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一十七章 爛攤子

田信大帳跟過去行軍一樣,是一個裡外三重的帷幕,指揮機構各種功能複合在一起。

所以帷幕大帳之所在,辦公的成分更高一點,而非單純是他休息的營帳。

他與龐延走在路邊,早年的上林苑道路如今只剩下一些路面硬化的痕跡,很少生長大樹,多是雜草爲主,在叢林茂密的上林苑裡,區分兩漢舊路還是很明顯的。

田信手裡拄着一節硬木雕刻的手杖,有些奇怪,把玩着手杖配重,很是趁手。

略有疑惑,但還是將這節龐延準備的禮物遞還給龐延,這是龐延給馬超準備的禮物……按照龐延的說法,當年幷州高幹叛亂,馬超、龐德受鍾繇撮合和請求,出兵河東協助許都朝廷平叛。

這一戰裡,龐德陣斬敵將郭援,也就是鍾繇的外甥。

而馬超小腿中箭,以絲帛裹住傷口堅持作戰,據龐延說已留下了後遺症……馬超不能長時間走路。

給馬超一個手杖,讓馬超自己選擇是否使用,這就是龐延處理涼州問題的辦法。

作爲一個隴西人,馬超瞭解隴上、西涼各郡的情況,龐延也瞭解。

就季漢帝國來說,馬超絕對不是一個可以經營西北的人物,馬超雖然在這些地方有很大影響力,可負面效應也很強烈。

到現在涼州各郡沒有平定,田信略有着急,但也跟馬超一樣,有一點故意放縱西涼豪強的意思。最好魏國的涼州刺史張既能繼續控制西涼地區,有張既在,那麼朝廷派遣的涼州刺史或州牧,是無法立足或獨力擊敗張既的。

起碼,今後一年半的時間裡,朝廷的這位州牧,是不可能得到軍隊的支持。

荊州的軍隊調不過來,只能調益州、漢中的軍隊;而等到一年半以後,形勢又會有新的變化,說不好己方發言力更強,可以去做點別的事情。

只要把馬超從涼州調離,天水豪強只能上自己的船,上朝廷的船,則成本太高,很不划算。

天水是隴上的產糧地,是拼不過關中大糧倉的。

思索當下形勢,田信口述自己的底線:“我知趙公心有不滿,如今頓兵洛門,既有坐觀風雲借刀殺人之意,也有無所適從之窘迫。此去涼州,不可使趙公難堪。務必與各方精誠合作,先解決隴西事端。遊楚助紂爲虐,其罪甚大,誰都保不住他的命,能押解關中則於龍首原斬首示衆,若不能押解,則傳首各郡,以泄關中大族之怨氣。”

田信想到張既,不由有些爲難。

打仗的人才好培養,可理政治民的高級人才真的是吃天賦。

關中籍貫最有名的兩名能吏分別是杜畿和張既,杜畿因爲測試黃河運船已經溺亡,張既現在是涼州刺史,是遊楚的實際養父,也參與了吳質清洗關中大族,逼迫北府決戰的陽謀。

這麼處死張既,不給一點活路,未免有些可惜。

可先帝說的也有道理,門前長了蘭草,也是要剷除的。

做出決定,就繼續說:“西涼各郡能撫則撫,願受我北府法度約束,自然一切安好。若不願受法度約束,且由他去,今後自有說法。”

龐延作爲一個隴西人,對西涼郡縣的豪強……普遍缺乏好感,這幫西部的老鄉太能折騰事情。

西涼豪強的爭強好勝的心思更強烈,與諸胡雜居,胡化明顯……雖然很多胡化跡象跟北府宣揚的行爲有共同點,可北府是二次胡服騎射,是取其精華,一切自有邏輯在;而胡化就沒什麼邏輯,怎麼粗暴、怎麼效率、怎麼直接就怎麼來。

