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9章 吾乃常山趙子龍是也

旋即,趙雲手中涯角槍一甩,將掛在槍頭之上的高覽如一塊破布似的丟到一旁,發出了一聲沉悶的聲響,驚得淳于瓊與一衆精騎方纔回過神來。

然而,淳于瓊此刻生不出絲毫爲高覽報仇的念頭,只想速速遠離眼前這個小將。

淳于瓊自知武力比之高覽都還稍差一線。

高覽尚且不是這個小將的一合之敵,自己縱使上前也不過是白白丟了性命。

當即,淳于瓊一邊調轉馬頭往後逃去,一邊大喝道。

“白馬小將可敢報上姓名,河北諸將定不忘此仇。”

趙雲聽罷,深知自己如此現身,早晚也瞞不了身份。

袁紹、許攸、郭圖等都是見過趙雲的,只需瞧上一眼,或是讓人畫一下畫像,自然就知道了趙雲的身份。

當即,趙雲鼓足中氣,迴應道。

“吾乃常山趙子龍是也!”

此聲,或不如張飛那般有若奔雷,卻也是迴盪數裡之地。

旋即,趙雲將放在夜照玉獅子之上的公孫瓚提起來,然後放到了高覽的坐騎上,問道。

“公孫將軍可能獨自騎乘?”

“自是可以。”

公孫瓚雖說身負重傷,但騎乘戰馬對於公孫瓚而言不亞於呼吸一般簡單,自然不會示弱。

只是,公孫瓚此刻眼中看向趙雲的眼神中除了感激外,更多的卻是複雜,語氣幽幽地問道。

“子龍過去與某切磋,未盡全力?”

那秒殺了高覽的驚豔一槍,公孫瓚看在眼中,驚在心裡。

公孫瓚捂心自問即便有所防備,也未必能夠擋得住如此一槍。

而趙雲面露幾分尷尬,然後答道。

“公孫將軍乃主公摯友,是友非敵,雲自是不敢冒犯。” Wωω.тTk ān.c o

這可羞得一生要強的公孫瓚滿臉通紅,又急又尬。

尤其是公孫瓚過去覺得自己與趙雲不過是伯仲之間,更是羞得有種無地自容的感覺。

而有着高覽之死所產生的短暫威懾,也略微減緩了些許袁軍的攻勢,讓不少白馬義從擺脫了袁軍的糾纏,加快朝着公孫瓚的方向匯聚而來。

只是些許的局勢變化,並沒能影響得了戰場的大勢。

早有準備的袁紹在水攻之計奏效後,更是第一時間就安排朱靈率領約三百之數的大戟士,直接從側面攻向界橋橋口,意欲封鎖界橋,將公孫軍全軍覆滅在清河南岸。

(PS:這個時間,張郃依然在韓馥麾下不受重用,且個人覺得大戟士就算存在,也應該算是袁紹所組建的特殊兵種,僅僅是後期交給張郃統領的。)

這三百大戟士被趙雲看在眼裡,其均身披重甲,手持大戟,似是與白毦兵一般是罕見的重甲兵。

趙雲甚至覺得這或是袁紹在見識了陷陣營後,與主公那般也萌生了建立重甲兵的念頭所組建而成的部曲。

眼下,那三百大戟士距離界橋橋口已不遠,一旦讓那三百大戟士封鎖了橋口,那公孫瓚與一衆潰兵就再無退路可言。

當即,趙雲語氣急促地開口道。

“公孫將軍,形勢嚴峻,餘事還請容後再問,請公孫將軍速速從界橋衝殺出去,雲自會爲公孫將軍掩護。”

說罷,不等公孫瓚回答,趙雲雙腿輕夾夜照玉獅子,一人一馬便是瞬間朝着大戟士的方向竄了出去。

“子龍……”

公孫瓚的手掌伸到半空,一咬牙,又放了下來。

緊接着,公孫瓚朝着趙雲的方向一拱手,強忍着傷痛,大呼道。

“公孫伯圭在此,衆將士速速隨我退回北岸。”

