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章 爲了復興漢室!

“刺殺?此事萬萬不可……”荀攸話音剛落,便有一人出口反對:“孫武有云:上兵伐謀、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行刺自古以來乃最爲人所不齒的手段,也是所有政治鬥爭手段中的最下策。我等深明大義,深受孔孟仁術薰陶,豈能出此下策、爲人所不齒?”

說此話之人乃尚書僕射士孫瑞,他是王允的左膀右臂,歷史上在董卓部下李傕、郭汜專權後,保護天子東歸,被涼州亂兵所殺。是個忠臣,卻是帶着漢末這個時代明顯印記的愚忠之臣。

漢末這個時代的士人,他們崇尚讀書談玄,重虛名,總想着流芳百世卻不營實務,凡事想當然,只爲追求心中的信仰和理想。不過,從另一方面說,他們的確有名士風範,爲了理想,輕生不畏死,與後世那些缺乏信仰理想的人完全不同。

只可惜,這樣的人,生在平世或可爲安邦之臣。但在亂世,卻只能被大浪淘沙清洗掉,留下諸如荀攸這等爲求目的而不擇手段的謀主類人才。

而王允,現在也屬於這種有理想的人。

“公達,此計過於險惡,牽一髮而動全身。我們還未到這山窮水盡之時,不可如此莽撞。”王允微微眨動了一下眼睛,這句話說得頗有深意。

在士孫瑞耳中,這是王允斥責荀攸此計下作、斷然拒絕之語。但在荀攸聽來,其實還有另一層意思,那便是他也認同此等作法,只是時機尚不成熟而已。不過,荀攸畢竟是漢末早期最閃耀謀主之一,不同於心機不深的士孫瑞——他回望一眼王允那含義頗深的眼神後,當即便明白了王允這番話的另一層意思。

王允是言這等作法兇險且後患頗多,但假如有人可以完美策劃出一場謀殺並做好善後事宜,那此事亦不是不可爲。當然,此事他是萬萬不會親手所爲的,只會樂觀其成……

想到這一層,荀攸的嘴脣條件反射般地牽扯出一個厭惡的弧度,但很快隱於無形。隨後再不言語,只是默默垂下自己的頭,避開了王允那絲充滿期待的眼神。

王允的眼中頓時閃過一絲失望,他很清楚荀攸明白了他的意思,但同時,也很痛恨荀攸明白了這一點卻沒有任何表示。

“不!我們已經到了山窮水盡的地步,這樣困守在關中除了坐以待斃之外,再無他法!”劉和突然激動起來,他似乎下定了極大的決心,猛然開口說道:“我要出關中入幽州聯絡父親,求他帶兵來長安救駕!”

此言一落,在座之人雙目中都閃過一絲光亮。劉和的計劃跟荀攸的比起來,繁複太多且有遠水解不了近渴之嫌,但這條計策卻最符合他們這些士人理想。前往關東聯絡義兵勤王,這樣的作法是多麼高尚正義,多麼可以彰顯他們士人爲天下黎庶不辭辛勞、甘灑熱血的情懷!甚至,這一刻他們都想到此事若成,後世對此該有怎樣光輝而燦爛的一筆!

並且,在他們看來,當朝大司馬、幽州牧劉虞乃正統的皇室宗親,斷然不會對天子蒙塵一事見死不救。因爲早在羣雄起兵討董卓以來,劉虞便是關東羣雄當中唯一遣使朝拜天子的人。年初之時,劉虞爲表忠心,還派了他麾下從事田疇繞經大漠之南,不遠萬里來到長安朝拜天子,讓朝廷士人感動不已。

假如劉和這次將天子受董卓這般欺凌之事告之劉虞,那有劉虞倡導、慨然揮軍西進,何愁不會再掀一次討董狂潮?無論怎樣說,關東士人也都是他們的親人故吏啊!這些人蒙受漢恩四百餘載,一旦有劉虞起事,他們可可能不聞風而動、報效皇恩?!

