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1章 左右爲難的徐州局勢

等進入下邳國的劉備大軍徐徐行軍抵達下邳國夏丘縣附近。

隨着距離的變化,錦衣司所傳遞而來的情報的時效與效率無疑都提高了許多。

在一處專門爲參謀團所設立的大帳內,懸掛着大量周邊的各式地圖,又有大量相關的情報送入其中,供參謀團進行分析。

劉備也在其中,且在打開汝南郡所送回的最新情報後,皺眉道了一句。

“子坤,袁術看來也要出兵了。”

旋即,劉備將手中的情報遞給了李基。

李基掃了一眼後,再交由此刻在軍中擔任參謀的周瑜、諸葛亮、龐統等人過目。

情報組織這種存在,無疑是越早紮根佈局,就越容易探查到大量有效消息。

雖說礙於規模、能力、出身等原因,錦衣司做不到在豫州軍中安插什麼地位極高的內應,但與糜氏商會相互協助下,觸手很容易就深入到方方面面的行業。

而調動大軍,不可避免會在大量相關行業留下大量的痕跡。

譬如,最爲簡單也是基礎的……草鞋。

士卒行軍全靠兩條腿,鞋子看似不起眼,實則是必不可少的重要物資,且在長距離行軍中還是必備的消耗品。

若無草鞋,士卒們走不了多少路,腳板就得先報廢。

所以,紮根在豫州的錦衣司所彙報的情報中,大體統計且預估袁術緊急抽調的草鞋總數。

草鞋僅是一方面的映射,但凡涉及着大軍後勤的重要物資,都是錦衣司探查與統計的範疇。

當各種緊急調動的物資數據擺在面前,想要預估袁術所準備調動的兵力規模並非難事。

李基起身走到一側所掛着的豫州地圖,結合着此前所知的豫州兵力佈置情報,估算了一番後,道。

“袁術所調動的兵力怕是在九萬到十一萬間。”

這麼多?

頓時,表情爲之微變的不在少數。

“這麼一來的話,有些難辦了啊,老師。”

龐統那醜臉微微一擠,似是吃到了什麼難以下嚥的東西似的,率先發言道。

“若是袁術僅僅派了一支四五萬的偏軍響應也就罷了,可面對這等規模的豫州大軍,陶恭祖在彭城所佈置的兩萬兵力肯定擋不住。”

“且據情報的反饋,曹軍如今也是屯於下邳國以北的東海郡各處有利地形。”

“一旦北線與西線兩面朝徐州夾擊而來,我軍除非分兵,否則彭城與下邳怕是隻能保住一個。”

徐庶接過話,道。“不能分兵,我軍兵少而敵軍兵多,兼之陶恭祖的態度尚且不明確,一旦分兵就有被分而破之的風險。”

諸葛亮提出着顧慮,提醒道。“然,彭城或下邳再被破其一,僅剩孤城難守,且我軍也會在徐州戰場徹底陷入被動之中。”

這一番分析下來,不僅是劉備覺得將當下局勢分析得異常明朗,就連李基都是暗自點頭。

不得不說,諸葛亮等人雖說還是青春版,但是在提前澆灌足夠養料以及給與了相應舞臺的情況下,他們的成長速度是驚人的。

始終令人感到殘酷的事實,那便是決定上限的終歸是天賦。

張飛再怎麼飽讀兵書,也不可能在用計設謀上跟諸葛亮相提並論。

起碼,此刻也坐在大帳內一側旁聽的張飛,聽着那眼睛是在眨巴眨巴的,盡顯迷茫,明顯是沒能跟上參謀團的思路。

事實上,沒聽懂的不僅僅是張飛,帳內還有其餘旁聽的將領也沒能明白。

黃忠拱手請教道。“小先生,爲何彭城、下邳一失,在徐州戰場便會陷入被動?”

