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7章 尤里卡時刻

視察完諸葛家的工坊之後,李素又花了幾天時間視察都江堰周邊其他“工業區”的情況,給點整改意見。

不過相比之下,跟楊洪家、甄家人和其他權貴家的工廠主,李素都沒太多好說的。誰讓這些富商都不配做一個好的乙方,讓人根本提不起指點的興趣呢。

乙方如果不把工夫做到七八成、只差臨門一腳的程度,甲方就是想罵兩句、點撥一下,都無從罵起。

這一切結束之後,李素想起諸葛芷說的張裔研發山文甲的事情還沒搞定,就準備順便去犍爲看看。

不過走之前,他還是先順路回到郫縣,把徐庶交給鄧芝,讓鄧芝安排徐庶做點幕僚的適應性工作,瞭解情況。徐庶並非諸葛亮那種全才,對於技術工巧之物毫無天賦,他的特長就是參謀,那就該只專注做擅長的事情。另一方面,也是因爲徐庶剛來投奔沒幾天,還不適宜看到那些軍工機密。

安排好人事工作之後,鄧芝也已經幫李素準備好了快船和護航,李素帶着些許隨從護衛,順着岷江而下,直奔犍爲郡。

蔡琰出月子也半個多月了,之前一直宅着休養,整整半年沒出門了,現在身體好了一些,就求夫君帶她一起出去逛逛。李素想了想,反正犍爲也是後方腹地,兩年前就去過,就把妻妾婢女都帶上了。

一路還是遊山玩水老樣子,看着江景彈着琴,蔡琰和周櫻琴瑟合奏“人生短短几個秋,不醉不罷休”,還有些別的即興曲子,伺候李素把酒高臥,好不快活。

短短三天,船隊過南安、抵僰道,很快到達瞭如今益州最大的“重工業區”——如今益州主要的鍊鋼鐵、燒瓷窯、火井煮鹽等三大重工業,都分別集中在了僰道縣和郡治江陽縣,以及這兩縣之間偏東的自貢縣。

而僰道作爲金沙江與岷江的交匯點,隨着如今南蠻貿易的發展、南中特產源源不斷運到益州腹地,所以航運業也非常發達,僰道的碼頭上每天都有數以百計的大船和近千的小漁船、擺渡船來來往往。

僰道縣城的人口已經從三年前的區區一萬四千戶、九萬多人,暴漲到了四萬戶,二十多萬人。光是扛苦力的碼頭工人,加盤灘引水的縴夫、領航,一共就有四五千戶。

蔡琰是兩年前來過這裡的,但如今再來,遠遠地船隊剛剛靠上僰道碼頭,眼前的繁榮變化就讓他頗爲詫異驚訝。

本書由公衆號整理製作。關注VX【書友大本營】,看書領現金紅包!

絡繹不絕的船隊和碼頭還在其次,畢竟兩年前也有,只是規模沒那麼大。

關鍵是遠處縣城裡可以看到的累計數十處冒着黑煙的大煙囪,那是兩年前看不到的奇景。

畢竟,僰道的地界上,新式預熱空氣的鍊鐵爐就有十幾座,再加上燒瓷的窯口和燒耐火磚提供生產資料的窯口,都要大量用煤,可不得處處黑煙——在漢朝人眼裡,一個窯口一年用上千石煤就算超級大戶了。

(前文說過,鍊鋼高爐需要的耐火磚是酸性耐火磚,要用鋁土礦燒,所以國淵、張裔這些種田派官員至今都沒琢磨出配方,沒法生產。但燒瓷器的窯的耐火磚是鹼性耐火磚,用高嶺土就能燒,很常見,工匠們這幾年自己就摸索出來了。)

“怎麼會如此繁榮?這麼多煙囪要生產多少鋼材瓷器?”蔡琰忍不住問。

李素傲然用摺扇一指:“小看了吧——光和年間,天下鋼鐵鍛冶需求最重的時候,朝廷年產鐵料不過四百五十萬到五百五十萬漢斤。我們沒有改良鍛冶技術之前,整個益州一年也就七八十萬漢斤,佔天下的七分之一。

