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2章 主臣衝突

此言一出,騎着馬的李基下意識就一扯繮繩,停了下來。

李基沒有直接回答劉備,而是開口問了句。“主公,不如讓大軍暫且休整半個時辰再趕路,如何?”

得了劉備的允許後,李基當即下令全軍就地休整,然後令包括許褚、周泰等護衛都全部退到一百五十步開外。

等其餘人都退開後,與劉備一併也翻身下馬的李基,方纔沉着臉,道。

“主公適才所做決斷,我反對。”

“我意已決,反對無用。”劉備呵斥道。

“我反對!”李基再度重複道。

劉備見狀也拉着臉,道。“李子坤,別忘了我纔是主公,你是想要造……忤逆吾不成?”

眼見劉備拿身份壓自己,李基也是一板一眼地反駁道。

“這是一意孤行,不聽良言,非明主所爲也。伯符、公瑾二人足以拖住曹軍一段時間,由我親自輔助主公北進沂水,纔是最穩妥的做法。”

劉備以着硬梆梆的語氣反駁道。“子坤建言自是不錯,但備自有考量,不予採納。”

這一句,愣是讓李基有些急眼了。

李基自是清楚劉備如此堅持是擔憂瘟疫爆發,擔心自己的安危。

對此,李基或許深受感動,但又如何能夠接受讓劉備爲此冒上更大的風險?

劉備視李基如手足兄弟,李基何嘗又不是視劉備爲志同道合的摯友?

原本在下邳城外的激烈爭論中,李基甚至都想要將劉備留在下邳,由自己親領大軍進入東海郡就足夠了。

只是在劉備的堅持下,李基不得不讓步,且考慮到劉備一直呆在自己左右的話,風險極小。

然而,令李基都沒想到的是劉備首次強行插手自己所做軍略,居然會是在此刻。

且眼見劉備完全沒有講理的意思,急眼的李基也只能跟着詭辯了起來,反問道。

“主公若是不信我的能力與判斷,又何必拜我爲軍師與都督?不如讓我就此下野,歸隱山林就是了。”

劉備神色抽動了一下,反駁道。“這是兩碼事,子坤何必混爲一談?”

倘若劉備不信任李基,又怎麼會不惜自身冒險也想要保全李基的安危。

軍政之事,劉備對於李基的信任可謂是牢不可摧。

可瘟疫乃是天災人禍,在劉備的印象中李基依然還是過去那個動不動都會病倒的文弱士子。

只是劉備有劉備的堅持,李基同樣有自己的考量。

前路多有變數,李基如何能放心讓劉備獨自領兵前去?

劉備一旦遭遇到什麼意外,對於劉備集團的打擊是不可計量的。

李基在劉備集團之中的地位或許是無人能比的,但真正凝聚人心的旗幟卻始終是劉備。

就如同袁紹、袁術所高舉的世家旗幟,曹操在荀彧的幫助下所高舉的唯纔是用旗幟,呂布在控制司隸後所高舉的朝廷旗幟……

不同的主公所高舉的旗幟不同,所吸引而來效忠的人才也是截然不同的,就好比荀彧是無論如何都接受不了劉備,諸葛亮對於曹操也是鄙夷之極一般。

而劉備所高舉的匡扶漢室以及仁德待人的旗幟,在不知不覺中同樣吸引了不少志同道合的文臣武將。

一些理念並不完全一致,但由於其他緣由投效到劉備麾下的文臣武將,在劉備的影響下不知不覺也同樣會以高舉旗幟的目標而努力。

因而,主公一旦遭遇意外,往往是整個集團的四分五裂。

所以,李基無論是出於私心還是公心,都難以認同劉備的決斷,厲聲道。

“主公莫非當真要逼吾死諫不成?”

此言一出,驚得劉備原本硬邦邦的態度瞬間就軟化了下來,急聲道。“子坤勿要衝動。”

李基拱手道。“還請主公收回成命。”

劉備下意識地背過身,伸手一揮,拒絕道。“不可能!”

