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6章 陳宮離去

興平元年,也就是公元一九四年。

曹操回到兗州籌備糧草以後,開年就再次起兵攻打徐州。

曹軍所過之處,一路攻城略地,屠戮城池。徐州軍不能抵擋,退守郯縣。

幷州,晉陽,州牧府。

陳旭正思考着曹陶之間的戰事,忽然聽見有人來報,說是張裕求見。

雖然幷州境內,有很多人都覺得張裕神神叨叨,對他非常不以爲然。但是陳旭卻是知道,此人有着鬼神之才。

是以聽聞張裕求見,陳旭不敢怠慢,親自出門迎接。

他剛走出州牧府,就看到了一臉焦急的張裕,心中一驚,急忙上前抓住張裕的手臂,說道:“南和爲何面露焦急之色?”

張裕看了看四周,低聲說道:“此處不是議事之處,還請進入府中再議。”

陳旭看着張裕臉色沉重,不敢怠慢,點了點頭,就將他拉了進去。

兩人剛剛進屋,張裕就急忙說道:“主公,我這段時間一直夜觀星象,發現整個大漢都被一種血色迷霧掩蓋,此乃大凶之兆啊!”

陳旭一愣,而後卻有些不以爲然的說道:“諸侯混戰不休,流血漂櫓,大漢被血色迷霧籠罩,倒也說得過去吧。”

張裕搖了搖頭,正色道:“此等血光之災,非爲人禍,實乃天災!吾自學相術、觀星以來,未曾見過如此大規模的天災。”

“主公若不早日預防,日後必然遭劫!”

陳旭心中一驚,急忙問道:“南和可知是何天災?”

張裕嘆息一聲,說道:“如今天機混沌,天意難測,我費盡心機,也只預測到將有大規模的天災發生。至於到底是何天災,卻是無法預測。”

“大規模的天災?”

陳旭雙手背在後面,在屋中來回走動着。

過了半晌,他才說道:“所謂天災,不過是洪水、乾旱、地震、火災……”

“能顧形成大規模天災,籠罩整個大漢的,也只有乾旱了!”

張裕聞言,先是一怔,而後嘆息道:“我只顧着觀測星象,卻忘了理性的分析,真是慚愧啊。”

“主公的猜測非常有道理,然而從星象上來看,這次災禍將會遍佈整個大漢,是歷年以來前所未有的災難,還請主公早作防備。”

“歷年以來前所未有的災難?”

陳旭聞言,心中更是驚駭莫名。

漢末的華夏,本就是個多災多難的民族,洪澇災害、地震、以及蝗蟲過境不可勝數。正是因爲這樣,漢末纔會爆發大規模的農民起義。

但是今日,在張裕的口中,這次災禍將要超過以往的每一次,這如何不使得陳旭震驚?

忽然之間,封存已久的記憶,出現在了陳旭的腦海之中。

歷史上,在程昱的一生之中,有一個很大的污點,那就是爲曹軍制造人肉乾。

那一年,正是曹操攻打陶謙的時候,全國大旱,再加上蝗災肆虐,曹軍幾乎分崩離析。

若非程昱製造的人肉乾,緩解了曹軍的後勤壓力,恐怕那個時候的曹操,就已經敗亡了。這也是爲什麼,日後的曹操非常信任程昱了。

想到這裡,陳旭猛然驚醒:“不錯,就是乾旱、蝗災!”

然而,陳旭不知道的是,這場天災席捲整個大漢的災禍,遠遠要比他想象中的嚴重。

據《三國志·武帝紀》記載:興平元年,曹操在徐州、濮陽與陶謙、呂布作戰,戰爭加蝗災,‘是歲,谷一斛五十餘萬錢,人相食’。

《三國志·司馬朗傳》記載:興平元年,曹操與呂布在濮陽作戰時,司馬懿的哥哥司馬朗,‘將家屬還溫,時歲大飢,人相食’。

谷一斛五十餘萬錢,這種糧價,不僅是普通百姓吃不起,就連那些豪門望族,恐怕也支撐不下去。

正是因爲這場突如急來的天災,獻帝劉協纔將年號改爲興平。

就連劉協,也爲了賑濟災民的事情,親自操勞。

當時負責賑濟災民的侯汶,剋扣糧食。獻帝親自派人取米、豆各五升,在自己面前熬成粥,最後可以煮出兩盆,證實是侯汶貪墨,於是責打侯汶五十廷杖。

後來李傕、郭汜軍中無糧,搶奪天子賑濟災民的糧草,使得擁有百萬人口的長安城,餓蜉遍地。

據《資治通鑑》記載:董卓初死,三輔民尚數十萬戶。李榷、郭汜等放兵劫掠,加以饑饉,二年間民相食略盡。

這場災難,一直持續了幾年,之後就連天子劉協,以及朝中百官也吃不上糧食。直到曹操接回天子以後,獻帝以及百官才能吃飽飯。

興平二年,劉備被呂布襲取徐州後,收拾散卒跑到廣陵一帶,根據《英雄記》記載:備軍在廣陵,飢餓困敗,吏士大小自相啖食,窮餓侵逼……

後來劉備找不到糧食,就到鄉下求食,百姓自己都活不過去,又怎麼會有餘糧給劉備?

