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2章 張濟:還沒打我就被包圍了

平原上的河流水速,一般也就是每秒半米到一米,落差低,全靠後面的水頭推着走。

山區落差大,就不能一概而論了,比如長江在三峽段,平均流速可以超過三米每秒。漢水在秦嶺和大巴山區差不多也是這個速度。

按照這個標準,從河池縣東北方的漢水故道開挖點,一直到陳倉城,直線距離不過一百六十里。算上山區的迂迴曲折,也就二百里出頭,一天時間水也就流到了。

不過,因爲西漢水剛剛決口的時候,往北的水量還不大,而且河道乾涸了整整三百八十年,最初一天半的水量,基本上都被沿途的草地林木土壤吸收了。

河水一點一點往北拱,基本上到二十九日,大散關前才形成明顯持續的水流,而且水深不過尺餘,寬不到十步。

後來還是李素髮現這樣不行,估算有誤,從二十九日開始,又讓劉備派兵緊急進行了又一波作業——

把往南流的現有河道用圍堰堆土塞窄,降低往南的流量,把更多的水硬逼到北側。如此一來,從河池縣流往武興縣、西關驛的水量銳減,纔算是在短時間內滿足了西漢水北支的水量和水位,可以讓吃水不超過三漢尺深的小舟和木筏安全通過。(70釐米)

先鋒部隊從正月二十九日開始,沿着河道徒步行軍往北,船隊則是在二月初一才北上,比步兵晚了兩天,一切井井有條。

……

正月三十日,午後時分,陳倉城裡的守將張濟,照例每天巡視一圈全城。

當他走到城東南角的時候,看到了一幕讓他有些奇怪的景象:面前的城牆根下,居然蔓延泡着一大片水,至少直徑數裡,但看起來不深,也就是個大水坑。

“怎麼回事?爲何城牆根會積這麼多水?城內不會有事吧?是城壕漲水麼?”張濟逮着手下一個名叫張先的都尉拷問,這張先是他的親隨,負責這段城防。

陳倉城作爲軍事要地,當然也是有城壕的,但並非常年都在城壕內灌水,很多時候只是旱壕,這與陳倉的地形有關,因爲這兒不適合常年造全圍式的帶水護城河。

陳倉城的地勢,是西高東低,西面靠近隴山山口,地勢自然隆起。

而南側有秦嶺、北側是渭河,按說應該“南高北低”,不過這一點卻不能一概而論。因爲陳倉城東南角就是三百八十年前的西漢水故道,是西漢水匯入渭河的點。

西漢水故道枯竭後,因爲沖刷出來的肥沃河牀漸漸淤積,三百多年來陳倉城漸漸東擴,夯土城牆也有破了重修好幾次,所以城區面積漸漸變大,把平整的河道故址包含到了城內。

修建城市的選址,歷來都是希望儘量靠近水源,還有就是儘量覆蓋平整的河谷沖積平原。陳倉已經在關中平原的邊緣,城市擴張當然要往更平的東邊擴。

但也正因爲東側特別低,如果常年在城壕裡灌滿水,東邊就會溢出來,甚至控制不好就容易淹着城牆根。

所以和平年代時,陳倉的U字形城壕的兩個頂點,與北面的渭河之間,起碼還有幾十丈沒有挖通。只有到了打仗的時候,城防確實危急,纔會把斷口挖通,把渭水灌進來,還要隨時控制灌進來的水量多少。

這一點也是張濟到此駐軍兩年來,慢慢學到的地理常識。今天看到城牆東南角被淹了,纔會有此一問,心中略感焦慮。

都尉張先也沒搞明白,支吾了一會兒後,用揣測的語氣回稟:“將軍,如今已近二月,即將春耕,前幾日春雨綿綿,或許只是秦嶺北坡融雪從散關谷中流出,與春雨匯聚一處,略有積水。我剛纔也試過,牆根水深不過尺餘,應該不成問題。”

張濟想了想,倒也是這個道理。

二月初二龍擡頭,那就是春耕開始的節氣了,如今還剩兩天,春雨綿綿也很正常。

張濟便點頭吩咐:“但願是我多慮了,明天再來看看,若是水勢稍退,便不值得大驚小怪。你多盯着點兒。”

“遵命!”張先滿口答應。

張濟又去西、北兩側巡視,發現沒別的問題,擔心也稍稍褪去,臨近傍晚就回府歇了,一夜無話。

然而,當他第二天也就是二月初一上午時,再次巡視城防,就發現問題又嚴重了些——東南角城牆根下原本一尺多深的水,居然漲到了三尺,而且最嚴重的是已經蔓到了陳倉城的東門口。