所以,劉和此言一出,不待士孫瑞及衆人贊同,王允便當即開口讚道:“果不愧爲漢室皇親,此舉當令老夫敬你一樽!”言罷,王允不顧年邁,毅然端起案桌上酒樽,屈身向劉和敬下。

劉和想不到自己這條計策竟會得到王司徒如此器重,當下熱血盈滿胸腔,亦然舉樽滿飲。在座之人見狀,紛紛不甘示弱,又同時起身向劉和敬下一樽。

唯獨一旁的荀攸仍舊默然無語,待衆人情緒稍微平復下之後,他纔再度斟酌着開口道:“劉侍中,此計也未嘗不可。然行此計之前,務必有兩件事需提前謀劃妥當。”

衆人陡聽荀攸又在此潑冷水,頗有幾分憤慨之色。然而,王允畢竟最有識人之明,當下佯裝出不解之色,阻斷衆人發難,開口向荀攸問道:“公達,不知是哪兩件事?”

“其一,此事需劉侍中向陛下討一密令。有此密令,入京勤王方乃名正言順,司馬大人亦可持此密令號令羣雄。”

“公達好心思!”王允聞言不由激讚一聲,情不自禁輕輕拍起荀攸的肩膀。其實他心中還有一句讚語沒吐出:滿座之人,唯有公達方是可交心任事之人!

不錯,劉和這番謀略只是熱血洶涌時的靈光一現,所有人也只看到了此計成功之後的輝煌偉業,不可自抑地陷入一片幻想當中。但唯有荀攸,第一時間看出了此計的關鍵,一言中的。

也因此,這成爲既對荀攸有些嫌隙,卻又不得不器重的緣故。不過,雖然荀攸第一句話已然震驚全場,但王允仍舊低估了荀攸的深謀遠慮。

“其二,劉侍中萬不可急於求成,需喬裝改扮之後,秘密繞到而行。”荀攸意味深長地說完這句,才起身端起一樽酒,無言敬向劉和。

這一次,劉和沒有向之前那般一飲而盡。他聽明白了荀攸的意思:長安通往關東最近的道路是徑直向東經過華陰、潼關、陝縣到達洛陽,但這條路上有董卓派遣的重兵把守。朝廷侍中一旦出逃,必然遭到董卓的通緝,走這條道路風險極大。並且,出自對董卓的所作所爲,所有人都知道,一旦劉和被人發現,斷然再無活命的可能。

也正是因爲看出了這條計策的萬般不易和兇險,荀攸剛纔沒有熱血上涌、人云亦云向劉和壯行。

不過,劉和停在半空的酒樽也只微微停頓了一下。明白了荀攸的意有所指之後,他才微微笑了笑,身上盪漾起沉凝的堅毅氣質,舉樽說道:“爲漢室復興,萬死不辭!”

這一瞬,王允掃視了一圈身邊的同僚,他敏銳捕捉到每一個人都流露出狂熱的神情。這是一種源自於緊張的興奮,更是大業將成的陶醉。於是,王允猛地把飲罷的酒樽摔在地上,高高舉起了自己寬大的袖袍。

“爲了漢室復興!”他振臂高喊。

“爲了漢室復興!”所有文臣都拋棄了矜持,如那些他們向來不恥的武將一般齊聲響應。

這一次,荀攸沒有獨善其身,事實上,他本來也不是什麼清高孤傲之人,很懂得必要的見風使舵。畢竟,他的身份是士人,爲了維護這個集團的利益,他可以讓自己變得圓滑一些。

走在回宮中的路上,荀攸不由望着天邊那顆黯淡的星辰苦笑了一下。也因爲他是士人,所以,他對漢室、對那位少年天子,便自然而然想到要拉開一絲距離。

只是,他沒想到,漢室的人,竟然會在他這個小小的黃門侍郎念念不忘。更令他吃驚的是,眼前這個明顯喬裝過、但卻被自己一眼認出服侍在陛下身邊的小黃門,竟然會突然出現這條司徒府回皇宮的必經小路上。

