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4章 安心

醫工檢查過徐晃的身體以後,認爲他現在並無大礙。只是半月以來,徐晃一直以流食度日,故此身體有些虛弱。

“從今天起,纔開始先吃些清淡的食物。待身體好一些以後,再用大魚大肉補補身子。如此一來,不消十日,就可以康復。”

甘寧、徐晃聽到醫工的話,都是大喜過望。

躺在病牀上,徐晃與甘寧說了很多話。他這才知道,甘寧爲何會北上投奔幷州了。也瞭解到許多,甘寧的生平事蹟。

甘寧的祖籍乃是荊州南陽人氏,由於他的父親,當時客居在巴蜀之地,所以甘寧就出身於益州巴郡。

甘寧一家,雖然客居在巴郡,在當地卻也算得上是一方豪強。

甘寧家境富裕,年少英勇,喜好四處結交豪傑,是以在當地名聲極大。

他十八歲那年,黃巾起義爆發,郡國盜賊蜂擁四起。甘寧因爲勇武過人,以及良好的家世,被舉爲郡丞。

年少而居高位,當時的甘寧可謂是意氣風發。

奈何甘寧的爲人輕俠仗義,豪放不羈。他身爲郡丞以後,還不知收斂,反而經常包庇、藏匿那些犯下重罪當地豪傑。

其父嘗勸說他:“汝爲國家官吏,又豈能包庇罪犯?長此以往,必定會爲家中帶來禍患。”