“不敢當。”

諸葛亮謙遜地回了一句,然後指着平鋪在大帳中的徐州地圖,解釋道。

“黃將軍請看,下邳、彭城分處泗水上下游,相距不過百餘里,又皆是堅城,乃是徐州境內天然可成犄角之勢的屏障。”

“而下邳城、彭城又皆處於徐州腹地,後方雖有大片疆土,可再難有依託地形堅守之地,更無合適的堅城抵禦。”

“因而,彭城、下邳一失,餘下的半壁徐州雖廣,卻可被敵軍輕易長驅直入;而彭城、下邳失一城,孤掌難鳴,守久亦是必失。”

如此結合着地圖一分析,當即明瞭的將領不在少數,也明白了爲何曹操在得知劉備入徐州後會選擇暫屯東海郡,沒有繼續南下進攻下邳。

恍然大悟的魏延開口道。

“這麼說,曹操一開始所抱的打算就是等袁術西進後,同時對下邳城與彭城發起進攻?”

“十有八九。”

徐庶如此答着。

霎時間,帳中不少人臉上都開始皺眉苦思了起來。

在某種意義上,這無疑算是一種戰略上的陽謀。

超過十萬的大軍團作戰,類似袁術此前在荊州戰場的一波流莽夫行爲是少之又少的。

當然,袁術當時如此自信,無形中也是李基刻意露出的破綻,讓袁術認爲李基立足未穩且兵力不足,不知不覺吸引了過去的。

而在雙方都沒有直接決戰的意願前提下,類似界橋之戰那般,袁軍與公孫軍對峙了超過一年的時間是再正常不過的。

兩軍相距一定距離,佔據對各自有利的地形對峙,尋找對方的弱點。

有了確切把握再決戰,這纔是常態。

劉備與曹操都不可能會衝動地直接莽過去一把梭哈,抱着自己儘管努力,勝負交給天意的想法。

別說曹操輸不起,就算是劉備折了十萬大軍,那也同樣是傷筋動骨的。

因而,戰略縱深無疑是在這種對峙中相當重要的條件。

彭城、下邳,便是可作爲依託,維持戰略縱深的重要堅城。

眼下,曹操的打算漸漸明朗。

就是在得知劉備入徐州後,將袁術也拉入場,再憑藉着兩家的兵力優勢各自進攻彭城與下邳城。

屢戰屢敗的徐州軍士氣低迷,戰力所剩無幾,再兼之陶謙似是對劉備有所忌憚。

這讓劉備在徐州之內,一時反倒顯得是左右爲難,內憂外患。

就在衆人皺眉之際,後知後覺的張飛開嗓,大喝道。

“俺要是早知道那曹賊如此奸詐,以前就該捅他幾個窟窿就好了。”

