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董卓的發家史(中)

董卓就是懷着這樣的心態出山了,他跟隨皇甫嵩同羌人從三月打到七月,並沒有取得大的勝利。可這時朝廷卻突然發下詔書,徵皇甫嵩還朝。

原來皇甫嵩去年討伐黃巾軍的時候,在鄴城看到宦官趙忠宅第的建制超過了漢制允許的級別,便上奏朝廷給沒收了;後來另一個宦官張讓問他索要五千萬的賄賂,他不給;於是這兩個宦官在靈帝面前告皇甫嵩的狀,就把皇甫嵩給免了,收繳了左車騎將軍的印綬,並銷減封邑六千戶。

可憐皇甫嵩,靠着自己平定黃巾的赫赫戰功做到左車騎將軍的高位才八個月,就因爲得罪宦官給栽了。

言到這裡,劉協心中默默嘆了一口氣。歷史不能追溯,但那份懊悔卻縈繞不去。莫說是董卓,就是劉協他自己都看不過皇甫車騎和盧中郎的遭遇。兩人的沉浮很顯然給了董卓很大的觸動,面對昏庸黑暗的東漢朝廷,即使再有戰功,又能怎麼樣呢?

皇甫嵩的戰功可比董卓大多了,他轉戰大河南北,攻無不克,戰無不勝,是平定黃巾之亂的第一功臣,漢末第一名將。可最後竟是如此下場,董卓他焉能不以己度人?他除了擁兵自重之外,還有什麼其他的選擇?

當然,這番思緒是劉協換在董卓的心理和他那個現代人的眼光做出來的。坐在他這個漢末天子的份兒上,他第一反應的就是:皇甫嵩、盧植和朱儁這三人現在都在哪裡?這三位能力又大、聲望更足,更重要是腦筋還不轉彎兒的傢伙,正是朕需要攬在懷裡好好呵護的大寶貝兒啊!

劉協眼珠子溜溜轉了兩圈,心中默默將這三人的名字記下,隨後才一本正經再度聽董卓訴說他的革命史。

皇甫嵩免職後,朝廷派司空張溫接替他指揮,董卓被升職爲破虜將軍,和蕩寇將軍周慎成爲張溫麾下的主力將領。同年十一月,張溫同羌人戰於長安之西的美陽,這時候韓遂是羌人的副統領(又一個三國名人登場了),張溫的軍隊連戰不利。這時發生了一件戲劇性的事情,一顆流星光芒四射,劃過天空,將韓遂軍營照如白晝,戰馬嘶鳴不止,羌人非常迷信,認爲是不祥之兆,軍心大亂。董卓趁機發動進攻,大破敵軍。韓遂等向西北退往黃河沿岸的榆中城。

不諳戰事的張溫被一時的勝利衝昏了頭腦,以爲西北平叛可一舉而定,於是派周慎帶兵三萬圍榆中,派董卓帶兵三萬討先零羌人。董卓認爲分兵深入敵境,後援不繼,易被敵騎兵抄擊截斷補給線,因此建議合兵一路,周慎軍在前圍攻榆中,自己在後作爲接應。這是董卓出於對涼州地理和羌人作戰特點的瞭解提出的正確策略,時任參軍的孫堅也提出類似的建議(又一個三國名人登場了),但張溫固執己見沒有采用。結果真如董卓所料,周慎軍在圍城將克時被羌人斷了糧道,軍心恐慌大敗而還。董卓孤軍深入被圍施展詭計逃脫,算是沒有遭受損失,於是董卓一氣之下帶兵往扶風郡駐紮去了。

“張溫?便是如今朝堂上的張衛尉?”劉協聽到這個名字後,腦中驀然又勾動了一根弦兒:歷史上,張溫這個傢伙,可是被董卓隨便找了個理由,扔到鬧市中亂棍給打死了。難道這兩人的樑子,就是在那個時候結下的?

