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0章 中意

陳旭的分析,使得張角、張樑肅然清醒。他們突然感覺,自己身後的衣服,已經完全被汗溼了。

正所謂‘當局者迷,旁觀者清’。

陳旭以一個後世之人的眼光,將事情分析的如此透徹。若是張角還不明白其中的道理,他也不配成爲百萬黃巾的統帥了。

張角思前想後,微微嘆息,問道:“依文昭之言,黃巾軍的生路,在何方?”

黃巾軍的未來,陳旭也一直在思考。

藏兵於民,發展信徒;不計一城一池之得失,保存己方實力;以農村貧窮之地,包圍城市;坐等天下大變,渾水摸魚。

這是後世偉大的中國領袖,在借鑑了國外的革命歷史以後,結合本國國情,制定出來的戰略。

那時紅軍的困境,其實要遠遠超過現在的黃巾軍。他們不僅要面對國內虎視眈眈的當權者,更是要防備國外帝國主義的干涉。

然而,時間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事實證明,這個戰略的部署,是成功的,更是空前絕後的。

陳旭比其他那些偉大的戰略家,無疑要遜色很多,甚至沒有絲毫可比性。

然而,他來到漢末,比其他人多了將近兩千年的見識。得益於後世的教育,他腦海中所學很雜。若是能夠好好梳理一番,他的見識,不見得比這個時代的任何人差。

陳旭的這番說辭,張樑以前已經講給張角聽過。所以,聽到陳旭着驚世駭俗的言論,他還能保持鎮定。

沉吟半晌,張角突然出言:“文昭來投我黃巾軍,可還習慣?”

陳旭費盡心機講出這麼一大堆話,其實還是希望張角採納自己的建議。卻不想,最後他一言不發,反而轉移話題。

陳旭將自己代入黃巾軍的身份以後,真的把自己當作其中的一員,自然不想黃巾軍兵敗。

暗歎了一聲,他終究沒有說什麼。無論如何,張角是黃巾軍的最高統帥,他不採納自己的建議,自己又能如何?

說到底,他終究只是一個投奔黃巾軍的新人,沒有很高的威望與影響力。

陳旭定了定神,對張角說道:“自旭投奔黃巾軍一來,蒙人公將軍厚愛,授予我渠帥之位,旭不勝感激。軍營之中,也頗得士卒愛戴,每日與他們生活在一起,旭喜不自勝。”

張角定定看了看陳旭的臉色,見他絲毫沒有不滿神色,心中對他更是高看一等。

“此子雖然年輕,卻頗有見識,領兵打仗也非常不錯。更爲難得的是,他沒有大多數年輕人的輕狂,多了一絲穩重。提出的建議沒被採納,亦是不驕不躁,如此甚好。”

張角在心中,暗暗給了陳旭這樣一個評價。

忽然,張角又問了一句莫名其妙的話:“我記得文昭今年剛剛及冠,可有此時?”

陳旭雖然不知道張角爲何詢問自己年齡,亦是不敢怠慢,恭敬的說到:“今歲六月,剛滿二十。”

這時,張角忽然促狹地問道:“似文昭這等青年才俊,一定有很多女子鍾情與你吧?”

說到這裡,張角搖頭晃腦,自言自語說道:“可惜我年輕的時候,就沒有那個女子看上我。”

話畢,張角故意重重嘆息了一聲。

“額?”

陳旭被張角跳脫的思維,弄得有些不知所措。纔開始心急火燎的把自己叫來,想要談論黃巾軍的未來。

自己好不容易搜肚刮腸,說出一大堆話來。結果,他卻是東扯西拉,左右言他。

看着張角有些遺憾的神色,一時間,陳旭有些哭笑不得。黃巾軍都到這個地步了,他這個黃巾軍的最高統帥,居然還有心情談論這些。

“蒙大賢良師關懷,旭心中感激不已。然,旭之父母早亡,再加上家中貧困。如今雖然年齡不小,卻一直沒有姑娘鍾情於我。”

“文昭自己可否有中意的姑娘?”張角繼續追問。

這時,陳旭回過味來。心中暗暗想到,莫非大賢良師想給我找個媳婦?

想到這裡,陳旭居然有些期待起來。最近他感覺自己總是精力過甚,況且自己年齡也不小了,若是能夠找個婆娘暖牀,倒也是一個不錯的想法。

但願張角介紹的姑娘,不會太差。

陳旭也不欺瞞,如實答道:“末將自殺人逃亡開始,一直沒有閒暇,更是極少能夠見到其他女子,如何會有中意之人?

