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3章 何進掙扎導致的蝴蝶效應

天地良心,爲了確保自己絕對中立超然事外的姿態。

在何進那個軟耳朵幾次三番折騰“是否讓董卓進京”這個問題時,李素都沒有絲毫置喙,也沒有讓自己出現在何進的密謀小圈子視野裡。

袁紹跟曹操分別怎麼勸何進,李素是一句都沒機會聽到,但想來跟演義和三國志上寫得也差不多吧。

不過,他終究是在京城住了十幾天,以跟甄家談聯姻和順帶幫恩師整理典籍爲名冷眼旁觀,這讓他多多少少看到了整個事件的過程全貌,也對相關當事人有了更有血有肉的瞭解。

在《三國演義》上,何進召董卓進京後,似乎就不聞不問了,直到何進被殺、董卓進京,中間再無抵抗和波折,形同NPC。

但李素親歷其中觀察後,還是看到了何進很多有血有肉的掙扎——八月十二日,董卓抵達澠池的時候,何進就派了侍中種邵去阻止,讓董卓再等等不要輕舉妄動。

董卓也並非直接莽上來,而是等了一兩天,再次上表申訴各種找藉口,才突入到谷城。

然後八月十五何進第二次派種邵再去訓斥,這次言辭更加犀利,終於威懾住了董卓,讓他在雒陽以西最後一個鄰縣谷城郊外停了下來,離雒陽城還差二三十里,並且一停就是好幾天,到八月十八都沒敢再動。

由此可見,何進也不是一個純粹臉譜化的弱智,整個過程中,他發現情況有點不對時,還是掙扎過的。

只是在掙扎的過程中,何進看到董卓被勸在了谷城縣不敢再進後,又重新自大起來,覺得所有局勢盡在他掌握中,什麼陳琳說的“手執利刃、授人以柄、此取亂之道也”統統不存在!

誰說董卓是虎狼會食人?還不是我讓他在雒陽以西五十里停下他就得離城五十里停下、讓他離城二十里停下他就二十里停下,很好控制嘛!

之前的丁原,也不是俯首帖耳?說不定就是這些外兵在互相制衡。

存着這種想法,何進的舉動,倒也稍稍跟歷史同期出現了一些小偏差。

八月十九日,董卓的數千精兵然在谷城東郊停駐的第四天,就有些新的小道消息傳到雒陽,說董卓在河東的步兵主力開始二次增兵,準備增援已經抵達河南尹的前軍。藉口則是前軍來得倉促、糧草不足,後隊並非戰鬥部隊,而是給前軍“運糧”的,如此一來何進想讓董卓後隊退回去都沒了藉口。

這也不奇怪,因爲歷史上董卓也這麼幹了。只不過歷史上廢帝廢得太快,所以後續部隊還沒趕到,廢立就結束了,沒在第一波行動中發揮實質性作用。

何進看到董卓那種“前軍不敢進,等等後軍增援”的姿態,心中也再次發毛,怕最終等某一鎮外兵的規模到了一定程度後,會鎮不住。

何進沒什麼別的辦法,就想簡單模仿之前讓董卓丁原互相制約的老套路,想到了京師附近的其他外兵。

八月二十日,李素在蘭臺寫書的時候,突然得到了何進的召見,立刻趕到了大將軍府上。

李素心裡有點預感,覺得有變故要發生,但想不出來具體是什麼,只好自己保持謹慎。

蔡琰也是心中惶恐,臨別時偷偷關照他一定要小心。

到了地方之後,李素髮現果然還是老三位幕僚:袁紹、曹操、陳琳在座。

當然了,比之前幾次李素來,好歹是少了一個鮑信——鮑信就是這個月才被何進派出去,到陳留一帶募兵,讓他募到新兵後立刻帶回京師。現在想來,肯定也是看董卓進京部隊的規模在膨脹,所以何進也留了一手、想讓鮑信也幫他擴充嫡系武力。

這世上沒有人是坐以待斃的NPC,多多少少會有點腦子有點操作。何進聽袁紹意見的同時,自己也在試圖微調修補袁紹計策的弊端。

“末將李素,拜見大將軍。”

李素行禮之後,何進難得有些禮賢下士地放低姿態:“免禮免禮,李中郎,聽說你帶了五百親衛進京?”