“正是那腐儒匹夫!”董卓恨恨將酒樽拍在案几之上,忿忿說道:“這老東西本事不大,架子倒不小。當初召某家回營,痛斥大罵,還想將某家手下三萬將士再度填入羌人的虎口當中!某家現在留着他,不過看在他還算老實的份上、留他這等老東西裝點門面罷了。”

這一句話中,劉協聽到了濃濃的殺機。看來,兩人之間的恩怨,的確就是結在了那件事兒上。

美陽大敗之後,張溫召見董卓,董卓故意拖延很久纔去;張溫以主帥的口吻責備董卓,可心中早已沒有朝廷的董卓根本不聽那一套。這個時候孫堅在一旁勸張溫按軍法“召不時至”將董卓處斬,張溫擔心殺了董卓以後同羌人作戰沒有依賴,沒同意。

後人多怪罪張溫當時不聽從孫堅的勸說,這樣以後就沒有董卓之亂了,其實張溫也有他的難處,他不懂軍事,又新遭大敗,兩路主力就剩下董卓的一路還有實力了,董卓既有“保全軍隊”之功,又能征善戰,深得軍心,若真給殺了,軍心不服,而且以後的戰爭就真沒名將可用了。

兩人所爲,說不上誰對誰錯,他們都有着自己的理念和堅守。只是當這兩種理念在現實利益當中產生了衝撞之後,那一切就只能用鮮血來了結。這種事件史不絕書,爲此,百年動盪亦是有過的。

張溫在長安待到一八六年底纔回雒陽。一八七年二月,韓遂又起十餘萬人入寇(此時馬騰已登場加入韓遂陣營),東漢朝廷在涼州就全靠董卓維持局面了。而此時東漢的統治已是岌岌可危,中原地區有黑山軍、白波軍(均爲黃巾餘部)的反抗,北方邊境有匈奴、烏桓(少數民族)人的叛亂,東部青徐黃巾又起,南部江夏、武陵、長沙的起義此起彼伏,因此東漢朝廷直到一八八年十一月才向涼州派來援兵。他們不得不重新啓用名將皇甫嵩爲統帥,同時加封董卓爲前將軍,共同征討。皇甫嵩運用疲敵之計,於一八.九年二月在陳倉一戰大破敵軍,西線戰場威脅暫時解除。

這段講述乏善可陳,劉協聽得也是滿心不耐。他也是一個正常有情感的人,自然不願聽東漢政權如此腐敗無能的歷史,假若有可能,他更喜歡看一集《喜羊羊》,至少那最後也是一個皆大歡喜的結局。可就在他打算結束這場無聊的談話時,董卓的語調卻漸漸開始轉冷,令劉協的精氣神兒一瞬間驚醒起來。

因爲,到了這裡,已經不再是董卓如何積蓄力量的發家史。他的心理歷程已經完全走完,接下來的故事,已然換成董卓這位手握兵權的邊塞重將與朝廷鬥智鬥勇的經歷!

“經歷數年打拼,某家手中終於有了一點點力量。可陛下不知道,這個時候,朝廷開始擔憂某家尾大不掉,在涼州局勢趨於好轉的時候,想着兔死狗烹之計了!他們想到的第一計,便是徵拜某家爲朝廷的少府!哈哈哈……若是早上數年,某家定然欣然從往,可這時朝廷纔想到褒賞功臣,不覺得太晚了嗎?更何況,這還是一顆裹着香餌的毒藥!”

少府是朝廷的“九卿”之一,是個很大的官兒了,但沒有兵權,就是掌握皇帝的一些御用物品而已。這個董卓自然看的清楚:作爲一個邊疆武人,自己的實力是什麼?是軍隊!一旦交出兵權,那不就和盧植與皇甫嵩的下場一樣?目睹了東漢朝廷的昏庸腐敗,董卓已經對朝廷不抱任何信心了,也沒有任何忠誠可言,他唯一能做的就是如何在亂世中維護自己還有自己部下的利益。