做事情大概用兩個字就能形容:貪暴。

稍稍責怪一下西涼豪強,這些人又會嚷嚷歷史遺留問題,宣揚自身備受摧殘的歷史背景,傾訴自家的委屈。

彷彿一羣不受關中、關東主流輿論待見,頗受歧視的可憐人,被犧牲的人,現在就有正當理由拿起刀去搶掠一樣……似乎把使用暴力,當成了一種合乎情理的補償。

各地凡是豪強,大致的發家、持家、經營理念都近似。

能在西涼地區存活、發展起來的豪強,肯定有過人之處。

過去曹魏治下的涼州,在馬超之後,也就沒怎麼安寧過。這幫人始終鬧騰,反的不是魏國,或漢國;這些人反抗的是約束。

如果暴力抗稅能吃到一次次的甜頭,那肯定沒幾個人肯老老實實當順民。

享受過自治、我命由我不由天的快活,也清楚朝廷強化統治涼州會帶來怎麼的影響……所以這注定了今後必然有一場戰鬥。

西涼豪強是不會輕易屈服,不會放棄自身有悖於法律的優渥生活……至於人走地留這種美事,還輪不到西涼豪強享受。

這就是個爛攤子、膿包,馬超放着不去捅破,自己也沒必要急着去捅破。

如果捅破,把西涼豪強打疼了……這個時候朝廷跳出來做好人,那出力氣打人的是北府,獲得實際好處的就是朝廷和西涼豪強。一個得到了產馬地,一個得到了朝廷許可的優渥地位。

龐延分析田信話裡的底線,詢問:“公上,若趙公不肯退軍,又該如何?”

馬超有沒有執意懸軍於外,不做事情,就單純抗令調歸的可能性

絕對有,現在馬超在吃天水豪強供養的糧食,如果機會合適,馬超不介意馬天水豪強吃破產。

“若趙公不肯退軍,那就由趙公自便。”

關中也沒有多餘的糧食,這種事情不必焦慮。

田信安慰龐延說:“朝廷那裡會有許多說法,如今幷州之上郡、西河郡已在我手,正適合趙公屯軍,想必他不會讓我爲難。還有,告知隴西,就說年內我會舉孝廉。如今已十月初,待卿至洛門,已然立冬矣。年內隴西不定,我自不可能舉隴西孝廉。”

“是,下官明白。”

