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5章 我快十四歲了

沸揚揚的封臺祭天刺殺一事,在五天後的一次朝議上告了一個段落。當然,這次朝議的氣氛,是十分凝重的。

首先,長安之內,再無王氏一族。雖然,天子下詔追葬王允於忠魂冢之中。但王允之子王蓋卻被天子冠上‘持家無方、辱沒先人’的罪名,貶爲了庶人。次子王景,也被剝了孝廉身份。最倒黴的,就是王允的小兒子王定,被扔到了城門當一個守城哨。

可想而知,那樣一個只會吃喝玩樂的士家公子,在守城哨那等艱辛苦寒的位子上會如何不適應。更不要提,他的頂頭上司,還被他當衆扇了一巴掌——像老鄒那種關西悍卒,折磨起人來……哼哼。

而這次向王允送葬的那些門生故吏,雖然都各有門路,沒有被朝廷追求太大的責任。但天子卻別出心裁的將這些人一一登錄在案。至於說,這些案底究竟會給他們帶來怎樣的後果,沒有人知道。

反正,這些人的大部分,從此便永遠的告別了仕途。極少一部分後來走入官場的那些人,也從此對王家緘口不言,努力擺脫着自己的這段歷史。

至於王凌、王晨兩兄弟,自然被明正典刑,斬殺在玄武大街的一片鬧市。因那片鬧市以販賣蔬菜瓜果爲主,百姓都稱那處地方爲‘菜市口’。隨後不少的朝廷欽犯,也都免不了在那個地方留下一刀。自此,菜市口便成爲朝廷明正典刑之地。

其中受此風波影響最大的,莫過於司隸校尉黃琬。這位出身名門、又在士大夫階層中有着舉足輕重地位的大員,倒是沒有被貶斥,反而還升了一級,成爲了列卿之一的將作大匠。

這個職位之前說過,乃爲身份殊貴、或作爲能人升遷的過渡。但問題是,長安大亂中毀壞的宗廟、宮室、陵園修復工作已然完工。未來可見的日子裡,朝廷似乎也不會大興土木。更有趣的是,這個位置,還有一位董長史兼任着。

朝廷的任命下來,董承自然要乖乖回他的老窩兒繼續當長史。而虛職在身、無所作爲的黃琬,恐怕日後就可能老死在這個列卿的位置上。

另外,黃門郎李嚴也因此事受到了牽連。在朝廷的解釋中,王允仍舊是有功漢室的老臣。李嚴驚擾英靈,雖情理可講,但手法酷虐,被天子貶爲了五官中郎。但問題是,目前朝廷並無五官中郎將,由此,李嚴這位區區秩比六百石的五官中郎便可組建統御一營。如此,品秩雖低了一等,但手中的實權卻大大升了不少。

對於黃琬與李嚴這兩位不同的遭遇,朝臣中的一些有識之士便看出,這一明升暗降、一明降暗升之舉,似乎是在清晰地傳達天子一個心思:他要一步步、有條不紊的沙汰那些不堪大用、或只會溜鬚拍馬之臣。轉而將那些有爲敢當的心腹,一一安置在重要的職位上,進而……

剩下的,他們不敢想,也不願想。畢竟,目前這個形勢來看,他們即便想明白了也無濟於事。如今沒有任何一個人再敢光明正大的與這位少年天子一戰,他們最好的選擇,就是改變不了局勢,便順應局勢的潮流。

至於說許攸這個人,從未出現在天子的詔令當中。甚至,整個朝堂上下,也只有楊修、李嚴寥寥幾人知道這個人曾經出現在長安過而已。之後劉協與許攸在宣室殿中究竟商議了什麼,而許攸後來又到了哪裡,他們便一無所知。

幸好,滿朝大臣對封臺祭天之事並沒有抓住不放。畢竟,此事雖然證據確鑿,但由此導致的後果,卻彷彿只對天子有利。在他們聽到朝廷磨刀霍霍的聲響中,他們只期望這件事趕緊過去,好讓他們能夠鬆上一口氣。

可惜,就連這個願望,老天也不願滿足。

朝議將近尾聲時,太尉馬日磾拿出了一份戰報,用蒼老的聲音向滿堂諸公說了一句:“界橋,袁紹與公孫瓚一戰,袁紹勝了……”