“荀侍郎,陛下有旨,明日您要隨陛下講經陪讀。”冷壽光一絲不苟地向荀攸施禮,看起來好像完全忽視了荀攸眼中的殺機。

聽到這句,荀攸掩藏在袖袍手中緊握的匕首才鬆了鬆,他已經從震驚當中反應過來,知道殺死這個小黃門是個十分愚蠢的決定。不過,他仍舊掩飾不了對於這道旨意的疑惑:“既然是這等尋常小事,你爲何不等到明日再告知於我?”

“小人在宮中尋不到荀侍郎,也是這樣向陛下說的。”冷壽光擡頭悠悠看了一眼荀攸,待荀攸面露驚異之色後,才又慢慢說道:“只是想不到陛下告知小人,在此等候荀侍郎便可……”

“今日乃司徒大人壽辰,我只是前去向司徒大人拜壽而已。”荀攸驚恐不已,甚至不自覺又握緊了手中的匕首。

“陛下也是這樣跟小人說的,荀大人無需多心。”冷壽光這次微微笑了笑,說罷之後恭身離去。

荀攸眼光復雜地望着冷壽光那越來越模糊的背影,突然忍不住又擡頭看了看夜空中那顆帝星,這一次,他覺得那顆帝星好像沒有之前那麼黯淡了,甚至,在那偶爾閃耀的光亮中,還透着一絲他根本看不懂的詭異。

終於,荀攸悠悠離去。而這條小巷當中,一人才緩緩而出,手中還持着一柄滴血的利劍,他微微搖了搖頭自言自語道:“陛下果然深謀遠慮,這小巷當中果然有宵小刺探。荀公達當真好運氣,竟讓陛下勞動我來暗中相救……”