就在劉備飢餓難耐的時候,有一個人聽聞過劉備的名字,就偷偷殺掉了自己的妻子,用她的肉招待了劉備。

由此可見,那場饑荒多麼嚴重。從興平元年,到興平三年,這場饑荒至少持續了三年的時間。

可以說,這場饑荒下來,被餓死的百姓,甚至要遠遠超過幾場大規模的戰爭。

陳旭無意識的在屋中來回走動着,他既然來到了這個時代,就想有所改變。

其餘地方他管不着,但是整個幷州境內,他卻有義務讓百姓能夠在乾旱、蝗災、饑荒之中活下去。

“不行,這不是一件小的事情,我必須召集幷州的幾個謀士,一起商討這件事情。”

陳旭想到這裡,急忙叫來了門口的親兵,對他說道:“你現在就去,將田元皓、陳公臺、賈文和、李文優、司馬伯達、夏侯蘭、陳靜全部召集過來。”

親兵看着自己主公凝重的神色,以及喊得這些名字,當下心中暗暗驚訝。他不知道,到底發生了什麼事情,讓自家主公,將整個幷州的文臣全都召集了過來。

心中雖然疑惑,親兵動作上面卻是不敢怠慢。他應諾了一聲,急忙跑了出去。

沒過多久,這些人都先後來到了州牧府,只有陳宮一人沒有到來。

等了半柱香的功夫,陳旭已經有些不耐煩了。那個親兵,才氣喘吁吁的跑了過來。

“主,主公,陳軍師已經離開了幷州!”

陳旭聞言,大驚失色。

第573章 一言破城第863章 神仙眷侶第849章 虛位以待第807章 勸降第224章 唯纔是舉第200章 謀奪幷州第817章 建言稱帝第387章 圍殺第776章 解惑第22章 不允盜請第27章 亂起第945章 連戰連捷第22章 不允盜請第139章 盧植掌兵第340章 見過將軍第848章 連斬兩將第6章 虎嘯第305章 謀劃第620章 追與逃第757章 針尖麥芒第342章 斬郭汜第641章 水鏡山莊第538章 張飛激將第22章 不允盜請第830章 夜襲白帝城第800章 繼承第116章 很年輕第602章 基情四溢第43章 黃巾退兵第45章 東武陽名士第163章 洞房第485章 家事第684章 拋磚引玉第637章 衝突第747章 快來了第25章 災年糧價跌第602章 基情四溢第859章 班師回朝第33章 離間第769章 吳懿第712章 徐庶登場第779章 下戰書第950章 襲殺周瑜第260章 分歧第690章 援軍斷後第959章 僵持一年第78章 折服第531章 驚天之言第689章 中伏第150章 趙雲闖山第471章 黃河對峙第505章 求情第863章 神仙眷侶第670章 計賺徐晃第384章 下一代第232章 兵犯昌邑第973章 郭嘉見吳王第147章 黃巾弊端第182章 力戰而死第321章 文丑逞威第478章 韓遂死第92章 離去第52章 暗鬥第473章 一夜築城第505章 求情第18章 神勇第776章 解惑第377章 驚變第940章 谷城截殺第578章 張鬆出使第993章 痛失一臂第540章 中箭倒地第827章 田豐獻良策第749章 一掃陰霾第695章 江州之戰第73章 暴走第257章 欲殺呂布第732章 第三天第334章 雛鷹起飛第614章 閻行欲降第834章 危如累卵第158章 兩虎相爭第735章 雁門郡內第243章 陷陣第829章 武關城下第303章 志才遺計第853章 正面廝殺第421章 攻心爲上第955章 鬥陣(上)第413章 鬥智鬥勇第374章 冰釋前嫌第50章 東阿對第403章 民心所歸第380章 謀兵權第831章 嚇退龐統第810章 半城煙沙第422章 降者無數第348章 觸柱而死第493章 百姓生活第537章 高氏兄弟
第573章 一言破城第863章 神仙眷侶第849章 虛位以待第807章 勸降第224章 唯纔是舉第200章 謀奪幷州第817章 建言稱帝第387章 圍殺第776章 解惑第22章 不允盜請第27章 亂起第945章 連戰連捷第22章 不允盜請第139章 盧植掌兵第340章 見過將軍第848章 連斬兩將第6章 虎嘯第305章 謀劃第620章 追與逃第757章 針尖麥芒第342章 斬郭汜第641章 水鏡山莊第538章 張飛激將第22章 不允盜請第830章 夜襲白帝城第800章 繼承第116章 很年輕第602章 基情四溢第43章 黃巾退兵第45章 東武陽名士第163章 洞房第485章 家事第684章 拋磚引玉第637章 衝突第747章 快來了第25章 災年糧價跌第602章 基情四溢第859章 班師回朝第33章 離間第769章 吳懿第712章 徐庶登場第779章 下戰書第950章 襲殺周瑜第260章 分歧第690章 援軍斷後第959章 僵持一年第78章 折服第531章 驚天之言第689章 中伏第150章 趙雲闖山第471章 黃河對峙第505章 求情第863章 神仙眷侶第670章 計賺徐晃第384章 下一代第232章 兵犯昌邑第973章 郭嘉見吳王第147章 黃巾弊端第182章 力戰而死第321章 文丑逞威第478章 韓遂死第92章 離去第52章 暗鬥第473章 一夜築城第505章 求情第18章 神勇第776章 解惑第377章 驚變第940章 谷城截殺第578章 張鬆出使第993章 痛失一臂第540章 中箭倒地第827章 田豐獻良策第749章 一掃陰霾第695章 江州之戰第73章 暴走第257章 欲殺呂布第732章 第三天第334章 雛鷹起飛第614章 閻行欲降第834章 危如累卵第158章 兩虎相爭第735章 雁門郡內第243章 陷陣第829章 武關城下第303章 志才遺計第853章 正面廝殺第421章 攻心爲上第955章 鬥陣(上)第413章 鬥智鬥勇第374章 冰釋前嫌第50章 東阿對第403章 民心所歸第380章 謀兵權第831章 嚇退龐統第810章 半城煙沙第422章 降者無數第348章 觸柱而死第493章 百姓生活第537章 高氏兄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