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8章 滿城盡是福爾摩斯

長安城中的氣氛,忽然變得很詭異。雖然,這裡仍舊川流不息,城門也一樣早開晚閉,但不管怎麼說,城中的氣氛就是大異於平常。行走在大街上的百姓,一個個都彷彿得知了天機的模樣,遇到相熟的人也不再打招呼,而是神神秘秘地目視一眼,搞得跟細作碰頭一樣,然後擦肩而過。

造成這樣情景的原因,知道的人自然知道,不知道的人,也裝作知道。但事實上,無論知道或不知道,他們都感覺,漢室這幾天要有大動作了。

可提心吊膽了許多天,他們想象中的大動作,卻遲遲沒有發生。金烏每日還是東昇西落,長安城中仍舊一片車水馬龍,這樣的結果,讓見過了宮廷廝殺、政治動亂的長安百姓,一時很有些不適應。

天子非先帝之子啊!

如此傾覆天下的大事,怎麼可能這般風平浪靜?

可終究不知深宮朝堂的百姓,永遠不知道,長安城除了這般風平浪靜之外,不會再有第二種可能。

動亂爆發的形式,基本上就是兩種。一種是大規模的軍事動亂,另一種就是小規模的政變。

可軍事上,劉協是漢軍絕對的把控者。他幾番御駕親征打出的威望,他軍制改革給漢軍帶來的實惠,他手下各員大將的忠心耿耿,都使得長安城內不會出現任何一丁點的軍事動亂。

至於小規模的政變……呵呵,誰活得不耐煩了?

如今漢室朝堂那些老臣看似還跟劉協吵得臉紅脖子粗,但事實上,他們這些人精兒,哪裡還不知道他們沒有贏過哪怕一次?

如今的朝堂,連三公都沒了,把持朝堂權力的,都是劉協的心腹小集團。剩下那些即便有心之人,猛然四顧,才發現他們要兵力沒兵力,要權力沒權力,要想聯絡個人,還怕那人轉頭就把自己賣了——這樣的狀況,他們哪能發動得起一場政變?

最主要的是,漢室的錦衣衛是吃白飯的?

然而,謠言終究散佈了出來,即便劉協嚴防死守,維持住了一片安寧的假象。但百姓心中的疑惑,還是會醞釀成一股風暴,也由此,長安城的詭異便進入了第二個階段:猜測。

沒有人不會對事關自己生死的大事不感興趣,也沒有人認爲自己是傻瓜。所以,當朝廷上層一片寧靜祥和的時候,底層百姓這裡就會捲起一股強大的漩渦,將謠言的威力的發揮到極致。

這時候的百姓,當然不敢大庭廣衆下議論宮闈秘辛。但心中的疑惑憋了這麼久,他們就會三五成羣地聚在人跡罕至的地方,議論紛紛。

“你們說,我們那位天子,究竟是不是先帝之子?”

“我看吶,十有八九不是。”有意思的是,人類總是將悲觀的論斷掛在嘴邊,雖然他們心裡也渴望那是假的。但真將心裡話說出來,又覺得顯得自己沒水平:“你說冀州那邊都傳得有鼻子有眼的,更有人說,那人長得簡直就是二十年後的陛下,你說這還能有假?”

“我覺得這事也是真的。”另一人也湊了上來,語氣當中充滿了擔憂:“當初董太后抱養天子的時候,我覺得就事有蹊蹺。你說假如陛下真是先帝之子,那王美人剛死,先帝自然視陛下爲最親之人,又怎麼捨得讓董太后抱養?”

“那你說這是爲什麼?”

“當然是因爲董太后想跟何後分庭抗禮啊!”這人一副恨鐵不成鋼的模樣,又忍不住洋洋自得分析道:“你想想,當初何後把持後宮,董太后幾乎被逼入了絕境。這時董太后再不扶持出一位皇子,豈非就被何後給殺了?”

“不錯,我覺得也是這樣。”又有一人頜首撫須走了出來,分析的神情完全就是漢代般的福爾摩斯:“你看,無論如何先帝之後是少帝,而不是我們這位陛下。假如先帝真認爲陛下乃他親子,那他怎麼也會留下一份遺詔不是?這天子就是陛下的,他立下遺詔,那何後再隻手遮天,也不能罔顧先帝遺詔吶!”

“嗯……”衆人一陣應和,紛紛覺得分析得有道理。隨後衆人又是一副唉聲嘆氣的模樣,感嘆他們命苦:好不容易盼來一位好皇帝,可怎麼是個假貨啊,唉!……悲哀!

