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9章 杯酒釋外戚

劉備當天把李素剛教他的那點東西記了個七七八八,就暫且回宮,先吩咐安排其他政務了。乾貨太多,以劉備的學習能力還是要慢慢消化複習一段時間的。

何況這些事兒不用急,本來就是劉備看到了袁紹如過眼雲煙權威崩塌、有感而發,需要找個心理醫生疏解一下。而李素就像是恰好扮演了心理醫生的角色。

衆所周知,看完心理醫生後回去的人,沒幾個是立刻遵照醫囑做起來的,都是心裡舒坦了拖延症又要犯一犯。

好在制度建設本來就是百年大計,眼下先解決迫在眉睫的軍政要務纔是重點。

此後三四天,劉備一邊讓荀攸、法正討論對趙雲、張飛的軍事部署,後勤支援,各方調度,忙得不亦樂乎。

李素不會去親自過問細節,不過要害關節還是會提點一下,讓朝廷的軍事後勤決策都推進得四平八穩。

過程中,李素也不會去催促劉備,畢竟那天聊天屬於徹底沒有外人,喝酒後聊嗨了的狀態。皇帝事後如果有絲毫反悔,那都是絕對不能勸也不能提醒的。

以劉備的人品,徹底反悔是不可能的,他也不想虐民,肯定是真心希望子孫長久穩定,百姓也免於再打仗。

不過那天酒後的很多決策,確實稍稍激進了一點,比如什麼“把國史存幾套到其他有文字的外國,警誡子孫別動做壞事後篡改歷史掩飾的心思”,確實是步子邁大了點。

李素要是提醒劉備“你喝完大酒之後說過這話”,那不是明哲保身之道,要等劉備自己心態慢慢回憶起來,做好心理建設。

時間很快進入二月初,軍事方面的決策都已經做好了,並且在農忙開始之前分別發給了張飛和趙雲,讓他們大體上按計劃行事,細節上麼自行裁定,“將在外君命有所不受”。

隨着春耕農忙時節的到來,朝中民政事務也繁瑣起來,要勸農,要組織調控生產。

尤其劉備這種強幹涉經濟活動的政府形態,調控工作就更多了,政府監察也就比較繁忙——

畢竟長安雒陽周邊的農民百姓,都是連口糧都無法自給自足的,要種菜賣菜買糧,高度商業化。政府的調控工作壓力就很大,要每個季度盯着物價,確保物價平穩。

不給奸商趁着蔬菜豐收的季節壓低菜價囤漲糧價、盤剝農民的機會。

也不給奸商趁着蔬菜歉收的季節搶收購蔬菜漲價、盤剝長安市民的機會。

反正米價貴了種菜的農民虧,菜價貴了城裡的工商業市民虧,一定要調控得很穩,必要的時候動用政府儲備和指導價政策。

一時之間,長安朝廷的其他內政事務倒是顯得沒那麼急切了。雒陽那邊的民政也再次繁忙起來。

好在諸葛瑾在長安,諸葛亮在雒陽。這倆兄弟民政水平都不錯,把兩京這幾個如今國內少數的“城市周邊兩百里內農民都種菜不種糧”的大都市物價調控得很好。

(成都也有如此規劃,但成都的商業自發組織力強很多,奸商早年都被打擊了,都還記得劉巴的護盤鐵拳,所以不敢囂張。市場會自行調控,不太需要政府宏觀調控。)

除了諸葛兄弟等人的努力,甄家這些具體經營者的自律,也對市場的平穩有頗大貢獻。

整個過程中,李素在外人看來倒是沒做什麼工作。他這個丞相似乎當得很輕鬆,覺得什麼都是小事,丟給下面的人自行裁定。

但只有劉備和李素自己知道,他在暗地裡忙那些修飾史料的校定工作,那纔是正統塑造的大事,值得丞相親自過目。

……

劉備在二月下旬的一天,視察了相關工作之後,想起那天跟李素聊起的要設置內庫卿的事兒,見甄儼、甄堯辦事都還妥當勤謹,關鍵是已經很有錢了,也不太貪心。

就趁着這個機會,正式任命了甄儼爲內庫侍郎,甄堯爲郎中,兄弟倆分管皇室內帑在兩京地區的使用收支調度。

至於正卿或者說尚書的位置,暫時空缺着。畢竟甄家兄弟太年輕,資歷不夠,而且劉備也是要講究制衡的,以後可以用別的外戚來平衡互相監督。

考慮到外戚和外戚之間多多少少有競爭關係,互相放水沆瀣一氣的概率還是比較低的。如果是糜竺重新入朝,當一個尚書當然是綽綽有餘。糜竺不來的話,那就在吳家找個比吳懿吳班地位更低一些、但是懂點數學的親戚來管。

