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8章 秋風得意馬蹄疾

意識到古人沒有用慣EXCEL所培養出來的數據統計思想、導致很多政策分析不容易做,李素也只好認了,換別的辦法解決。

好在這是第一次,在文部建檔的過程中,本來就沒有對考生資格做硬性要求,所以只要吸取經驗,爲下次做準備就好。

李素便吩咐道:“以後讓文部做檔案的官員,多上點心,每年檔案收上來之後,還要做個數據統計表。今年年齡在多少到多少區間段內的考生,一共多少名,佔總考生人數比例幾成幾。

其他幾個重要數據,也一起統計了,比如考出來之後,每個州郡與其他州郡的高分比例、名次佔比。要學會用數據定量去分析科考,這樣纔好爲來年慢慢優化政策找依據,讓改革漸進一些、兼顧平衡各方利益,否則不成了拍腦袋行政了。”

鄧芝聽了,不由再次心悅誠服:司空真是遠見卓識,見微知著,能料到將來那麼遠的隱患。

畢竟漢末的行政人才能想到定性分析就很不錯了,哪有爲了政策修正調研而做定量數據分析的。這個施政思維就超前了不止一個時代。

當然了,鄧芝做李素的主簿那麼多年,這種心悅誠服的瞬間已經出現了N次了,他每每都能遇到領導高屋建瓴、神來一筆的時刻。

分析完考生年齡之後,李素髮現年輕人果然太多,也關照了一條補救措施:明年開始,要出臺明確的政策,對於過於年少之人蔘考並中舉後的授官管理辦法,要額外增加把關。

直接禁止低齡考生參考、或者限制低齡考生被舉的比例,這肯定是不對的。畢竟歷史上真有少年天才,梁啓超就是十三歲中的舉。

所以李素的想法只是對這些“因爲年紀小,肯定缺乏社會經驗和工作經驗,肯定存在高分低能問題”的考生,採取暫時降低授官級別、強制增加工作實習期,讓他們多積累工作經驗,再走到領導崗位上去。

凡是考中時年紀不滿18歲的,一律降半級作爲郎官實習兩年,積累夠了實際政務經驗後才升回原定考過授官的級別。這樣也防止少年衝動魯莽的人直接獨當一面負責政務。

這些鄧芝都一一記下,表示立刻去安排。

……

鄧芝領命之後,李素又叫住他,最後補充交代了幾句:“對了,把明算科數學考最好的幾個考生,還有明法科刑律考最好的幾個考生,拉出來,讓他們十天後再陪考一場賓功科的同科目。”

鄧芝一驚:“這些人不是已經考中了麼?豈能額外刁難?朝廷可不能失信於人啊。”

李素:“不是刁難,告訴他們,後面這場額外加考不是選拔性的,考砸了也不影響給他們授官。

只是讓他們做個成績錨定,將來賓貢科出了成績,好讓那些本地考生和流亡北士考生相互之間心服口服,相信前後兩場考試的客觀題卷子難度是差不多的。”

鄧芝想了好一會兒,纔回過神來,意識到李素的創見所在:

因爲賓貢科是李素到了襄陽之後,實地調研、結合荊州的情況臨時搞的,考試時間都比常科晚了半個多月。所以肯定要另外出一套卷子,題目都不一樣。

經義、諸子百家和策略這些科目,還是主觀題爲主,題目不用改太大,難度也不會有明顯差異,反正文無第一嘛。

而數學和刑法肯定不能只是把題目數字改改,多多少少得想辦法給題目多點變化。這樣纔不至於“複習了前面一科的考卷作爲模擬題後,再考變得很輕鬆”。

雖然科舉考試從來都是比相互之間的成績位次比例,不是比絕對分數,卷子難和簡單並不影響錄取。

但考慮到今年是科舉的第一年,流亡北士考的這個賓貢科還是他們民意洶洶、李素從諫如流爭取來的,如果讓本地人覺得“外地人明明人少競爭不激烈、普遍成績差,李素給他們面子,還給了那麼多錄取名額”,這裡面的不患寡而患不均就會很麻煩了。