城門雖然可以關閉,但門縫根本不密封防水,所以水都流到城裡,把東南角淹了幾個街區。午飯過後,更是把整條東門以南、到城牆東南角的這八分之一城牆內外牆根都淹了。

下午申時量了水位,外牆根水深達到了三尺七寸,內牆根也就一尺兩寸。

張濟又不懂地理水文,也沒讀過歷史,所以他當然不知道這是因爲西漢水復歸故道往北之後,因爲只有秦嶺山區的河道是依然被秦嶺的山體阻隔、只能沿着谷底最深的位置流。可流出秦嶺後,因爲失去了山體的束縛,也就蔓延開來了。

從散關以北離開秦嶺山區、到最後進入渭河的這四十里河道,已經因爲三百八十年的人類活動消失了,變成了平地,河水也就在這兒形成了一個湖泊,哪兒地勢低往哪兒積。得再積好幾天、水位升高數尺,最後和城東北角與渭河的岸邊齊平、河水從此注入渭河,纔會不再上漲。

到了這一步,張濟知道事情肯定是大條了,緊急召集城中文官,尤其是戶曹、田曹那些管民政、偶爾管組織民間自修水利的,一起商量這事兒怎麼辦。

田曹的曹掾倒也懂行,花了一下午仔細觀察水情後,給張濟彙報說:“將軍,此事着實天候反常,但事已至此,卑職建議挖通東城壕與渭水,讓城東一部分的積水導入渭河。”

張濟還在擔心倒灌,憂慮道:“那不是戰事緊迫時才用的手段麼?我記得你說過,挖開東壕與渭河,渭水會倒灌淹掉部分城牆的。”

田曹掾:“不會,如今城東的積水,水位已經高過渭河了。原先就算決渭,也淹不到那麼深的。”

張濟看了看天色,已經是傍晚了,也不好臨時組織民夫和士卒施工,就說:“那你先預做準備,算算需要多少人手工料器械,我給你批。

明日一早就開工,掘開東壕與渭河之間的缺口排水。不過要隨時注意水位,要是春雨與凌汛過去,水位降到比渭河低了,你再給我馬上堵上。”

田曹掾:“遵命!”

……

很可惜,第二天,二月初二一早,張濟根本沒機會派遣田曹掾帶人出城施工了。

因爲就在一夜之間,水位又上漲了一尺多,而且有幾支部隊從大散關穀道裡殺了出來。

趙雲有一萬五千騎兵,最先頭的五千人當夜就直插渭濱。

然後靠着一批從西漢水故道里放下來的木排,一直流到陳倉東壕最北端,騎兵們把木排解開,扛着木頭翻過最後幾十丈到百餘丈的距離,丟進渭水重新紮好,這樣就有了可以在渭水中渡河的簡易船筏。

此法與默罕默德二世的“金角灣旱地行船”有異曲同工之妙,但工程量則要小很多,因爲西漢水在陳倉城東形成的積水湖泊、與渭水之間本來就只隔了幾十丈寬的一道河堤了,高度落差也不大。

如此一來,劉備軍幾乎是在出兵偷襲的第一夜,就在渭水上得到了一批船隻,而這幾乎是歷史上其他北伐者很難想象的。因爲凡是關中地區遇到北伐,渭河的“制河權”基本上都是在本地軍隊手中,船隻都是本地軍閥提前集中搜繳走的。如此的突然性,也就導致趙雲的出現根本無法提防。

張濟醒來的時候,趙雲已經渡河了五千人到渭水北岸紮營,阻斷了張濟與北方各縣之間的聯絡。

而趙雲一共有一萬五千騎兵,剩下的一萬人也在源源不斷涌出散關道。

第二個五千人駐紮在城東,離城十餘里,避開了城東新形成的大水坑,爲的是阻斷張濟向郿縣、長安方向求援,讓長安方面儘量晚才能得到陳倉被偷襲包圍的情報,儘量遲鈍李傕的反應。

最後一個五千人,則是等渭河上的船隻有所空閒後,在二月二日上午才渡河北進。

他們的目的是沿着渭河北岸的支流汧水前進,能夠詐城或者以威勢迫降汧水沿岸的榆麋縣和汧縣,那就最好。實在無法詐城招降也無所謂,稍稍留兵監視而縣,然後沿汧水繼續北進,到汧水盡頭西岸的隴山要隘街亭,把街亭搶下來即可。