讓外戚管皇帝的皇室私財,這也很合理,就相當於讓老婆管工資卡嘛。還能更好地切割外戚在其他方面的權力,內外分明,漸漸過渡消弭掉東漢以來外戚專權的問題。

劉備把這兩項政府部門設置和具體人事任命的意思,遞交朝議討論的時候,衆臣都沒有異議,全部覺得皇帝的思路很對,外戚管皇室私財沒有問題,一致通過。

通過了這項旨意後,劉備回憶起上個月跟李素商討的一部分措施,有些一直不成熟也沒實施,覺得現在可以趁熱打鐵推行一下。

他就順帶在朝議上提出要給韓信、竇憲等人平反,以及要奉祀屈原等事,另外就是希望朝臣都學習一下丞相和太傅主持新修的《史記索隱》,和蔡琰修訂後的新版《漢紀》,領會文件精神,掌握重點修改的歷史定性部分,也理解下華夏對整合四夷的正統依據。

劉備也算聰明,知道有些話是不能在朝堂上說的,尤其是背後的真實長遠動機,但是那些表面舉措是可以拿來討論的。

對於皇帝要求大家學習領會文件精神,當然是沒有一個朝臣敢反對,何況這些文件是太傅和丞相一起牽頭編修的,誰敢說學問不行?

太傅那都是天下學界泰斗多少年了,丞相的《殿興有福論》十二年前橫空出世後,也是要封聖的。讓其他文官學習,那是給他們進步的機會。

所有人紛紛表示回去之後一定好好學習領會,到時候還會給皇帝回一份表,寫自己的讀書心得。

劉備表示沒必要,下個月丞相會組織大家開“讀書會”,羣臣各自分組討論學習心得就好了。到時候順便再說說如何把這些史學研究,加入到科舉考試的科目裡,哪些是重點應該加,哪些不該加。

也就是相當於後世那些務虛座談會了,坐而論道誰不會嘛。

這樣,也便於以後的新朝廷官員,在大是大非的歷史認知方面,跟朝廷統一思想。而不是簡簡單單跟原來一樣盲目喊效忠——劉備也知道繁文縟節和讓臣子表忠這種事情,其實沒什麼效果,裝還不會裝演還不會演麼?還不如實際上影響一下三觀來的有用。

敲定了讀書會的要求後,羣臣就開始討論平反古人和奉祀屈原的事兒。這些事情可以通過,但皇帝不可能完全不解釋他爲什麼要這麼做。

劉備這些日子也是想明白了,知道哪些是能說的,就強調:“朕這是有感於光武以來之教訓。自光武至桓靈,只有光武、明、章三帝可謂君臣相得,對外夷也武功赫赫。

其後武德日衰,從竇憲時封燕然山,到桓靈被鮮卑肆虐。而君臣之間紛亂不已,外戚宦官交替專權、跋扈欺君。

那些亂國外戚固然有可殺之處,但他們擁兵權而與君王同休慼、章帝之後天子往往無嫡子,多有庶子繼位甚至外藩入繼大統,更加導致了先帝外戚與新君並無血緣關係,要擔心新君的新外戚逼迫太甚,因憂慮不能自保,以至於狗急跳牆。這些教訓不得不鑑。

好在如今朕革故鼎新,本朝並無外戚掌兵之患,以後也不能以外戚爲統帥,最多隻能讓外戚掌皇室內帑財政。這既是革除弊政,也是賞後世外戚一個長久的善終。

但外戚爲禍之前,衆卿也該看清史實——衛、霍、竇等外戚,與其餘不同,他們也是確有攘除外夷之功,所以把這些古人尊奉一下,也可以做個了斷。

大漢不會虧待功臣,也不會再縱容外戚,與天子姻親者不掌兵,君臣相得,豈不美哉。”