荊州益州的士人明年肯定會嚷着增加本地人的錄取數量、或者減少流亡北士的錄取數量。

同理,站在流亡北士的立場上,雖然他們因爲提前多做了一套“真題模擬卷”,導致備考會變容易些,更適應一些難題。

但只要李素靠“加大數學題的變化和陷阱”,來換取“流亡北士整體考分跟常科的本地人差不多”這個客觀結果,那流亡北士也很容易產生“李素給我們的題目更難,我們雖然考了跟南方人差不多的分數,但那是因爲我們更努力”的錯覺。

畢竟人類都是隻看賊吃肉,不知賊捱打的生物,自己和別人的風光誰都看得見,辛苦則只看得見自己的辛苦。不把士人的這些無理不甘邪念控制好,李素根本就沒法穩定統治,客觀上公正也沒人信。

而加入了楊儀等人作爲“考分價值錨定”之後,情況就不一樣了,能公允不少,大家就會看到:

“誒,這個楊儀在九月底這場裡,數學考了8分(滿分9分),十月中旬那場賓貢加試,看上去題目變化多了難了,但他還是考8分。看來李司空委任的命題組非常秉公,出題變難的趨勢和考生多做真題額外掌握的速度差不多,對前後科很公平。”

鄧芝等幕僚把這些前因後果縝密思維都想清楚之後,對李素施政的穩健嚴密,簡直佩服到了無以復加的程度。

李司空對於各種歷史上從未見過的事物、在實施過程中有可能會出現的細微的新問題的推演,怎麼能強到這種程度!簡直就和左右互搏了幾十招、換位思考了N個視角,自己跟自己對抗找茬之後一樣縝密。

此後幾天,鄧芝就把賓功科的準備工作按照新的要求繼續嚴密細化準備,同時常科卷子批完,成績也都張榜公佈了。

董允考中了明法,楊儀考中了明算,費禕中了一個孝廉。

其中費禕是今年最年少的中舉者,虛歲都才十四,就被拉來陪跑了,他的族親長輩也沒想到這個虛歲十四的少年會在經義上突圍。

因爲他是年少的典型,李素把這個典型抽出來,臨時“法外加責”讓他去多當兩年實習郎官,打磨打磨脾氣,費禕也欣然接受了。李素順便讓人宣佈了明年開始正式實施的“少年中舉管理辦法”,以後遇到這種情況都比照費禕執行。

其餘董允、楊儀等人其實也才十五六七的年紀。

全部茂才錄取了12人(三年一屆,所以每個州每屆要取三個茂才。依然跟桓靈時期每州每年舉一個茂才的數量持平),明算明法四科和茂才,每科錄取了接近40人。

所以那些歷史上留名的名臣,其實也就在取士的總規模裡佔了不到一成。除去前面提到的三個名字,李素後世隱約有印象的龍套全加起來,也就十幾個。

可見科舉確實是起到了“發掘很多歷史上原本都沒聽過沒出頭”的人才的作用。

中舉之人都被戴了彩花,騎着馬在襄陽城裡逛了一圈,秋風得意馬蹄疾,一日看盡襄陽花。不過漢末的民間慕文之風畢竟沒有後世宋明那麼猛烈,儘管圍觀羣衆還是很多,但都是看熱鬧爲主。

人們眼神中並沒有宋朝人那麼猛烈的豔羨,反而有一些認命的麻木——顯然,這些圍觀羣衆依然覺得科舉裡面有很大的水分和內定,都是命。

他們的判斷也不能算錯,畢竟圍標成功也依然是主流,只不過襄陽這一場圍標成功的比例比長安那一場又有所降低了。長安那邊寒門子弟變着法兒突圍的不到一成,襄陽這邊這一場卻達到了兩成,從比例上看早已翻倍。

這和李素到了襄陽之後的折騰、對世家大族的額外打壓、對圍標的額外肅清、增加圍標難度的種種舉措,都有一定的關係。

圍觀百姓和士人除了眼神認命麻木之外,也沒有出現“榜下捉婿”或者推銷女兒的場景。主要是漢末的讀書人凡是中舉的,大多數已經成家了。

大家本就沒有“窮人熬着不娶妻,等到考中了再娶個好的”這樣的思想。新官的單身比例又低,就算偶爾有女兒待嫁的世家大族,也不好意思一次次在人羣中碰壁丟人,漸漸就冷場了。