李素嚇了一跳,義正辭嚴地否認:“大將軍何出此言!末將麾下,都是徵西將軍部下騎軍,當初爲了上庸道賊亂未平,要邊打邊走才能疏通,不得已帶這麼多人,漢水道又不便逆流。

末將深諳外兵非宣召不得進京,隨身只帶了三十貼身護衛,那五百騎軍還在伊闕關外呢。至於剩下的兩千五百人,更是遠在魯陽,大將軍可能是記錯了。”

何進無所謂地擺擺手,似乎已經不太在乎這些大義名分,只是盯着軍事因素追問:“那就是有三千人了,都是可戰之兵麼?”

李素:“都是跟隨徵西將軍歷戰三年的幽州精騎,盡數白馬,弓馬嫺熟。”

何進摸了摸自己亂蓬蓬的絡腮鬍子:“明日我補你一道召令,把你那五百騎護衛先調進城內。再把魯陽那兩千五百人前移到伊闕關外。”

李素聞言大驚,魯陽距離雒陽直線距離有二百里,是南陽郡最北面的一個縣。但伊闕關距離雒陽就只有五十里了,到時候,與離城只有二十里的董卓,在離城距離上也就差三十里路程差了。

那樣嫌疑也太大了,不會被人視爲附逆吧?

而且關鍵是,會不會把歷史進度影響得太大了?

李素這幾年來的一切佈局,都是基於“朝廷中樞到此信用崩潰”的基礎上的。

說白了,要是再按官場邏輯走幾年,劉備陣營光一個和平年代常年養兵和買官續租的費用,就把財政拖垮了。

李素也只好硬着頭皮先勸:“大將軍,不知宣召我軍有何……指示?自古外兵進京,能不進就最好不進,免惹嫌疑。徵西將軍素來忠義,從不曾有以兵凌京師之心,這些兵馬只是我代他暫領……”

何進聽了一愣,一邊是感慨劉備居然如此迂腐忠心,但另一方面也是有些不快。

這是一種自己的權威被人勸阻的不快。

“知道劉備忠義!不用強調了。我爲大將軍,調遣天下兵馬還用理由麼?你覺得外兵名聲不好,行啊,明日讓丁原和張璋收編了你那些兵,他們從此是京軍了,就不嫌疑了吧?”

何進說出這種話來,連袁紹和曹操都覺得要遭,連忙一齊勸阻:“大將軍不可操切啊!外鎮各將,所領兵馬豈有盡數爲朝廷錢糧編制的?

聽聞徵西將軍爲保討戰克捷,自籌錢糧兵馬規模多有超標,這些騎兵或許就是自募的,大將軍要用,還是借用地好,徵西將軍一番赤忱,可不能寒了忠義之士的心吶。”

何進這才反應過來,自己說得急,想敲打對方,結果說過頭了。

“徵用將領自掏腰包籌的私兵”,這事兒是時代大忌。那就相當於是對中平元年開始討黃巾時,那封“命地方自籌兵馬守備”的詔書的有效期進行了否認,變成了朝廷可以隨便吞併各地自費的地主武裝,這是要被全體世家和豪強抵制的。

你要調用別人的兵執行任務可以,但也得承認別人對兵的所有權,不能直接換主。

所以,哪怕袁紹跟劉備談不上交好,何進說出這種話也必須反駁。

李素也鬆了口氣,知道何進的氣話算是過去了,連忙給個臺階下:“大將軍,我看不如這樣,大將軍要用我們,是看得起我們,我素知盧尚書乃徵西將軍恩師,且是朝廷領兵重臣三英之一、熟諳京師情形。

不如這樣,我那五百騎兵,明日派入城內後,交由盧尚書暫時指揮,直到我回益州覆命時,把兵馬撤出雒陽,我再收回。剩下那兩千五百人,只要不進伊闕關,我就暫領,如果大將軍要用,五十里地騎兵兩個時辰可以入城,入城之前,我就在城外將指揮權暫時交割給盧尚書,不進城就不交割,如何?”

李素這一手,算是把劉備的仁義和自己的忠心謹慎描繪到了極點:只要進城,就給盧植指揮!但是我要走的時候,這些人就要帶走!

這樣一來,相信董卓也不至於跟自己硬扛,但多半會緩一手。

歷史上董卓從河東源源不斷來的後續部隊,原本沒發揮作用,這次,估計要發揮作用了。想入城後三天就廢立皇帝,估計也是沒可能了,必須花更多的精力找藉口調開其他京中武裝力量,或者是分化拉攏。

真要是董卓幾萬大軍後援趕到要跟李素硬拼,那李素光靠三千人肯定還是不行的,到時候就拼命主動想辦法表示自己想回益州執行任務唄!