但現在今年益州一年已經能產鐵二百四十萬漢斤了,光這僰道縣就一百五十萬斤產能。全天下其他諸州的產能加起來依然還是五百萬斤,僅比太平年月增長約一成。如今益州一州的產鐵量,已經達到了全天下的三分之一、相當於其他各州之和的一半。

再加上荊南的長沙郡也略有冶煉,交州的南海也稍許有產出,這兩處加起來產三十萬斤,關中的西都武庫作坊,也是朝廷原本冶業的重鎮,關中地區能繼承四五十萬斤。大王治下之地,一共有三百二十萬漢斤鐵產量,其餘諸侯相加也不過四百三十萬。將來在關中與南海郡也以益州之法改良工藝,增設百萬斤級別的冶爐,大王治下產鐵可以輕鬆超過其他所有諸侯之和。”

這就是劃時代科技進步的力量。一旦鍊鐵從“固體和固體反應”的化學模式,進化到“固體和液體反應”,總反應效率速度提升何止兩三倍?

這是質的變化。從漢到初唐全國鐵產量始終每年一千多噸,就是被百鍊法炒鋼法那些工藝制約。到了宋朝一下子每年三四千噸,差距就在這兒。

鐵料如此富足了,國家纔會捨得在鐵製農具上更加下本,在製造兵器時,張裔也不用再拘泥滿足於鋼質胸甲,而敢動山文甲的腦子了,顯然是想打造更多全甲精兵。

蔡琰聽了這個恐怖的鋼產量數字,也是驕傲歎服莫名,再看這些大煙囪直衝天際的黑煙,居然情不自禁詩興大發,要賦詩一首。

“黑煙起前百業凋,黑煙起後俱待興。扶搖直衝九霄去,會當邀日鑠五金。”

李素在旁邊聽得直撫額,都想找個地縫鑽下去了,這尼瑪簡直是人生恥辱啊,千萬不能把這種連打油詩都不如的辣雞記錄下來。

不過,想想看哪怕是後世20世紀50年代,剛剛工業化有起色的時候,也有詩人唱讚歌讚美大煙囪的。狄更斯之前的西方人也這麼幹,倫敦剛成爲霧都時還引以爲榮,絲毫不覺得污染環境有什麼恥辱。

“行了少說兩句,該幹嘛幹嘛去,讓小櫻陪你嬉水不好麼。”李素都忍不住要捂老婆嘴。

蔡琰:“嗯,隨口扯的,是差了點兒,不過還可以慢慢改字的嘛,誰寫詩一下子就到位的,看我改這幾個字……”

李素:“不是字的問題!這個題材就不適合歌頌,何必寫這些粗鄙之語。千萬別記下來。”

他都覺得丟人,把老婆丟給小妾,自己帶着從事和保鏢進城直奔衙門,找張裔等人公幹。

“莫名其妙,人家好心想方設法歌頌他治國富民有方,居然吼我。”蔡琰恨恨抓了一把旁邊插的花,辣手扭斷花莖揉作一團泄憤。

沒辦法,雙方不在一個頻道上,時代鴻溝太大了。

……

李素一行很快趕到了城內的將作左校衙署,張裔接報後也立刻出來迎接,連連對李素恭敬示好。

誰讓僰道如今是益州的軍工業中心之一呢,將作左校設在這兒也很正常。

李素也不玩虛的,直截了當挑明來意:“我是從子瑜那兒得知消息,你這邊如今水車動力有富餘沒處使,鐵料也有富餘,想打造新甲。不過我看了你試的樣,着實不堪使用,就來看看能不能有所改良。”

張裔顯然是個在組織生產方面頗有手段,但技術研發也不太懂的官員,加上原先跟李素合作少,聽李素這麼說時也挺意外的:“哦?使君居然還懂軍械改良?卑職這邊的新軍械,也都是找熟練老手匠人們自行琢磨而成,卑職只是以賞罰激勵他們罷了,自己也不甚明瞭其中原理。”

張裔說得還是挺謙虛的,把自己擺在一個管理者的位置上,不說自己啥都會。

李素鼓勵道:“你那個山文甲的思路是對的,我看了,就是模具沒開好,只要優化一下甲片的幾何造型,重新衝壓,確保嚴絲合縫,還是可以的。”