劉備這番重新組織過的道理一說,下面聽的李素甚至都有些幻覺:這不成杯酒釋兵權了麼?幸好李素反應快,意識到情況還是不同的。

趙匡胤杯酒釋兵權釋的是本來就有領兵之才的大將,是釋兵權之後纔跟他們結成兒女親家,所以還是多多少少損害了民族的對外戰鬥力的。

劉備這個是要解決東漢以來“封了外戚就給大將軍、車騎將軍,讓掌兵權”的積弊,形成祖制。之前那些歷史錯誤,都是先成爲外戚才當上統帥的,不是他們有多強的軍事才能。

所以,劉備這招只是解決一些小問題,但不引入新問題,不傷害對外戰鬥力。

也正因如此,衛青霍去病竇憲這些“恰巧有戰鬥力的外戚”,要單獨拎出來,對於竇憲這種被其他外戚逼迫自殺的,要徹底恢復名譽。

本來就沒帥才的人,從此不給你兵權,也確保善終,這確實算是一個仁政了。朝臣們想明白之後,紛紛表示贊同。

竇憲平反想明白後,韓信平反的事兒劉備沒細說,但大家順着思路往下想,也明白劉備肯定是被袁紹“眼看他起高樓,眼看他宴賓客、眼看他樓塌了”的下場觸動到了,

希望給皇帝和軍事統帥之間的關係和歷史猜忌包袱鬆鬆綁。

兩項提議全部順利通過,關鍵是這個善意還傳達給了大部分朝臣,讓人心更加穩定了。

畢竟不是所有的武將都跟劉備有鐵哥們兒的交情的,除了關羽張飛趙雲,其他人總歸心裡要多爲後路考慮一些。

這些都通過之後,最後的奉祀屈原提案,倒是沒有人介意,只是有朝臣問了劉備的考慮,劉備也只是說要弘揚對信義氣節的信仰,貶斥奸邪詐騙。這個理由非常正當,全體一致通過。

倒是在討論最後的具體奉祀方式時,衆人多有不同辦法,提議提得五花八門。

李素領班聽取,心中也是有些不真實感——主要是漢朝的時候,其實端陽節是早就有了,但不是祭祀屈原的。

端陽節一開始只是一個關於農時和天象的原始信仰節日,不跟任何古人紀念有關。其實歷史上是一直到東晉南渡,才首次出現把端陽節和屈原聯繫起來的記載。

其實這也不難理解,因爲屈原畢竟是楚人嘛,而劉邦建立漢的時候,其實是有淡化自己出身楚地的痕跡的,誰讓跟他爭霸的項羽纔是楚的代表呢。

而歷史上東晉時期開始大量紀念楚人,一方面是經過魏晉,漢對楚的避談基本上消弭了,而東晉的正朔衣冠南渡到了南方,就得把南方地區的古人的文化道德楷模重新立起來。

東晉的時候連很多神仙都有編造南渡的神譜,佛道很多仙人都被說正朔在南,比如茅山、天台山這些“仙山”,都被說是北方某些神靈南下佔據。

不過,現在既然劉備已經打定了重新平衡項羽和義帝問題,並拔高屈原、貶低貪鄙的楚懷王,也就不用避諱歷史了。

對身爲楚人的屈原拔高一下,尊楚之信義楷模而不尊其失德王室,是最好的選擇。

可惜,這些道理劉備自己不說,下面的人不敢開口,畢竟下面的人不知道上面的大漢皇帝有多大的決心、甚至到了連楚都可以重新平和地看待。

李素看這個細節容易擱置談不下去,只好站出來,由他帶頭建議皇帝:

“陛下,臣以爲,既然要奉祀屈原,爲華夏信義之典範,可擇端陽節爲期,天下祭祀。臣所修《史記索隱》,對楚世家之考評,也已據此調整。

各郡教諭官署內,舉子祀學之所,也要統一立屈原牌位。至於專門的祠廟,不做要求,以免加重地方負擔。百官及吏目、官僱役夫,可在祭祀節日休沐歇息三日。”

劉備立刻一唱一和答應:“丞相所奏甚合朕意,不過選端陽節,可是有什麼考據?”

