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0章 老師必砍汝頭

而在郯縣方向,魏延、龐統纔剛剛抵達不久,正嘗試性地攻城兩次,試圖尋找到郯縣佈防上的破綻,還不等真正動手。

命令魏延、龐統速速退走的命令,就送到了魏延、龐統的手中,讓原本做好了誓死都要拿下郯縣的魏延、龐統兩個人一時都如蔫了的茄子似的。

“晦氣!晦氣!!那曹賊怎麼就……就這麼不堪一擊?!”

魏延罵罵咧咧地在大帳內走來走去,一整個就是剛脫了褲子就被提醒到鍾了的感覺。

“時不待我啊!”

龐統長嘆一聲,整張醜臉也是流露出滿滿的苦澀之色。

郯縣就在眼前,一路急行軍抵達後,師從李基的龐統不辭辛苦地親自觀察了周邊地形以及兵力佈置,又日夜不停地對郯縣進行試探。

而後,龐統正擬了個計劃,還不等實施,結果就需要撤退。

長得又嫩又醜的龐統滿是無奈地提醒道。

“文長將軍,別晃了,再晃也沒什麼用,軍令已至,速速執行吧。”

“不退!”

魏延脫口而出地道了一句。

龐統先是一驚,然後皺眉問道。“魏將軍是準備違抗老師的軍令?”

此言一出,魏延基於不甘升起的那一股子叛逆心理瞬間就煙消雲散了,有些無力地坐下,道。

“可郯縣就在眼前!就在眼前啊,只要多給我們三五天的功夫,說不準就能將郯縣給攻下來,這一撤豈不是前功盡棄吧?”

龐統聽在耳朵裡,心裡也是倍感遺憾,不過倒也不至於如功利心極重的魏延這般猶如割肉似的。

且與魏延接觸下來,龐統對於魏延也有了一定的瞭解,明白魏延真正不想放手的是看似唾手可得的軍功。

一旦魏延當真攻下了郯縣,那麼對於整個徐州戰場的局勢影響都是重大的,甚至完全可以當得上是首功。

這對於時刻都不加掩飾表明着“進步”想法的魏延而言,誘惑力如何不大?

“不撤還能如何?老師傳信上說得清清楚楚,曹操、曹洪都很可能往郯縣方向撤軍,不走,怕是會有全軍覆滅之危。”龐統反問道。

魏延咬着牙地說道。“可若是在他們返回郯縣前攻下城池,將一應物資錢糧燒燬,曹軍必然自亂崩潰。”

看清了魏延想法的龐統直言道。“文長將軍這是打算壓上一萬士卒的性命去賭一個可能性?”

“一將功成萬骨枯……”魏延沉聲答道。

“屆時老師必砍汝頭,主公都勸不住,我說的。”

龐統毫不猶豫地給魏延潑了一盆冷水,讓剛剛臉上出現幾分猙獰的魏延瞬間就乖巧了下來。

若是未有軍令送達也就罷了,可已經有軍令送達要求魏延撤退的情況下,魏延違反軍令繼續進攻郯縣,這無疑是重罪。

即便是勝了,龐統也肯定老師必然會揮淚將魏延的首級給剁了。

畢竟,龐統很清楚如老師這般層次的高度,往往不一定在乎戰術上的一勝一敗,時時會着眼於全盤戰略的高度。

所以魏延違抗軍令即便勝了,對於李基而言也是一個可能會影響戰略佈置的莫大隱患,很可能會砍了魏延以正軍法,避免他人效仿。

否則,今日魏延能爲了軍功違抗軍令擅自行動,他日說不準便又有趙延、錢延、孫延敢領着一支孤軍就自以爲是的肆意妄爲。

而魏延不怕旁人,還當真是對李基又敬又懼,即便是滿腹的不甘,也只能是支支吾吾了半晌後發了個牢騷道。

“你說侯爺這不是在逗着我玩嗎?之前我們與主公都在侯爺身邊的時候,侯爺沒能大敗曹賊,反倒是分兵後,侯爺就以弱勢兵力打得曹賊潰不成兵了……”

頓了頓,魏延嘀咕着道了句。“莫不是我們還礙着侯爺發揮了?”

