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5章 鐵羌盟

涼州羌胡,可不是指董卓手下的那些大頭兵。董卓的部下,也有少量羌胡、匈奴、屠格等異族組成,但這些異族總算被納入漢軍編制多年,雖然有時也不大聽從上級軍官的調派指揮,但也有着最起碼的紀律服從。

最不濟,他們也是一羣有着最早僱傭兵雛形的傢伙,有着可被掌控收買的空間。而真正的涼州羌胡卻不同,嚴格來說,他們就是一羣無組織無紀律的強盜。而且,還是戰鬥力十分強悍的職業強盜。

這次前來的涼州羌胡,實際上是羌胡大會盟的鐵羌盟。鐵羌盟在涼州乃至整個漢末都是個不小的勢力,統轄着敦湟、西域以南,蔥嶺數千裡土地上的小月氏胡、蔥茈羌、白馬羌、黃牛羌等六十餘萬諸種羌胡。韓遂韓文約,就是鐵羌盟現任的盟主,在關西地處若是亮出他的名刺,直可兌幾百貫銅錢哩。

歷史上共出現過兩次西北諸種大聯盟,每一次都是驚天動地,海內震恐。第一次西北諸部會盟,還是武王伐紂之時,西北各部族與周聯兵伐紂,結果牧野一戰,流血飄櫓,伏屍千里,奠定了四百年西周的強盛;而第二次西北諸部會盟,起因乃是幽王烽火戲諸侯,西北諸部聯結成‘犬戎’,攻了破鎬京,西周遂滅。那些自視中土開化的漢人,孔子無比推崇的禮儀之邦,是成也‘西羌’,敗也‘西羌’。

至於說西州這一帶爲何出現這第三次諸部會盟,那情況就更復雜了。

關中平原以西,西海(今青海湖)以東,自古就是羌民繁衍生息之地。自大漢建國以來,爲防止再度出現‘羌盟’入侵,朝廷對諸羌胡實行以下政策。一方面分化瓦解加軍事打擊,令其盟不成盟;另一方面以軍屯和民屯的方式侵吞羌民土地,迫使他們內遷或者遠出邊塞。

這樣可有三得:一者,可解決邊患;二者,可充實西部人口;三者,北方匈奴和鮮卑連年入寇,而西北民風彪悍狂野,內遷之羌胡正好可以利用來作戰與戍邊。因此,從漢武帝起,朝廷置令居塞(今甘肅永登西北),設護羌校尉;後又增置金城郡(郡府爲金城,現在的蘭州)和破羌、允銜、安夷、河關、枹罕、白石、臨羌等縣,成功地將羌民重要聚集地一一併入了大漢版圖;把內遷羌胡編成軍隊,組成‘義從羌’、‘義從胡’參與西北的邊疆戰爭。羌胡勢力因此大大削弱,再不復數百部遙相呼應的局面。

新朝年間,僞帝王莽企圖威加四海,恢復周朝舊制,將西海納入‘四海昇平’這一幻想當中。出於這個目的,他欲徹底消滅西部羌胡潛在勢力。於是下令增置西海郡(青海東部),以便進一步吞噬羌人的生存空間。

但正所謂物極必反,元始五年(公元5年),王莽增立新法五十條,‘犯者流放入西海屯田’,結果造成成千上萬的罪民來到西海郡屯田。由於一下子涌入了這麼多漢人,因此到了次年時,西海的羌地已經盡數被戍邊屯所霸佔了,而土地的原主——一萬二千多名羌人卻喪失了家園。他們退居險阻,無以爲生,忍無可忍之下,終於鋌而走險——羌酋龐恬、傅幡帶領族人,驅逐西海太守程水出境。此後,西部諸羌胡和漢民矛盾日益加深,終於到了不可收拾的地步。