甘寧卻是聽不進去他父親的勸誡,還是像往常那樣肆無忌憚的行事。

能夠被甘寧包庇的罪犯,大多都是得罪過當地豪強,擁有很大名聲的遊俠。沒過多久,當地豪強就對甘寧心懷怨恨。

後來有幾家勾結在一起,動用家族私兵,假扮成爲賊寇,攻進甘寧家中,將其家人全部屠戮。

甘寧聞言,心中悲痛欲絕,就請太守緝拿兇手。奈何太守亦是不喜甘寧行事,再加上他也不願意得罪當地豪族,就一直拖延此事。

甘寧見狀,憤而辭官。

他聚集了那些以前被他包庇過,並且交好的少年遊俠,刺死那幾個豪強家中的重要人物。而後被官府通緝的甘寧,只得四處亡命。

甘寧的行事,在當地引起了軒然大波,更讓他名聲大噪。

被官府通緝得惱怒不已,甘寧索性聚集了一羣亡命之徒,在地方上爲非作歹,組成渠師搶奪船隻財物。

至於那幾個派遣私兵,攻打過他家中的當地豪強。甘寧雖然殺掉了幾個主事之人,但是心中的怒氣,一直沒有平復。

及至後來,他索性一不二不休,帶人將這幾家全部屠戮一空。就連他們家中的女子,以及嗷嗷待乳的孩童,甘寧都沒有放過。

甘寧殺性之重,由此可見一斑。

幾個豪強家族被屠戮一空,如此驚天大案,簡直駭人聽聞。好在黃巾起義一來,各個州郡這樣的事情屢見不鮮,所以甘寧等人,倒也沒有受到特別對待。

由於甘寧以及他的侍從之人,盡皆披服錦繡。無論走到哪裡,都是光彩斐然。停留之時,常用錦繡維繫舟船;離開之時,又要割斷拋棄,以顯示其富有奢侈。

正是爲此,甘寧等人才被稱爲錦帆賊。

甘寧雖然是個被通緝之人,但是所過之處,如果地方官吏與當地豪強,能夠隆重接待他,甘寧就會與他們傾心相交,哪怕爲這些人赴湯蹈火,亦是在所不辭。

相反,若是禮節不周,甘寧便會勃然大怒。這個時候,他就會放縱手下搶掠對方資財。甚至連那些官長吏員,也都會被甘寧屠戮一空。

面對敵人,甘寧殘暴嗜血,乃是一個冷血屠夫。但是面對自己的兄弟,他卻關懷有加。

手下之人,家中但凡有了困難,甘寧必定會傾力相助。他每次劫掠到的財物,亦是分文不留,盡數分發出去。

因此,甘寧在一衆錦帆賊之中,威望甚衆。所有的錦帆賊人,都願意爲他赴死。

甘寧本人勇武過人,再加上他麾下的錦帆賊,亦都是些亡命之徒。是以郡兵不敢追捕,官吏不敢怠慢。就這樣,錦帆賊成爲了當地的一大禍害。

他如此行事,一直持續到二十三歲的時候。甘寧雖然爲惡一方,但是畢竟出生豪族,從小接受自己父親的教育。

天下亂象已顯,甘寧深知:想要有所作爲,單靠燒殺劫掠根本毫無出路。

於是乎,甘寧遣散了大多數的手下。自己卻隱居在一個地方,開始熟讀諸子,研究兵書。

錦帆賊雖然被解散,但是甘寧的名聲,卻使得當地官吏,不敢前去捉拿他。

雖然益州相比其他的州郡,顯得比較太平。然而,五斗米教的崛起,以及四處可見的盜賊,就讓官府無力應對。

所以面對‘改邪歸正’的甘寧,他們自然不敢逼迫。

就這樣,甘寧讀書學習一直過了三年。長時間的讀書,也使得甘寧身上少了一些殺氣,多了一分儒雅。

雖然這樣,那些服侍甘寧的下人,每日仍舊膽戰心驚。

甘寧雖然待自己的屬下很好,但是他本人,卻是一個脾氣暴躁,非常容易激動的人。

每次甘寧生氣的時候,但凡看下人們不順眼,輕則將下人捆綁起來,奮力鞭打。嚴重的時候,甚至會將他們直接殺死。

甘寧粗猛好殺的性格,一輩子都沒有改掉。據史書記載,甘寧投奔孫權以後,還差點因爲這個緣故,跟東吳大將呂蒙刀兵相見。

當時甘寧廚房中有一個小孩,是呂蒙的同鄉。因爲犯了一點過錯,懼怕甘寧殺他,就跑到呂蒙那裡求救。

呂蒙知道甘寧的性格,怕小孩被殺掉,就將其藏匿了起來。

後來甘寧帶了禮物,要去拜訪呂蒙的母親,想要回那個小孩。呂蒙不想因爲這件小事,打擾到自己的母親,就將小孩還給了甘寧。

交還小孩子之前,甘寧還答應過呂蒙,不會將其殺掉。

卻不想,甘寧剛剛回到自己的船上以後,就將小孩綁在河邊的桑樹上面,自己卻在船上,用弓箭將其射死。

呂蒙聽到這個消息以後,感覺臉面有失,勃然大怒。呂蒙鳴鼓聚兵,點齊兵馬,就準備上船進擊甘寧。

甘寧自覺失信於人,心中有愧,就故意躺在船上,不出去面見呂蒙。

呂蒙的母親卻光着腳,出來勸諫呂蒙曰:“至尊待汝如骨肉,屬汝以大事,何有以私怒而欲攻殺甘寧?寧死之日,縱至尊不問,汝是爲臣下非法。”

呂蒙素來孝敬老母,聽見自己母親的話,不再去攻打甘寧。

而後他親自跑到甘寧的船上,笑着對他說道:“興霸,老母正等你吃飯,快上岸吧!”

甘寧見到呂蒙這樣,頓時羞愧難當,涕淚縱橫的說道:“我有負於你啊!”

事後,兩人再次和好,情同兄弟。

由此可見,甘寧是個多麼矛盾的人。一方面,他粗猛嗜殺,做事不計後果;另一方面,甘寧卻是知錯能改,明事理,知是非。

讀書三年以後,甘寧自認爲所學有成,就想要尋找一位明主輔佐。

一開始,他想要前往荊州投奔劉表。畢竟甘寧的故鄉,就是在荊州境內。

但是一位跟他出生入死的兄弟,卻是說道:“興霸雖然讀書三年,仍舊是一員武將。某嘗聞,劉荊州雖是當世名士,卻不好兵事。”

“況且我等在巴郡劫掠這麼多年,名聲不好。若是興霸前去投奔劉荊州,又豈會有用武之地?”

甘寧想了一下,覺得那人說得有理,就問道:“不去投奔劉荊州,卻該投奔何處?”

那人卻是答道:“幷州陳文昭,生於草莽,卻是屢戰屢勝。如今坐擁幷州之地,手下兵多將廣,虎視天下。”

“更兼陳幷州招賢納士,選賢舉能,不拘小節。如此明主,若不前往投之,豈不可惜?”

甘寧皺着眉頭沉默半晌,說道:“陳幷州之威名,某早有耳聞。奈何此處前往幷州,山高路遠,絕非易事啊。”

甘寧身旁,並不缺乏能人,又有一人勸道:“若是因爲一時山高路遠,就捨棄如此明主。日後投一庸主,鬱郁不得志,豈不追悔莫及?”

聽見這句話,甘寧才恍然大悟。他不再猶豫,就準備北上投奔陳旭。

初時,甘寧是想要召集以前被他解散的錦帆賊,一同前去投奔劉表。但是此去前往幷州,路途遙遠,並且前途未卜。

因此,甘寧只挑選了幾十個精明能幹的少年,與他一同北上。其餘之人,都先留在巴郡。

向徐晃講訴完自己的經歷以後,甘寧心中,還多少有些忐忑。畢竟,身爲錦帆賊,四處劫掠數年,並不是一件光彩的事情。

他並不知道,徐晃會怎麼看待自己。也不知道,幷州的陳旭,會不會因爲此事而不重用他。

徐晃在心中想到:“興霸雖然性情暴躁,粗猛好殺。然觀其過往行事,卻是有勇有謀,膽識過人。如此人物,稍加打磨,必定會成爲一員虎將。”

