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8章 諸侯會盟

田豐仍舊激動的說着:“主公,無論是皇宮兵禍,還是董卓帶兵進京,亦或是董卓廢立漢帝,都對漢室的威信,有着致命的打擊。”

“漢室既然衰微,天下必將大亂。我黃巾軍待在山中隱忍數年,終於到了我們大展身手的時刻了。”

過了幾年,程昱仍然不顯老態。相反,由於這幾年來,他一直過得非常充實,所以顯得更加年輕。

程昱一邊捋着自己的鬍鬚,一邊點頭表示同意。

“終於要來了嗎”

聽完田豐的話,陳旭有些期待,也有些彷徨。

感嘆了一下,陳旭對着兩人說道:“對於眼下情形,不知兩位軍師有何建議”

這一次,是程昱開的口:“天下雖然亂象已顯,漢室根基仍未動搖。我黃巾軍若是現在起事,仍舊勢單力孤。”

“況且現在將近年關,天寒地,也不適合出兵。所以依我之計,我等只需整頓兵馬,並且密切關注朝中動向即可。”

聽聞程昱的話,陳旭點了點頭。

據他所知,之後的幾年,先是諸侯討董。討董失敗以後,纔開始了羣雄割據的局面。

直到那個時候,漢室的威信,才真正被踐踏的體無完膚。

他繼續把目光放在了田豐身上,用眼神向他詢問。

田豐亦是微微一笑,開口說道:“主公,仲德所言甚是。我等現在只需靜觀其變即可。”

“如今將近年關,也是時候召集諸將回山寨慶祝一番了。值此良機,主公也可以將這個消息告知諸將。”

“他們聽到這個消息以後,一定會非常高興。”

看着田豐臉上莫名的笑意,陳旭心中一動,也是哈哈大笑起來。

黃巾軍蟄伏三年,雖然現在看似蒸蒸日上,勢力也是越來越大。但是陳旭卻是知道,有不少人希望能夠建功立業。

若是黃巾軍一直龜縮在山中,許多將領心中必定會有些失望。長此以往,難保他們不會升起其他的心思。

畢竟,沒有人願意一直龜縮在山中,一輩子揹負着反賊的罪名。

陳旭當初預言天下必將大亂,但是三年下來,雖然四處都有叛亂,但是很快都被漢室平定了。這就使得很多將領,看不到天下大亂的希望。

但是現在,若將洛陽發生的事情都告訴他們。陳旭相信,哪怕是再愚鈍的人,也知道亂象已起。

天氣有些寒冷,陳旭的手剛剛被陳婷尿溼,洗完之後還沒來得急擦乾,就急匆匆的跑了出來。

感受到手中的涼意,陳旭搓了搓手,對田豐、程昱說道:“兩位軍師,咱們還是坐在火盆旁邊取暖吧。”

話畢,陳旭就搬着一個凳子,來到了火盆旁邊。

這幾年來,陳旭讓木匠們做了不少凳子、傢俱之類的東西,一開始賣到外面賺了不少錢。

而且由於山中運輸不方便,東西還賣得比較貴。

但是這個時候卻沒有什麼專利,所以很快就有人仿製這些東西。到了後來,黃巾軍就再也賣不出去東西了。

但是椅子、凳子,以及各種傢俱的出現,卻是大大改變了黃巾軍中風俗習慣。

然而在田豐看來,跪坐可以養氣,能夠對一個人的精神與毅力進行考驗。

所以他認爲,那些靠奇淫技巧製造出來的東西,終究是上不了檯面。平常裡,他也非常不屑坐這些東西。

但是今天,他也太過高興了,所以也就沒有在意這些。

與田豐相反,程昱對於這些東西並沒有過多的排斥。他是一個務實的人,這些東西能夠讓生活變得更加簡單,他就能夠接受。

北方的冬天本就非常冷,再加上他們處於山中,就更加覺得寒冷。兩人坐在椅子上,把手放到火盆上面烤火,這才感覺身上暖烘烘的。

陳旭突然說道:“元皓,你說橋公也被何進召回京城”

前世,他只知道董卓與丁原被召回京城,從未聽說過橋瑁也帶兵進京。

橋氏一家對他有大恩,雖然陳旭投奔黃巾以後,兩者就斷了聯繫。但是陳旭對於他們的恩情,卻是一直沒有忘卻。

橋瑁處理政務,管理地方倒是不錯,但是行軍打仗,他卻不可能是董卓的對手。若是貿然與董卓爲敵,下場絕對好不到哪裡去。

所以聽到了橋瑁的消息,陳旭不由關心的詢問了起來。

田豐知道自家主公重情重義,就回答說道:“橋公被召集回京,聽聞何進被殺,丁原身死的消息以後,就帶兵回到了東郡。”