搶佔街亭的目的,前面也說過了,是因爲知道郭汜的七萬大軍現在就在隴西,所以要堵死隴西退回關中的兩個隘口,分別是渭水河谷和街亭,這樣郭汜就無法翻回隴山增援張濟了。

當然也不能指望趙雲這五千騎兵來負責後續的防禦工作,一開始動用騎兵,爲的就是行動迅速、出其不意。一旦站穩了腳跟,關羽後續自然有源源不斷的步兵大軍跟上,負責堵口的防禦戰,接管這些防區。

比如就在二月初二、大軍剛剛出谷的第一天,關羽就派了嚴顏領五千步兵、其中還編有一個八百人的陷陣營,在陳倉城西的渭水谷口兩岸駐紮,把郭汜南面這條來路先堵死。

然後再派張任,也帶五千步兵,也是同樣的裝備配置,步行行軍趕去街亭,大約要三天的急行軍,然後接管趙雲騎兵搶下的街亭隘口,負責後續防務。

關羽在蜀中練兵這兩年多,對於蜀地兵將的脾性也摸清楚了。

關羽知道嚴顏張任這些降將的特長就是山地防禦戰,而非平原大決戰或者攻堅。尤其是嚴顏張任絲毫沒有在平原上對抗重騎兵集團衝鋒、或者是被弓騎兵騷擾的戰鬥經驗。所以跟李傕郭汜主力平原決戰不能指望他們,只能是關張趙馬這些將領親自帶兵。