這一句話落,滿堂譁然。而馬日磾說完這句,便忍不住瞅了一眼似乎已經在閉目養神的劉協。看到天子這等反應後,他自討了沒趣,才又將自己得來的情報一五一十的訴與諸臣。

初平四年由敗家子袁術挑起的世紀大戰,毫無疑問是這一年的巨響。而戰爭一旦開打之後,便在種種情勢下,形成了南北兩處戰場。

南方戰場,自然是劉協、劉表、曹操對付袁術大軍。而北方戰場,便是袁紹對付袁術的鐵桿盟友,公孫瓚。

在後世人的印象中,袁紹似乎在討董聯盟失敗後,便一蹴而就成爲了北方的霸主。接着就被曹操火燒官渡,多年的努力給曹操作了嫁衣裳。但事實並非如此,袁紹謀奪韓馥的冀州後,勢力雖空前壯大,但局勢仍舊是很不樂觀的。

這個時候,北方的老大還是公孫瓚,他藉着漢末大亂的騰飛之機,以驍勇之力搏出了偌大的勢力。直至劉協出兵關東時,公孫瓚的勢力已控制幽州、青州,深入冀州,波及徐州、兗州、豫州,聲威之盛,諸侯無人能及。

而袁紹呢?

卻在一時陷入了空前的壓力中,一方面公孫瓚對其形成包圍之勢;另一方面又擔心南路失手,袁術隨時都可能殺到他身後;還有冀州境內的黑山軍、黃巾軍,以及那位董卓任命的冀州牧壺壽還在時不時地騷擾他。

壺壽這傢伙也是被歷史忽略的一個人,他是董卓的麾下。董卓還在位時,看到袁紹與公孫瓚不睦,便派了壺壽爲冀州牧設法除掉袁紹。壺壽是個很陰險的傢伙,他知道自己沒兵沒將,孤身前往冀州無異於送死,就跑到了黑山軍那裡,升官發財的許願了一大堆,黑山軍的土匪見到黨國給發的委任狀一個個眼睛發亮,紛紛願意投誠效忠,如此壺壽很容易就得到了一支隊伍。

這時中間發生了很大的變故,董卓身死,劉協也努力籌備關東一戰。對於壺壽此事,他採取了既不承認也不否認的態度,藉此,壺壽便更想撈一大筆功勞好重回朝廷。只是,那時雖然袁紹已出兵與公孫瓚相抗,但袁紹留任的鄴城太守慄成卻令壺壽無隙可乘。

壺壽便又心生一計,以朝廷的名義分化拉攏慄成的手下。袁紹雖然佔據了冀州,但朝廷對此是不認可的,袁紹給手下將士所封的官職,實際上只在他的集團內部有效,連其它割據軍閥也不承認。

因此壺壽打着朝廷的招牌封官許願,反正朝廷也是一副樂見其成的樣子,開始對慄成手下那些沒見過世面的土包子們拉攏誘惑——這可是朝廷正式任命的官職!比袁紹給的官職含金量要高多了!鄴城的官員於是紛紛倒戈。在這些人的內應下,壺壽帶着黑山軍土匪們輕而易舉地就攻陷了冀州首府鄴城,殺了太守慄成。

那時,正值公孫瓚發佈檄文扣給袁紹“造爲亂根”、“背上不忠”、“不仁不孝”、“矯命詔恩”等十大罪狀,率兵向南進發。袁紹在老窩兒被端的情況下,硬着頭皮與公孫瓚在廣宗縣東北的界橋對戰,雙方互有勝負,死亡數目過萬……

在這樣的局勢下,幾乎所有人都認爲,北方戰場上獲勝的,定然是驍勇無比的公孫瓚。可令人想不到的是,就在劉協和曹操擊敗袁術後,袁紹似乎也轉了運。

最後一次袁紹與公孫瓚決戰中,公孫瓚以兵三萬列爲方陣,又將突騎萬匹分置左右,袁紹命大將鞠義領精兵八百,強駑千張爲前鋒。雙方擺開陣式,戰鬥開始。公孫瓚一看,你才那麼點兵啊?二話沒說,派騎兵展開了衝鋒。想不到,他面對的是袁紹手下大將鞠義,這是一位在西涼戰場上屢立奇功,與徐榮名字並列的豪雄之士。

