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5章 三月之約

卻說袁紹領着大軍星夜兼程趕往鄴城,見到了被劉備放回來的韓莒子,就向他詢問陳留戰況。

韓莒子面帶恐懼之色的說道:“劉備那廝詭計多端,他麾下的關羽、張飛兩人更是驍勇異常,淳于瓊將軍、趙叡將軍都被關羽兩刀斬掉了。”

袁紹越聽臉色越黑,厲聲喝道:“劉備再如何詭計多端,比得上吾麾下的衆多謀士麼?關羽、張飛再如何勇猛,比得上顏良、文丑麼?”

韓莒子心中一震,急忙跪伏於地,不敢再說話。

袁紹看着跪在地上的韓莒子,問道:“大耳賊放你回來,可曾說過什麼話?”

韓莒子不敢怠慢,急忙說道:“大耳賊說他此次起兵只是爲了救援公孫瓚,並無與主公爲敵的意思。若是主公能夠從遼東撤兵,他必定會將攻佔的陳留交還回來。”

說到這裡,韓莒子小心翼翼地說道:“他還說,他還說……”

袁紹見韓莒子吞吞吐吐,當即怒聲說道:“他還說什麼?”

韓莒子一咬牙關,說道:“劉備還說,若主公仍舊執迷不悟,肆意殘害其他諸侯,他必定直接領兵殺入鄴城,生擒主公。”

“大耳賊欺人太甚!”

袁紹勃然大怒,一拍案几當即站了起來。他看着臉色惶恐跪伏於地的韓莒子,越看越覺得心中厭惡。

“淳于瓊這個主將都戰死沙場,你這敗軍之將卻貪生怕死,苟活至今。現在還敢妖言惑衆,長賊人志氣滅自家威風。”

“今日若不殺你,日後將士們誰還肯死戰不退?左右何在,將此人拖下去斬了!”

韓莒子聞言大驚是色,急忙大聲喊道:“主公,主公……”

然而,心中惱怒的袁紹,根本沒有再理會韓莒子。那些得到命令的士卒,自然也不會在意他的喊聲。

沒過多久,韓莒子就已經被斬首示衆。

逢紀正要過來爲韓莒子求情,卻發現已經晚了,當即心中暗暗一嘆。說起來,這次陳留兵敗,與逢紀也有些關係。

若不是他用人不明,也不至於有此大敗。直到現在,他還不知道該怎麼和袁紹解釋。

雖然他這次前來面見袁紹,主要是爲了替韓莒子求情。然而現在韓莒子已經被斬,他卻也不會繼續做下這等費力不討好的事情。

怒氣衝衝的袁紹看着逢紀過來,當即冷哼一聲。他也不與逢紀議事,直接說道:“剋日起兵,攻打大耳賊!”

卻說劉備採納司馬懿的計策,攻下陳留,消滅淳于瓊帶領的袁兵以後,就一面徵召兵馬,一面分兵兩路取東郡、濟陰郡。

這兩個郡城的兵馬雖然不少,然而比起陳留而言卻是少了許多。關羽、張飛各自帶領一彪人馬,連戰連捷。

至此,整個濟陰郡以及黃河南岸的東郡,都已經被劉備佔領。劉軍的部隊亦是越打越多,現在居然擴張到了五萬之衆。

這一日,劉備得到公孫瓚兵敗身亡的消息以後,當即呆立當場。

他對司馬懿說道:“仲達,吾此次起兵攻入兗州,不過是爲了替伯圭解圍罷了,卻沒想到伯圭仍舊沒能躲過此劫啊。”

說到這裡,劉備的神情有些落寞,心中也有了一絲退意。

以前有公孫瓚牽制了袁紹的大部分兵力,才使得劉備能夠勢如劈竹,短時間內佔據了兗州的三郡之地。

饒是如此,若沒有司馬懿相助,恐怕劉備現在仍舊被擋在了陳留門外。

如今公孫瓚兵敗身亡,劉備再與袁紹交戰已經沒有了意義。更何況,若是等到袁紹帶領大軍過來,依照劉備麾下的這點兵力,卻是無論如何也抵擋不住。

看着臉上尚且有些稚嫩的司馬懿,劉備說道:“仲達,我意欲領兵撤回豫州,將兗州之地都交還給袁本初,不知可否?”

司馬懿暗暗想到:“吾此次前來正是奉了主公命令,幫助劉玄德拖住袁本初的大軍,又怎能讓他在這個時候撤兵?”

想到這裡,司馬懿當即搖頭說道:“戰事已經開啓,使君又豈能輕易脫身?縱然使君將陳留、濟陰、東郡全都交還給袁本初,他也必定不會善罷甘休。”

對於司馬懿說的這些,劉備又豈會不知?如今的他真是有些進退維谷,不知道該如何辦纔好。

“仲達之言我又豈會不知,然而吾麾下兵微將寡,又豈能與袁本初爭鋒?不知大將軍是否會領兵相助?”