嚴顏張任就負責守隴山險隘、堵臨渭、街亭就行了。

第27章 閻柔就計詐李素第741章 地主家也沒有餘糧了第854章 天下統一不是結束,只是“治國”這場無限遊戲的開始第22章 夫濟大事必以人爲本第766章 以兩次笑一萬次第91章 打仗髮型不能亂第497章 微妙的二袁恩怨第815章 諸葛亮:挖掘技術哪家強,大漢荊州找南陽第800章 有超能力也不能膨脹第801章 牽一髮而動全身第289章 李素不在時的暗戰番外第46章 吃了沒文化的虧第266章 “歡慶”變法成功第19章 冊封都亭侯第57章 廢黜董仲舒,復尊真孔孟第433章 攻心爲上,攻城爲下第339章 臨陣倒戈段忠明第399章 換地圖水日常可以跳看不訂第687章 袁公定然否極泰來第4章 怒殺督郵第655章 諸葛亮也有預料不到敵軍增援的時候第538章 折返跑冠軍呂布第452章 給你機會跑你不跑番外第71章 楊修:我帶來了這個時代的和平第523章 宛雒那點齷齪事第495章 弒君-上第716章 凌波微步,羅襪生塵第67章 遊說單于第513章 連敵人也引用你的經文第115章 據說泡澡傷元氣第486章 英雄所見略同第145章 一個時辰攻下西陵第521章 多米諾骨牌第628章 戰前準備誠懇道歉跟大家請個假第38章 張純與遼東世家同歸於盡第37章 平定遼東指日可待第321章 隕石術算什麼,咱有更強的大魔導師禁咒第848章 劉曹對決-上第495章 弒君-上第569章 釣魚窩已打好第742章 準備再打一場昆陽之戰第321章 隕石術算什麼,咱有更強的大魔導師禁咒第390章 哪怕比扯淡還是比不過諸葛亮第92章 消滅張魯第790章 子時已到第559章 比照賓貢待遇處理第654章 互相包餃子第660章 不犯點兵家大忌,敵人都不敢跟我打第346章 工具人之王袁術第493章 是個人都會盡量隨機應變第374章 “天高三尺”李府尹第772章 張飛:總算輪到俺了!第4章 怒殺督郵第283章 岳陽樓單扇赴會第275章 白雲蒼狗十三州第607章 無魏可圍,何來救趙第832章 全取淮南第464章 無聊瑣事第431章 被水淹沒不知所措第267章 炫富凡爾賽番外第69章 最後一站第199章 南中街亭第80章 帶着三點五個億的戰利品跑了第584章 遲必有變第775章 他一直這麼勇敢嗎第68章 降徐晃,赴陳倉第253章 南蠻物種大交換第103章 何進掙扎導致的蝴蝶效應第595章 如仲謀不才,公瑾可自取第64章 拿糜竺的錢當然不用客氣第288章 逐出師門番外第33章 滿載而歸第439章 真相只有一個第700章 邀買人心的本能第691章 作的最高境界:不氣死老公不罷休第643章 請沮監軍出戰!第748章 袁紹之死第560章 張鬆禰衡中門對狙第26章 談笑袁本初,往來曹孟德第817章 只不過是被包圍而已第116章 師妹你聽我解釋第522章 袁術棄子堅守的秘密第317章 北伐在即第75章 數郡之地也敢稱帝?第748章 袁紹之死第215章 要演也得演到底第349章 比脫錦袍玉帶還乾脆第91章 打仗髮型不能亂第214章 董卓篡位了?第597章 呂蒙死於此樹下?第838章 兩矛殺三將,陣斬夏侯淵第42章 遍地賊情第827章 平推如虎第460章 不再發生的魏晉玄學番外第59章 黃金五年第227章 奪船避箭五丈原第236章 勤王綱領第17章 來將可留姓名第374章 “天高三尺”李府尹
第27章 閻柔就計詐李素第741章 地主家也沒有餘糧了第854章 天下統一不是結束,只是“治國”這場無限遊戲的開始第22章 夫濟大事必以人爲本第766章 以兩次笑一萬次第91章 打仗髮型不能亂第497章 微妙的二袁恩怨第815章 諸葛亮:挖掘技術哪家強,大漢荊州找南陽第800章 有超能力也不能膨脹第801章 牽一髮而動全身第289章 李素不在時的暗戰番外第46章 吃了沒文化的虧第266章 “歡慶”變法成功第19章 冊封都亭侯第57章 廢黜董仲舒,復尊真孔孟第433章 攻心爲上,攻城爲下第339章 臨陣倒戈段忠明第399章 換地圖水日常可以跳看不訂第687章 袁公定然否極泰來第4章 怒殺督郵第655章 諸葛亮也有預料不到敵軍增援的時候第538章 折返跑冠軍呂布第452章 給你機會跑你不跑番外第71章 楊修:我帶來了這個時代的和平第523章 宛雒那點齷齪事第495章 弒君-上第716章 凌波微步,羅襪生塵第67章 遊說單于第513章 連敵人也引用你的經文第115章 據說泡澡傷元氣第486章 英雄所見略同第145章 一個時辰攻下西陵第521章 多米諾骨牌第628章 戰前準備誠懇道歉跟大家請個假第38章 張純與遼東世家同歸於盡第37章 平定遼東指日可待第321章 隕石術算什麼,咱有更強的大魔導師禁咒第848章 劉曹對決-上第495章 弒君-上第569章 釣魚窩已打好第742章 準備再打一場昆陽之戰第321章 隕石術算什麼,咱有更強的大魔導師禁咒第390章 哪怕比扯淡還是比不過諸葛亮第92章 消滅張魯第790章 子時已到第559章 比照賓貢待遇處理第654章 互相包餃子第660章 不犯點兵家大忌,敵人都不敢跟我打第346章 工具人之王袁術第493章 是個人都會盡量隨機應變第374章 “天高三尺”李府尹第772章 張飛:總算輪到俺了!第4章 怒殺督郵第283章 岳陽樓單扇赴會第275章 白雲蒼狗十三州第607章 無魏可圍,何來救趙第832章 全取淮南第464章 無聊瑣事第431章 被水淹沒不知所措第267章 炫富凡爾賽番外第69章 最後一站第199章 南中街亭第80章 帶着三點五個億的戰利品跑了第584章 遲必有變第775章 他一直這麼勇敢嗎第68章 降徐晃,赴陳倉第253章 南蠻物種大交換第103章 何進掙扎導致的蝴蝶效應第595章 如仲謀不才,公瑾可自取第64章 拿糜竺的錢當然不用客氣第288章 逐出師門番外第33章 滿載而歸第439章 真相只有一個第700章 邀買人心的本能第691章 作的最高境界:不氣死老公不罷休第643章 請沮監軍出戰!第748章 袁紹之死第560章 張鬆禰衡中門對狙第26章 談笑袁本初,往來曹孟德第817章 只不過是被包圍而已第116章 師妹你聽我解釋第522章 袁術棄子堅守的秘密第317章 北伐在即第75章 數郡之地也敢稱帝?第748章 袁紹之死第215章 要演也得演到底第349章 比脫錦袍玉帶還乾脆第91章 打仗髮型不能亂第214章 董卓篡位了?第597章 呂蒙死於此樹下?第838章 兩矛殺三將,陣斬夏侯淵第42章 遍地賊情第827章 平推如虎第460章 不再發生的魏晉玄學番外第59章 黃金五年第227章 奪船避箭五丈原第236章 勤王綱領第17章 來將可留姓名第374章 “天高三尺”李府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