董允、楊儀等人巡遊完之後,才被主持的官員王累攔住,告訴他們一項後續行程:“董生、楊生,你們幾位刑律和算學成績最優的,一會兒到總督府赴宴。”

楊儀心中一喜,有點受寵若驚,他想到之前孫資、賈逵那麼巴結想找李素謝恩,都被李素拒於門外,這次居然能請他吃飯,實在是一個巴結的好機會。

董允因爲是官二代,性情嚴謹一些,還挺有大局觀地提醒:“這位上差,之前張從事爲李司空公然宣揚過,掄才爲國,不當恩謝私門。學生恐有妨司空清名。”

王累點點頭,投去嘉許的眼神,但也解釋說:“放心吧,只是讓你們後續再多陪考一場,考得好考得壞都不影響結果。”

第733章 統治階級才能學的歷史課第324章 關雲長水淹陳倉第503章 兩路北伐第388章 諸葛亮出仕番外第48章 午時已到第732章 自古以來蔡伯喈第334章 推演得再神也得隨機應變(八千字大章)第40章 瞞天過海第580章 太史慈大戰周瑜番外第56章 呂布:死前也要殺個可汗墊背第839章 曹操:所有籌碼全押了,跟他堵命第481章 雙方都覺得應該不服就幹第271章 女學霸不好糊弄第790章 子時已到番外第66章 危塔高百丈,手可摘星辰第260章 發展纔是硬道理第8章 進擊的黑山賊第849章 劉曹對決-中第716章 凌波微步,羅襪生塵第625章 你這動員效率還不如曹操第195章 剛案發就攻下案發現場第779章 重回桃園張翼德第651章 大將軍“光復”河內第2章 工具人師妹真香第404 敏感的人看啥都敏感第723章 南北兩路開花第58章 此功配享孔廟第803章 曹操新政:耕者有其田第284章 逐漸迪化第319章 高祖託夢該怎麼託第843章 詐談示弱之計第841章 最後的瘋狂備戰第763章 三十而相第844章 各方面都被碾壓第555章 要利用敵人吸取歷史教訓的機會番外第40章 破除迷信任重道遠第62章 白波賊韓暹第108章 亂世懦夫豈可爲帝第95章 李中郎回京第573章 貪心不足望當陽第266章 “歡慶”變法成功第768章 爲什麼只有“在齊太史簡在晉董狐筆”後面就沒了番外第49章 殺之前先扒一層皮第687章 袁公定然否極泰來第168章 讓!全都可以讓!第291章 資金鍊斷裂了還不容易?抵押田產加槓桿啊第413章 平涼三傑番外第48章 午時已到第67章 遊說單于番外第72章 收下四個國家作爲外交利息(六千字大章)第146章 北關羽,南道榮第414章 恍如西部片第31章 代人捉刀第857章 光復大漢全境第525章 果斷迎擊顏良第480章 想不通就慢慢想第581章 天下水戰巔峰對決第64章 拿糜竺的錢當然不用客氣第67章 李伯雅單刀赴會第653章 張任死不死你們投票決定第9章 市義第262章 與空氣鬥智鬥勇第857章 光復大漢全境第54章 收服典韋只是開始第699章 搜刮得心服口服第608章 只給三天時間差?足夠攻下野王城了!第622章 決戰不是你想打就有得打番外第2章 周瑜歸降第627章 科學改造部隊第672章 周都督:李素下來戰書,約我等明日決戰,如何對敵?番外第19章 師夷長技制別的夷第204章 李都督給的實在太多了第148章 老闆,把還沒燒的魚香肉絲換成龍井蝦仁第711章 出現在大漢朝的羅馬高架第467章 男女組合雙打第830章 斬曹休,下合肥,圍壽春番外第41章 地球正統論第696章 千古不變的變法妙招第207章 咱不主動打仗,咱只是來修路的第104章 止不住的連環弄巧成拙第401章 太守隨便封的感覺真爽第255章 諸葛子瑜可爲大司農第362章 收割勝利果實第75章 數郡之地也敢稱帝?第307章 法孝直再出五丈原第195章 剛案發就攻下案發現場第537章 量子疊加態打野的精髓:只要我不出現,我就有可能在任何一路出現第651章 大將軍“光復”河內第380章 有史以來最大的一盤棋第222章 虛與委蛇第726章 黑壓壓的一片第6章 赴常山第62章 誰告訴你造玻璃就能發財的第31章 飲馬遼河番外第22章 大漢不能只有十五個州第17章 舌戰羣儒-上第408章 種田幾乎上癮第215章 要演也得演到底番外第66章 危塔高百丈,手可摘星辰第419章 君不君臣不臣