王莽好大喜功,只憑一套理想中的制度就想達成心中所想,失敗自是必然。不過,可惜的是,王莽敗亡、光武中興之後,朝廷對羌族的政策仍舊沒有改善。朝廷雖然退出了西海,但向隴西、金城二郡戍兵、戍民和屯田者反而有增無減,導致那一帶原本屬於羌民的土地,被戍邊漢民和士兵搶奪殆盡。此外,邊塞將吏對羌胡素來歧視,他們大量搜刮民財,甚至有秘密拐買羌胡爲奴的記錄……

中興至現在近兩百年間,河曲地帶的羌胡和漢民始終彼此仇視,勢如水火,年年血腥仇殺,大小動亂不計其數。朝廷出兵鎮壓總共不下千次,斬羌胡首級不下二十萬,耗錢以億億計。可反叛事件卻依舊層出不窮,羌胡反抗之心竟是斬之不盡、殺之不絕。

這便是這第三次‘鐵羌盟’的成因,目的很簡單,就是殺漢人造反。大丈夫生於天地之間,斷然沒有任人欺凌宰割的道理。死活都是一條路,還不如死得壯烈一些。所以說,西州羌胡算是真正官逼民反、民族矛盾的產物,他們的歷史,是一部充斥着悠久而悲壯的歷史。

不過,這個時候的鐵羌盟跟韓遂那老兒還沒有半毛錢關係。中平元年(公元184年)‘黃巾之亂’爆發,中原等地混亂殘破,朝廷無暇西顧。當年十二月,涼州諸種羌胡聞風而動,以北地郡的先零羌先反,隨即枹罕義從羌首領宋建、狄道氐族部落長王國、湟中義從胡首領北宮伯玉、李文侯等二百餘部羌胡首腦,在西海(青海湖)畔舉行全河曲部落大會。在這次大會上,衆人共飲西海之水以盟告天下,一同起兵反漢。這個西北各部羌胡組成的新軍事聯盟就此形成。

至於這次爲何喚作‘鐵羌盟’,是因爲但凡西北羌胡騎兵作戰,都喜好陣頭使用兩丈餘的長鐵矛,列陣後平矛策馬衝鋒,其勢威不可當。因此被共舉爲盟主的北宮伯玉,就將此盟正式命名爲‘鐵羌盟’。

只可惜,這些只會用鐵槍的傻漢子們,沙場搏命還行,真正齊心合力造反就差太多了。鐵羌盟成立之後,經歷了幾次內部派系鬥爭。盟主一換再換,到今天的韓遂,已經是第四任盟主了。

韓遂這老兒本名喚做‘韓約’,擔任涼州刺史從事,與故新安縣令邊允都是金城郡的漢人名士。鐵羌盟起兵後,陷金城,脅迫韓、邊二人一同入盟,負責盟中軍機要務。韓約、邊允畏懼本名受到朝廷通緝,牽連家族,於是隱姓埋名,改頭換面——韓約改名‘韓遂’,邊允改名喚做‘邊章’。”

這韓遂老兒在中平元年的時候,名氣就已經很大。入雒陽辦理公務時,大將軍何進久聞其名,特與他相見,他勸說何進誅滅宦官,何進沒有聽從。韓遂老兒料定京師必然動亂,於是請求歸還涼州。

鐵羌盟有了韓遂老兒和邊章這兩個會動腦子的傢伙加入後,終於不再是些有勇無謀的烏合之衆了,勢力這才急劇壯大。對朝廷征剿軍作戰中,韓遂屢立戰功——左車騎將軍皇甫嵩,曾經擊破數十萬黃巾,斬張樑、張寶,可那麼厲害的人物,都叫韓遂給打敗了。後來還是天降異相,一顆流星如火,長達十餘丈,照亮韓遂營中,戰馬爲之嘶鳴。董卓才當機立斷出兵,大破韓遂。這一戰之後,董卓那屠夫才被朝廷忌憚,幾番鬥計之後,最終導致董卓入京禍亂雒陽。

可惜,董卓現在也如願以償被人點了天燈,成了夜空中最亮的星。

就在董卓被點天燈之前,他也深知保住涼州老家的重要性。隨着屁股決定腦袋的原理開始發揮作用,董卓也不再對鐵羌盟一度採取征討的策略,而是連拉帶打,最後發展至暗通曲款,與韓遂搞起大串聯起來。