聽到橋瑁回去的消息,陳旭不由舒了一口氣。

一直沉默的程昱,忽然說道:“袁本初費盡心思策劃除去十常侍,卻不想到了最後,徒爲董仲穎添做嫁衣。”

“我聽斥候回報,袁本初在董仲穎準備廢立少帝之事,極力反對,而後逃出洛陽。”

“董卓懼怕袁氏勢力龐大,卻不敢追究袁本初忤逆他,反而封袁紹勃海太守,封邟鄉侯。又任命袁術爲後將軍,曹操爲驍騎校尉。”

“董卓暴虐,袁公路害怕董卓,跑到南陽。”

“曹孟德刺殺董卓失敗,畏罪潛逃,現在不知蹤跡。”

說到這裡,程昱嘆息道:“袁氏兄弟雖然出身顯赫,卻是成事不足,敗事有餘。”

“反觀曹孟德,此人雖然爲宦官之後,卻不想有此膽略,他日必成主公大敵。”

田豐卻是搖頭說道:“曹孟德雖然不錯,但是出身畢竟不好。想要得到士族的認同,卻是非常困難。”

“反觀袁本初,聲勢顯赫,袁氏四世三公,門生故吏遍佈天下。他本人更是虛懷若谷,喜好結交天下豪傑。”

“朝堂之上,面對董卓兇威,衆人盡皆緘默,唯有袁本初仗義執言。如此人物,當得起豪傑二字。”

“所以我認爲,相比起曹孟德,袁本初纔是主公日後大敵。”

程昱繼續反駁道:“非也,非也。董卓進京伊始,陣腳未立,有人向袁本初建議,趁早剪除董卓。”

“但是袁本初優柔寡斷,猶豫不動,導致釀成大禍。以我觀之,那在朝堂仗義執言,一定是惱羞成怒。相比起曹孟德,袁本初仍是相差甚遠。”

兩人你一言,我一語,各執己見。

陳旭呆立一旁,聽着兩人的爭論,不由在心中暗暗感嘆:“看來日後程昱投奔曹操,田豐投奔袁紹,並非沒有緣由啊。”

兩人說的話,各有各的道理。這個時候,曹操尚未展露出雄主之風,袁紹的性格弱點也沒有完全暴露出來。

這個時候的天下形勢,仍舊混沌不清。很多有才華的士人,都是在討伐董卓完畢以後,纔開始選擇陣營。

諸將在過年的時候,被陳旭召集回到主寨,都以爲是慶祝過年。但是當他們聽聞洛陽發生的事情以後,都是大驚失色,而後表情各異。

似趙雲、夏侯蘭等人,臉色複雜。大漢幾百年的威望,早已深入民心。

他們雖然投奔陳旭,但是對於這個曾經強盛無比的帝國,仍舊你有些感情。現在聽說大漢落到這個地步,心中都有些慼慼。

至於湯陳、趙煌、江武以及原黃巾軍諸將,他們卻是欣喜異常。

這些人對於大漢可沒有什麼感情,大漢的動盪,就意味着黃巾軍復起的機會出現了。機會來臨,也代表着他們能夠建功立業了。

毫無疑問,洛陽發生的每一件事情,都可以說是驚天動地。哪怕愚鈍如典韋、陳虎,也嗅到了山雨欲來的味道。

陳旭舉起酒杯,對着衆人一揚手,說道:“今日過後,諸將回到寨之中,當要厲兵秣馬,隨時準備接受調遣。同意者,還請滿飲此杯”

諸將聞言,都是一口氣將杯中的酒喝完,而後大聲說道:“我等謹遵主公將令”

