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1章 落寞的王允

王允根本不知道自己是如何回到自己府中的。回想起朝會上那一幕,他先是猛然涌起一陣狂奮的怒火,可待那怒火消散之後,卻是無盡的悲哀。

朝會之上,當他提出頒佈詔書聲討朝廷逆臣的時候,劉協的眼神漸漸變得很奇怪,看向自己的眼神,竟然有種說不出的憐憫。王允不認爲自己會看錯,那種眼神,他之前也見過。記得,那是劉協曾經在朝廷上看向董卓時的特定眼神。

隨後,董卓的命運,世人都已知曉。

所有人都認爲,董卓的死是他王允的謀劃功勞,但身爲當事人的王允卻不敢這樣認爲。尤其是那一道恰到時機交到自己手中的討賊詔書,更讓王允從來不敢小看那位高踞在御座上的少年天子。

也因此,當王允發現這位少年天子根本不是自己心中仁者君王后,他便用盡全身解數與這位天子搶奪朝廷統治的至高權。以便他可以用盡餘生之力,讓漢室迴歸到一片士人頜首欣慰的世界。

但殘酷的現實,卻狠狠給了王允一擊。

由此,王允痛定思痛,才下了聲討關東逆臣的決心。他原以爲,如此一來,自己怎麼也算與這位初現雄才大略的少年帝皇站在了一條戰線上。可萬萬沒想到,換來的竟是那位天子那樣詭異的眼神。

那一刻,王允心中陡然升起了怒火,他雖然自認爲很剋制地質問了天子爲何對他的制文默然無語。但想不到,就在那個時候,前殿之上走來了一位漂亮得不像話的男子,尤其他身後的一襲錦袍,更讓他看起來如同美玉一般的人物。

王允自然知道,這個少年,是漢伏波將軍的後人,如今徵西將軍的嫡子,有着西涼之錦美名的馬超。

王允第一眼就欣賞起來了這個馬超,尤其當這位少年拜服在地向天子彙報蕭關戰報的時候,王允更是覺得蒼天果然厚賞漢朝,竟然還給漢朝留下了這樣一位絲毫不亞於呂布的少年將領。

畢竟,無論怎麼說,馬超父親馬騰的徵西將軍之位,也是他上表朝廷替馬騰求來的。從這個關係來講,馬超與自己總有幾分不用言語的香火情。那一瞬間,王允幾乎覺得,這個少年,就是上蒼送給自己的第二個呂布。

可是,當劉協將自己要聲討關東叛逆之事向那少年將領詢問意見時,王允便對馬超的粗鄙厭惡到了極點。

因爲,那樣一位看似出身貴勳世家的馬超,竟然大言不慚地當着滿朝文武叫喧道:“哪個沒腦子的夯貨出的這個主意?聲討關東羣雄,出兵征討?讓誰去討?我們馬家軍浴血奮戰多日,早已爲西陲之事脫不開身、疲憊不堪,哪裡還有精力出兵關東?陛下英明神武,斷然不會同意這封狗屁制文吧?”

未待劉協和王允出口,滿朝文武當即便炸了鍋。馬超的一番話,幾乎將士人的尊嚴踩在了腳底狠狠碾壓!

在這些士人看來,武人就應爲士人的理念出生入死,什麼時候,武人都可以如此囂張了?嗯……董卓那事不算,那畢竟是歷史上的個例,永不可能成爲常態。更何況,他馬超什麼身份,在朝廷封賞尚未下達之前,他只是一個白身!

白身,就是沒有任何官職的平民!也就是說,他馬超根本沒有資格走入這前殿!

衆人看在他是徵西將軍之子,又口銜西陲戰報才都默認了他可以步入這高貴的殿堂。可他,竟然連佩劍都沒有解下!

這是什麼行爲,莫非要弒君不成?!

然而,令滿朝文武想不到的是,當他們用最擅長的口誅筆伐洶涌地撲向馬超時。那個粗鄙的西涼武夫,竟驀然在大殿之上,掣出了他腰間的利刃!

馬超將身後的錦袍一抖,一股雪山般的冰寒透體而出。似乎帳中溫度也立時下降了,滿朝文武當即噤若寒蟬,誰都不知道馬超要做什麼。

直至馬超走上十二階玉臺,站立在劉協一側時,所有人的心都提到了嗓子眼兒。驟然間,他手中的寶劍青光閃爍,無聲地劈在在了劉協的御案之上。馬超冷笑一聲,左手一揮,那堅硬的御案‘譁’的一聲大響,碎爲兩截摔在大殿之上!劈口處半截平滑如鏡的切口閃着青森森的光芒,令人不寒而慄。

這一舉動,當即將所有人都嚇傻了。就算當年董卓暴虐,也未曾敢如此囂狂!

可是,隨後馬超的一番話,卻又彷彿在這些士大夫捱了一劍的心上又擊了一記悶錘:“超乃名將之後,自不如殿下飽讀詩書諸公明事。但有一件事超卻曉得,君爲臣綱!”