劉備也有着自己的小心思,此次領兵攻打袁紹救援公孫瓚,他只不過是爲了名聲罷了。縱然爲此丟掉如同雞肋一般豫州之地,他也在所不惜。

然而豫州畢竟乃是劉備之根本,若是有可能的話,他還是不願意從此以後成爲喪家之犬。

可是單單憑藉劉備的實力,完全不能與袁紹相抗衡。他這纔將主意打到了陳旭身上,希望能夠如同上次那樣,讓陳旭幫忙他解圍。

司馬懿知道劉備的心思,他假裝思考半晌,有些爲難的說道:“如今關中缺糧,縱然主公有心發兵救援,也是心有餘而力不足啊。”

劉備聞言臉色一暗,說道:“若袁本初真要奪取豫州,備不願連累境內百姓遭受戰禍,也只能讓出豫州了。”

司馬懿心中一突,表面仍舊不動聲色的說道:“使君何必長他人志氣,而滅自己威風?雖然袁本初實力強大,使君想要堅守三個月亦不是什麼難事。”

“只要等到秋收過後,關中糧草成熟,吾主定會起兵幫助使君擊退袁本初。”

劉備急忙問道:“秋收過後,大將軍真的會出兵相助嗎?”

司馬懿堅定的點了點頭,說道:“主公親口承認,又豈會有假?”

聽聞此言,劉備心中頓時安定了下來。

雖然他的確十分愛護治下的百姓,然而要說爲了他們免受戰亂之苦,直接放棄豫州的話,卻也有些不太現實。

真要是有可能擊退袁紹,守住豫州基業,縱然一戰他也在所不惜。哪怕劉備不認爲自己能夠擊敗袁紹,卻也相信可以守住三個月的時間。

第71章 勸說第682章 不安第845章 鮮卑寇邊第689章 中伏第48章 東阿危急第785章 背水一戰第109章 報仇第508章 大開眼界第970章 攻破薊縣第884章 決定第789章 屠城第689章 中伏第808章 馬超之死第70章 報仇第920章 孔明之策第734章 另類陳宮第121章 戰第914章 三請諸葛亮第557章 南面稱王第588章 沮授三策第845章 鮮卑寇邊第166章 歷史真相第813章 婚事(上)第996章 時代的落幕第74章 滿腚傷第46章 再議黃巾第387章 圍殺第275章 出巡第27章 亂起第85章 張角第482章 羌人報復第379章 圖謀第893章 英雄相見第746章 離別第168章 改良馬具第73章 暴走第138章 當王天下第180章 劫營第355章 鍾繇第698章 適逢其會第256章 無家可歸第205章 罷兵第865章 孫策之死(下)第138章 當王天下第378章 殺眭固第580章 抉擇第108章 破敵第827章 田豐獻良策第272章 少年第395章 困境第35章 燒糧第860章 陳政定夷越第728章 算計高覽第1001章 怒火第274章 安心第249章 匯合第904章 英雄末路第402章 風起雲涌第24章 國輔第439章 祭天祈雨第415章 草人借箭第214章 苦衷第996章 時代的落幕第888章 連克五郡第975章 周瑜被俘第85章 張角第692章 將計就計第467章 殺羌令第436章 僞造書信第570章 離別第916章 諸葛離去第405章 軒轅關第838章 人多力量大第481章 春耕第944章 再斬一將第222章 吹捧第827章 田豐獻良策第12章 太平道第265章 驚變第248章 封狼居胥第420章 陽城易主第646章 李儒發威第560章 反心第858章 大戰落幕第242章 出塞第446章 考覈第798章 神兵天降第113章 渡河第508章 出巡第609章 刁難第621章 膽大包天第956章 鬥陣(中)第556章 玉璽出土第817章 建言稱帝第883章 四方雲動第583章 基甸勇士第536章 兵臨陳留第666章 欲取益州第742章 四面環敵第90章 中意
第71章 勸說第682章 不安第845章 鮮卑寇邊第689章 中伏第48章 東阿危急第785章 背水一戰第109章 報仇第508章 大開眼界第970章 攻破薊縣第884章 決定第789章 屠城第689章 中伏第808章 馬超之死第70章 報仇第920章 孔明之策第734章 另類陳宮第121章 戰第914章 三請諸葛亮第557章 南面稱王第588章 沮授三策第845章 鮮卑寇邊第166章 歷史真相第813章 婚事(上)第996章 時代的落幕第74章 滿腚傷第46章 再議黃巾第387章 圍殺第275章 出巡第27章 亂起第85章 張角第482章 羌人報復第379章 圖謀第893章 英雄相見第746章 離別第168章 改良馬具第73章 暴走第138章 當王天下第180章 劫營第355章 鍾繇第698章 適逢其會第256章 無家可歸第205章 罷兵第865章 孫策之死(下)第138章 當王天下第378章 殺眭固第580章 抉擇第108章 破敵第827章 田豐獻良策第272章 少年第395章 困境第35章 燒糧第860章 陳政定夷越第728章 算計高覽第1001章 怒火第274章 安心第249章 匯合第904章 英雄末路第402章 風起雲涌第24章 國輔第439章 祭天祈雨第415章 草人借箭第214章 苦衷第996章 時代的落幕第888章 連克五郡第975章 周瑜被俘第85章 張角第692章 將計就計第467章 殺羌令第436章 僞造書信第570章 離別第916章 諸葛離去第405章 軒轅關第838章 人多力量大第481章 春耕第944章 再斬一將第222章 吹捧第827章 田豐獻良策第12章 太平道第265章 驚變第248章 封狼居胥第420章 陽城易主第646章 李儒發威第560章 反心第858章 大戰落幕第242章 出塞第446章 考覈第798章 神兵天降第113章 渡河第508章 出巡第609章 刁難第621章 膽大包天第956章 鬥陣(中)第556章 玉璽出土第817章 建言稱帝第883章 四方雲動第583章 基甸勇士第536章 兵臨陳留第666章 欲取益州第742章 四面環敵第90章 中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