想到這裡,他就對甘寧說道:“我主陳幷州,喜好接納天下豪傑。只要身懷真本事,不計品德,不追究過往行事,唯纔是舉。”

“興霸既有大才,此去幷州,必定能得重用。”

甘寧聞言,這才大喜過望。

第287章 厚葬之第530章 議事第257章 欲殺呂布第87章 擇婿第127章 一觸即潰第563章 四面楚歌第392章 劉備告密第779章 釋放第90章 中意第575章 遊說閻圃第83章 流言四起第817章 建言稱帝第579章 馬騰降陳第356章 文昭點將第224章 襲城第149章 圍獵野豕第244章 碰撞第156章 伏兵第264章 水淹第314章 攻破徐州第534章 憂慮第795章 益州定第194章 陷陣營第269章 止戈第853章 陳駿第540章 中箭倒地第41章 白馬失守第294章 呂布出手第662章 操縱輿論第237章 借貸第246章 追擊第610章 天方夜譚第565章 密謀第549章 幕後之手第337章 絕路第494章 關平第549章 水淹第159章 圍攻呂布第763章 綠洲第346章 金蟬脫殼第113章 渡河第197章 歷史車輪第928章 拜將第790章 望風而降第611章 身份敗露第232章 兵犯昌邑第968章 不好預感第253章 初平三年第461章 議事第351章 衣帶詔?第869章 連橫東吳第754章 天下無雙第698章 適逢其會第820章 龐統之謀第561章 欲試文昭第741章 徐賢來援第971章 逢紀身死第905章 羣星隕落第149章 圍獵野豕第187章 拔刀相助第937章 一退再退第892章 陷陣營第436章 僞造書信第378章 殺眭固第623章 逃命第844章 叔侄第543章 反常舉動第760章 陣斬文丑第785章 背水一戰第519章 神探文昭第785章 背水一戰第948章 蘆葦蕩第901章 張任之怒第95章 皇甫嵩第34章 劫營第162章 張玲心思第560章 反心第670章 計賺徐晃第748章 一掃陰霾第12章 太平道第160章 中平三年第151章 兄妹相見第345章 面聖第744章 糾結第198章 諸侯會盟第722章 流血漂櫓第183章 返回東岸第855章 戰局驟變第432章 郭嘉破局第519章 神探文昭第639章 李代桃僵第431章 羣狼噬虎第611章 身份敗露第910章 單騎入吳營第905章 羣星隕落第753章 反攻第422章 降者無數第898章 試探第540章 中箭倒地第408章 張飛之怒
第287章 厚葬之第530章 議事第257章 欲殺呂布第87章 擇婿第127章 一觸即潰第563章 四面楚歌第392章 劉備告密第779章 釋放第90章 中意第575章 遊說閻圃第83章 流言四起第817章 建言稱帝第579章 馬騰降陳第356章 文昭點將第224章 襲城第149章 圍獵野豕第244章 碰撞第156章 伏兵第264章 水淹第314章 攻破徐州第534章 憂慮第795章 益州定第194章 陷陣營第269章 止戈第853章 陳駿第540章 中箭倒地第41章 白馬失守第294章 呂布出手第662章 操縱輿論第237章 借貸第246章 追擊第610章 天方夜譚第565章 密謀第549章 幕後之手第337章 絕路第494章 關平第549章 水淹第159章 圍攻呂布第763章 綠洲第346章 金蟬脫殼第113章 渡河第197章 歷史車輪第928章 拜將第790章 望風而降第611章 身份敗露第232章 兵犯昌邑第968章 不好預感第253章 初平三年第461章 議事第351章 衣帶詔?第869章 連橫東吳第754章 天下無雙第698章 適逢其會第820章 龐統之謀第561章 欲試文昭第741章 徐賢來援第971章 逢紀身死第905章 羣星隕落第149章 圍獵野豕第187章 拔刀相助第937章 一退再退第892章 陷陣營第436章 僞造書信第378章 殺眭固第623章 逃命第844章 叔侄第543章 反常舉動第760章 陣斬文丑第785章 背水一戰第519章 神探文昭第785章 背水一戰第948章 蘆葦蕩第901章 張任之怒第95章 皇甫嵩第34章 劫營第162章 張玲心思第560章 反心第670章 計賺徐晃第748章 一掃陰霾第12章 太平道第160章 中平三年第151章 兄妹相見第345章 面聖第744章 糾結第198章 諸侯會盟第722章 流血漂櫓第183章 返回東岸第855章 戰局驟變第432章 郭嘉破局第519章 神探文昭第639章 李代桃僵第431章 羣狼噬虎第611章 身份敗露第910章 單騎入吳營第905章 羣星隕落第753章 反攻第422章 降者無數第898章 試探第540章 中箭倒地第408章 張飛之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