這樣的議論,幾乎遍及長安的大街小巷,一個個神神秘秘,一個個都是福爾摩斯。反正衆百姓每議論一次,都會加重一次猜疑,整個長安城的以着緩慢而堅定的步伐,漸漸轉入一種消沉、絕望的氣氛當中。

毫無疑問,這個時候,只要有強大的勢力滲透進來,在長安當中搞風攪雨,利用百姓的恐懼心理,必然能弄出一些事情來。事實上,這些也的確顯露出了苗頭,司隸校尉的兵士出現在大街上的次數多了起來,一陣暗戰也在百姓看不到的地方打響。但總體來說,這些小打小鬧,還未釀成傾覆長安的大禍。

不過,誰也看得出來,這也不過時間問題而已。只要積腋成裘、聚少成多,這種量變的事件終究會引起質變。到時候,長安百姓擔憂的大禍,也就會猛然籠罩在長安城頭。

可就在這個時候,長安城中忽然出現了一件大事:大隱士鄭玄奉詔入朝,已到都亭驛!

漢代到了劉協這時代,是經學是天下。可一提起經學,便不得不提經學泰山北斗的人物:鄭玄。

鄭玄師從馬融,《易經》、《春秋》、《禮記》、《詩經》無所不通無所不精。一生最大的成就,便是融匯今、古之長,鍛成“鄭學”,流芳百世。這在文壇當中,可謂曠古一人也。

鄭玄、荀爽、陳寔是這個時代的三大賢士,凡朝廷三公出缺,總會象徵性地向他們發出詔命,但此三人卻甘老林泉從不奉詔。尤其鄭玄被州闢、舉賢良方正、茂才等有十餘次,皆拒不受。公車徵左中郎、博士、趙相、侍中、大司農,也都沒有就職。

鄭玄有意保持其名士的清節,不肯與自己所鄙視的那些外戚、宦官及唯名利是圖的假名士們爲伍,一心在學術上發揮自己的才智。以布衣而雄視世人,不愧爲這個時代的真名士。尤其當荀爽、陳寔死後,鄭玄作爲碩果僅存的一人,更是顯得冠世天下。

可想不到,這樣一位人物,今時今日竟然來到了長安!

這是何等的幸事!

而此人到了長安,所代表的意義,絕非文壇盛世那般簡單。一個人的聲望到了頂點,有時候所做的一件事,足以影響天下。鄭玄至長安,那長安集蔡邕、孔融、伏完、陳紀等大儒濟濟一堂,便爲毫無爭議的文治中心。這時候,就算劉協真不是漢靈帝那腦殘皇帝的親兒子,那這個漢室,也絕對是這個天下毫無爭議的正朔!

由此,長安城中的風向一時轉變,人人彷彿注入一針強心劑的同時,都不由分散了精力打聽起了鄭玄爲何這次會接受朝廷的徵辟。

有的說,是鄭玄隱居高密時,袁譚作亂,鄭玄唯一的兒子引兵抵抗戰死,使得鄭玄對袁紹恨之入骨。

也有的說,是天子命太中大夫孔融和豫州牧劉備連番相請,鄭玄深受感動,畢竟,隱居高密時,孔融便與鄭玄相厚。而劉備乃盧植學生,盧植與鄭玄同門,兩人也有一定的香火情。

還有的說,就是天子幾番相請,鄭玄也感漢室如今朝廷宴清,才肯出山爲萬民立書。

但不管怎麼說,當鄭玄入長安的時候,誰都看到了天子用安車蒲輪、束帛加壁的規格,將年逾古稀、白髮蒼蒼的鄭玄請入了未央宮。

安車平闊,以蒲葉包裹車輪,絹帛垂掛於車壁,可避免顛簸。當年漢武帝就是用這種方式把枚乘接入了京中,從此這種方式被視爲漢室敬賢的最高禮節。鄭玄當世最著名的大儒,這個禮節放到他身上,誰都不覺得過分。

只是,沒有人知道,天子在將鄭玄接入未央宮的同時,也將鄭玄的一票傑出弟子,統統打包收入了朝堂。也沒有人知道,劉協與鄭玄在宣室殿奏對的時候,劉協開口的第一句話便是:“鄭君,你再收個徒弟如何?”

鄭玄眯着眼睛,笑得露出了沒有了牙齒的牙牀,一臉的心領神會:“陛下,老臣來此,正爲此事爾……”

