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7章 黃巾弊端

即將進入山中,沒有了戰事,陳旭就不準備體恤馬力。

他讓黃巾騎兵下了戰馬,把很多糧食都放在馬背上,衆人星夜兼程往大寨的方向趕去。

如此一來,本來五日的路程。衆人只走了兩日,就已經到達了大寨之中。

由於時間太短,田豐組建的這個大寨,非常的簡陋。但是放眼望去,卻可以看出一個城池的雛形。

大漢雖然腐朽沒落,但是距離真正的天下大亂,不知還要多久。日後在很長的一段時間裡,這個大寨就將會成爲黃巾軍安生立命的根本。

陳旭的心很大,有氣吞山河之壯志。田豐的心也很大,他構建的大寨,絕對不是那種只滿足幾十萬人居住的場地。

“主公!”

田豐帶着楊鳳等人來到陳旭面前,急忙向陳旭行禮。

他雖然投奔陳旭沒多久,但是被陳旭擄掠到身旁已經有了很長時間。自從陳旭向他剖白心智以後,田豐便對陳旭傾心輔佐。

兩人君臣配合,宛如魚水相扶。雖是幾日不見,卻宛若時隔三秋。

陳旭一把扶起田豐,挽着他的手臂說道:“先生爲我黃巾構建大寨,嘔心瀝血,功勞甚大。”

“今日與先生相見,應該是旭向先生行禮纔對,如何能夠受得先生如此大禮?”

田豐被陳旭扶了起來,正色道:“我爲主公下屬,爲主公分憂乃是本分。然而我爲臣子,當謹守君臣之禮。”

“不僅是我,主公日後執掌黃巾軍之命脈,當爲我等共主。縱然私情再好,亦是君臣有別。”

而後田豐瞟了一眼在場的衆人,厲聲說道:“自古以來,無規矩而不成方圓。我黃巾軍想要成就一番事業,決不能紀律鬆弛,尊卑不分。”

“日後我等當定律法,守紀律;有功則賞,有過必罰。有才之人,當提拔重用;無才之人,亦絕不容許其屍餐素位!”

衆人聞言,心中一凜,他們連忙跪在地上,大聲說道:“我等必定竭盡全力,願爲主公肝腦塗地,在所不辭!”

陳旭見到衆人的表現,心中一動,眼中露出奇色。

楊鳳安排着衆多流民居住在簡陋的房屋之中,田豐卻把陳旭帶到了一個密室裡面。

田豐施禮畢,與陳旭跪坐對立。

他將雙手放在自己的膝蓋之上,細細打量了陳旭一陣,纔開口說道:“主公可知,方纔我爲何會如此說話?”

陳旭心中雖然已經有了猜測,卻也並不說出。有些話,只能是自己的下屬說出來。

並且給他們發展的機會,又何嘗不是讓他們施展才華?衆人得以施展出平生所學,自然感覺自己受到了重用。

用人之道,陳旭雖然並不精通,但是這麼長時間身爲黃巾軍的渠帥,卻也略懂一二。

所以陳旭故意麪露疑惑,懇切地問道:“還請先生明言!”

田豐整理了一下衣襟,昂然說道:“主公仁慈,待人以恩義,使得三軍將士盡皆效命。”

“然而主公現在情形,卻有三大弊端。”

“主公施以恩義,衆人雖然心中感動,原爲主公效死,心中卻缺少了敬畏。”

“夫上位者,當喜怒斂形,使衆人可遠觀而心生敬畏,卻不可親近也。”

“衆人心中沒有了敬畏,長此以往,衆人持寵生驕,則會法令不通,不尊號令。如此一來,不消三載,軍中必生內亂。此一弊也。”

陳旭聞言,心中凜然。

田豐說的這些話,絕非危言聳聽。直到現在,他也感覺到了,帳下的士卒與他說話越來越隨意。

這固然是雙方關係親密的表現,但是陳旭不但是一個將軍,更是一個主公。

將軍得士卒親近,確是好事。但是陳旭如此行事,日後不僅是士卒,可能就連他的帳下將官、治下百姓,也都會對陳旭失去敬畏之心。

缺少了敬畏,固然能夠得到民心。但是是日久了,衆人就會忽略他們臣子的地位。陳旭下達的命令,也會極容易被人忽視。

上位者沒有相應的威儀,此乃取死之道。

ωωω★ Tтkд n★ ¢○

陳旭臉色一肅,對着田豐拱手說道:“若非先生提醒,某恐鑄成大錯!”