公孫瓚沒有意識到這一點,鞠義的兵伏於盾下,等敵將至,一時齊發,遂大敗公孫瓚軍,斬其大將冀州刺史嚴綱,獲首級千餘。袁紹軍乘勢追至界橋。再戰,復大破之,攻破公孫瓚大營。公孫瓚大敗,只得引軍而回。

哦,對了,那位壺壽大人,聽到界橋公孫瓚大敗後,連跟袁紹打一場的勇氣都沒有,灰溜溜地逃回了黑山軍那裡。

這樣的一個消息,對於朝廷來說,是很微妙的。雖然北方戰場上,袁紹與公孫瓚狗咬狗一嘴毛,看似與漢庭沒多大關係。但從親疏遠近來說,公孫瓚縱然驕狂,可名義上還是朝廷的都護將軍。袁紹呢,所有的一切都假冒產品,什麼車騎將軍、冀州牧都不是朝廷任命的。

更不要說,袁紹還曾造謠言劉協非靈帝之子,密謀另立劉虞爲帝。這斑斑劣跡在身,顯而易見袁紹對漢庭是根本不屑一顧的!

如今,他又擊敗了北方宿敵公孫瓚,只需數年時間,便可趁此大勝席捲北方,最後成爲北方堂堂正正的霸主。而到了那個時候,關東再無敵手的他,必然會將眼光投向關中……

也由此,整個朝堂的氣氛,頓時變得更加壓抑無比。所有朝臣,都眼巴巴地望着龍椅上的劉協,等待着這位天子給出明確的指示。

可隨後,他們卻想不到,這位少年天子,卻絲毫沒有提北方之事,而是很認真地向馬日磾說了一句:“朕過了今年,便十四歲了。”

馬日磾一愣,心說,不錯,再過一年,你還十五歲了呢。可問題是,這跟袁紹有個屁關係?

“朕快十四歲了,可還沒大婚立後呢。”

馬日磾先是一怒,隨即蒼老渾濁的雙眼中,頓時爆出了一絲璀璨的興奮之光:不錯!漢室雖關西有亂、內朝不靖的種種弊端,可在天下諸侯野心勃勃此時,還有什麼比天子大婚,大賀天下,更加能名正言順,凝聚人心的事呢?