張裔狐疑道:“可是,匠人們就是不知道甲片形狀、粗細長短要做成什麼樣子。”

李素也不跟他多說,直接一個眼神,讓跟班的甄堯從袖子裡拿出幾張紙。

這種小事情,李素本來是打算來了之後再慢慢商量的,結果在船上趕路那幾天,因爲無聊,加上行船很穩不顛簸,李素自己拿出木頭圓規和木頭的三角板、尺子,用他自己那點中學程度的幾何和空間想象力,回憶着前世逼站上偶爾看到的樣子,就作出了好幾張圖。

如今只要拿來一一試試,就知道哪個好了。

至於作圖的思路,其實也很簡單,無非就是要確保先在紙上畫出一堆蜂巢狀的正六邊形,然後在每組品字形的三個正六邊形裡面畫一塊山文甲甲片,確保每個方向上對稱、而且甲葉的人字形筆畫寬度要剛好達到六邊形蜂巢格的一半,這樣最後“四片拼三個六邊形”的過程中,纔不會有漏縫,也不至於太寬了無法插到一起。

最後的就只是對甲葉的三條筆畫的末端鉤狀造型進行微調,確保相互能鉤住、鉤得儘量踏實而又不交疊——這也是李素的幾份圖紙上,唯一有差別的地方,因爲中間的人字形筆畫部分都是一樣的,嚴格按蜂巢六邊形寬度一半做,不會有區別。

張裔自己雖然不會射擊,但也看得出好壞,一看李素這個圖是用炭條木圓規畫出來的,非常對稱,粗細剛好,就知道肯定不錯,連忙叫來工匠們先手動裁切一些完全一樣形狀的錫片,嘗試拼接,然後再選效果最好的來開模衝壓。

錫是非常軟的金屬,很適合做機械結構實驗,試好了哪個可行,也免了白白開模浪費。

工匠們也非常認真,一板一眼嘗試,僅僅半天時間,就選出了李素圖紙中拼接嚴絲合縫程度最好的一個方案。

“啓稟校丞,這第四張圖上的甲葉造型,最爲契合,甲葉與甲葉兩兩交疊之處,連針都插不進去,只有三片甲葉相交的點,才能勉強插最細的縫衣針,但箭頭是絕對射不進去的。而且這種甲最後還要在背面縫製一層皮革,到時候這些細小的三叉孔正好用圓底銅釘針釘在皮襯上。”工匠們讚不絕口地嘉許這套方案的可行性。

張裔頗爲驚喜,也連連盛讚使君高瞻遠矚、無所不能,立刻安排工匠們準備衝壓模具。

李素提醒道:“不光是模具的問題,你們如今用來加工甲葉的水車鍛錘,也有很大問題,都要調整。

我雖然不懂太多,好歹也知道鍛錘要的是慢速大力、如果衝擊太猛大片厚實的胸甲很容易斷裂,所以要壓力大、速度慢,慢慢碾。而衝壓甲片需要的是快速小力,甲葉薄小,力大也不會碎,需求量大,所以要儘量加快生產速度。

所以水車跟大力慢速鍛錘配合時,用的是減速加力的舵鏈傳動系統,水車跟小力高速衝壓錘配合時,用的是加速減力的舵鏈傳動系統。前者是水輪一側的舵齒少、後者是錘頭一側的舵齒少。你們連這些都沒考慮過,也沒考慮通用性的問題,就敢隨便開工,這效率得多低?”

李素這番當頭棒喝,用語言描述看起來比較難懂,但實際上只要騎過自行車的都知道——自行車就是腳踏板軸上的齒輪齒多,車輪軸上的齒輪齒少,所以腳踏板踩一圈輪子能轉四五圈,那是個加速變速器。

李素要把鍛壓大件的改成衝壓小件的,也要把大小齒掉個頭,這樣纔有效率。

張裔覺得使君說得很有道理,字字珠璣,也連忙安排實驗。短時間內重新制造傳動舵齒輪子來不及,他們就先用土辦法,把錘頭和水車軸上的大小舵齒輪換了個個兒,這樣就直接把變速箱倍數反過來了,比如原先是減速四倍現在就成了加速四倍,一來一去差十六倍。換好之後衝壓錘頭的運動速度瞬間飛起,比小雞啄米都快,跟縫紉機點頭似的。