韓遂這個人陰險多智,關西皆以‘黃河九曲’呼之,是譏諷他城府深沉,惡毒狡詐,心思肚腸如黃河九曲一樣,七拐八彎。可憐那些羌人就沒好好想想,這傢伙被羌人脅迫入盟,又怎麼會如此賣力?他想的,不過是要藉助羌胡之力,達成自己不可告人的野心罷了。

事實上也的確如此,韓遂一旦在盟內站穩腳跟後,立即就反咬一口。中平三年(公元186年),韓遂請邊章、北宮伯玉、李文侯議事,毒死三人,併吞其衆,此後擁兵十餘萬,儼然以盟主自居。而隨後,另一位西州大閥馬騰,殺了涼州刺史耿鄙投奔了他。

馬騰羌漢混血兒,因此長得身體洪大,面鼻雄異,相貌與羌人同。年少時以販賣木材爲生,後在彰山遇異人,因而學得一身超凡脫俗的武功。鐵羌盟起兵西海,馬騰於是參加官軍,後以戰功在涼州刺史耿鄙手下擔任司馬。當時耿鄙縱容小吏程球經營奸利,而馬騰爲人正直賢厚,因此與這二人屢屢衝突。待到中元四年,涼州刺史耿鄙出兵討伐韓遂。部隊行至狄道,馬騰發動兵變,先殺程秋,再殺耿鄙,之後舉衆投奔了韓遂

董卓成爲夜空中最亮那顆星之前,已經跟韓遂、馬騰眉來眼去打得火熱,雖未正式招安兩人,卻也讓兩人的部下深入三輔之地。劉協密謀連環計的時候,根本未將這支力量謀算在內,因爲歷史上,這兩人雖然屯駐在郿縣,可對於長安當中的動亂,他們只是採取了冷眼旁觀的態度,根本未曾出手。

可是,這次又是因爲什麼,他們卻要開始蠢蠢欲動?如今長安城中內憂外患,大有山雨欲來風滿樓之勢,爲何他們偏偏還要再掀一陣風雨?