龐統可沒有在人後議論恩師的習慣,沒好氣地瞪了魏延一眼,再度提醒道。

“文長將軍,撤退之事宜早不宜遲,宜急不宜緩,還請速速安排。”

魏延有些無奈地離了軍帳,心中不甘,但動作還是頗顯雷厲風行地安排了下去。

撤退,往往比進攻要兇險得多,同時也由不得魏延不謹慎。

而等魏延離開後,龐統這纔拿起着李基送來的軍令,其上同樣也是大體記錄了戰報,看得龐統不禁生出幾分心馳神往。

如魏延這般的驍將,或只是對李基爲何兵力多沒能大勝,兵力少反而速勝了曹操深感疑惑,覺得這是不是影響到李基發揮了。

可龐統卻是看到了其中的“以正合以奇勝”的用兵設謀之妙。

兵力佔優之時,老師或沒有大勝,但卻是以堂堂正正之師壓制住了曹軍,更是從中勘破了幾分破綻所在,意欲以疲敵之計擴大優勢。

其中,又抓住了轉瞬即逝的時機,一舉覆滅了曹賊手中騎兵徹底奠定了主動權。

至此的一切,方是後續老師以奇謀大破曹軍的基礎。

正因掌握了主動權,那纔是奇謀而非險計,即便奇謀不成,也不至於讓大軍陷入困境之中難以自拔,這跟魏延的那種賭一把是大不相同的。

這一刻,龐統明顯感覺到自己與老師還是存在差距的,或許等自己同樣能有這般正合奇勝的能力之時,也就能正式出師了。

所以,魏延只覺得晦氣,可龐統的第一感覺便是時不待我。

此刻四下無人,龐統終是忍不住小聲地蛐蛐了李基一句。

‘老師太強,完全不給做弟子的自己發揮的機會啊……’