有了這些保障,“山文甲”基本上可以確信無疑地造出來了,雖然山文甲的防禦力不如鋼質胸甲板甲,但好處是不影響活動,可以用在肩臂腹背和雙腿甲裙上,這樣打造出來的精兵纔沒有防禦死角。

這兩種鍛造衝壓機器,歷史上在歐洲文藝復興早期也都漸漸有成熟。加力的是鍛造大塊板甲的,減力加速的則是衝壓魚鱗甲片和壓鑄金銀幣的。

只不過,中國古代沒有衝壓貨幣的需求,不用金幣銀幣,所以很少想到研發這類機器。

中國古代用的銅錢是青銅,青銅是合金,低熔點高脆硬,容易衝壓壓斷,不像金銀延展性那麼好,如果是衝壓純紅銅倒是可以,但也得解決銅錢開孔的問題。將來如果用衝壓法鑄幣,肯定要取消銅錢的孔纔好,那樣就沒法串了。

李素看着張裔用臨時措施改良了水力衝壓機,暫時又沒東西可以衝壓,心中就起了這個活泛的心思:能不能以後用純度比較高的銅,多降低一點錫的比例,鉛倒是可以少減一點,這樣確保銅變軟容易壓,到時候直接鑄一些分量加倍的大錢……

當然了,他想的絕對不是用“直百錢”那樣的辦法偷銅盤剝百姓。他要是造個“當十錢”,那至少也要確實有目前五銖錢兩倍的直徑,這樣面積就有四倍,厚度再加一半,基本上相當於六枚現有五銖錢的分量。

然後考慮到錢中間的方孔沒了,分量起碼再加一半,那就有九枚五銖錢的分量了,廉價的錫含量還略有降低,當十枚五銖錢絕對是很有信用的。一旦錢大了之後,需要的數量就少了,不串也不至於太不方便。

而且考慮到其他諸侯沒有掌握衝壓鑄幣技術,劉備陣營鑄的新錢可以有更好的防僞性,考慮到這一加成,哪怕到時候一枚錢只有八枚錢的含銅量,應該也能憑藉技術防僞性確保信用接受度,還能防止民間把錢熔了——

因爲要是錢的價值和它所含的銅的價值完全相等,那麼只要銅價上漲,有別的需求要用到銅,比如鑄佛道銅像,那銅錢就會快速被熔燬挪用,還白白造成多一輪火耗。

只有給錢加上技術防僞含量,跟金銀店加工金銀首飾時收“工費”那樣,才能讓人珍惜成品,不去白白浪費其工藝價值。

有了衝壓鑄幣的大銅錢之後,還有一個好處就是以後更容易讓朝廷和民間都接受金銀幣,其他貴金屬也能鑄幣使用而非直接稱重。

漢末黃金存量還是有一點的,白銀很少,不過沒關係,說不定這一世能提前開採到日本的銀子呢。這事兒可以指望一下糜竺,如果指望不上的話,將來天下太平了再自己動手。

李素想到這兒,心中總結性地暗忖:“這事兒大王肯定會同意的,不過現在還不是時機,畢竟朝廷還是天子說了算,皇帝都還在呢,不能急。先做些技術儲備,目前這些快速衝壓錘只用來做山文甲。

至於到時候兼用有孔錢和無孔錢的理由,倒也容易想——從秦始皇定半兩錢開始,圓形銅幣之所以要有方孔,一是便於穿孔的實用,二是天圓地方的禮法誤區。

如今天人感應都被廢除了,而且聽徐庶說,阿亮在御前辯天中證明了‘天圓地圓,地繞日動’,那還要什麼方孔?地都不是方的了,這理由說出來肯定能通過,新錢就叫‘渾天錢’好了,只有天圓沒有地方。”

