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5章 要演也得演到底

趁着劉備召集將領和謀臣的工夫,李素也趕緊整理了一下自己的思緒。

要如何把這幾天前景還晦暗不明的日子拖過去,等待“慢真相”。同時爲“萬一董卓真的得手了”這種微小的可能性也預做準備。

“如果董卓王允事件的大勢沒有改變,那麼董卓應該是在昨天或者最早前天被殺點天燈的,長安百姓狂歡三日,最晚明天就會進行後續應對了,到時候先是傳檄各方,按照朝廷加急快馬,最晚後天就能把董卓死訊傳到郿縣,大後天傳到陳倉。

如果有人走褒斜道直接從郿縣南下給我們報信,那麼我們也可以在四天後知道董卓死了。但因爲褒斜道的難走,劉備並沒有在郿縣安插常備細作,所以這種可能性不大。所以我得按照‘信使抵達陳倉的日子再加三天’來推算,也就是最快六天後,咱才知道董卓死沒死。

要防止因爲義憤衝動而壞事,就要按照六天這個信息傳遞時間差爲節奏來安排……”

李素一個人搖着摺扇,大致把時間先盤算了一遍。

六天,非常精確的定量分析。

算好了時間之後,李素很快開始想第二個關鍵問題:該怎麼應對。

“不管董卓死沒死,現在都不是武力解決的好時機,所以只能是虛晃一槍表個態,擺出我們嘗試了進攻,至於戰果是不重要的。而且這次佯攻表態,一定要避開將來真正北伐的路線。

這一年多來,我一直讓法正在主持修治陳倉道,也在散關縣屯田收容流民,那裡是內定將來北伐的路線。這就意味着,這次的佯攻絕對不能走陳倉道,剩下的也就是褒斜道和子午谷了……”

歷史上諸葛亮北伐有四條選擇,最西面還有祁山大路,但李素沒有這個選項,因爲走祁山大路去的是天水,那兒還在韓遂的手上,並非董卓的地盤,只有前三條路是通往董卓直轄地盤的。

而因爲董卓的根據地就是長安,長安也是兵力最雄厚的,所以子午谷路線就愈發顯得自殺了。如此算下來,李素沒怎麼費腦,就發現只剩褒斜道這個選項了。

“只能勸劉備走褒斜道了呀,不過還好,真走褒斜道也算師出有名。首先褒斜道就是歷史上韓信‘明修棧道、暗度陳倉’時的那個‘棧道’誘餌備胎。咱既然將來也要暗度陳倉,現在當然要明走棧道了。而且褒斜道的出口就是郿塢。

郿塢是董卓原本修築了用於安度晚年的,防禦設施非常堅固,但駐軍不一定多。而且董卓如今被王允騙去長安,他的嫡系主力部隊比如飛熊軍這些,肯定也離開了郿塢跟着他去了長安,這是一個郿塢防務力量最薄弱的時間點。

既然如此,我軍在不可能真攻下長安的情況下,擺出攻郿塢的姿態,也夠彰顯大義了。另外一條就是一旦沿着褒斜道走到一半,聽說董卓真死了、事情有反轉,我們還好隨時收兵。

而萬一我們真走得太快、董卓死了我們卻沒來得及得到消息,那也不虧,萬一能趕在呂布之前進郿塢,或者是呂布僅僅急着弄走貂蟬、沒有足夠兵力和注意力把郿塢裡貯藏的錢財都搜刮走的話,咱也好跟着撈一票,那可都是董賊準備吃下半輩子的搜刮所得啊……”

在內心把這些政治賬算完之後,李素已經徹底堅定了他在劉備非出兵不可時,勸劉備如此出兵了。

當然,軍事賬李素還絲毫沒算呢,因爲他本來就打算是“擺擺樣子,打不過就跑”。

但爲了負責任一點,軍事會議還是得開,軍事賬還是得公事公辦一會兒在會上算一下。

……

劉備讓魯肅召集緊急會議的同時,他自己也沒忘先去做一件大義名分的事情。

跟李素共事多年,劉備當初那些不計較虛禮和大義名分的毛病也改了不少,開始講究起朝廷體統了。

所以他第一時間回到自己的南鄭侯府,回到後宅的一處偏院。

看到劉備回來,他那倆原本正在說閒話的小妾,糜貞和甄姜紛紛起身相迎:“夫君今日難得早歸。”

劉備陰沉着臉:“妙兒呢?有些噩耗要跟她說。”

糜貞連忙引着劉備去偏院,找到了萬年公主。

萬年公主劉妙被接到南鄭的時候是一年多前,所以現在已經十三週歲,又懂事了不少。看到庇護她的叔父進來了,劉妙連忙起身以禮相見:“見過皇叔。”

劉備在花園裡的石桌上一坐,嘆息痛恨地說:“今日散關法正回報,陛下居然因爲重病,覺得自己並非天命所歸,想禪讓大漢天下給董賊!董賊四五天前已經從郿塢啓程去了長安,說不定現在已經登基了。”

劉妙大驚,幾乎暈倒:“什麼?協弟怎會如此?他一介孩童,怎麼懂棄置祖宗基業!而且董賊如此殘暴,就算屈服,怕是也根本不會留他性命!”