第732章 或將波及徐州的水災第859章 調兵遣將第689章 計成十面埋伏第695章 生既爲公侯,豈能苟安活?第414章 不愧是國士高徒第679章 即日發兵,討袁!!!第888章 或可使青州失而復得第622章 他敢?第158章 天子的平衡之道第709章 雙全之法第675章 侯爺若不棄第911章 看破第614章 陶謙的轉變第814章 死得太早了第577章 逆勢袁紹第587章 二百里相迎第724章 危矣第32章 白袍返鄉第856章 借首級祭旗第578章 攻守易形第518章 滿堂唯我一個聰明人?第965章 一個字“善”第462章 指鹿爲馬?第523章 迂迴的指令第920章 如何處置漢使第217章 陽謀第462章 指鹿爲馬?第56章 讓歪風邪氣吹進來第465章 所謂世家第124章 桃園衆!!(加更!)第517章 上中下三策第777章 風雪擋路第726章 程昱的同鄉之誼第11章 他日,當待之以國士第840章 待秋,北伐!第277章 易如反掌第641章 偷營的可能第753章 袁氏末路第695章 生既爲公侯,豈能苟安活?第447章 大演武148.第148章 我可是李子坤第349章 呂布與陳宮第912章 暴殄天物第412章 策與瑜第897章 官渡決戰第446章 笮融東渡第771章 子坤,你第892章 難不成中計了?第509章 三日滅一國第950章 身在趙營心在漢第664章 青釭劍第425章 潁川陳氏的下注第317章 漢劍可斬於瀛洲否?第311章 知我者,文和也第778章 我與大兄同行第14章 真罵戰第303章 昭亭侯143.第143章 你說你劍很利?第11章 他日,當待之以國士第420章 這有何難?第793章 筆鋒一斜第249章 揚州島夷第125章 分割財政第536章 甕與甕(第三更)第658章 當世之雄第683章 給甕生火第26章 老實人簡雍第767章 黃天聖人第182章 父親何故嘆息?第596章 史上最強幕僚團(第三更)第618章 發兵!發兵!(第三更)第640章 割袍斷義第667章 逆轉大勢,易如反掌第852章 丞相若死第16章 誘敵二重奏第504章 高質量幼苗第880章 出兵南陽第579章 袁氏雙子(第三更)第8章 大興,大興第275章 攻敵所必救第363章 匡扶漢室第438章 取代勞役第764章 袁術的抉擇第610章 兩霸多強第949章 虓虎梟首第459章 主帥人選第64章 “毒士”賈詡第747章 護民檄文第814章 死得太早了第498章 萬民相跪(第三更)第598章 界橋之戰第699章 好謀無決袁本初第526章 摸魚式打法(第三更)第512章 僭越?第752章 成敗界橋第12章 吾已看到未來第205章 傷我大漢子民者,俱屠之。第241章 新的浪潮第554章 博弈與彩頭第11章 他日,當待之以國士
第732章 或將波及徐州的水災第859章 調兵遣將第689章 計成十面埋伏第695章 生既爲公侯,豈能苟安活?第414章 不愧是國士高徒第679章 即日發兵,討袁!!!第888章 或可使青州失而復得第622章 他敢?第158章 天子的平衡之道第709章 雙全之法第675章 侯爺若不棄第911章 看破第614章 陶謙的轉變第814章 死得太早了第577章 逆勢袁紹第587章 二百里相迎第724章 危矣第32章 白袍返鄉第856章 借首級祭旗第578章 攻守易形第518章 滿堂唯我一個聰明人?第965章 一個字“善”第462章 指鹿爲馬?第523章 迂迴的指令第920章 如何處置漢使第217章 陽謀第462章 指鹿爲馬?第56章 讓歪風邪氣吹進來第465章 所謂世家第124章 桃園衆!!(加更!)第517章 上中下三策第777章 風雪擋路第726章 程昱的同鄉之誼第11章 他日,當待之以國士第840章 待秋,北伐!第277章 易如反掌第641章 偷營的可能第753章 袁氏末路第695章 生既爲公侯,豈能苟安活?第447章 大演武148.第148章 我可是李子坤第349章 呂布與陳宮第912章 暴殄天物第412章 策與瑜第897章 官渡決戰第446章 笮融東渡第771章 子坤,你第892章 難不成中計了?第509章 三日滅一國第950章 身在趙營心在漢第664章 青釭劍第425章 潁川陳氏的下注第317章 漢劍可斬於瀛洲否?第311章 知我者,文和也第778章 我與大兄同行第14章 真罵戰第303章 昭亭侯143.第143章 你說你劍很利?第11章 他日,當待之以國士第420章 這有何難?第793章 筆鋒一斜第249章 揚州島夷第125章 分割財政第536章 甕與甕(第三更)第658章 當世之雄第683章 給甕生火第26章 老實人簡雍第767章 黃天聖人第182章 父親何故嘆息?第596章 史上最強幕僚團(第三更)第618章 發兵!發兵!(第三更)第640章 割袍斷義第667章 逆轉大勢,易如反掌第852章 丞相若死第16章 誘敵二重奏第504章 高質量幼苗第880章 出兵南陽第579章 袁氏雙子(第三更)第8章 大興,大興第275章 攻敵所必救第363章 匡扶漢室第438章 取代勞役第764章 袁術的抉擇第610章 兩霸多強第949章 虓虎梟首第459章 主帥人選第64章 “毒士”賈詡第747章 護民檄文第814章 死得太早了第498章 萬民相跪(第三更)第598章 界橋之戰第699章 好謀無決袁本初第526章 摸魚式打法(第三更)第512章 僭越?第752章 成敗界橋第12章 吾已看到未來第205章 傷我大漢子民者,俱屠之。第241章 新的浪潮第554章 博弈與彩頭第11章 他日,當待之以國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