李素很快琢磨出了一套歪理,邏輯上非常嚴絲合縫自洽,連他自己都沾沾自喜。

當晚回到僰道的驛館,李素就把他新想到的腦洞詳細記下來,還把背後拿來說服人的哲學理論又完善了一下。

——

大家放心,今天這一波種田情節就能完結了,很快會進入195年,開始爲平涼州做準備。

第567章 走一步修補一步第177章 胸甲騎兵番外第17章 殺趙雲者封城主第92章 消滅張魯第176章 郫縣種田第160章 諸葛牌護肝寶,肝帝吃了都說好第67章 遊說單于第30章 收復了遼東就不能享受享受嘛?第646章 管你幾路來第780章 某些人覺得自己是範疆張達加曹豹合體第132章 敵進我退,敵疲我打第459章 科學和文學並不衝突番外第3章 孫權之死第182章 打不過你噁心你第27章 好戰略也要有好執行第589章 你回不到夏口了第717章 用心平而勸誡明第843章 詐談示弱之計第456章 海軍不是一朝一夕的第699章 搜刮得心服口服第46章 天殺的臧霸!你居然背叛我?第64章 拿糜竺的錢當然不用客氣第257章 地圖編輯器第106章 引盧植救太后第376章 當世子貢楊德祖第3章 外交的最高境界番外第17章 殺趙雲者封城主第103章 何進掙扎導致的蝴蝶效應第65章 整個晉東南都亂成了一鍋粥(河東支線結束)第791章 風蕭蕭兮易水寒,渡過易水別想還第298章 強偷弱是賭,弱偷強是白給第337章 長安城裡的三重套娃第369章 李傕郭汜的家人們犯過的愚蠢錯誤第559章 比照賓貢待遇處理第73章 反向圍城打援第76章 趙雲小兒,漢中大將楊任在此!(四更)第460章 不再發生的魏晉玄學第521章 多米諾骨牌第389章 諸葛亮就是問題多第427章 從來沒打過這麼富裕的仗第789章 無謀匹夫都升級了第311章 來去自由第213章 還生病就說明生活條件還是不夠好第824章 大軍十萬出揚州第566章 科場見聞第535章 讓敵人以爲我們不知道他們以爲我們知道第699章 搜刮得心服口服第612章 蒼蠅不叮無縫蛋第299章 旅遊式偷襲第322章 張濟:還沒打我就被包圍了第130章 不過旬日下江州第828章 難怪一個個地進退失據第319章 高祖託夢該怎麼託第425章 四省鎖鑰第73章 沒想到你是這樣的陽平關第859章 奈何劉備沒文化第358章 先當幾個月京兆尹過渡一下第63章 磨鏡不誤募捐功第510章 圍毆的作用只是在幫子龍攢怒氣第343章 被踩得懷疑人生第756章 曹、關對決第505章 走幾天就有一條好消息第781章 斬首行動:目標張飛第513章 連敵人也引用你的經文第751章 不到最後一刻,連隊友都不知道諸葛亮要幹什麼第420章 以戰求和第842章 荀彧的和平談判建議第634章 黃蓋:我不會在翻一座山時跌倒兩次第451章 大漢是一個有機的整體番外第59章 黃金五年第333章 三十萬大軍齊聚街亭第498章 孤欲帝則帝,何須遺詔第80章 英雄所見略同第29章 世上再無三郡烏桓第295 劉備牌滷肉飯第288章 逐出師門第61章 16歲就這麼陰險真的好麼番外第40章 破除迷信任重道遠第149章 教科書式的劫營第188章 淪落爲島夷的公孫度第186章 化解董賊的最後一張牌第771章 有種就全家老小一波流第40章 瞞天過海第654章 互相包餃子第711章 出現在大漢朝的羅馬高架第522章 袁術棄子堅守的秘密第760章 步子邁大了容易扯着單第96章 要造反書信?來人吶,咱給他寫一張番外第34章 知天命之年,自當知天命第367章 諸侯之間也是要競爭拉攏的第727章 打不過也耗死你第819章 八陣和八陣圖的差距番外第52章 漢化東胡草原番外第69章 最後一站第696章 千古不變的變法妙招第429章 可惜看不到敵人的士氣槽第835章 荀諶:我弟和我侄兒都是尚書令,我投誰都是一樣的第1章 知之爲知之第787章 許褚裸衣鬥張飛第411章 派王朗去監視趙雲魯肅