“故此,太師上表請辭,不是待價而沽,而是已經徹底死心了?”劉協明知故問,這不是廢話,而是以退爲進的一種手段。因爲他有感覺,自己想知道的東西,很快就要浮出水面了。

“不錯,某家上書推辭,朝廷這時已被四方叛亂搞的焦頭爛額,卻還一心想着剝奪某家的兵權,簡直滑天下之大稽!”董卓豪情坦言,一番話說得劉協目瞪口呆。這倒不是因爲董卓的轉變,而是因爲他想不到,那個時候的東漢政權便已經爛到了那種份上,竟然連一個名義上還是朝廷的將領都無能爲力。

兩個月後,劉協的老子靈帝病重,又想收繳董卓的兵權,他吸取上次的教訓,玩了點兒花樣,任命董卓爲幷州牧並讓他把兵給皇甫嵩。這次董卓有點兒心動了,自己在涼州雖然有基礎,但沒有名正言順的統治範圍,而州牧執掌一州的軍政大權,可以方便擴充自己的勢力。不過他心裡也明白,自己在幷州沒有基礎,即使有朝廷州牧的任命,恐怕還會難以立足,這個時候朝廷若要圖謀自己就容易了。

董卓是個有謀之人,於是他想了一個萬全之計,給朝廷上書說:讓我去幷州也行,但要把我的親兵帶上。這個時候董卓已經和朝廷開始討價還價了,他心目當中朝廷已經沒有威信可言。

董卓當時手裡掌握着兩萬人的兵力,其中三千親信更是天下百戰的精銳,就是憑着這三千人,董卓也不等朝廷的批准,就帶着他們上路了,不過他沒有到幷州,而是駐紮在洛陽北邊的河東郡,觀察時局變化,等待時機攫取更大的利益。

這個時候他的弟弟董旻在朝中任奉車都尉,朝中宦官、外戚、士大夫的矛盾鬥爭和靈帝將死的信息秘密告訴了他。董卓清楚認識到這將是問鼎朝政的天大機會,他要以一個武人的身份開拓一條前人從未走過的道路,也是這個時代所有人想都不敢想的道路。

恰巧這時何進的詔書到了,宣他進京,簡直是天上掉餡餅——這樣就可以名正言順地通過京城外圍的那些關口了,董卓大喜之下立刻就上路了。而隨着他和手下三千精銳步入雒陽,天下風雲爲之轉變,漢室氣運就此被他扼殺在手中……

