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6章 果然有蹊蹺

“公達,還是你叔父說的對啊。潁川四戰之地,天下一旦有變,必受兵衝。想不到,他的話這麼快就應驗了……”坐入莊中後,荀衢看着荀攸,不由就說起了潁川的往事。

他口中荀攸的叔父,就是曹操手下的第一謀士荀彧。雖然年紀比荀攸還小六歲,但智慧絕倫,識窮天下。年少時,南陽何顒見到荀彧便很吃驚的說:“這是王佐之才也。”董卓之亂時,他要求外調,被封爲亢父縣令,但是他卻棄官回家,對家中父老說:“潁川,四戰之地也,天下有變,常爲兵衝,宜亟去之,不可久留。”不過家中人大部分都心懷故土,不肯輕易搬家,只有荀彧帶着自己那一支宗族去了冀州。

荀衢感念的,就是荀彧走後不久,朝廷與董卓的鬥爭已經快到圖窮匕見的階段時,朱儁在中牟起兵反董,董卓遣李傕、郭汜二人大破朱儁,一路燒殺搶掠至潁川,並將當時的潁川令車裂之事。若不是後來董卓突然身死,那些窮兇極惡的西涼鐵騎,指不定就會讓整個潁川淪爲死域。

荀攸聞言亦然感傷不已,但卻知道自己不能順着荀衢的這個話題說下去,便捋了捋長鬚轉移了話題道:“叔父,侄兒此番歸來,不只是爲護送六叔祖靈柩歸鄉。還有一事,期望叔父可以恩准。”

“你如今貴爲朝廷安遠將軍,權深威重,處變有術,何事竟還要徵求我的意見?”荀衢果然聞言忘記了追悼痛苦往事,眼中露出了一絲慈愛的目光。

“叔父說的哪裡話,侄兒就是成了三公太尉,有事也還得請教叔父。更何況,此事還真需要叔父做主。”荀攸這種人一般不拍馬屁,但隨即一記施展出來,那都是妙到毫顛、不着痕跡。荀衢被這麼一記高明而又溫情的馬屁奉上,眼中那慈愛登時更閃亮了幾分。

見荀衢這等反應,荀攸更加胸有成竹,從懷中掏出了一疊長安紙遞給了荀衢。荀衢接過之後,發現這竟是被人批註過的一篇表文。初一品讀,荀衢就看出來了,這是他族弟荀悅寫的一篇《申鑑》。

《申鑑》當中,荀悅對當下的讖諱符瑞之說予以譏刺,對現實政治的評論也都切中時弊。荀衢讀過後讚歎不已,但隨後也就忘記了。畢竟,荀悅爲人性情沉着好靜,與世無爭,特別愛好著書立說。這篇《申鑑》也只是他遍看天下荼毒,才忍不住寫就的隨筆。想不到,今天荀攸竟然又將這篇文章拿了出來,還都寫了批註。

不過,看到最後那一句批註後,荀衢還是忍不住笑了起來:“公達,你這樣誇耀你叔父,讓天下人知道了,恐怕會以爲我們荀家人就喜歡相互吹捧啊……”

荀攸這時很有魅力地笑了起來,開口道:“叔父,侄兒何時說過,這些批註乃是侄兒所爲?”

荀衢何等聰明之人?看到荀攸這個表情,哪能還聯想不到其他。當即那手都開始有些發顫,不敢相信地向荀攸問道:“公達,你是說,這批註乃是…乃是?……”

荀衢‘乃是’了半天,也沒有將嘴邊的那個人稱呼說了出來。但荀攸就在此時,不發一言卻微微點了點頭,待荀衢眼中那欣悅的光芒盡情綻放後,纔開口道:“就是陛下盡讀了叔父之論,那最後的評語,也是陛下所寫。叔父您不知道,陛下對其中讖諱符瑞之說最爲認同。關中大旱,太尉馬公要引咎歸辭時,陛下便引用了上面言論,把馬公感動得涕淚橫流。”

這一番話落,荀衢不由又看了一眼那評語。上面‘其論政體,無賈誼之經制而近於醇,無劉向之憤激而長於諷’這一句話,就如同靈丹妙藥一般,立時讓荀衢那看着滄桑悲愁的臉,變得有活力年輕了起來。