宴會過後,諸將自己回到山寨之事不提,陳旭也開始着手準備一應事務,保證能夠隨時帶領軍隊下山。

中平六年就這樣過去了,到了中平七年二月,各地的消息再次傳到山寨之中。

陳旭召集田豐、程昱議事,他們看到黃巾軍收集的情報,都是覺得不可思議。

短短兩個月的時間,天下可以說得上是風起雲涌。

去年十二月,董卓爲了拉攏其他勢力,任命尚書韓馥爲冀州牧,侍中劉岱爲兗州刺史,陳留孔伷爲豫州刺史,東平張邈爲陳留太守。

不管是袁紹、袁術,還是曹操,都被董卓封官,極力拉攏過。

但是這些人並不領情,先是袁紹逃到渤海,徵召兵馬,隨時準備作戰。

而後曹操刺殺董卓未遂,逃回陳留,散盡家財,在己吾起兵。

東郡太守橋瑁,更是僞作京師三公的書信給個州郡,陳述董卓的罪惡,號召起兵。

到了今年年初,袁紹與河內太守王匡屯河內,冀州牧韓馥留鄴,給其軍糧。

豫州刺史孔伷屯潁川,兗州刺史劉岱、陳留太守張邈、邈弟廣陵太守超、東郡太守橋瑁、山陽太守袁遺、濟北相鮑信與曹操俱屯酸棗,後將軍袁術屯魯陽。

諸侯紛紛響應,推舉袁紹爲盟主,準備起兵攻打董卓。

第427章 遷徙人口第787章 劍指涼州第566章 劉袁之戰第377章 驚變第228章 脣槍舌戰第603章 孫尚香第728章 算計高覽第937章 一退再退第917章 出使江東第944章 再斬一將第447章 韓遂第385章 鴻門宴第962章 鄧艾失蹤第728章 算計高覽第915章 袁尚滅亡第719章 心憂第170章 比武第354章 欲起刀兵第111章 民心第365章 攻城第130章 名將之殤第128章 火燒連營第769章 詭異第650章 九錫第626章 建言第1008章 去世第440章 建安二年第541章 劉備昏迷第354章 欲起刀兵第611章 三問第811章 滅族第303章 志才遺計第589章 仲達辭行第500章 新法第1003章 曹氏覆滅第877章 稷下酒肆第216章 內亂第221章 試探第744章 糾結第138章 當王天下第884章 決定第152章 田豐激將第213章 平定西河第569章 龐德報恩第998章 典韋返鄉第850章 亂世知己第480章 欣欣向榮第736章 斷臂求生第157章 三箭之威第343章 臨陣機變第392章 劉備告密第615章 今日陳靜第158章 兩虎相爭第653章 血濺大殿第365章 攻城第23章 擊賊第779章 釋放第611章 三問第940章 谷城截殺第349章 奪權第974章 周瑜中箭第558章 張鬆第284章 旭之志第236章 以工代賑第799章 陳沫第436章 僞造書信第339章 船毀第947章 大破周瑜第886章 打回東郡第308章 換糧第534章 憂慮第283章 狂妄男子第828章 既生旭,何生操第732章 第三天第814章 婚事(下)第591章 王延第601章 魯肅(下)第714章 合縱伐陳第786章 噩耗第558章 法正第734章 另類陳宮第493章 百姓生活第557章 南面稱王第941章 全殲、活捉第751章 叛徒第694章 連失兩城第954章 退兵函谷關第120章 誓殺老賊第103章 人心思定第676章 義釋嚴顏第188章 依附第739章 文丑受死第36章 賞賜風波第917章 出使江東第666章 欲取益州第251章 祭奠第471章 黃河對峙第570章 離別第634章 雖死無憾第503章 傳統
第427章 遷徙人口第787章 劍指涼州第566章 劉袁之戰第377章 驚變第228章 脣槍舌戰第603章 孫尚香第728章 算計高覽第937章 一退再退第917章 出使江東第944章 再斬一將第447章 韓遂第385章 鴻門宴第962章 鄧艾失蹤第728章 算計高覽第915章 袁尚滅亡第719章 心憂第170章 比武第354章 欲起刀兵第111章 民心第365章 攻城第130章 名將之殤第128章 火燒連營第769章 詭異第650章 九錫第626章 建言第1008章 去世第440章 建安二年第541章 劉備昏迷第354章 欲起刀兵第611章 三問第811章 滅族第303章 志才遺計第589章 仲達辭行第500章 新法第1003章 曹氏覆滅第877章 稷下酒肆第216章 內亂第221章 試探第744章 糾結第138章 當王天下第884章 決定第152章 田豐激將第213章 平定西河第569章 龐德報恩第998章 典韋返鄉第850章 亂世知己第480章 欣欣向榮第736章 斷臂求生第157章 三箭之威第343章 臨陣機變第392章 劉備告密第615章 今日陳靜第158章 兩虎相爭第653章 血濺大殿第365章 攻城第23章 擊賊第779章 釋放第611章 三問第940章 谷城截殺第349章 奪權第974章 周瑜中箭第558章 張鬆第284章 旭之志第236章 以工代賑第799章 陳沫第436章 僞造書信第339章 船毀第947章 大破周瑜第886章 打回東郡第308章 換糧第534章 憂慮第283章 狂妄男子第828章 既生旭,何生操第732章 第三天第814章 婚事(下)第591章 王延第601章 魯肅(下)第714章 合縱伐陳第786章 噩耗第558章 法正第734章 另類陳宮第493章 百姓生活第557章 南面稱王第941章 全殲、活捉第751章 叛徒第694章 連失兩城第954章 退兵函谷關第120章 誓殺老賊第103章 人心思定第676章 義釋嚴顏第188章 依附第739章 文丑受死第36章 賞賜風波第917章 出使江東第666章 欲取益州第251章 祭奠第471章 黃河對峙第570章 離別第634章 雖死無憾第503章 傳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