旋即,不等李基接着開口,背對着的劉備的手掌死死握着腰間劍柄之餘,繼續開口道。

“大業可無劉玄德,卻不能沒有李子坤。”

“徐州百姓不可不救,子坤亦是不可犯險,子坤且留在此地斷後阻攔曹賊,於備看來方是兩全之策。”

李基的眼角抽了抽,咬着牙地說道。“這只是下策。”

“下策非下,亦是此理。”

劉備慨然地道了一句,微微閉上雙眸。

這一刻,劉備腦海中不自覺浮現的卻是昨日曹操所言的那句話:

【倘若吾將李子坤、關雲長、張翼德都給殺了個乾乾淨淨,汝莫非就能冷靜以待?】

人非聖賢,劉備也清楚自己做不到,甚至爲此生出了幾分恐懼。

爲了大業,劉備不懼死,卻接受不了李基、關羽、張飛出事。

所以,即便劉備也清楚李基的決斷纔是上策,但卻始終堅持自身決斷的原因所在。

一念至此,劉備緩緩地說道。

“子坤若依然反對,那麼便莫怪備命令仲康將子坤強行捆起來了。”

這一刻,李基看着背對自己的劉備,就彷彿失去了所有的力氣與手段。

任憑李基智計百出,舌燦蓮花,可劉備擺明就是什麼都懂,卻始終堅持,甚至不惜以武力逼迫李基就範,又有何解?

良久的沉默過後,李基方纔緩緩地開口道。

“既然如此,那麼請主公留我一萬兵馬便足矣。”

“一萬?”

劉備搖了搖頭,道。

“曹賊手中有大軍五萬,兼有朱靈率領的一萬兵馬,合計尚有六萬之數?一萬如何能擋,留給子坤五萬兵力。”

李基反駁道。

“斷後兵力貴不在多,且主公繼續北進,重在以雷霆之勢迅速攻破三萬曹軍的阻攔,更需兵力,最低也要兩倍於敵纔是。”

“故主公最多分兵兩萬予我,已是極限,不可再多。”

劉備哂笑了一聲,道。“與子坤相比,備確實不敢自稱知兵,但好歹也在子坤左右耳濡目染多年,區區三萬曹兵反掌可破,子坤無須擔心。”