第733章 統治階級才能學的歷史課第324章 關雲長水淹陳倉第503章 兩路北伐第388章 諸葛亮出仕番外第48章 午時已到第732章 自古以來蔡伯喈第334章 推演得再神也得隨機應變(八千字大章)第40章 瞞天過海第580章 太史慈大戰周瑜番外第56章 呂布:死前也要殺個可汗墊背第839章 曹操:所有籌碼全押了,跟他堵命第481章 雙方都覺得應該不服就幹第271章 女學霸不好糊弄第790章 子時已到番外第66章 危塔高百丈,手可摘星辰第260章 發展纔是硬道理第8章 進擊的黑山賊第849章 劉曹對決-中第716章 凌波微步,羅襪生塵第625章 你這動員效率還不如曹操第195章 剛案發就攻下案發現場第779章 重回桃園張翼德第651章 大將軍“光復”河內第2章 工具人師妹真香第404 敏感的人看啥都敏感第723章 南北兩路開花第58章 此功配享孔廟第803章 曹操新政:耕者有其田第284章 逐漸迪化第319章 高祖託夢該怎麼託第843章 詐談示弱之計第841章 最後的瘋狂備戰第763章 三十而相第844章 各方面都被碾壓第555章 要利用敵人吸取歷史教訓的機會番外第40章 破除迷信任重道遠第62章 白波賊韓暹第108章 亂世懦夫豈可爲帝第95章 李中郎回京第573章 貪心不足望當陽第266章 “歡慶”變法成功第768章 爲什麼只有“在齊太史簡在晉董狐筆”後面就沒了番外第49章 殺之前先扒一層皮第687章 袁公定然否極泰來第168章 讓!全都可以讓!第291章 資金鍊斷裂了還不容易?抵押田產加槓桿啊第413章 平涼三傑番外第48章 午時已到第67章 遊說單于番外第72章 收下四個國家作爲外交利息(六千字大章)第146章 北關羽,南道榮第414章 恍如西部片第31章 代人捉刀第857章 光復大漢全境第525章 果斷迎擊顏良第480章 想不通就慢慢想第581章 天下水戰巔峰對決第64章 拿糜竺的錢當然不用客氣第67章 李伯雅單刀赴會第653章 張任死不死你們投票決定第9章 市義第262章 與空氣鬥智鬥勇第857章 光復大漢全境第54章 收服典韋只是開始第699章 搜刮得心服口服第608章 只給三天時間差?足夠攻下野王城了!第622章 決戰不是你想打就有得打番外第2章 周瑜歸降第627章 科學改造部隊第672章 周都督:李素下來戰書,約我等明日決戰,如何對敵?番外第19章 師夷長技制別的夷第204章 李都督給的實在太多了第148章 老闆,把還沒燒的魚香肉絲換成龍井蝦仁第711章 出現在大漢朝的羅馬高架第467章 男女組合雙打第830章 斬曹休,下合肥,圍壽春番外第41章 地球正統論第696章 千古不變的變法妙招第207章 咱不主動打仗,咱只是來修路的第104章 止不住的連環弄巧成拙第401章 太守隨便封的感覺真爽第255章 諸葛子瑜可爲大司農第362章 收割勝利果實第75章 數郡之地也敢稱帝?第307章 法孝直再出五丈原第195章 剛案發就攻下案發現場第537章 量子疊加態打野的精髓:只要我不出現,我就有可能在任何一路出現第651章 大將軍“光復”河內第380章 有史以來最大的一盤棋第222章 虛與委蛇第726章 黑壓壓的一片第6章 赴常山第62章 誰告訴你造玻璃就能發財的第31章 飲馬遼河番外第22章 大漢不能只有十五個州第17章 舌戰羣儒-上第408章 種田幾乎上癮第215章 要演也得演到底番外第66章 危塔高百丈,手可摘星辰第419章 君不君臣不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