隨着公孫瓚的命令,在白馬義從的複述中傳遍戰場。

以着公孫瓚與白馬義從爲先,其餘潰敗四散的幽州騎兵也尋回了些主心骨,紛紛朝着界橋的方向匯聚而來。

而在袁軍後方,此刻站到了一輛戰車之上的袁紹俯視着戰場,看着原本潰敗四散的公孫軍開始有序地撤回北岸,怒不可遏。

對於袁紹而言,多留下一個幽州騎兵,一統黃河以北的三州就少上一分阻礙。

“趙雲?他怎會在此處?那劉大耳壞我好事,實在可恨。”

袁紹同樣也聽到了適才趙雲的自報家門,目露忿怒地看着如入無人之境般衝向大戟士方向的趙雲。

然而,若是在兩軍對壘初期,縱使強如呂布單騎衝陣也是自尋死路。

可眼下戰場已是一片大亂,公孫軍四處潰散,袁軍也是散亂地追殺公孫軍,在沒有形成軍陣的情況下,趙雲一人一騎盡顯所向披靡。

趙雲自是沒有能力一人殺散三百大戟士,但趙雲直直就衝着朱靈而去。

高覽的屍首尚且溫熱,朱靈如何敢與趙雲爭鋒,幾乎是下意識地縮回到三百大戟士之內。

可朱靈尚且如此畏縮,那三百大戟士面對趙雲不免得也是畏縮不前,趙雲所過之處幾乎是下意識地後退。

如此一來,卻也是擾得本就行動遲緩的大戟士產生了一陣混亂,遲遲沒能封鎖界橋橋口。

這看得袁紹大爲惱怒,憤恨地開口道。

“可恨顏良、文丑無一人在此,否則焉能讓這趙子龍如此囂張?”