聽到這句話,李基的心臟都不自覺地漏了一拍。

若這是劉備有意安慰之言也就算了,李基怕就怕在劉備當真如此自信,說不得主臣兩人還真要栽在徐州。

第121章 沒有不和,但是不熟第657章 子坤,果然是你!第531章 黃忠?不足爲患(第三更)第216章 通過時間差進行的試探137.第137章 仙人“跳”第54章 黃天死乎?否也第156章 憑實力借的第577章 逆勢袁紹第877章 半月,縛之第262章 此去瀛洲爲帥者132.第132章 設下門檻第432章 美周郎之計第171章 還想後撤步跑路?第778章 我與大兄同行第201章 言準還是不準第938章 不忠不義之徒?第2章 彼其九族之第434章 大孝啊!第275章 攻敵所必救第819章 何人稱王,又何人稱帝第369章 陷陣營!第647章 下策非下第870章 返璞歸真的妙計第32章 白袍返鄉第718章 民如水,君如舟第426章 奇美似玉荀文若第124章 桃園衆!!(加更!)第621章 戰略攻勢(第三更)第22章 耀武!揚威!造勢!第750章 許攸獻謀第982章 大勢已去第253章 不賣海鹽,但賣鹹魚第364章 何其悲哀也?第322章 阿斗,拜見亞父第450章 流放嶺南?第678章 十面埋伏第316章 勝負已定!第658章 當世之雄第629章 曹昂求援第93章 勠力同心第441章 豫章朱正第297章 破陣第312章 有一隊士卒失蹤不見第71章 有汝,可當真是吾的福氣第207章 師出有名第466章 當真嗎?侯爺第10章 門下督賊曹139.第139章 郭圖之名第765章 玄德至豫第364章 何其悲哀也?第491章 暴風雨前的平靜第889章 以牙還牙,以水還水第794章 不是請客吃飯第210章 誰人可破山越第697章 城中可有舞女否?第255章 尚缺的東風第742章 奉令當賊,勿忘分寸第859章 調兵遣將第89章 斬草除根?第252章 密函第749章 赤腳迎許第768章 吞黃爲蒼第431章 可有自信?第268章 淪陷過半的幽州第412章 策與瑜第781章 貧道還怕國士侯不成?第890章 一騎當先第440章 腹有錦繡盛世第962章 苟利國家生死以第621章 戰略攻勢(第三更)第857章 興漢北伐討賊檄文150.第150章 由上而下第342章 糧官!又見糧官!!第678章 十面埋伏第198章 太想進步之人第714章 漳水焚,濄水生第211章 既是選手,又是裁判第35章 戒“備”森嚴第425章 潁川陳氏的下注第315章 太不小心了第668章 密信第825章 建業第695章 生既爲公侯,豈能苟安活?第602章 豪賭第86章 糜家入吳郡第776章 工匠之重第872章 曹洪第205章 傷我大漢子民者,俱屠之。第895章 十勝十敗論第85章 夫人年齡之論第556章 雄壯否?第544章 難跨蜀道三百里第853章 可謂大孝第953章 愚忠第235章 再造大漢之志第832章 五虎上將第856章 借首級祭旗第666章 吾軀不倒153.第153章 誰讓吾賈文和心善乎?第219章 攻守易形
第121章 沒有不和,但是不熟第657章 子坤,果然是你!第531章 黃忠?不足爲患(第三更)第216章 通過時間差進行的試探137.第137章 仙人“跳”第54章 黃天死乎?否也第156章 憑實力借的第577章 逆勢袁紹第877章 半月,縛之第262章 此去瀛洲爲帥者132.第132章 設下門檻第432章 美周郎之計第171章 還想後撤步跑路?第778章 我與大兄同行第201章 言準還是不準第938章 不忠不義之徒?第2章 彼其九族之第434章 大孝啊!第275章 攻敵所必救第819章 何人稱王,又何人稱帝第369章 陷陣營!第647章 下策非下第870章 返璞歸真的妙計第32章 白袍返鄉第718章 民如水,君如舟第426章 奇美似玉荀文若第124章 桃園衆!!(加更!)第621章 戰略攻勢(第三更)第22章 耀武!揚威!造勢!第750章 許攸獻謀第982章 大勢已去第253章 不賣海鹽,但賣鹹魚第364章 何其悲哀也?第322章 阿斗,拜見亞父第450章 流放嶺南?第678章 十面埋伏第316章 勝負已定!第658章 當世之雄第629章 曹昂求援第93章 勠力同心第441章 豫章朱正第297章 破陣第312章 有一隊士卒失蹤不見第71章 有汝,可當真是吾的福氣第207章 師出有名第466章 當真嗎?侯爺第10章 門下督賊曹139.第139章 郭圖之名第765章 玄德至豫第364章 何其悲哀也?第491章 暴風雨前的平靜第889章 以牙還牙,以水還水第794章 不是請客吃飯第210章 誰人可破山越第697章 城中可有舞女否?第255章 尚缺的東風第742章 奉令當賊,勿忘分寸第859章 調兵遣將第89章 斬草除根?第252章 密函第749章 赤腳迎許第768章 吞黃爲蒼第431章 可有自信?第268章 淪陷過半的幽州第412章 策與瑜第781章 貧道還怕國士侯不成?第890章 一騎當先第440章 腹有錦繡盛世第962章 苟利國家生死以第621章 戰略攻勢(第三更)第857章 興漢北伐討賊檄文150.第150章 由上而下第342章 糧官!又見糧官!!第678章 十面埋伏第198章 太想進步之人第714章 漳水焚,濄水生第211章 既是選手,又是裁判第35章 戒“備”森嚴第425章 潁川陳氏的下注第315章 太不小心了第668章 密信第825章 建業第695章 生既爲公侯,豈能苟安活?第602章 豪賭第86章 糜家入吳郡第776章 工匠之重第872章 曹洪第205章 傷我大漢子民者,俱屠之。第895章 十勝十敗論第85章 夫人年齡之論第556章 雄壯否?第544章 難跨蜀道三百里第853章 可謂大孝第953章 愚忠第235章 再造大漢之志第832章 五虎上將第856章 借首級祭旗第666章 吾軀不倒153.第153章 誰讓吾賈文和心善乎?第219章 攻守易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