章 威名退袁軍第801章 玉帶第736章 解燃眉之急第159章 以工代賑第340章 待吾破賊第374章 主公不提,其他人怎麼提?第331章 兵力不足恐懼症?第780章 左慈第447章 大演武第873章 隔岸猶歌舞第754章 八百九十三人?第243章 人形氣象臺第254章 急轉直下的局勢第197章 初成規模的集市第945章 八門金鎖陣第267章 大義與利益之間的抉擇第20章 美人計第539章 注視着益荊之戰的眼眸第94章 變化第531章 黃忠?不足爲患(第三更)第17章 關某面前耍大刀142.第142章 立場問題第328章 諸侯會盟第919章 漢中張魯第382章 自有大儒爲我辯經第50章 薄落津之變第476章 直搗黃龍
130.第130章 滅國毒士第269章 請容我三思第598章 界橋之戰第317章 漢劍可斬於瀛洲否?第310章 閉關鎖國第788章 系別第60章 宰相必起於州部第228章 讓李子坤享受不了溫柔鄉第617章 吾父何在?第301章 四檔士卒第868章 擋得住嗎?第709章 雙全之法第933章 勝負已分第167章 一撮清澈又愚蠢的嫩蔥第23章 撥弄天下大勢於反掌之間第813章 開啓民智的利器第703章 來不及的棉花第786章 這道法很自然第193章 且看我如何?第68章 忠君愛國賈文和?第209章 少年郭嘉第926章 小朝廷第596章 史上最強幕僚團(第三更)第576章 豈能無我曹孟德?第516章 逆風袁本初第109章 臣正欲死戰第699章 好謀無決袁本初第179章 清君側?第1章 計謀模擬器第211章 既是選手,又是裁判第601章 白馬與先登(第三更)第51章 最後的計謀第302章 硬生生扣走的父愛第262章 此去瀛洲爲帥者第891章 這也在你的預料之中嗎?第882章 斷糧?第62章 御三家與胖子第203章 軍情急報第656章 死間第97章 請君入甕第552章 親者痛,仇者快?第248章 子坤當有八斗之功第768章 吞黃爲蒼第516章 逆風袁本初第814章 死得太早了第865章 虎豹騎對策第207章 師出有名第600章 白馬?定叫爾等有來無回第475章 正奇相合第963章 胡人圍洛第60章 宰相必起於州部第406章 惑敵之計第289章 所缺的東風第819章 何人稱王,又何人稱帝第169章 所煩惱者唯二第481章 勇氣可嘉(加更)第50章 薄落津之變148.第148章 我可是李子坤第678章 十面埋伏第126章 兩全之法第297章 破陣第469章 虞國第185章 命不該絕第350章 虎牢關呂布第204章 有備無患第941章 中計矣!中計矣!第950章 身在趙營心在漢第213章 料敵於先第451章 老夫,有罪第351章 足以影響戰局的武勇135.第135章 逃跑向英傑第395章 爭議第402章 百騎劫營第686章 威名退袁軍第801章 玉帶第736章 解燃眉之急第159章 以工代賑第340章 待吾破賊第374章 主公不提,其他人怎麼提?第331章 兵力不足恐懼症?第780章 左慈第447章 大演武第873章 隔岸猶歌舞第754章 八百九十三人?第243章 人形氣象臺第254章 急轉直下的局勢第197章 初成規模的集市第945章 八門金鎖陣第267章 大義與利益之間的抉擇第20章 美人計第539章 注視着益荊之戰的眼眸第94章 變化第531章 黃忠?不足爲患(第三更)第17章 關某面前耍大刀142.第142章 立場問題第328章 諸侯會盟第919章 漢中張魯第382章 自有大儒爲我辯經第50章 薄落津之變第476章 直搗黃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