馬超冷厲地臉龐狠狠掃過殿下那些本應比他高傲的士大夫,厭惡地說道:“詔書頒不頒佈,自由天子做主,爾等在此咄咄相迫,是要逼宮不成?!超雖不才,但天子乃馬家聖君,有人若敢對天子無禮,休怪在下手中青鋒無情!”

前殿中的大臣們這才從驚懼懷疑的噩夢中醒悟過來,他們終於意識到,馬超這一番作態,根本不是他心中所想,而是授天子之意所爲。其中的用意,自然再明顯不過,就是爲了報復他們前段時日,屢屢脅迫天子、阻礙天子之意下達。

而王允則比這些朝臣更加悲哀,這一幕,他何等熟悉。想當初,自己不就是因爲手中有呂布及呂布手下的幷州軍,才能仗勢壓着天子不得不向自己屈服?而如今,這位馬超,何嘗不是天子手中的呂布?那馬家軍,又與幷州軍團何其相似?

這一瞬,王允才猛然明白,殿上那位少年天子,可不是任由什麼祖制禮法束縛的軟柿子。相反,他更是一個有仇就報、有怨就伸且只爭朝夕的小孩。此番他一朝得志,就要用這樣簡單粗暴的手法,向朝堂宣佈那個誰心中都知曉、卻都還願藏着掖着的事實。

那個事實就是,天子與這一班的守舊朝臣,早已離心離德。

這樣的前兆,誰都清楚,接下來,劉協要做的,就是不服他大臣,不換思想就乾脆換人!

誰都不想在這個時候被換下去,因爲,他們都還沒有在新君留下什麼好印象。於是,滿朝大臣在想清這些之後,再也沒有人敢去指摘馬超,反而參差不齊的伏地高呼:“漢室威武,陛下聖明!”

望着那隨即一片片跪倒的大臣,王允最終不得不也拜倒在了地上。

看到這一幕的劉協,什麼都沒說,就這樣施施然地退了朝,再一次將滿朝文武晾在了一旁。

哦,不對,天子臨走前,還是說了一句話的。

王允因爲拜服在最前側,模糊聽到天子嘀咕了一句道:“劇本中可沒有砍朕御案的橋段,回頭跟馬騰說一聲,讓他賠個更好的過來……”

這就是今日虎頭蛇尾的朝會。王允唯一值得欣慰的,是他之前那張關於重建長安、安撫百姓,冊封功臣的制文上,劉協按下了自己私印。

這表明,天子對於尚書檯對於這些措施,還是認可的。

但這又有什麼用呢?

王允自然知道,朝會這時算是開完了。但在未央宮的宣室殿內,還會有一場會議。參加那場會議的,有鍾繇、楊修、徐晃、皇甫堅壽、皇甫酈、甚至,還有那個荀攸荀公達,以及一位猶如得了癔症的光祿勳楊彪!

那些人,纔是天子信任的漢臣。他們商議的,纔是關乎漢室之後如何鼎力大局的要事。而自己要做的,就是等他們商議完拿出決策後,自己這尚書檯再草擬出來、下達臣屬而已!

這樣的模式,王允實在太清楚不過了。因爲,劉協如今內室密議,與光武帝當年弄出尚書檯這一中樞機構,簡直如出一轍!便是說,尚書檯其實就是爲了皇權壓制三公外臣才設置的。

一想到這些,王允便知道自己已經被排除在了權力機構的中心,心底便不由涌起一陣說不出失落和疼痛。他自認爲自己不是貪戀權力的權臣,所作所爲,都是爲了漢室天下。可爲何這個時刻終於來臨的時候,自己卻止不住地如此落寞和不甘?

“義父,莫要憂神了,先飲了這盅參茶養養精神。”就在王允疲憊地跪坐在坐席上後,他恍然聽到了如黃鸝啼翠的聲響。

接着,那位被自己收入府中、美豔無雙的義女,十分貼心地端上了一盅人蔘茶。看着貂蟬那關切卻佯裝明媚的笑,王允突然覺得,餘生能有這樣一位知心的義女,心也好像一下就暖了不少。