田豐展顏一笑,說道:“主公初掌高位,又連日征戰,施恩與人並無過錯。只需日後多多注意,樹立自己的威嚴即可。”

陳旭點頭懇切地問道:“還請先生繼續。”

“主公現在的職位只是渠帥,我觀黃巾軍中,亦有一些人與主公職位相等。若是主公不早做處理,此事必成禍亂之源。”

“主公欲成大事,相比起自己帳下的衆人,主公自然要高人一等才行。”

“當初大賢良師三兄弟,全都號稱將軍,其下才是衆多渠帥、小帥。主公既然身爲大賢良師女婿,爲天下黃巾軍之統帥,自當號稱將軍。”

“主公職位提升以後,自可封賞帳下有功將士。衆人接受主公封賞,必然欣喜過望,願爲主公效死。”

陳旭聞言,亦是點頭。

他既然身爲黃巾軍的統帥,自身職位自然就不能低於其他人。

要知道,現在的黃巾軍中,雖然渠帥有很多已經戰死,但是仍有不少倖存。特別是那幾個張角的心腹,他們被張角派出來,帶着一萬精兵。

若是陳旭在職位上不高於衆人,下達號令就名不正言不順。

陳旭之所以將王延提升到渠帥的位置,固然是看中他的才華,加上他以前也是一方渠帥。但是他這麼做,有何嘗不是爲掣肘那幾個渠帥?

王延的職位若不被封爲渠帥,在泰山大本營,他以小帥的職位,又如何能夠指揮那些人?

那幾個渠帥面對職位比自己低的王延,如何能夠聽他發號施令?

這個道理,就像歷史上的曹操稱公、稱王一樣。若是他不能再進一步,如何封賞帳下有功將士?

田豐繼續侃侃而談:“軍中第三個弊端,卻是衆人對於主公的稱呼不一。”

“主公帳下成分複雜,有似陳旭、陳靜、陳青這樣的的宗族子弟,他們稱呼主公‘大兄’或是‘大郎’。”

“亦有似王延、楊鳳、白饒這樣的黃巾軍,他們稱呼主公爲渠帥。”

“除此之外,像我這樣被主公招收過來之人,卻稱呼主公。”

“稱呼不一,則號令難通。況且主公既然自立一方,豈可因宗族的親密關係,而損主公之威嚴?”

“似‘大兄’、‘大郎’這樣的稱呼,私下無人之時卻是無妨。然而在外人面前,於大帳之中,日後決不能再如此隨意。”

“縱然宗族子弟親密,亦是君臣有別。若是區別對待,豈不讓外人寒心?”

田豐爲了陳旭,可謂是用心良苦啊。他雖然沒有見到陳虎等人如此稱呼,卻也從其他人口中打聽到了這些事情。

他緊緊盯着陳旭的臉,想要看陳旭會不會惱怒。

田豐說的是雖然是金石之言,但是如此說話,卻似乎插手了陳旭的家務之事。況且陳旭爲人重情重義,讓他的宗族子弟改變稱呼,奉他爲主,似乎有些強人所難。

陳旭臉上掙扎了一下,想到歷史上的曹氏集團。

曹仁。曹洪、夏侯惇、夏侯淵這些人,都是曹操的宗族子弟,但是他們在外人面前,亦是稱呼曹操爲‘主公’。

一咬牙,陳旭說道:“先生繼續講!”

田豐欣慰的點了點頭,說道:“主公既然有王霸之志,雖然身上打上了黃巾軍的標籤,卻要刻意淡化才行。”

“似東阿程昱、常山趙雲這樣的人物,縱然主公日後能夠收服他們,他們也絕不願意稱呼主公爲‘渠帥’。”

“況且,相比起‘主公’的稱呼,‘渠帥’可以是上下級,卻少了一種主臣關係的意味。”

“主公既有大志,當整合下屬,讓衆人皆認主公爲主。如此行事,方爲雄主之風。”

考慮半晌,陳旭一咬牙,對着田豐說道:“以上衆多事情,全憑先生做主。”

田豐心中終於一鬆。

以上的三件事情,雖然都是瑣碎。但是若不盡早處理,日後必成禍端。

陳旭聽完他的分析以後,沒有絲毫猶豫就決定整改。如此雷厲風行,纔是謀士喜歡的主人。

似袁紹這等好謀無斷,沒有主見之人,縱然帳下謀士有萬般才華,卻毫無用武之地。

“如今主公帳下百姓數萬,泰山亦有將近十萬。若不制定律法,維持紀律,恐怕會有騷亂,還請主公儘早圖之。”

陳旭聽到這裡,想起程昱,幽幽一嘆:“假使程仲德在此,吾何愁此事?奈何陳旭緣薄,至今無法讓仲德傾心!”

田豐卻是撫掌大笑道:“主公欲使程仲德認主,又有何難?待泰山衆人趕到此處之時,不出三日,某必定說得程仲德甘心投誠。”

陳旭大喜過望,急忙起身拉住田豐的手說道:“若是先生能夠說服仲德,我黃巾軍必定如同彪虎生翼,何愁大事不成?”

田豐見陳旭這麼看重程昱,不僅沒有絲毫不滿,反而欣慰不已。

自家主公求賢若渴如廝,如何不叫人欽佩?