要知道,賈誼和劉向可都是千秋留名的政論家、經學家,而劉協說荀悅比賈誼和劉向還要牛。這樣的誇讚,先不管是否公允,就說天子對荀悅的賞識之情,由此便可見一斑了。

可惜,剛高興沒多長時間,荀衢又有些失落起來,嘆息說道:“公達,你也知你仲豫叔父的性情,他喜好沉靜,不願捲入那仕途紛爭。要是陛下想闢徵他爲官,恐怕難於登天啊……更何況,如今關中不是下詔要科舉取士?讓你叔父去參加那科舉,恐怕更是不可能。”

“叔父,此事無關科舉。陛下有言,科舉一途,不過是想讓天下英才自現,又豈能捨本逐末?所以,闢徵一制仍舊沿用。”荀攸不疾不徐,語如清風掃平荀衢的顧慮:“更何況,陛下也沒有想讓仲豫叔父捲入朝堂之爭。您也知道,如今馬公年邁、而蔡伯喈又被陛下遣爲一方郡守,重修《漢書》一事便又後繼無人。倘若仲豫叔父能夠入朝,清修編撰、講讀太學,那豈不比枯坐潁川更有意義?”

“陛下當真這般想法?”荀衢這下有些激動了,通過荀攸的一番話,他對劉協的好感幾乎已經爆棚。當下便忍不住心性一熱,豪邁笑道:“若果真如此,仲豫不想出山也不行了。你文若叔父將他們那一支都遷到了冀州,只有仲豫不忍故土留了下來,如今看來,他正是爲陛下所留啊。此事,叔父就是豁出這張老臉,也要替你辦好了!”

荀攸這時笑得更加溫煦了:久經朝堂的他,人情歷練早就比荀衢不知高了多少。更何況,跟在劉協身邊久了,他就算不想用一些小手段,也完全可以融會其中、信手拈來。

《申鑑》一文,劉協的確是看過的,也大爲讚賞,但真實情況絕不是如荀攸所說那樣。上面那些密密麻麻的批註,其實都是荀攸寫的,只有最後一句評語,是荀攸來潁川之前,劉協特意揮毫寫就。至於對於荀悅的安排,也是劉協和荀攸探討了一番,才專門兒定下來的。

其中的用意,自然是爲了於潤物無聲中,讓荀衢感受到劉協崇文敬士的一面。而現在看來,一切都很順利成功。

不過,就在荀攸打算趁熱打鐵的時候,荀衢忽然有所警覺起來,忽然開口問道:“公達,你此番歸來,恐怕還不只是徵辟你仲豫叔父一事吧?”

荀攸臉上的笑忽然就有些凝滯,但略微想想就釋然了:自己從小跟在叔父身旁,他可能不知道自己心中想什麼,但自己一些言談舉止當中透露出的徵兆,荀衢可是一眼就能看出來的。

不過,事情到了這裡,荀攸也不如何驚慌。畢竟,從目前來看,叔父對漢庭還是很有顧念的。否則,他也不可能同意自己勸說仲豫叔父入朝。既然荀家狀況跟自己想的一樣,自己再藏着掖着下去,反而落得矯情。

由此,荀攸便站了起來,磊落承認道:“叔父,你果然慧眼如炬。孩兒此番歸來有三事,前兩件事您都知道了。這最後一件事,便是孩兒想讓叔父倡議潁川歸入漢庭,引天子之軍入兗州,代天伐罪,征討曹操!”

荀攸以爲,自己這番話說出,必然會換來荀衢的慨然允諾。畢竟,無論是從情還是從理方面,荀衢似乎都沒有反對的可能。然而,令荀攸想不到的是,荀衢之前還一直微笑的面色卻漸漸沉了下來,他揮手讓所有人出去,又走到門前,向外看了看,然後轉身。這時,他已不再是那個慈祥的叔叔,而變成了一個威嚴的族長。

“公達,此事需從長計議啊……”荀衢意味深長地說出這番話,隨後又好似怕別人偷聽道一般,掩耳盜鈴又向外喊了一聲:“祈兒,今天你堂兄回家來,是件大喜事。咱們要好好地慶賀一下,去安排殺豬宰羊!”