第661章 津津樂道第681章 長安殺人事件第311章 冀城的琴第3章  肉食者鄙第158章 戰神的風采第141章 皇帝要出遠門兒了第153章 馬騰的抉擇!第501章 陳宮的拙計?第537章 淡茶論軍事第9章 董卓找朕來聊天?第457章 一封家書第677章 此間樂,不思蜀第223章 前表呂布,後表馬超第606章 序曲落幕第134章 再現身影第450章 究竟是何人?第126章 真正的王允第546章 張郃的沉思第309章 虎頭蛇尾第620章 兵和民第327章 木牌上的袁紹第302章 難爲你了第267章 你的計就是我的計第326章 神威天將軍第755章 沒事兒放把火第193章 亂世的瘡傷第666章 能跟我說說劉協嗎?第770章 袁尚的契機第591章 河出圖、洛出書第646章 這是一個好人第509章 做生意引發的戰爭第772章 好像是的……第785章 讓朕想想該坑誰第301章 究竟誰穿了誰?第703章 少做多說第221章 一石二鳥第139章 摔鍋砸盆第518章 談判開始第227章 乾等着也是計策?第475章 越發離奇的濮陽第177章 暴君啊第416章 果然有蹊蹺第534章 解心結第483章 戰爭,讓女人走開第679章 大招放出來了?第267章 你的計就是我的計第446章 英士與美酒第342章 勸呂布第475章 越發離奇的濮陽第368章 最終的地點第588章 袁術的顧忌第201章 士大夫、驢、胡蘿蔔第595章 袁術的幸福時日第338章 愛搶話的侍衛第422章 天子檄文第726章 玉帶之謀第381章 降劉闢第488章 陳宮的錯第489章 裝神弄鬼第547章 鬥將第693章 越纛者,雖遠必誅!第127章 李儒的算法第652章 孫策單騎入宮第648章 曹操又來使絆子第227章 乾等着也是計策?第556章 不可能的呂布第255章 大漢騎兵第269章 望橘止渴第309章 虎頭蛇尾第563章 屠殺與慘烈第217章 這就是漢軍?第1章 大喜大悲來得太突然第224章 馬超VS呂布!第548章 馬超,你不厚道!第181章 那一笑第472章 猶如昨日長安第15章 愛國人士董卓第740章 可真是大漢天子吶第757章 君心難測第303章 爲復仇,成鬼神!第491章 偶然和必然第319章 難道?……第244章 傻缺第334章 被遺忘的漢室使臣第72章 止欲將第800章 等,也是種寬容第555章 呂布之謀第596章 清醒之人的悲涼第85章 漢家強軍!第17章 董卓和士大夫的蜜月期第157章 呂布的抉擇第33章 倚天劍第404章 還是套路第255章 大漢騎兵第53章 皇宮裡的除夕第150章 又是謠言,有完沒完?第134章 再現身影第430章 你還是有機會的
第661章 津津樂道第681章 長安殺人事件第311章 冀城的琴第3章  肉食者鄙第158章 戰神的風采第141章 皇帝要出遠門兒了第153章 馬騰的抉擇!第501章 陳宮的拙計?第537章 淡茶論軍事第9章 董卓找朕來聊天?第457章 一封家書第677章 此間樂,不思蜀第223章 前表呂布,後表馬超第606章 序曲落幕第134章 再現身影第450章 究竟是何人?第126章 真正的王允第546章 張郃的沉思第309章 虎頭蛇尾第620章 兵和民第327章 木牌上的袁紹第302章 難爲你了第267章 你的計就是我的計第326章 神威天將軍第755章 沒事兒放把火第193章 亂世的瘡傷第666章 能跟我說說劉協嗎?第770章 袁尚的契機第591章 河出圖、洛出書第646章 這是一個好人第509章 做生意引發的戰爭第772章 好像是的……第785章 讓朕想想該坑誰第301章 究竟誰穿了誰?第703章 少做多說第221章 一石二鳥第139章 摔鍋砸盆第518章 談判開始第227章 乾等着也是計策?第475章 越發離奇的濮陽第177章 暴君啊第416章 果然有蹊蹺第534章 解心結第483章 戰爭,讓女人走開第679章 大招放出來了?第267章 你的計就是我的計第446章 英士與美酒第342章 勸呂布第475章 越發離奇的濮陽第368章 最終的地點第588章 袁術的顧忌第201章 士大夫、驢、胡蘿蔔第595章 袁術的幸福時日第338章 愛搶話的侍衛第422章 天子檄文第726章 玉帶之謀第381章 降劉闢第488章 陳宮的錯第489章 裝神弄鬼第547章 鬥將第693章 越纛者,雖遠必誅!第127章 李儒的算法第652章 孫策單騎入宮第648章 曹操又來使絆子第227章 乾等着也是計策?第556章 不可能的呂布第255章 大漢騎兵第269章 望橘止渴第309章 虎頭蛇尾第563章 屠殺與慘烈第217章 這就是漢軍?第1章 大喜大悲來得太突然第224章 馬超VS呂布!第548章 馬超,你不厚道!第181章 那一笑第472章 猶如昨日長安第15章 愛國人士董卓第740章 可真是大漢天子吶第757章 君心難測第303章 爲復仇,成鬼神!第491章 偶然和必然第319章 難道?……第244章 傻缺第334章 被遺忘的漢室使臣第72章 止欲將第800章 等,也是種寬容第555章 呂布之謀第596章 清醒之人的悲涼第85章 漢家強軍!第17章 董卓和士大夫的蜜月期第157章 呂布的抉擇第33章 倚天劍第404章 還是套路第255章 大漢騎兵第53章 皇宮裡的除夕第150章 又是謠言,有完沒完?第134章 再現身影第430章 你還是有機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