“哦,原來如此啊。”張角臉露笑容,捋了捋鬍鬚,說道,“那麼,文昭是否還有其他事情?”

聽着張角明顯是逐客的話,陳旭更是心中一愣。

說實話,陳旭今天愣得時候真的很多。他不知道是張角的思維太跳脫,還是自己跟不上他的腳步。

本來依照常理,一個長輩在你面前詢問年齡,詢問是否有中意的人,不是明擺着給你說親麼?

按照劇本來講,現在張角應該來一句:“我有一女,年方二八,美貌端莊,溫柔體貼,欲將其許配給你,不知文昭可否願意?”

可是,這個張角,不但不按照劇本行事,反而要趕自己走。所以,現在的陳旭很鬱悶,非常鬱悶。

向張角施了一禮,陳旭說道:“末將軍中尚有軍務需要處理,若是大賢良師沒有其他指示,末將先行告退。”

張角沒有挽留,點了點頭,示意自己同意。

陳旭心中鬱悶,也不他言,再次向張角二人施禮,而後徐徐退出房門。

“文昭且慢!”

就在陳旭走到門口的時候,張角的聲音突然響起。這時,陳旭感覺自己的心臟,已經有些受不了了。

他只好轉過身來,向張角走了過去。還沒走出兩步,張角的聲音再次響起:“文昭先停在那裡。”

感覺莫名其妙的陳旭,只好止步,眼巴巴的望着張角,希望他不要再折騰自己。

張角細細打量了陳旭一會,才說道:“嗯,文昭一身戎裝,看起來英姿颯爽。”

被一個男人打量半天,陳旭頓時感覺渾身上下都不舒服。這時,就連張樑,也用奇怪的眼神看向自家兄長。

他不明白,兄長今日爲何會這般失態?平常的他,可不是這個樣子的。

“依我看來,文昭這身盔甲,完全配不上你的身份。這樣吧,三弟等下去庫房之中,爲文昭挑選一副好的盔甲。”

張樑聞言,這纔在心裡舒了一口氣。自家兄長今天舉止如此奇怪,若是手下是個小肚雞腸、脾氣暴躁之人,恐怕早已憋了滿腔怒火。

好在最後,自家兄長沒有再進行他奇怪的舉動。雖說只賞賜了一副盔甲,卻也表明了他對陳旭的看中。

“知道了,兄長。”

張角的臉上看起來非常疲憊,他揮了揮手,對着陳旭說道:“文昭,回去之後,好好操練士卒,恐怕不久之後,我們又要與官兵打仗了。”

聞言,陳旭心中一凜。張角的這句話,已經表明了他不會採納自己的計策。

再次向兩人施了一禮,陳旭疾步退出房門,他深怕張角再次叫住他。

待陳旭離開以後,張樑不由對着張角問道:“兄長,你今日舉止,爲何會這般失態?”

說實話,當陳旭舉了商鞅變法與王莽新政的例子,闡述了階級之間的矛盾,並點出黃巾軍強大的敵人以後。張樑對於黃巾軍未來的發展,居然也失去了信心。

他以爲,自己兄長心急火燎的把陳旭召喚進來,再聽到這樣一番話以後,肯定會採納陳旭的計策。卻沒想到,自家兄長居然無動於衷。

揉了揉眉頭,張角對着屏風後的張玲喊道:“玲兒,出來吧。”

張玲走了出來,張樑看着自己的侄女,居然有些不知所措:“玲兒他不是去給兄長弄粥了麼?”

張角也不答話,直接問道:“三弟以爲,文昭此人如何?”

沒有絲毫猶豫,張樑答道:“懂軍事,善謀略,非常人也!”

捋了捋鬍鬚,張角把目光投在自己女兒身上,問道:“玲兒,對於此人,你可中意?”