於是,他在貂蟬的注視下,緩緩地飲下了那盅茶……

第554章 三隻狐狸第287章 他怎麼可能死了?第176章 格局第285章 劉協之死第339章 承載着希望的光亮第515章 有本事兒耍大斧啊?第772章 好像是的……第760章 出路第675章 看不懂的笑第18章 士大夫的陰謀第178章 莫要讓朕失望哦第52章 呂布獻信第244章 傻缺第565章 改弦易張第101章 出差幫個忙唄第661章 津津樂道第165章 軍驚第632章 新舊的對決第306章 朕要一個女人第785章 讓朕想想該坑誰第120章 屋漏偏逢連夜雨第467章 此一時彼一時第19章 微斯人,吾誰與歸?第394章 螳螂和蜘蛛第659章 最容易搞定的孫策第127章 李儒的算法第139章 摔鍋砸盆第490章 媽媽,我想回家……第182章 英才鮑信第132章 撞牆頭第709章 果然還是出事情了第514章 談判前的禮第334章 被遺忘的漢室使臣第164章 全城動員第572章 伏壽的一語雙關第709章 果然還是出事情了第149章 感謝天、感謝地第467章 此一時彼一時第585章 無憂宮、莫愁殿第736章 文丑的運氣第649章 袁渙之死?第619章 記得我的往事嗎?第696章 皇上的霸氣第612章 天子的反悔不叫反悔第650章 水上的火第301章 究竟誰穿了誰?第22章 富二代八十邁第616章 他竟然在城牆?第752章 劉協救許攸?第124章 牛輔的末路第209章 正統的匈奴人第413章 這個秋天第3章  肉食者鄙第248章 關西有變!第375章 傻子第235章 埋沒與活埋第658章 曹操想要的第790章 時間換人命第267章 你的計就是我的計第379章 可憐的太史慈第748章 我需要一場決戰第747章 轉戰官渡第310章 飲茶之道第480章 男女最愛的東西第786章 黑鍋有人背了第153章 馬騰的抉擇!第334章 被遺忘的漢室使臣第48章 遣使關東第38章 呂布,呂奉先!第518章 談判開始第210章 漢匈決裂?第185章 英雄所見略同第558章 好好幹第510章 究竟在圖謀什麼?第581章 男女思維的不同第723章 歷史的固執第455章 他們不是走了嗎?第172章 暖心的貂蟬第67章 黑冰臺與錦衣衛第351章 真打起來了!第690章 一夜白頭第384章 大漢的第一夫人第10章 套董太師的話第582章 軟和硬第282章 祭天起誓第200章 三項詔令第88章 不是無能,而是太能了第757章 君心難測第608章 一切都是套路第661章 津津樂道第198章 最舒心的一天第148章 再不是我的對手!第382章 真龍卸甲第389章 賈詡的憂慮第245章 你們都壞透了第295章 我快十四歲了第576章 鐵羌令第124章 牛輔的末路第742章 袁本初何在?!第432章 沒槍頭也能捅死你
第554章 三隻狐狸第287章 他怎麼可能死了?第176章 格局第285章 劉協之死第339章 承載着希望的光亮第515章 有本事兒耍大斧啊?第772章 好像是的……第760章 出路第675章 看不懂的笑第18章 士大夫的陰謀第178章 莫要讓朕失望哦第52章 呂布獻信第244章 傻缺第565章 改弦易張第101章 出差幫個忙唄第661章 津津樂道第165章 軍驚第632章 新舊的對決第306章 朕要一個女人第785章 讓朕想想該坑誰第120章 屋漏偏逢連夜雨第467章 此一時彼一時第19章 微斯人,吾誰與歸?第394章 螳螂和蜘蛛第659章 最容易搞定的孫策第127章 李儒的算法第139章 摔鍋砸盆第490章 媽媽,我想回家……第182章 英才鮑信第132章 撞牆頭第709章 果然還是出事情了第514章 談判前的禮第334章 被遺忘的漢室使臣第164章 全城動員第572章 伏壽的一語雙關第709章 果然還是出事情了第149章 感謝天、感謝地第467章 此一時彼一時第585章 無憂宮、莫愁殿第736章 文丑的運氣第649章 袁渙之死?第619章 記得我的往事嗎?第696章 皇上的霸氣第612章 天子的反悔不叫反悔第650章 水上的火第301章 究竟誰穿了誰?第22章 富二代八十邁第616章 他竟然在城牆?第752章 劉協救許攸?第124章 牛輔的末路第209章 正統的匈奴人第413章 這個秋天第3章  肉食者鄙第248章 關西有變!第375章 傻子第235章 埋沒與活埋第658章 曹操想要的第790章 時間換人命第267章 你的計就是我的計第379章 可憐的太史慈第748章 我需要一場決戰第747章 轉戰官渡第310章 飲茶之道第480章 男女最愛的東西第786章 黑鍋有人背了第153章 馬騰的抉擇!第334章 被遺忘的漢室使臣第48章 遣使關東第38章 呂布,呂奉先!第518章 談判開始第210章 漢匈決裂?第185章 英雄所見略同第558章 好好幹第510章 究竟在圖謀什麼?第581章 男女思維的不同第723章 歷史的固執第455章 他們不是走了嗎?第172章 暖心的貂蟬第67章 黑冰臺與錦衣衛第351章 真打起來了!第690章 一夜白頭第384章 大漢的第一夫人第10章 套董太師的話第582章 軟和硬第282章 祭天起誓第200章 三項詔令第88章 不是無能,而是太能了第757章 君心難測第608章 一切都是套路第661章 津津樂道第198章 最舒心的一天第148章 再不是我的對手!第382章 真龍卸甲第389章 賈詡的憂慮第245章 你們都壞透了第295章 我快十四歲了第576章 鐵羌令第124章 牛輔的末路第742章 袁本初何在?!第432章 沒槍頭也能捅死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