第643章 攻城就要像談戀愛第600章 你看着辦吧第176章 格局第525章 先嚐嘗這烤羊肉第464章 女人最瞭解女人第738章 輜重亂敵第171章 落寞的王允第457章 一封家書第513章 打不動就談判第359章 高維打低維的戰爭第31章 爲了復興漢室!第102章 王允之謀第164章 全城動員第701章 一隻羊引發的血案第595章 袁術的幸福時日第632章 新舊的對決第465章 曹操可憐的新年一夜第441章 又是酒宴第393章 後堂的兩人第369章 藥不能停第717章 出青州、打袁紹!第596章 清醒之人的悲涼第598章 事成事敗皆得利第797章 該有所行動了第546章 張郃的沉思第593章 一場大戲第108章 六六六,豹子!第298章 魯肅第478章 好丈夫第345章 兩隻老虎與狐狸第25章 臥虎藏龍的長安城第543章 遵令行事第315章 武者的驕傲與代價第260章 匡亭大勝第696章 皇上的霸氣第223章 前表呂布,後表馬超第134章 再現身影第802章 屋漏偏逢連夜雨第647章 錦衣衛的業務第4章 要玩就玩大的!第472章 猶如昨日長安第262章 繼續追!第567章 神奇的望遠鏡第75章 兩份詔書第210章 漢匈決裂?第775章 終了,鄴城第54章 算命的老鄒第229章 老東西,有話快說!第375章 傻子第92章 皇帝人呢?第48章 遣使關東第462章 再見不如不見第266章 罵得好啊第149章 感謝天、感謝地第709章 果然還是出事情了第544章 爲什麼會失敗?第434章 送你漫畫代表我的心第144章 氣怒的馬超第677章 此間樂,不思蜀第139章 摔鍋砸盆第547章 鬥將第43章 袁紹立新帝第272章 皇后背叛自己?第201章 士大夫、驢、胡蘿蔔第256章 回憶中的那一夜第162章 馬超來了!第636章 我們是不是寵臣?第354章 假戲終究成真第57章 董卓又逞威第735章 大戰開啓第177章 暴君啊第128章 有心眼兒的胡赤兒第503章 歷史,是由勝利者書寫的第33章 倚天劍第99章 無鹽女第418章 荀攸之怒第719章 猛藥拔毒第248章 關西有變!第389章 賈詡的憂慮第174章 朕,準了!第694章 不戰而屈人之兵第208章 陛下有請第306章 朕要一個女人第239章 朕看未必!第189章 狂傲的馬超第499章 朕可不是諸葛亮第57章 董卓又逞威第529章 都是不省心的傢伙啊第75章 兩份詔書第218章 一將之能第190章 別讓我再看到你!第652章 孫策單騎入宮第131章 都是狐狸,玩兒什麼聊齋?第179章 匈奴又來使了第46章 荀攸下獄第567章 神奇的望遠鏡第543章 遵令行事第193章 亂世的瘡傷第619章 記得我的往事嗎?第660章 老狐狸和小狐狸
第643章 攻城就要像談戀愛第600章 你看着辦吧第176章 格局第525章 先嚐嘗這烤羊肉第464章 女人最瞭解女人第738章 輜重亂敵第171章 落寞的王允第457章 一封家書第513章 打不動就談判第359章 高維打低維的戰爭第31章 爲了復興漢室!第102章 王允之謀第164章 全城動員第701章 一隻羊引發的血案第595章 袁術的幸福時日第632章 新舊的對決第465章 曹操可憐的新年一夜第441章 又是酒宴第393章 後堂的兩人第369章 藥不能停第717章 出青州、打袁紹!第596章 清醒之人的悲涼第598章 事成事敗皆得利第797章 該有所行動了第546章 張郃的沉思第593章 一場大戲第108章 六六六,豹子!第298章 魯肅第478章 好丈夫第345章 兩隻老虎與狐狸第25章 臥虎藏龍的長安城第543章 遵令行事第315章 武者的驕傲與代價第260章 匡亭大勝第696章 皇上的霸氣第223章 前表呂布,後表馬超第134章 再現身影第802章 屋漏偏逢連夜雨第647章 錦衣衛的業務第4章 要玩就玩大的!第472章 猶如昨日長安第262章 繼續追!第567章 神奇的望遠鏡第75章 兩份詔書第210章 漢匈決裂?第775章 終了,鄴城第54章 算命的老鄒第229章 老東西,有話快說!第375章 傻子第92章 皇帝人呢?第48章 遣使關東第462章 再見不如不見第266章 罵得好啊第149章 感謝天、感謝地第709章 果然還是出事情了第544章 爲什麼會失敗?第434章 送你漫畫代表我的心第144章 氣怒的馬超第677章 此間樂,不思蜀第139章 摔鍋砸盆第547章 鬥將第43章 袁紹立新帝第272章 皇后背叛自己?第201章 士大夫、驢、胡蘿蔔第256章 回憶中的那一夜第162章 馬超來了!第636章 我們是不是寵臣?第354章 假戲終究成真第57章 董卓又逞威第735章 大戰開啓第177章 暴君啊第128章 有心眼兒的胡赤兒第503章 歷史,是由勝利者書寫的第33章 倚天劍第99章 無鹽女第418章 荀攸之怒第719章 猛藥拔毒第248章 關西有變!第389章 賈詡的憂慮第174章 朕,準了!第694章 不戰而屈人之兵第208章 陛下有請第306章 朕要一個女人第239章 朕看未必!第189章 狂傲的馬超第499章 朕可不是諸葛亮第57章 董卓又逞威第529章 都是不省心的傢伙啊第75章 兩份詔書第218章 一將之能第190章 別讓我再看到你!第652章 孫策單騎入宮第131章 都是狐狸,玩兒什麼聊齋?第179章 匈奴又來使了第46章 荀攸下獄第567章 神奇的望遠鏡第543章 遵令行事第193章 亂世的瘡傷第619章 記得我的往事嗎?第660章 老狐狸和小狐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