劉妙的這番見解,竟也跟歷史上曹丕篡漢的消息傳來時,一些死忠漢室臣民的看法相似。覺得董卓真要是得手了,最多忍一時,但遲早會把廢帝這個不安定因素給殺了的。

劉備也被侄女提醒,咬牙切齒道:“這就不知道了,還得等消息。不過,我已決議興兵救國。既然陛下生死不知,唯有以漢室爲重,宗親是否能帶兵進京的忌諱,也是顧不得了。”

劉妙趕緊發自肺腑地表態:“我們兄妹弟三人本就福薄,受命於危難之際,已故的皇兄欲求爲尋常富家翁而不可得,慘遭賊臣鴆害。何況皇弟這次親口昭告天下自承無人君之德,皇叔肯出兵,是天以皇叔救大漢四百年江山。”

劉備微微點頭,又跟侄女兒說了些親戚之間關心的話,這纔去侯府的前堂參加軍事會議。

劉妙身爲公主,人微言輕什麼也幫不上,但劉備作爲“監護人”之所以堅持來說一說,也是顯示自己對皇室的忠誠,而且將來後人問起這段史料,也多個權威的旁證人,可以證明“劉備驚聞董賊篡位時的第一反應,究竟是怎麼樣的”。

也算歪打正着,幸好劉備說了這番話、有了這番接見,要是晚了一個星期,謎底揭開大家都知道董賊死了,所謂皇帝禪讓江山只是王允的一場戲,那劉備這番忠義的表演也就沒機會上演了。

現在,至少上到公主,下到陣營內的普通謀士將領,都是真真切切看到了主公的忠義無雙的,不管外人信不信,對於凝聚團隊人心士氣有極大的幫助。

劉備真是不放過一切籠絡人心的機會,但他也確實是真心的。就好比一個人真要是演了一輩子,你就不能說他是演的。

……

劉備出來的時候,魯肅、法正、徐晃、典韋這些文武都已經在等候了,李素就更不用說。此外還有一些近兩年新降的、原本劉焉手下的文官,比如鄭度、程畿、秦宓,他們資歷職位都比較低,也被劉備吸納到了身邊,跟來漢中公幹。

場面話也不再贅述,文武們都已經知道現狀,劉備就開門見山讓商議討賊方略。

李素很想直接報答案,但演還是要演一演的,只好按部就班先等法正介紹情況。

劉備:“孝直,你久在散關,處理的軍情細作比較多,你先說說董賊麾下各中郎將如今駐防的情況。也怪我一直以爲大戰尚遠,居然這幾個月都沒關心軍情。”

法正非常幹練地出列回答:“稟主公,如今董賊麾下有四員中郎將,分駐‘秦之四塞’。

五官中郎將牛輔屯安邑,防蒲阪津,其下有校尉李傕、郭汜;

虎賁中郎將呂布屯藍田,防武關,其下有校尉張遼、張濟;不過因爲呂布兼職禁中宿衛,武關道防務實際常年由張濟處斷;

右中郎將段煨屯華陰,拒潼關、弘農、崤函,其下有校尉王方、都尉楊定;

左中郎將董越屯陳倉,防散關,其下有校尉樊稠。”

李素也很久沒關心軍情了,所以法正的介紹他聽得很認真,很快就注意到了和原本歷史不同的部分——本來董卓手下如今應該還多兩個中郎將,分別是胡軫和徐榮,但徐榮被李素提前蝴蝶效應弄回了遼東,而胡軫去年上洛之戰被趙雲夾擊殺死。

與之相對應的,是帶着胡軫餘部撤回長安的呂布,終於積功當上了中郎將,也不得不說,董賊這傢伙對自己的義子都還挺吝於封賞的。就因爲呂布是幷州軍,現在才機緣巧合當上中郎將。

—————

同時,也因爲李素的蝴蝶效應,導致討董聯盟在司隸地區的勢力範圍比歷史同期要大,朱儁至今還守衛着雒陽周邊的殘破之地自稱河南尹呢,跟董卓正式決裂。

而董卓也因爲不想再跟朱儁多消耗,所以主動退縮了一些,在崤函道只留了一箇中郎將段煨以守潼關爲首、兼顧弘農。

因爲如果按照原本歷史的話,崤函道方向董卓會放兩個中郎將,除了段煨外,董越也該在澠池,爲的就是把三百里崤函道徹底握在自己手中,現在則是改成收縮只守一個出口,中間一兩百里山區不要了。