李素無奈,只好把後世穿鑿附會的那些屈原紀念傳說,稍微拿一些還算可信的用一用。

反正這些東西本來到東晉也會出現,李素只是提前了兩百年。

至於賽龍舟、吃糉子這些,其實不用李素提倡,端陽節一直有這個活動,只不過之前不是紀念屈原的。

考慮到他是天下僅次於蔡邕的學界泰斗,他說他整理史料佚聞,考據出來這些都是真的,也沒人會反對。

李素描述的屈原死前的事蹟,就成了正史,不管是否完全真實,至少效果是好的,就算是勸國人守信用了。

——

非常感謝書友RX-0Unicorn的盟主打賞。(我記得這是獨角獸高達吧……)

第205章 戰象種田第17章 舌戰羣儒-上第90章 沒有人比甘興霸更懂渠江水戰第850章 劉曹對決-下第366章 不爲堯存,不爲桀亡第826章 入秋之前,孤就要看到曹仁首級第611章 最想不到的地方纔最有操作空間第117章 桑拿巴山夜雪時第13章 悠然神往第520章 勝利的陰影下第120章 釣魚城圍城第359章 道不行乘桴浮於海第448章 西邊和平東邊打第119章 發現一個屯田都尉番外第9章 南方大開發一些扯淡的章節感言(關於加更)……第44章 馬蹄北去人北望第415章 旱地行舟的後勤奇蹟第456章 海軍不是一朝一夕的第826章 入秋之前,孤就要看到曹仁首級第623章 見識一下沮授的真正實力第715章 文化交流不光是紙面的第425章 四省鎖鑰第696章 千古不變的變法妙招誠懇道歉跟大家請個假第831章 震驚!大漢最難攻的城池竟是這裡!第125章 讓叛軍看見了還以爲我們吃不起呢第424章 對韓遂的最後一戰第237章 權攝漢中王(三更)第83章 以彼之道還施彼身第263章 世人分黑白,往來爭榮辱第429章 可惜看不到敵人的士氣槽番外第38章 進兩步退一步第528章 最強大敵第121章 討不了董自有人背鍋第374章 “天高三尺”李府尹第382章 打仗全靠嚇第327章 不到渭河心不死第284章 逐漸迪化第518章 你這是在懷疑孤的凝聚力麼第44章 馬蹄北去人北望第83章 無血開城下南鄭(三更)第147章 打不過就上嘴炮第28章 假裝中了詐降計第273章 君子可欺之以方第263章 世人分黑白,往來爭榮辱第111章 何去何從第775章 他一直這麼勇敢嗎第244章 劉玄德割髀療毒第195章 剛案發就攻下案發現場第829章 走王道的紅利第578章 一將功成萬骨枯第330章 雙方都是貨比三家只看不買番外第31章 扶桑是遼東人的扶桑第134章 報信的都沒我快第546章 科舉雛形第154章 你算過奉天子的好處到底值幾塊錢嗎?第168章 讓!全都可以讓!第648章 謀士多有謀士多的壞處第113章 劉焉公然謀反第512章 越輸越急眼第515章 打了再投算投降,還沒打就投算起義第803章 曹操新政:耕者有其田番外第54章 不聽諸葛勸第362章 收割勝利果實第858章 重回桃園,封賞功臣第69章 屯兵五丈原第783章 曹操:慢性完蛋還是再賭一把第383章 小賊才做選擇,老賊全都要第49章 一紙能抵十萬兵(再次五千字大章,追趕主線時間線)第280章 意想不到的展開方式第388章 諸葛亮出仕第834章 東出虎牢定陳留第643章 請沮監軍出戰!第408章 種田幾乎上癮第321章 隕石術算什麼,咱有更強的大魔導師禁咒第837章 二破鄴城第541章 袁紹擁立第41章 歷史的輪迴第61章 16歲就這麼陰險真的好麼第629章 知可戰與不可以戰者勝第782章 張郃高覽降曹第12章 一魚三吃,一功三立第763章 三十而相第678章 顧雍還鄉第721章 司空面前只有僞神第814章 諸葛亮不是四年前的諸葛亮了,但郭嘉也不是四年前的沮授第176章 郫縣種田第35章 從來就沒有什麼玄學第539章 四渡黃河越鬼門番外第68章 你說這個朕就不困了第194章 先把概念設計當竣工圖吹第545章 都當皇帝了就不能享受享受嗎?第759章 斬曹純,奪襄城第795章 不管你跑幾步,你都有資格笑百步第500章 比尤里還恐怖的拉攏能力第692章 大漢朝的連續兩任大將軍都是中風癱瘓第68章 降徐晃,赴陳倉第558章 禰衡語錄:李素,誤國庸奴耳!第218章 郿塢的美女都是徵西將軍仁義的證人