第382章 真龍卸甲第245章 你們都壞透了第729章 愛卿啊……第60章 你們都懂個屁!第452章 袁術的幻想第84章 對呂布的殺機第634章 死地屠殺第15章 愛國人士董卓第503章 歷史,是由勝利者書寫的第24章 都特麼給我蹲下!第250章 焦灼的軍議第208章 陛下有請第34章 荀攸的指點第768章 薑還是老的辣第343章 燭影箏聲第775章 終了,鄴城第410章 失之毫釐、謬之千里第634章 死地屠殺第274章 跟哥哥幹,有肉肉吃第733章 爲何要用他?第129章 興兵攻闕!第662章 美人計?第546章 張郃的沉思第388章 虎癡許褚!第592章 天書降臨第293章 我們來聊一聊第326章 神威天將軍第376章 希望?第90章 陛下英明!第272章 皇后背叛自己?第292章 這算不算證據?第796章 這種事兒,也太邪門兒了吧?第58章 你的歌聲裡第319章 難道?……第334章 被遺忘的漢室使臣第798章 人生處處有驚喜第428章 袁術的這一年第724章 從未見過如此厚顏無恥之人!第780章 五斗米教第246章 不安的感覺第200章 三項詔令第87章 風雨後的寧靜第715章 過兗州第639章 玉璽那麼多第796章 這種事兒,也太邪門兒了吧?第772章 好像是的……第177章 暴君啊第9章 董卓找朕來聊天?第787章 是時候了第649章 袁渙之死?第12章 董卓的發家史(中)第492章 這曹操就不地道了第586章 兵家陰陽第117章 呂布的惱怒第78章 誅殺董卓第197章 都是忠臣啊!第662章 美人計?第789章 初戰告捷第183章 白馬篇第612章 天子的反悔不叫反悔第290章 白白的霧第365章 冷颼颼第673章 多謀無決第375章 傻子第43章 袁紹立新帝第727章 鸚鵡的世界第781章 張魯其人第417章 無爲?有爲?第507章 陷陣營VS虎豹騎第454章 還有病更深的第663章 勾引一下也無妨的第803章 天意?第600章 你看着辦吧第91章 呂布的春天第234章 四條腿第259章 戰爭犧牲品第378章 謀豫州第706章 若是,我有呢?第783章 這個日子有點不吉祥第185章 英雄所見略同第42章 劉和出關中第396章 老狐狸要幹什麼?第678章 我也要回川第517章 一箭神技!第748章 我需要一場決戰第37章 張遼張文遠第740章 可真是大漢天子吶第261章 朕會很溫柔的第718章 滿城盡是福爾摩斯第51章 郿塢論孫堅第781章 張魯其人第742章 袁本初何在?!第374章 張郃的懼意第326章 神威天將軍第394章 螳螂和蜘蛛第339章 承載着希望的光亮第579章 失敗的剽竊第490章 媽媽,我想回家……第496章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第477章 幸好你不會穿越
第382章 真龍卸甲第245章 你們都壞透了第729章 愛卿啊……第60章 你們都懂個屁!第452章 袁術的幻想第84章 對呂布的殺機第634章 死地屠殺第15章 愛國人士董卓第503章 歷史,是由勝利者書寫的第24章 都特麼給我蹲下!第250章 焦灼的軍議第208章 陛下有請第34章 荀攸的指點第768章 薑還是老的辣第343章 燭影箏聲第775章 終了,鄴城第410章 失之毫釐、謬之千里第634章 死地屠殺第274章 跟哥哥幹,有肉肉吃第733章 爲何要用他?第129章 興兵攻闕!第662章 美人計?第546章 張郃的沉思第388章 虎癡許褚!第592章 天書降臨第293章 我們來聊一聊第326章 神威天將軍第376章 希望?第90章 陛下英明!第272章 皇后背叛自己?第292章 這算不算證據?第796章 這種事兒,也太邪門兒了吧?第58章 你的歌聲裡第319章 難道?……第334章 被遺忘的漢室使臣第798章 人生處處有驚喜第428章 袁術的這一年第724章 從未見過如此厚顏無恥之人!第780章 五斗米教第246章 不安的感覺第200章 三項詔令第87章 風雨後的寧靜第715章 過兗州第639章 玉璽那麼多第796章 這種事兒,也太邪門兒了吧?第772章 好像是的……第177章 暴君啊第9章 董卓找朕來聊天?第787章 是時候了第649章 袁渙之死?第12章 董卓的發家史(中)第492章 這曹操就不地道了第586章 兵家陰陽第117章 呂布的惱怒第78章 誅殺董卓第197章 都是忠臣啊!第662章 美人計?第789章 初戰告捷第183章 白馬篇第612章 天子的反悔不叫反悔第290章 白白的霧第365章 冷颼颼第673章 多謀無決第375章 傻子第43章 袁紹立新帝第727章 鸚鵡的世界第781章 張魯其人第417章 無爲?有爲?第507章 陷陣營VS虎豹騎第454章 還有病更深的第663章 勾引一下也無妨的第803章 天意?第600章 你看着辦吧第91章 呂布的春天第234章 四條腿第259章 戰爭犧牲品第378章 謀豫州第706章 若是,我有呢?第783章 這個日子有點不吉祥第185章 英雄所見略同第42章 劉和出關中第396章 老狐狸要幹什麼?第678章 我也要回川第517章 一箭神技!第748章 我需要一場決戰第37章 張遼張文遠第740章 可真是大漢天子吶第261章 朕會很溫柔的第718章 滿城盡是福爾摩斯第51章 郿塢論孫堅第781章 張魯其人第742章 袁本初何在?!第374章 張郃的懼意第326章 神威天將軍第394章 螳螂和蜘蛛第339章 承載着希望的光亮第579章 失敗的剽竊第490章 媽媽,我想回家……第496章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第477章 幸好你不會穿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