第768章 薑還是老的辣第466章 曹操也會演戲?第232章 將乃兵膽第276章 捉鬼第510章 究竟在圖謀什麼?第643章 攻城就要像談戀愛第448章 天子怎會敗?第456章 風雨後的平靜第691章 妥善的謀劃第416章 果然有蹊蹺第511章 戰爭是什麼第274章 跟哥哥幹,有肉肉吃第396章 老狐狸要幹什麼?第161章 豺狼的禍亂第137章 胡軫叛變第562章 鶴翼陣第729章 愛卿啊……第188章 盛裝的貂蟬第498章 男人不能寂寞太久第747章 轉戰官渡第517章 一箭神技!第82章 那一劍,從何而來?第409章 歷史無法改變的真正原因第525章 先嚐嘗這烤羊肉第269章 望橘止渴第751章 可憐的許攸第42章 劉和出關中第244章 傻缺第669章 有趣的好消息第29章 討價還價第138章 罪己詔第542章 世之虓虎呂布第448章 天子怎會敗?第533章 第十三次了第295章 我快十四歲了第387章 取才之途第559章 或許吧第88章 不是無能,而是太能了第506章 濮陽決戰第172章 暖心的貂蟬第104章 封官授爵第57章 董卓又逞威第468章 軍事威懾第303章 爲復仇,成鬼神!第29章 討價還價第419章 竟還有靖安曹?第476章 謎底即將揭開第58章 你的歌聲裡第501章 陳宮的拙計?第534章 解心結第406章 洛霖的成功第260章 匡亭大勝第671章 朕想飛得更高第597章 看似正確的分析第345章 兩隻老虎與狐狸第686章 袁紹的玩火之計第98章 她來幹什麼?第78章 誅殺董卓第722章 慨酒交心第173章 陰曹地府?第22章 富二代八十邁第99章 無鹽女第295章 我快十四歲了第672章 被耍了的許攸第26章 第一次殺人第542章 世之虓虎呂布第441章 又是酒宴第780章 五斗米教第770章 袁尚的契機第630章 讓人家封成禪吧第744章 我們也會用計!第526章 因爲所以,自有道理第600章 你看着辦吧第798章 人生處處有驚喜第29章 討價還價第545章 這一年,長安秋天第169章 難得的空娛第503章 歷史,是由勝利者書寫的第786章 黑鍋有人背了第174章 朕,準了!第368章 最終的地點第555章 呂布之謀第370章 歷史的小人物第217章 這就是漢軍?第791章 孫策遇刺第7章 土豆引起的深思第625章 錦衣夜行第53章 皇宮裡的除夕第639章 玉璽那麼多第10章 套董太師的話第346章 誰贏了第262章 繼續追!第707章 你就說個夠吧第512章 曹操還有後招?第134章 再現身影第168章 終結的長安第330章 中間派第576章 鐵羌令第631章 要不,咱再封一回?第405章 身負重任的洛霖
第768章 薑還是老的辣第466章 曹操也會演戲?第232章 將乃兵膽第276章 捉鬼第510章 究竟在圖謀什麼?第643章 攻城就要像談戀愛第448章 天子怎會敗?第456章 風雨後的平靜第691章 妥善的謀劃第416章 果然有蹊蹺第511章 戰爭是什麼第274章 跟哥哥幹,有肉肉吃第396章 老狐狸要幹什麼?第161章 豺狼的禍亂第137章 胡軫叛變第562章 鶴翼陣第729章 愛卿啊……第188章 盛裝的貂蟬第498章 男人不能寂寞太久第747章 轉戰官渡第517章 一箭神技!第82章 那一劍,從何而來?第409章 歷史無法改變的真正原因第525章 先嚐嘗這烤羊肉第269章 望橘止渴第751章 可憐的許攸第42章 劉和出關中第244章 傻缺第669章 有趣的好消息第29章 討價還價第138章 罪己詔第542章 世之虓虎呂布第448章 天子怎會敗?第533章 第十三次了第295章 我快十四歲了第387章 取才之途第559章 或許吧第88章 不是無能,而是太能了第506章 濮陽決戰第172章 暖心的貂蟬第104章 封官授爵第57章 董卓又逞威第468章 軍事威懾第303章 爲復仇,成鬼神!第29章 討價還價第419章 竟還有靖安曹?第476章 謎底即將揭開第58章 你的歌聲裡第501章 陳宮的拙計?第534章 解心結第406章 洛霖的成功第260章 匡亭大勝第671章 朕想飛得更高第597章 看似正確的分析第345章 兩隻老虎與狐狸第686章 袁紹的玩火之計第98章 她來幹什麼?第78章 誅殺董卓第722章 慨酒交心第173章 陰曹地府?第22章 富二代八十邁第99章 無鹽女第295章 我快十四歲了第672章 被耍了的許攸第26章 第一次殺人第542章 世之虓虎呂布第441章 又是酒宴第780章 五斗米教第770章 袁尚的契機第630章 讓人家封成禪吧第744章 我們也會用計!第526章 因爲所以,自有道理第600章 你看着辦吧第798章 人生處處有驚喜第29章 討價還價第545章 這一年,長安秋天第169章 難得的空娛第503章 歷史,是由勝利者書寫的第786章 黑鍋有人背了第174章 朕,準了!第368章 最終的地點第555章 呂布之謀第370章 歷史的小人物第217章 這就是漢軍?第791章 孫策遇刺第7章 土豆引起的深思第625章 錦衣夜行第53章 皇宮裡的除夕第639章 玉璽那麼多第10章 套董太師的話第346章 誰贏了第262章 繼續追!第707章 你就說個夠吧第512章 曹操還有後招?第134章 再現身影第168章 終結的長安第330章 中間派第576章 鐵羌令第631章 要不,咱再封一回?第405章 身負重任的洛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