只是水攻之計尤爲關鍵,袁紹最多也能撥出兩千騎兵趕往清河上游。

顧慮到公孫瓚麾下或許也有猛將,擔心僅派出顏良文丑中的一人,若是被對方牽制一時,於大局不利。

爲求穩妥,袁紹自然是將最爲信任的顏良文丑都派了出去。

當即,眼看三百大戟士竟被趙雲一人牽制,袁紹連連指揮其餘部曲加速合圍攔截,試圖將更多的幽州騎兵留下來。

只是,在如今界橋上已無人擋路的情況下,騎兵的機動性可謂是凸顯得淋漓盡致。

一個個跑得飛快,征戰了半日的袁軍步卒僅憑兩條腿想要攔住騎兵,幾乎是癡心妄想。

不到小半個時辰的功夫,整個清河南岸的公孫軍潰兵都已然盡數沿着界橋退回了北岸。

最後,僅有在亂軍中衝殺了近半個時辰的趙雲,依然扼守在界橋南側橋口。

一人一騎一槍橫於無數匯聚過來的袁軍面前,擋着他們追擊公孫軍的去路,亦是威懾得袁軍士卒不敢靠近趙雲十步範圍之內。

第675章 侯爺若不棄第214章 此計不毒,倒是髒得很第788章 系別第917章 十六大字第548章 割發代首(續)第331章 兵力不足恐懼症?第703章 來不及的棉花第871章 常山趙子龍在此第481章 勇氣可嘉(加更)第901章 官渡奏第226章 爲大婚獻上賀禮第612章 何解困境第718章 民如水,君如舟第240章 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第554章 博弈與彩頭第474章 我有一計第250章 三全其美之策第311章 知我者,文和也第241章 新的浪潮第838章 名士蔣幹第739章 掘開了世家的命脈第342章 糧官!又見糧官!!第621章 戰略攻勢(第三更)第633章 陶謙父子(第三更)第966章 中東門立纛第763章 但求蜜水第907章 魂斷官渡第620章 徐州局勢第463章 何陋之有?第786章 這道法很自然第438章 取代勞役第303章 昭亭侯第770章 廣開民智第762章 低頭第914章 三任書童第793章 筆鋒一斜第744章 把主官高高掛起第905章 卷卷有爺名第50章 薄落津之變第86章 糜家入吳郡第836章 古君子遺風第974章 “火”字第524章 袁氏底蘊144.第144章 大海第504章 高質量幼苗第416章 猛虎之殤第11章 他日,當待之以國士第277章 易如反掌第30章 三條路線第13章 口袋陣第709章 雙全之法第820章 國不可一日無君第794章 不是請客吃飯第638章 曹操之謀第311章 知我者,文和也第592章 豫州動向第957章 插標賣首第445章 那是一片寶地第251章 暴秦遺民?第682章 賣主求榮第785章 你也想吃皇糧?第85章 夫人年齡之論第924章 武德充沛第896章 強漢,豈能避賊?第540章 取爾性命,祭奠先父第919章 漢中張魯第45章 管亥!管亥!!第230章 渡半而擊之第301章 四檔士卒第402章 百騎劫營第938章 不忠不義之徒?第975章 大風起兮第215章 山越襲營第758章 同同道中人第632章 欲攘外,先安內第710章 司馬懿之計第380章 失竊的傳國玉璽第613章 這一步,備斷然不退第351章 足以影響戰局的武勇第696章 孟德欲何爲第661章 請借北風三刻第55章 他不算閒雜人等嗎?第65章 你冤不冤,我還不清楚?第973章 洛陽突圍第88章 封賞官職第13章 口袋陣第584章 平蠻第652章 主臣衝突第899章 官渡對峙第633章 陶謙父子(第三更)第161章 得孝子如此第298章 子龍,你認真的?第921章 漢使:請速斬我頭第5章 燕雲十八騎第29章 子坤,你怎麼看?第658章 當世之雄第977章 陷陣之志第306章 真乃神人之姿也138.第138章 “軍”與“政”第958章 大局已定
第675章 侯爺若不棄第214章 此計不毒,倒是髒得很第788章 系別第917章 十六大字第548章 割發代首(續)第331章 兵力不足恐懼症?第703章 來不及的棉花第871章 常山趙子龍在此第481章 勇氣可嘉(加更)第901章 官渡奏第226章 爲大婚獻上賀禮第612章 何解困境第718章 民如水,君如舟第240章 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第554章 博弈與彩頭第474章 我有一計第250章 三全其美之策第311章 知我者,文和也第241章 新的浪潮第838章 名士蔣幹第739章 掘開了世家的命脈第342章 糧官!又見糧官!!第621章 戰略攻勢(第三更)第633章 陶謙父子(第三更)第966章 中東門立纛第763章 但求蜜水第907章 魂斷官渡第620章 徐州局勢第463章 何陋之有?第786章 這道法很自然第438章 取代勞役第303章 昭亭侯第770章 廣開民智第762章 低頭第914章 三任書童第793章 筆鋒一斜第744章 把主官高高掛起第905章 卷卷有爺名第50章 薄落津之變第86章 糜家入吳郡第836章 古君子遺風第974章 “火”字第524章 袁氏底蘊144.第144章 大海第504章 高質量幼苗第416章 猛虎之殤第11章 他日,當待之以國士第277章 易如反掌第30章 三條路線第13章 口袋陣第709章 雙全之法第820章 國不可一日無君第794章 不是請客吃飯第638章 曹操之謀第311章 知我者,文和也第592章 豫州動向第957章 插標賣首第445章 那是一片寶地第251章 暴秦遺民?第682章 賣主求榮第785章 你也想吃皇糧?第85章 夫人年齡之論第924章 武德充沛第896章 強漢,豈能避賊?第540章 取爾性命,祭奠先父第919章 漢中張魯第45章 管亥!管亥!!第230章 渡半而擊之第301章 四檔士卒第402章 百騎劫營第938章 不忠不義之徒?第975章 大風起兮第215章 山越襲營第758章 同同道中人第632章 欲攘外,先安內第710章 司馬懿之計第380章 失竊的傳國玉璽第613章 這一步,備斷然不退第351章 足以影響戰局的武勇第696章 孟德欲何爲第661章 請借北風三刻第55章 他不算閒雜人等嗎?第65章 你冤不冤,我還不清楚?第973章 洛陽突圍第88章 封賞官職第13章 口袋陣第584章 平蠻第652章 主臣衝突第899章 官渡對峙第633章 陶謙父子(第三更)第161章 得孝子如此第298章 子龍,你認真的?第921章 漢使:請速斬我頭第5章 燕雲十八騎第29章 子坤,你怎麼看?第658章 當世之雄第977章 陷陣之志第306章 真乃神人之姿也138.第138章 “軍”與“政”第958章 大局已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