第567章 走一步修補一步第177章 胸甲騎兵番外第17章 殺趙雲者封城主第92章 消滅張魯第176章 郫縣種田第160章 諸葛牌護肝寶,肝帝吃了都說好第67章 遊說單于第30章 收復了遼東就不能享受享受嘛?第646章 管你幾路來第780章 某些人覺得自己是範疆張達加曹豹合體第132章 敵進我退,敵疲我打第459章 科學和文學並不衝突番外第3章 孫權之死第182章 打不過你噁心你第27章 好戰略也要有好執行第589章 你回不到夏口了第717章 用心平而勸誡明第843章 詐談示弱之計第456章 海軍不是一朝一夕的第699章 搜刮得心服口服第46章 天殺的臧霸!你居然背叛我?第64章 拿糜竺的錢當然不用客氣第257章 地圖編輯器第106章 引盧植救太后第376章 當世子貢楊德祖第3章 外交的最高境界番外第17章 殺趙雲者封城主第103章 何進掙扎導致的蝴蝶效應第65章 整個晉東南都亂成了一鍋粥(河東支線結束)第791章 風蕭蕭兮易水寒,渡過易水別想還第298章 強偷弱是賭,弱偷強是白給第337章 長安城裡的三重套娃第369章 李傕郭汜的家人們犯過的愚蠢錯誤第559章 比照賓貢待遇處理第73章 反向圍城打援第76章 趙雲小兒,漢中大將楊任在此!(四更)第460章 不再發生的魏晉玄學第521章 多米諾骨牌第389章 諸葛亮就是問題多第427章 從來沒打過這麼富裕的仗第789章 無謀匹夫都升級了第311章 來去自由第213章 還生病就說明生活條件還是不夠好第824章 大軍十萬出揚州第566章 科場見聞第535章 讓敵人以爲我們不知道他們以爲我們知道第699章 搜刮得心服口服第612章 蒼蠅不叮無縫蛋第299章 旅遊式偷襲第322章 張濟:還沒打我就被包圍了第130章 不過旬日下江州第828章 難怪一個個地進退失據第319章 高祖託夢該怎麼託第425章 四省鎖鑰第73章 沒想到你是這樣的陽平關第859章 奈何劉備沒文化第358章 先當幾個月京兆尹過渡一下第63章 磨鏡不誤募捐功第510章 圍毆的作用只是在幫子龍攢怒氣第343章 被踩得懷疑人生第756章 曹、關對決第505章 走幾天就有一條好消息第781章 斬首行動:目標張飛第513章 連敵人也引用你的經文第751章 不到最後一刻,連隊友都不知道諸葛亮要幹什麼第420章 以戰求和第842章 荀彧的和平談判建議第634章 黃蓋:我不會在翻一座山時跌倒兩次第451章 大漢是一個有機的整體番外第59章 黃金五年第333章 三十萬大軍齊聚街亭第498章 孤欲帝則帝,何須遺詔第80章 英雄所見略同第29章 世上再無三郡烏桓第295 劉備牌滷肉飯第288章 逐出師門第61章 16歲就這麼陰險真的好麼番外第40章 破除迷信任重道遠第149章 教科書式的劫營第188章 淪落爲島夷的公孫度第186章 化解董賊的最後一張牌第771章 有種就全家老小一波流第40章 瞞天過海第654章 互相包餃子第711章 出現在大漢朝的羅馬高架第522章 袁術棄子堅守的秘密第760章 步子邁大了容易扯着單第96章 要造反書信?來人吶,咱給他寫一張番外第34章 知天命之年,自當知天命第367章 諸侯之間也是要競爭拉攏的第727章 打不過也耗死你第819章 八陣和八陣圖的差距番外第52章 漢化東胡草原番外第69章 最後一站第696章 千古不變的變法妙招第429章 可惜看不到敵人的士氣槽第835章 荀諶:我弟和我侄兒都是尚書令,我投誰都是一樣的第1章 知之爲知之第787章 許褚裸衣鬥張飛第411章 派王朗去監視趙雲魯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