反正任務詔書早就到手了,他只是請事假暫時沒動身而已,別人也不好說他臨陣脫逃的。

奉詔怎麼能叫臨陣脫逃?

何進完全沒理解這裡面的彎彎繞,他只是非常欣慰:“好!李中郎不愧素知天命,知道大漢朝要有萬萬年江山,所以對朝廷忠心得很吶,竟能想出入城就交給盧子幹統領的妙法避嫌,好,我就成全你。等將來外兵全部散回原駐地之後,我會給你和劉備更高的賞賜——絕對比給董卓和丁原的多!”

李素表情懇切地謝恩,內心卻是毫無波瀾:你覺得你能活着發這筆賞賜麼?

真是多事。

不過,李素的臨門一腳也得稍微微調一下了。

袁紹和曹操則是難以置信地對視了一眼:這劉備和李素,怎麼這麼忠義?比盧植皇甫嵩,絕對不差了。

第76章 趙雲小兒,漢中大將楊任在此!(四更)第326章 興百姓苦,亡百姓苦第220章 深諳制衡的王允第710章 新城選址是洛神顯聖的意思第155章 打工人打工魂第605章 旱地行舟2.0第815章 諸葛亮:挖掘技術哪家強,大漢荊州找南陽第417章 誰都想不到第575章 敵人不上鉤就繼續扮豬吃虎第131章 兩線作戰貪一波第60章 惺惺相惜第236章 勤王綱領第521章 多米諾骨牌第755章 首先排除一個正確答案第512章 越輸越急眼第683章 公爵的制度設計沒你想的那麼簡單番外第23章 漢地十八州第388章 諸葛亮出仕第443章 撞槍口上了(七千字大章,所以更晚了)第24章 洛陽紙貴第495章 弒君-上第361章 庶竭駑鈍攘除奸兇第69章 殺帥奪軍番外第32章 百尺竿頭更進一步第753章 三合一毒打你一次性挨完了吧番外第6章 周瑜的波利尼西亞航海術第701章 克復兩京,還於舊都第41章 皇帝也收封口費第542章 衛將軍領司空事第293章 乾坤大挪移第609章 袁紹軍:哼!沒有人比我們更懂挖地道第664章 趙括式的敢死隊突圍番外第66章 危塔高百丈,手可摘星辰第715章 文化交流不光是紙面的第697章 工商稅變法-上(沒有中只有下,下一章搞定)第201章 居然真有人敢面對鼓譟睡大覺第129章 這!就是勸降!第466章 羣策羣力第241章 太史慈迴歸第262章 與空氣鬥智鬥勇第337章 長安城裡的三重套娃第246章 亂入的錯覺第483章 打贏了也要總結教訓第819章 八陣和八陣圖的差距第85章 巴西三賊第374章 “天高三尺”李府尹第194章 先把概念設計當竣工圖吹第441章 光復武威第648章 謀士多有謀士多的壞處第102章 圖書館裡宅出來的大功德第331章 被關張趙馬圍毆的最高待遇(九千字大章)第337章 長安城裡的三重套娃第28章 幹大事而惜身,見小利而忘命第578章 一將功成萬骨枯第391章 閻象舌戰諸葛亮第439章 真相只有一個第737章 太原圍城戰第577章 兩場大戰之間的賢者時間番外第23章 漢地十八州第376章 當世子貢楊德祖第612章 蒼蠅不叮無縫蛋第375章 人才爭奪戰第681章 論功行賞第332章 大家一起來繞後第225章 長安淪陷第142章 散關縣長法孝直第406章 一個優秀的甲方,就是幹啥啥不行,挑刺第一名第190章 開戰藉口:花椒鹽事變番外第31章 扶桑是遼東人的扶桑第534章 放着歷史書白讀都不讀,活該他找死第321章 隕石術算什麼,咱有更強的大魔導師禁咒第75章 數郡之地也敢稱帝?第20章 赴戰遼東第678章 顧雍還鄉第860章 贏了每人分套房第37章 劉縣令棄官第518章 你這是在懷疑孤的凝聚力麼第662章 完美繞後開團第409章 承諾不首先使用大殺器第587章 李素的秘密武器第477章 從租庸調法到租庸調輸法第61章 狗急跳牆第532章 先來一個米其林分量的開胃小前菜第572章 氣勢洶洶下江陵第757章 敦克爾曹大撤退第455章 一家人就是要整整齊齊第746章 三國志14:觸發最大包圍佔領事件第455章 一家人就是要整整齊齊第515章 打了再投算投降,還沒打就投算起義第6章 弒君就允許你投降第265章 荊益一盤棋第380章 有史以來最大的一盤棋第816章 斬了黃忠就好辦了第439章 真相只有一個第687章 袁公定然否極泰來第836章 四姓漢臣楊修第784章 曹操:仲德你每次都多慮了,孤早已提防番外第40章 破除迷信任重道遠第735章 古今東西皆然第642章 孟德野望