第259章 戰爭犧牲品第605章 “一代明君”袁術第408章 禽獸之心第371章 這一切都是假的?第229章 老東西,有話快說!第305章 都吃飽撐的!第57章 董卓又逞威第600章 你看着辦吧第386章 口音第343章 燭影箏聲第37章 張遼張文遠第534章 解心結第560章 夜風如期第434章 送你漫畫代表我的心第782章 正一教第642章 壽春城頭上的張勳第1章 大喜大悲來得太突然第797章 該有所行動了第227章 乾等着也是計策?第600章 你看着辦吧第664章 河北甄宓第44章 悄悄改變歷史第648章 曹操又來使絆子第686章 袁紹的玩火之計第311章 冀城的琴第509章 做生意引發的戰爭第340章 白馬義從第36章 自作聰明的郭汜第759章 兩團火焰第77章 石破天驚的前夕第278章 螳螂、黃雀第50章 混沌的開始第563章 屠殺與慘烈第121章 萬里無雲第307章 一觸即發第158章 戰神的風采第146章 順應歷史潮流的計策第62章 要給朕娶媳婦兒?第493章 一路行來第660章 老狐狸和小狐狸第288章 兩個人第458章 新年禮物第570章 險中逃生第277章 不該開的城門第757章 君心難測第559章 或許吧第344章 劉協的組合拳第462章 再見不如不見第107章 聖人有言?第125章 舊事再度泛起第263章 狂追袁術第490章 媽媽,我想回家……第412章 天子詔?第584章 入壽春第113章 兩件事第315章 武者的驕傲與代價第280章 大典第411章 有備而來第195章 向士大夫開炮第380章 你快回來第98章 她來幹什麼?第538章 陛下,你心真大第572章 伏壽的一語雙關第779章 入漢中第376章 希望?第477章 幸好你不會穿越第710章 又見謠言第323章 誰避開了誰?第313章 名士,小丑?第774章 鄴城之變第97章 劉協唯一的優勢第137章 胡軫叛變第279章 捨生忘死的愛情第388章 虎癡許褚!第386章 口音第306章 朕要一個女人第21章 皇上出宮了第699章 飛速行軍第218章 一將之能第771章 上句是啥?第12章 董卓的發家史(中)第135章 造謠第46章 荀攸下獄第319章 難道?……第507章 陷陣營VS虎豹騎第290章 白白的霧第560章 夜風如期第118章 犯二的青春第333章 朕就是陰險的漢子第692章 田豐剛而犯上第108章 六六六,豹子!第84章 對呂布的殺機第680章 長安中的甄宓第371章 這一切都是假的?第137章 胡軫叛變第330章 中間派第13章 董卓發家史(下)第787章 是時候了第781章 張魯其人第755章 沒事兒放把火
第259章 戰爭犧牲品第605章 “一代明君”袁術第408章 禽獸之心第371章 這一切都是假的?第229章 老東西,有話快說!第305章 都吃飽撐的!第57章 董卓又逞威第600章 你看着辦吧第386章 口音第343章 燭影箏聲第37章 張遼張文遠第534章 解心結第560章 夜風如期第434章 送你漫畫代表我的心第782章 正一教第642章 壽春城頭上的張勳第1章 大喜大悲來得太突然第797章 該有所行動了第227章 乾等着也是計策?第600章 你看着辦吧第664章 河北甄宓第44章 悄悄改變歷史第648章 曹操又來使絆子第686章 袁紹的玩火之計第311章 冀城的琴第509章 做生意引發的戰爭第340章 白馬義從第36章 自作聰明的郭汜第759章 兩團火焰第77章 石破天驚的前夕第278章 螳螂、黃雀第50章 混沌的開始第563章 屠殺與慘烈第121章 萬里無雲第307章 一觸即發第158章 戰神的風采第146章 順應歷史潮流的計策第62章 要給朕娶媳婦兒?第493章 一路行來第660章 老狐狸和小狐狸第288章 兩個人第458章 新年禮物第570章 險中逃生第277章 不該開的城門第757章 君心難測第559章 或許吧第344章 劉協的組合拳第462章 再見不如不見第107章 聖人有言?第125章 舊事再度泛起第263章 狂追袁術第490章 媽媽,我想回家……第412章 天子詔?第584章 入壽春第113章 兩件事第315章 武者的驕傲與代價第280章 大典第411章 有備而來第195章 向士大夫開炮第380章 你快回來第98章 她來幹什麼?第538章 陛下,你心真大第572章 伏壽的一語雙關第779章 入漢中第376章 希望?第477章 幸好你不會穿越第710章 又見謠言第323章 誰避開了誰?第313章 名士,小丑?第774章 鄴城之變第97章 劉協唯一的優勢第137章 胡軫叛變第279章 捨生忘死的愛情第388章 虎癡許褚!第386章 口音第306章 朕要一個女人第21章 皇上出宮了第699章 飛速行軍第218章 一將之能第771章 上句是啥?第12章 董卓的發家史(中)第135章 造謠第46章 荀攸下獄第319章 難道?……第507章 陷陣營VS虎豹騎第290章 白白的霧第560章 夜風如期第118章 犯二的青春第333章 朕就是陰險的漢子第692章 田豐剛而犯上第108章 六六六,豹子!第84章 對呂布的殺機第680章 長安中的甄宓第371章 這一切都是假的?第137章 胡軫叛變第330章 中間派第13章 董卓發家史(下)第787章 是時候了第781章 張魯其人第755章 沒事兒放把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