田豐亦是反握住陳旭的手,說道:“爲使主公大業有成,豐敢不以死相報?”

第933章 狙擊戰第131章 田豐認主第517章 蛛絲馬跡第130章 名將之殤第412章 獻策第645章 聲討陳旭第643章 縱論天下第24章 國輔第886章 打回東郡第40章 出戰第211章 歸心第742章 四面環敵第765章 對峙第306章 陳宮離去第981章 殞命第1005章 回家第206章 擒張遼第438章 潁川陳氏第480章 欣欣向榮第720章 蒲阪亂起第171章 子龍鋒芒第915章 袁尚滅亡第709章 益州之亂第914章 三請諸葛亮第318章 魄力第482章 羌人報復第268章 欲劫糧草第378章 殺眭固第268章 棺木第101章 詭異第475章 逃脫第532章 爭論不休第924章 口吃少年第842章 孫策退兵第36章 賞賜風波第830章 夜襲白帝城第776章 罵暈鄧賢第909章 空前勝利第241章 殺意第547章 渡河第447章 韓遂第515章 剛直縣令第607章 新豐見聞第86章 甦醒第816章 天子崩第424章 橋蕤第903章 碎玉、竹節第381章 朱儁掌兵第230章 郭嘉第476章 重逢第446章 考覈第950章 襲殺周瑜第406章 怒斥閻象第745章 小貓返鄉第319章 邀戰第30章 缺糧第681章 形勢危急第951章 困獸猶鬥第761章 黃沙漫天第295章 衝突第522章 文昭論法第749章 一掃陰霾第735章 雁門郡內第708章 烈火滔天第554章 吾誓殺汝第638章 諸葛至第534章 憂慮第226章 百態第686章 遭遇戰第731章 雷霆一擊第79章 再次掌兵第79章 再次掌兵第9章 毀田第570章 離別第628章 有鬼第257章 欲殺呂布第748章 一掃陰霾第329章 虐呂布第113章 渡河第244章 碰撞第380章 謀兵權第549章 幕後之手第713章 鄧芝第585章 戰略轉移第242章 出塞第300章 賈詡投陳第561章 欲試文昭第520章 判案根據第823章 下馬威第739章 文丑受死第508章 出巡第433章 袁紹舉動第505章 求情第688章 追擊第166章 歷史真相第143章 兩軍對壘第359章 初戰告捷第969章 神兵天降第448章 摒棄前嫌第74章 滿腚傷
第933章 狙擊戰第131章 田豐認主第517章 蛛絲馬跡第130章 名將之殤第412章 獻策第645章 聲討陳旭第643章 縱論天下第24章 國輔第886章 打回東郡第40章 出戰第211章 歸心第742章 四面環敵第765章 對峙第306章 陳宮離去第981章 殞命第1005章 回家第206章 擒張遼第438章 潁川陳氏第480章 欣欣向榮第720章 蒲阪亂起第171章 子龍鋒芒第915章 袁尚滅亡第709章 益州之亂第914章 三請諸葛亮第318章 魄力第482章 羌人報復第268章 欲劫糧草第378章 殺眭固第268章 棺木第101章 詭異第475章 逃脫第532章 爭論不休第924章 口吃少年第842章 孫策退兵第36章 賞賜風波第830章 夜襲白帝城第776章 罵暈鄧賢第909章 空前勝利第241章 殺意第547章 渡河第447章 韓遂第515章 剛直縣令第607章 新豐見聞第86章 甦醒第816章 天子崩第424章 橋蕤第903章 碎玉、竹節第381章 朱儁掌兵第230章 郭嘉第476章 重逢第446章 考覈第950章 襲殺周瑜第406章 怒斥閻象第745章 小貓返鄉第319章 邀戰第30章 缺糧第681章 形勢危急第951章 困獸猶鬥第761章 黃沙漫天第295章 衝突第522章 文昭論法第749章 一掃陰霾第735章 雁門郡內第708章 烈火滔天第554章 吾誓殺汝第638章 諸葛至第534章 憂慮第226章 百態第686章 遭遇戰第731章 雷霆一擊第79章 再次掌兵第79章 再次掌兵第9章 毀田第570章 離別第628章 有鬼第257章 欲殺呂布第748章 一掃陰霾第329章 虐呂布第113章 渡河第244章 碰撞第380章 謀兵權第549章 幕後之手第713章 鄧芝第585章 戰略轉移第242章 出塞第300章 賈詡投陳第561章 欲試文昭第520章 判案根據第823章 下馬威第739章 文丑受死第508章 出巡第433章 袁紹舉動第505章 求情第688章 追擊第166章 歷史真相第143章 兩軍對壘第359章 初戰告捷第969章 神兵天降第448章 摒棄前嫌第74章 滿腚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