第76章 趙雲小兒,漢中大將楊任在此!(四更)第326章 興百姓苦,亡百姓苦第220章 深諳制衡的王允第710章 新城選址是洛神顯聖的意思第155章 打工人打工魂第605章 旱地行舟2.0第815章 諸葛亮:挖掘技術哪家強,大漢荊州找南陽第417章 誰都想不到第575章 敵人不上鉤就繼續扮豬吃虎第131章 兩線作戰貪一波第60章 惺惺相惜第236章 勤王綱領第521章 多米諾骨牌第755章 首先排除一個正確答案第512章 越輸越急眼第683章 公爵的制度設計沒你想的那麼簡單番外第23章 漢地十八州第388章 諸葛亮出仕第443章 撞槍口上了(七千字大章,所以更晚了)第24章 洛陽紙貴第495章 弒君-上第361章 庶竭駑鈍攘除奸兇第69章 殺帥奪軍番外第32章 百尺竿頭更進一步第753章 三合一毒打你一次性挨完了吧番外第6章 周瑜的波利尼西亞航海術第701章 克復兩京,還於舊都第41章 皇帝也收封口費第542章 衛將軍領司空事第293章 乾坤大挪移第609章 袁紹軍:哼!沒有人比我們更懂挖地道第664章 趙括式的敢死隊突圍番外第66章 危塔高百丈,手可摘星辰第715章 文化交流不光是紙面的第697章 工商稅變法-上(沒有中只有下,下一章搞定)第201章 居然真有人敢面對鼓譟睡大覺第129章 這!就是勸降!第466章 羣策羣力第241章 太史慈迴歸第262章 與空氣鬥智鬥勇第337章 長安城裡的三重套娃第246章 亂入的錯覺第483章 打贏了也要總結教訓第819章 八陣和八陣圖的差距第85章 巴西三賊第374章 “天高三尺”李府尹第194章 先把概念設計當竣工圖吹第441章 光復武威第648章 謀士多有謀士多的壞處第102章 圖書館裡宅出來的大功德第331章 被關張趙馬圍毆的最高待遇(九千字大章)第337章 長安城裡的三重套娃第28章 幹大事而惜身,見小利而忘命第578章 一將功成萬骨枯第391章 閻象舌戰諸葛亮第439章 真相只有一個第737章 太原圍城戰第577章 兩場大戰之間的賢者時間番外第23章 漢地十八州第376章 當世子貢楊德祖第612章 蒼蠅不叮無縫蛋第375章 人才爭奪戰第681章 論功行賞第332章 大家一起來繞後第225章 長安淪陷第142章 散關縣長法孝直第406章 一個優秀的甲方,就是幹啥啥不行,挑刺第一名第190章 開戰藉口:花椒鹽事變番外第31章 扶桑是遼東人的扶桑第534章 放着歷史書白讀都不讀,活該他找死第321章 隕石術算什麼,咱有更強的大魔導師禁咒第75章 數郡之地也敢稱帝?第20章 赴戰遼東第678章 顧雍還鄉第860章 贏了每人分套房第37章 劉縣令棄官第518章 你這是在懷疑孤的凝聚力麼第662章 完美繞後開團第409章 承諾不首先使用大殺器第587章 李素的秘密武器第477章 從租庸調法到租庸調輸法第61章 狗急跳牆第532章 先來一個米其林分量的開胃小前菜第572章 氣勢洶洶下江陵第757章 敦克爾曹大撤退第455章 一家人就是要整整齊齊第746章 三國志14:觸發最大包圍佔領事件第455章 一家人就是要整整齊齊第515章 打了再投算投降,還沒打就投算起義第6章 弒君就允許你投降第265章 荊益一盤棋第380章 有史以來最大的一盤棋第816章 斬了黃忠就好辦了第439章 真相只有一個第687章 袁公定然否極泰來第836章 四姓漢臣楊修第784章 曹操:仲德你每次都多慮了,孤早已提防番外第40章 破除迷信任重道遠第735章 古今東西皆然第642章 孟德野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