張玲滿臉羞澀,小聲說道:“此事但憑阿翁做主。”

方纔,她在屏風之後,看到陳旭談古論今的樣子,早就心動不已。

現在既然自家父親詢問,出於女孩的羞澀,她不好直言,只能委婉表達自己的意思。

第640章 聆聽第799章 陳沫第524章 簡雍第85章 張角第499章 當街殺人第420章 陽城易主第500章 新法第111章 民心第27章 亂起第673章 龔都戰死第966章 君臣離心第752章 高順來援第95章 皇甫嵩第201章 封官第721章 新鮮血液第411章 不能退兵第378章 殺眭固第236章 以工代賑第143章 兩軍對壘第369章 糧草被劫第617章 讒言第61章 救人第30章 缺糧第716章 昔日孩童第107章 身亡?第12章 太平道第14章 請罪第737章 餘波第888章 連克五郡第808章 馬超之死第187章 拔刀相助第170章 比武第411章 不能退兵第657章 問計司馬懿第133章 四方來投第552章 韓莒子第724章 武關之戰第296章 生死戰第19章 名揚州郡第436章 僞造書信第501章 爲父觸法第431章 羣狼噬虎第921章 入徐州第862章 一請諸葛亮第88章 矛盾論第273章 甘寧第481章 春耕第1009章 天下一統第709章 益州之亂第662章 操縱輿論第369章 糧草被劫第834章 危如累卵第983章 梟雄隕落第667章 秦宓獻計第621章 膽大包天第902章 錦囊第881章 榮歸故里第586章 上天示警第463章 羌患始末第636章 無奈第645章 聲討陳旭第836章 天佑巴郡第701章 故技重施第126章 以牙還牙第827章 田豐獻良策第418章 詭異舉動第864章 孫策之死(上)第831章 嚇退龐統第483章 涼州劇變第629章 烈火焚谷第521章 塵埃落定第690章 援軍斷後第444章 嫁禍第274章 安心第713章 鄧芝第551章 凱旋第655章 鬧事第955章 鬥陣(上)第755章 虎豹騎第158章 兩虎相爭第835章 天佑巴郡第804章 爭鋒第245章 大捷第328章 龜兒子第905章 羣星隕落第705章 田豐設計第168章 改良馬具第27章 亂起第600章 魯肅(上)第994章 覆滅在即第482章 羌人報復第446章 考覈第978章 聯軍崩潰第657章 問計司馬懿第340章 見過將軍第126章 以牙還牙第677章 拒絕第844章 叔侄第440章 建安二年第937章 一退再退
第640章 聆聽第799章 陳沫第524章 簡雍第85章 張角第499章 當街殺人第420章 陽城易主第500章 新法第111章 民心第27章 亂起第673章 龔都戰死第966章 君臣離心第752章 高順來援第95章 皇甫嵩第201章 封官第721章 新鮮血液第411章 不能退兵第378章 殺眭固第236章 以工代賑第143章 兩軍對壘第369章 糧草被劫第617章 讒言第61章 救人第30章 缺糧第716章 昔日孩童第107章 身亡?第12章 太平道第14章 請罪第737章 餘波第888章 連克五郡第808章 馬超之死第187章 拔刀相助第170章 比武第411章 不能退兵第657章 問計司馬懿第133章 四方來投第552章 韓莒子第724章 武關之戰第296章 生死戰第19章 名揚州郡第436章 僞造書信第501章 爲父觸法第431章 羣狼噬虎第921章 入徐州第862章 一請諸葛亮第88章 矛盾論第273章 甘寧第481章 春耕第1009章 天下一統第709章 益州之亂第662章 操縱輿論第369章 糧草被劫第834章 危如累卵第983章 梟雄隕落第667章 秦宓獻計第621章 膽大包天第902章 錦囊第881章 榮歸故里第586章 上天示警第463章 羌患始末第636章 無奈第645章 聲討陳旭第836章 天佑巴郡第701章 故技重施第126章 以牙還牙第827章 田豐獻良策第418章 詭異舉動第864章 孫策之死(上)第831章 嚇退龐統第483章 涼州劇變第629章 烈火焚谷第521章 塵埃落定第690章 援軍斷後第444章 嫁禍第274章 安心第713章 鄧芝第551章 凱旋第655章 鬧事第955章 鬥陣(上)第755章 虎豹騎第158章 兩虎相爭第835章 天佑巴郡第804章 爭鋒第245章 大捷第328章 龜兒子第905章 羣星隕落第705章 田豐設計第168章 改良馬具第27章 亂起第600章 魯肅(上)第994章 覆滅在即第482章 羌人報復第446章 考覈第978章 聯軍崩潰第657章 問計司馬懿第340章 見過將軍第126章 以牙還牙第677章 拒絕第844章 叔侄第440章 建安二年第937章 一退再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