而董越之所以被抽調到陳倉,原因也很明顯——歷史同期的劉焉太弱了,董卓根本不屑於防備,而現在的劉備比同期劉焉強勢得多,陳倉當然要重點防,值得專門派一箇中郎將坐鎮。

李素聽完後,搖扇摸着鬍子總結:“如此說來,我軍北伐,安邑牛輔和華陰段煨都是遠在數百里之外。有可能截擊我們的,首先就是散關道口的董越,其次是藍田子午谷口的呂布。如此看來,我軍要象徵性地北伐,只能避開陳倉道和子午道了,沒得選,我看就派幾千人出褒斜道,到郿塢搖旗吶喊虛張聲勢,也就是了。雲長翼德都不在,不可能真的打贏的。”

魯肅聞言,憂慮地反問:“真走褒斜道,軍糧運輸如何保障?褒斜道可是棧道。”

李素:“就帶半月之糧,能奇襲因糧於敵,就搜略四野尋找敵軍小部隊野戰打一場,挫敵銳氣揚我軍威就夠了,糧食不夠直接撤。”

劉備一聽就很不甘心,但魯肅和法正卻已經雙雙附議:“我們也贊同伯雅之議,如今漢中僅有士卒數千,根本不可能跟董賊決戰。我們出兵小勝即走,只是爲了顯示我們討賊的決心,讓董賊看到他剛剛篡漢就有人敢仗義而戰。”