見龐延沒有其他疑惑,田信順路送龐延到外圍校場上馬,現在不缺馬了,龐延花三天時間就能一口氣跑到洛門……如果緊張一點,不愛惜馬力,兩天也能跑過去。

有馬和沒馬,完全就是兩種效率

送龐延離去後,田信思索着今年各郡孝廉,就來到臨時校場。

被徵發的二十個幢主及二百個百戶,如今就集結在校場,會派遣子弟一人充爲自己宿衛親兵……這種怯薛軍制度實屬軍中正常手段,算不得多麼偉大的創舉。

二百二十名新兵會編在親軍三衛,在補員到缺額部隊之前,這二百二十人會組建爲一個新兵曲集中訓練。

而現在就是成立新兵曲的時刻,自己要做的就是參加這場活動,在一側觀禮,看新兵曲的曲長鄧艾給這批新兵授予軍階肩章。

關中雜胡十二萬戶,實際上只有六十個幢主,換言之,只會提供六百六十名常備兵員。

這六十個幢主之外的雜胡人口,要麼相互合併補齊六十幢的編制,要麼陸續轉爲、恢復漢籍,再要麼……消失不見。

第六百四十章 轉化第八百五十九章 不在意第一百七十九章 戰後第七百八十七章 襄樊第一百七十三章 卯時第一百零四章 毒計第四十四章 臨沮第四章 孟達第四百六十二章 不妥協的結果第三百六十一章 調整第六百四十一章 對話第七百二十九章 不立字據第三百六十一章 調整第二百一十一章 農具第七百五十三章 連環第二百零五章 興滅繼絕第五百四十一章 要搞砸了第三十七章 關隴第二百零五章 興滅繼絕第二百一十三章 北府第九十七章 樂鄉翁主第五百四十七章 終南山君第一百六十六章 天命第一百二十七章 典滿第五百五十七章 藍田青龍現第八百五十章 天命不在牛第三百一十八章 徒刑第四百一十四章 皮毛第五百四十七章 終南山君第七百六十章 池水第六百四十六章 幽雲六鎮第八百章 一飛沖天第四百七十八章 大風病第三百六十三章 詭異第一百零七章 西山第六百八十八章 泰山錄事第五百四十六章 致良知第八百五十章 天命不在牛第二百五十三章 鷹第三百三十六章 向東第八百三十章 醉生夢死第七百八十九章 不改初衷第一百六十七章 急進第四百九十三章 因地制宜第二百七十二章 進擊第一百四十四章 關中都督第六十一章 戰江陵四第三百零三章 合流第五百四十九章 得要字據第七百九十一章 謀算第五十九章 戰江陵二第四百二十二章 風火第三百九十章 蝴蝶第六百零九章 錢與要害第一百一十五章 追斬第六百六十五章 諸葛伯鬆第三百一十三章 西北風第三百三十四章 姜維第四百四十一章 新與舊第八百六十八章 鹽池第二百二十六章 宰客第二百八十三章 張遼造車第三十五章 攻第二百五十四章 逃第五百一十章 再嘔血第二百三十章 均衡第八百五十三章 兩位孔明第五百七十章 先下手爲強第八百二十章 婚事第六十四章 欲相持二第三百四十四章 調整第四百一十四章 皮毛第六百五十九章 斷臂第二十八章 奉義校尉第四百九十二章 盛世第七章 夷營督第三百四十七章 謀反第六十四章 欲相持二第八百三十七章 失竊案第四百三十九章 文和與亂第二百三十五章 糧票第一百九十五章 夏侯第二百七十八章 伏第六百五十一章 童子第四百五十八章 司馬門第八百六十九章 關東改編第二百四十二章 火第七百五十一章 河渠第五百九十六章 搶先一步第七百九十四章 時代變了第五百五十一章 勝負迷雲第八百零七章 司馬計謀第四百六十三章 功大於過第三百四十三章 暗傷第二百二十四章 驅狼吞虎第七百一十三章 遊說第四百七十五章 人皆思安第六百八十六章 不可直視鬼神第四百一十九章 親親相護第五十九章 戰江陵二
第六百四十章 轉化第八百五十九章 不在意第一百七十九章 戰後第七百八十七章 襄樊第一百七十三章 卯時第一百零四章 毒計第四十四章 臨沮第四章 孟達第四百六十二章 不妥協的結果第三百六十一章 調整第六百四十一章 對話第七百二十九章 不立字據第三百六十一章 調整第二百一十一章 農具第七百五十三章 連環第二百零五章 興滅繼絕第五百四十一章 要搞砸了第三十七章 關隴第二百零五章 興滅繼絕第二百一十三章 北府第九十七章 樂鄉翁主第五百四十七章 終南山君第一百六十六章 天命第一百二十七章 典滿第五百五十七章 藍田青龍現第八百五十章 天命不在牛第三百一十八章 徒刑第四百一十四章 皮毛第五百四十七章 終南山君第七百六十章 池水第六百四十六章 幽雲六鎮第八百章 一飛沖天第四百七十八章 大風病第三百六十三章 詭異第一百零七章 西山第六百八十八章 泰山錄事第五百四十六章 致良知第八百五十章 天命不在牛第二百五十三章 鷹第三百三十六章 向東第八百三十章 醉生夢死第七百八十九章 不改初衷第一百六十七章 急進第四百九十三章 因地制宜第二百七十二章 進擊第一百四十四章 關中都督第六十一章 戰江陵四第三百零三章 合流第五百四十九章 得要字據第七百九十一章 謀算第五十九章 戰江陵二第四百二十二章 風火第三百九十章 蝴蝶第六百零九章 錢與要害第一百一十五章 追斬第六百六十五章 諸葛伯鬆第三百一十三章 西北風第三百三十四章 姜維第四百四十一章 新與舊第八百六十八章 鹽池第二百二十六章 宰客第二百八十三章 張遼造車第三十五章 攻第二百五十四章 逃第五百一十章 再嘔血第二百三十章 均衡第八百五十三章 兩位孔明第五百七十章 先下手爲強第八百二十章 婚事第六十四章 欲相持二第三百四十四章 調整第四百一十四章 皮毛第六百五十九章 斷臂第二十八章 奉義校尉第四百九十二章 盛世第七章 夷營督第三百四十七章 謀反第六十四章 欲相持二第八百三十七章 失竊案第四百三十九章 文和與亂第二百三十五章 糧票第一百九十五章 夏侯第二百七十八章 伏第六百五十一章 童子第四百五十八章 司馬門第八百六十九章 關東改編第二百四十二章 火第七百五十一章 河渠第五百九十六章 搶先一步第七百九十四章 時代變了第五百五十一章 勝負迷雲第八百零七章 司馬計謀第四百六十三章 功大於過第三百四十三章 暗傷第二百二十四章 驅狼吞虎第七百一十三章 遊說第四百七十五章 人皆思安第六百八十六章 不可直視鬼神第四百一十九章 親親相護第五十九章 戰江陵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