惟一讓龐統至今還覺得有些費解的,便是爲何老師會獻言深入敵後的兇險下策,且主公居然還似乎默契地選擇了這一計策。

即便是如今得知了李基以奇謀大破曹操,但龐統依然覺得其中必然有自己所不清楚的深意,否則老師不該是行如此互換糧道的兇險之策的性子。

不過龐統想了一陣後,便重新將精力放在撤軍之事上,謀劃一番該如何才能安然退去。

否則真讓荀彧牽制住一段時間被迴轉的曹操、曹洪包圍了回來,無疑是有着全軍覆滅的風險。

除此之外,龐統看着軍令中最後一句“在郯縣留下斥候探查曹軍動向”,也在想着該如何妥善安排。

第697章 城中可有舞女否?第83章 鉅富糜家第523章 迂迴的指令第359章 老東西第864章 田豐妙計第766章 屍體暖暖的第466章 當真嗎?侯爺第312章 有一隊士卒失蹤不見第199章 老道士第811章 臣愧對先帝第970章 何以解憂第509章 三日滅一國第423章 苟富貴,勿相忘第109章 臣正欲死戰第529章 驕矜第509章 三日滅一國第315章 太不小心了第78章 無一人可堪敵手第194章 緩稱王第625章 調度第650章 願立軍令狀第741章 慢有慢的好第307章 印綬第375章 此辱,當百倍報之第195章 地利!!!第734章 漁翁與大魚第692章 霸業將成第452章 讓大漢再次偉大第720章 天時地利人和盡佔第935章 八百張遼第692章 霸業將成第608章 一合之敵第556章 雄壯否?第35章 戒“備”森嚴145.第145章 孫策之志第257章 吳郡存在的漏洞第427章 席中策第712章 字縫裡一個“賊”字第95章 當世非我莫屬第667章 逆轉大勢,易如反掌第671章 主公且慢第721章 一物降一物第524章 袁氏底蘊第479章 誰人敢擋?第691章 劉曹滅袁第559章 豪華單間第238章 將起之亂第671章 主公且慢第694章 竟無一人言?第549章 擇主之說第707章 袁公路的祈禱第173章 寧可藥材蒙塵第849章 龍虎鳳之名第202章 天意安有手中之劍好用乎?第100章 關於流民安置落戶的意見書第25章 黃巾衆之安排第339章 順水推舟第327章 殺那個矮的第340章 待吾破賊第850章 舊病復發?第493章 諸葛亮與司馬懿的初遇(第三更)第743章 豬狗與城牆第455章 明槍易躲,暗箭難防第103章 好!很有精神第331章 兵力不足恐懼症?第825章 建業第861章 東西線之論第96章 取吳縣之妙計第935章 八百張遼第478章 勿謂言之不預第97章 請君入甕第313章 勿謂言之不預也第612章 何解困境第888章 或可使青州失而復得第648章 彼時彼刻,恰如此時此刻第817章 稱“魏王”第516章 逆風袁本初第202章 天意安有手中之劍好用乎?第688章 丟盔棄甲146.第146章 中原大旱 大疫第493章 諸葛亮與司馬懿的初遇(第三更)第558章 你沒這個本事第681章 不識時務,只能是一輩子賊寇第742章 奉令當賊,勿忘分寸第967章 死戰奏疏第820章 國不可一日無君第289章 所缺的東風第770章 廣開民智第68章 忠君愛國賈文和?第629章 曹昂求援第686章 威名退袁軍第227章 裝扮吳縣第229章 江面上的龐然大物第268章 淪陷過半的幽州第206章 子坤知我意也第198章 太想進步之人第384章 一年前開始編織的大網第528章 魏延奇謀第81章 流民問題第499章 請蒼天 萬民共鑑之
第697章 城中可有舞女否?第83章 鉅富糜家第523章 迂迴的指令第359章 老東西第864章 田豐妙計第766章 屍體暖暖的第466章 當真嗎?侯爺第312章 有一隊士卒失蹤不見第199章 老道士第811章 臣愧對先帝第970章 何以解憂第509章 三日滅一國第423章 苟富貴,勿相忘第109章 臣正欲死戰第529章 驕矜第509章 三日滅一國第315章 太不小心了第78章 無一人可堪敵手第194章 緩稱王第625章 調度第650章 願立軍令狀第741章 慢有慢的好第307章 印綬第375章 此辱,當百倍報之第195章 地利!!!第734章 漁翁與大魚第692章 霸業將成第452章 讓大漢再次偉大第720章 天時地利人和盡佔第935章 八百張遼第692章 霸業將成第608章 一合之敵第556章 雄壯否?第35章 戒“備”森嚴145.第145章 孫策之志第257章 吳郡存在的漏洞第427章 席中策第712章 字縫裡一個“賊”字第95章 當世非我莫屬第667章 逆轉大勢,易如反掌第671章 主公且慢第721章 一物降一物第524章 袁氏底蘊第479章 誰人敢擋?第691章 劉曹滅袁第559章 豪華單間第238章 將起之亂第671章 主公且慢第694章 竟無一人言?第549章 擇主之說第707章 袁公路的祈禱第173章 寧可藥材蒙塵第849章 龍虎鳳之名第202章 天意安有手中之劍好用乎?第100章 關於流民安置落戶的意見書第25章 黃巾衆之安排第339章 順水推舟第327章 殺那個矮的第340章 待吾破賊第850章 舊病復發?第493章 諸葛亮與司馬懿的初遇(第三更)第743章 豬狗與城牆第455章 明槍易躲,暗箭難防第103章 好!很有精神第331章 兵力不足恐懼症?第825章 建業第861章 東西線之論第96章 取吳縣之妙計第935章 八百張遼第478章 勿謂言之不預第97章 請君入甕第313章 勿謂言之不預也第612章 何解困境第888章 或可使青州失而復得第648章 彼時彼刻,恰如此時此刻第817章 稱“魏王”第516章 逆風袁本初第202章 天意安有手中之劍好用乎?第688章 丟盔棄甲146.第146章 中原大旱 大疫第493章 諸葛亮與司馬懿的初遇(第三更)第558章 你沒這個本事第681章 不識時務,只能是一輩子賊寇第742章 奉令當賊,勿忘分寸第967章 死戰奏疏第820章 國不可一日無君第289章 所缺的東風第770章 廣開民智第68章 忠君愛國賈文和?第629章 曹昂求援第686章 威名退袁軍第227章 裝扮吳縣第229章 江面上的龐然大物第268章 淪陷過半的幽州第206章 子坤知我意也第198章 太想進步之人第384章 一年前開始編織的大網第528章 魏延奇謀第81章 流民問題第499章 請蒼天 萬民共鑑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