——

PS:三更!這是爲1800打賞人次加更。目前月底還是仍需加12更。

第37章 劉縣令棄官第262章 與空氣鬥智鬥勇第29章 省親救難第68章 誰敢殺我第690章 對付鴕鳥心態只能捂蓋子第653章 張任死不死你們投票決定第286章 袁紹掛孝第177章 胸甲騎兵第77章 曹操的離間是單發的,李素的離間是羣發的第619章 還是年滿三十歲再當丞相吧番外第5章 五年規劃第86章 李素用過的詭計,換層皮還能用第770章 二袁打出狗腦子番外第11章 只要是改革,就沒有不難的第420章 以戰求和第386章 曹無傷直呼內行第774章 安如磐石居庸關,堅壁清野拒張飛番外第4章 公正嚴明第44章 諸葛珪的遺言第567章 走一步修補一步第653章 張任死不死你們投票決定第75章 數郡之地也敢稱帝?第14章 以鄰爲壑奈若何第718章 神劇輕鬆做到的事情,李素花了十幾年第302章 馬超過街亭第57章 貼錢做官的好官第351章 死前爽一把第2章 先攢一波怒氣值第141章 瘋狂搜刮第392章 瘦死的駱駝比馬大第350章 有驚無險第553章 我見猶憐,況老賊乎第607章 無魏可圍,何來救趙番外第16章 公孫康:西扛太史慈,北拒趙子龍第260章 發展纔是硬道理第836章 四姓漢臣楊修第486章 英雄所見略同第525章 果斷迎擊顏良第334章 推演得再神也得隨機應變(八千字大章)第261章 此法可用三百年第527章 得罪了袁盟主還想走?第282章 本將軍自有主張第24章 卻月陣的精髓第120章 釣魚城圍城第122章 浩然正氣皇甫嵩第12章 一魚三吃,一功三立第414章 恍如西部片第73章 反向圍城打援第158章 不爲五斗翡翠折腰第22章 說服沮授-下第349章 比脫錦袍玉帶還乾脆第305章 各取所需老毒物第223章 紙包不住火第40章 瞞天過海第699章 搜刮得心服口服第442章 你覺得以李素的謹慎,他會給你偷襲的機會麼?第823章 曹操的認知,是停留在沒有地圖編輯器的前提下的第206章 摟草打兔子第727章 打不過也耗死你第650章 提前引爆了煙霧彈第385章 一仗打出一年太平第330章 雙方都是貨比三家只看不買第492章 似曾相識的勤王討董第390章 哪怕比扯淡還是比不過諸葛亮第91章 打仗髮型不能亂第540章 諸葛談笑擒賈詡(六千字大章)第23章 屯田不是請客吃飯第363章 百廢待興第38章 張純與遼東世家同歸於盡第630章 只要夠自虐,敵人就想不到第99章 欽定反賊劉焉第462章 戰略恫嚇第588章 孫策周瑜回援番外第16章 公孫康:西扛太史慈,北拒趙子龍第37章 劉縣令棄官第652章 沮授的最後一次挽救嘗試第153章 蜀中對第797章 丞相無赫赫之功第467章 男女組合雙打第116章 師妹你聽我解釋第572章 氣勢洶洶下江陵第547章 討價還價瘋狂博弈第376章 當世子貢楊德祖第289章 李素不在時的暗戰第322章 張濟:還沒打我就被包圍了第835章 荀諶:我弟和我侄兒都是尚書令,我投誰都是一樣的第737章 太原圍城戰第375章 人才爭奪戰第59章 使匈奴中郎將李素第387章 “歷史的倒車”:最後一任益州牧第166章 華雄需要急,呂布不用急第116章 師妹你聽我解釋第170章 忠義楷模第672章 周都督:李素下來戰書,約我等明日決戰,如何對敵?第615章 諸葛亮:打一杖就能總結出一本兵法第25章 本初以爲如何第305章 各取所需老毒物第237章 權攝漢中王(三更)第225章 長安淪陷第187章 你這不是出賣朋友,是治病救人
第37章 劉縣令棄官第262章 與空氣鬥智鬥勇第29章 省親救難第68章 誰敢殺我第690章 對付鴕鳥心態只能捂蓋子第653章 張任死不死你們投票決定第286章 袁紹掛孝第177章 胸甲騎兵第77章 曹操的離間是單發的,李素的離間是羣發的第619章 還是年滿三十歲再當丞相吧番外第5章 五年規劃第86章 李素用過的詭計,換層皮還能用第770章 二袁打出狗腦子番外第11章 只要是改革,就沒有不難的第420章 以戰求和第386章 曹無傷直呼內行第774章 安如磐石居庸關,堅壁清野拒張飛番外第4章 公正嚴明第44章 諸葛珪的遺言第567章 走一步修補一步第653章 張任死不死你們投票決定第75章 數郡之地也敢稱帝?第14章 以鄰爲壑奈若何第718章 神劇輕鬆做到的事情,李素花了十幾年第302章 馬超過街亭第57章 貼錢做官的好官第351章 死前爽一把第2章 先攢一波怒氣值第141章 瘋狂搜刮第392章 瘦死的駱駝比馬大第350章 有驚無險第553章 我見猶憐,況老賊乎第607章 無魏可圍,何來救趙番外第16章 公孫康:西扛太史慈,北拒趙子龍第260章 發展纔是硬道理第836章 四姓漢臣楊修第486章 英雄所見略同第525章 果斷迎擊顏良第334章 推演得再神也得隨機應變(八千字大章)第261章 此法可用三百年第527章 得罪了袁盟主還想走?第282章 本將軍自有主張第24章 卻月陣的精髓第120章 釣魚城圍城第122章 浩然正氣皇甫嵩第12章 一魚三吃,一功三立第414章 恍如西部片第73章 反向圍城打援第158章 不爲五斗翡翠折腰第22章 說服沮授-下第349章 比脫錦袍玉帶還乾脆第305章 各取所需老毒物第223章 紙包不住火第40章 瞞天過海第699章 搜刮得心服口服第442章 你覺得以李素的謹慎,他會給你偷襲的機會麼?第823章 曹操的認知,是停留在沒有地圖編輯器的前提下的第206章 摟草打兔子第727章 打不過也耗死你第650章 提前引爆了煙霧彈第385章 一仗打出一年太平第330章 雙方都是貨比三家只看不買第492章 似曾相識的勤王討董第390章 哪怕比扯淡還是比不過諸葛亮第91章 打仗髮型不能亂第540章 諸葛談笑擒賈詡(六千字大章)第23章 屯田不是請客吃飯第363章 百廢待興第38章 張純與遼東世家同歸於盡第630章 只要夠自虐,敵人就想不到第99章 欽定反賊劉焉第462章 戰略恫嚇第588章 孫策周瑜回援番外第16章 公孫康:西扛太史慈,北拒趙子龍第37章 劉縣令棄官第652章 沮授的最後一次挽救嘗試第153章 蜀中對第797章 丞相無赫赫之功第467章 男女組合雙打第116章 師妹你聽我解釋第572章 氣勢洶洶下江陵第547章 討價還價瘋狂博弈第376章 當世子貢楊德祖第289章 李素不在時的暗戰第322章 張濟:還沒打我就被包圍了第835章 荀諶:我弟和我侄兒都是尚書令,我投誰都是一樣的第737章 太原圍城戰第375章 人才爭奪戰第59章 使匈奴中郎將李素第387章 “歷史的倒車”:最後一任益州牧第166章 華雄需要急,呂布不用急第116章 師妹你聽我解釋第170章 忠義楷模第672章 周都督:李素下來戰書,約我等明日決戰,如何對敵?第615章 諸葛亮:打一杖就能總結出一本兵法第25章 本初以爲如何第305章 各取所需老毒物第237章 權攝漢中王(三更)第225章 長安淪陷第187章 你這不是出賣朋友,是治病救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