第205章 戰象種田第17章 舌戰羣儒-上第90章 沒有人比甘興霸更懂渠江水戰第850章 劉曹對決-下第366章 不爲堯存,不爲桀亡第826章 入秋之前,孤就要看到曹仁首級第611章 最想不到的地方纔最有操作空間第117章 桑拿巴山夜雪時第13章 悠然神往第520章 勝利的陰影下第120章 釣魚城圍城第359章 道不行乘桴浮於海第448章 西邊和平東邊打第119章 發現一個屯田都尉番外第9章 南方大開發一些扯淡的章節感言(關於加更)……第44章 馬蹄北去人北望第415章 旱地行舟的後勤奇蹟第456章 海軍不是一朝一夕的第826章 入秋之前,孤就要看到曹仁首級第623章 見識一下沮授的真正實力第715章 文化交流不光是紙面的第425章 四省鎖鑰第696章 千古不變的變法妙招誠懇道歉跟大家請個假第831章 震驚!大漢最難攻的城池竟是這裡!第125章 讓叛軍看見了還以爲我們吃不起呢第424章 對韓遂的最後一戰第237章 權攝漢中王(三更)第83章 以彼之道還施彼身第263章 世人分黑白,往來爭榮辱第429章 可惜看不到敵人的士氣槽番外第38章 進兩步退一步第528章 最強大敵第121章 討不了董自有人背鍋第374章 “天高三尺”李府尹第382章 打仗全靠嚇第327章 不到渭河心不死第284章 逐漸迪化第518章 你這是在懷疑孤的凝聚力麼第44章 馬蹄北去人北望第83章 無血開城下南鄭(三更)第147章 打不過就上嘴炮第28章 假裝中了詐降計第273章 君子可欺之以方第263章 世人分黑白,往來爭榮辱第111章 何去何從第775章 他一直這麼勇敢嗎第244章 劉玄德割髀療毒第195章 剛案發就攻下案發現場第829章 走王道的紅利第578章 一將功成萬骨枯第330章 雙方都是貨比三家只看不買番外第31章 扶桑是遼東人的扶桑第134章 報信的都沒我快第546章 科舉雛形第154章 你算過奉天子的好處到底值幾塊錢嗎?第168章 讓!全都可以讓!第648章 謀士多有謀士多的壞處第113章 劉焉公然謀反第512章 越輸越急眼第515章 打了再投算投降,還沒打就投算起義第803章 曹操新政:耕者有其田番外第54章 不聽諸葛勸第362章 收割勝利果實第858章 重回桃園,封賞功臣第69章 屯兵五丈原第783章 曹操:慢性完蛋還是再賭一把第383章 小賊才做選擇,老賊全都要第49章 一紙能抵十萬兵(再次五千字大章,追趕主線時間線)第280章 意想不到的展開方式第388章 諸葛亮出仕第834章 東出虎牢定陳留第643章 請沮監軍出戰!第408章 種田幾乎上癮第321章 隕石術算什麼,咱有更強的大魔導師禁咒第837章 二破鄴城第541章 袁紹擁立第41章 歷史的輪迴第61章 16歲就這麼陰險真的好麼第629章 知可戰與不可以戰者勝第782章 張郃高覽降曹第12章 一魚三吃,一功三立第763章 三十而相第678章 顧雍還鄉第721章 司空面前只有僞神第814章 諸葛亮不是四年前的諸葛亮了,但郭嘉也不是四年前的沮授第176章 郫縣種田第35章 從來就沒有什麼玄學第539章 四渡黃河越鬼門番外第68章 你說這個朕就不困了第194章 先把概念設計當竣工圖吹第545章 都當皇帝了就不能享受享受嗎?第759章 斬曹純,奪襄城第795章 不管你跑幾步,你都有資格笑百步第500章 比尤里還恐怖的拉攏能力第692章 大漢朝的連續兩任大將軍都是中風癱瘓第68章 降徐晃,赴陳倉第558章 禰衡語錄:李素,誤國庸奴耳!第218章 郿塢的美女都是徵西將軍仁義的證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