“叔父!”荀攸完全被荀衢的舉動給搞糊塗了,剛想再度開口,卻不料被荀衢一個堅決而嚴厲的眼神兒給瞪了回去。

荀攸默默回坐,目光再度悠悠看向了窗外,自己那個二十歲、正意氣風發的堂弟正在磨刀霍霍:看來,自己果然還是要找這位小堂弟啊……

第600章 你看着辦吧第58章 你的歌聲裡第517章 一箭神技!第526章 因爲所以,自有道理第228章 軒轅山第717章 出青州、打袁紹!第525章 先嚐嘗這烤羊肉第487章 都得去第307章 一觸即發第321章 地底下爬出來的親兵第643章 攻城就要像談戀愛第25章 臥虎藏龍的長安城第760章 出路第374章 張郃的懼意第307章 一觸即發第214章 曹操的變化第392章 好奇心折磨人第64章 李儒的奇怪建議第793章 草廬又出來一個天子第450章 究竟是何人?第769章 城下耀威第233章 南陽陳震第562章 鶴翼陣第113章 兩件事第322章 壓在了誰身上第330章 中間派第589章 關愛智障,人人有責第352章 天予弗取,反受其咎第367章 那一槍第632章 新舊的對決第607章 說曹操,曹操到第75章 兩份詔書第270章 嘴賤啊第513章 打不動就談判第427章 雪上加霜第52章 呂布獻信第688章 三千北軍不如十幾錦衣衛第105章 砸你個沒眼色的!第27章 今夜你會不會來?第504章 陰謀的前夕第656章 脣槍舌戰第570章 險中逃生第330章 中間派第718章 滿城盡是福爾摩斯第77章 石破天驚的前夕第327章 木牌上的袁紹第720章 翻臉第98章 她來幹什麼?第123章 營嘯第183章 白馬篇第670章 北海孔融的攪局第533章 第十三次了第285章 劉協之死第39章 獨喝敵陣第393章 後堂的兩人第650章 水上的火第177章 暴君啊第378章 謀豫州第475章 越發離奇的濮陽第403章 科舉改革第179章 匈奴又來使了第155章 玉石俱焚!第491章 偶然和必然第551章 掖庭的呂玲綺第66章 連環計後的隱憂第675章 看不懂的笑第111章 忽悠錦馬超第598章 事成事敗皆得利第193章 亂世的瘡傷第7章 土豆引起的深思第197章 都是忠臣啊!第585章 無憂宮、莫愁殿第639章 玉璽那麼多第691章 妥善的謀劃第182章 英才鮑信第105章 砸你個沒眼色的!第654章 歷史選擇了這三家第386章 口音第300章 賤人就是矯情第491章 偶然和必然第99章 無鹽女第185章 英雄所見略同第368章 最終的地點第796章 這種事兒,也太邪門兒了吧?第558章 好好幹第795章 出名,要趁早啊第784章 智商太低易傳染第358章 陛下…英明第138章 罪己詔第396章 老狐狸要幹什麼?第371章 這一切都是假的?第108章 六六六,豹子!第415章 沒那麼容易第532章 還有一件重要的事第238章 攔住那小子!第5章 董卓你湊什麼熱鬧?第361章 這怎麼回事兒?第174章 朕,準了!第7章 土豆引起的深思第726章 玉帶之謀
第600章 你看着辦吧第58章 你的歌聲裡第517章 一箭神技!第526章 因爲所以,自有道理第228章 軒轅山第717章 出青州、打袁紹!第525章 先嚐嘗這烤羊肉第487章 都得去第307章 一觸即發第321章 地底下爬出來的親兵第643章 攻城就要像談戀愛第25章 臥虎藏龍的長安城第760章 出路第374章 張郃的懼意第307章 一觸即發第214章 曹操的變化第392章 好奇心折磨人第64章 李儒的奇怪建議第793章 草廬又出來一個天子第450章 究竟是何人?第769章 城下耀威第233章 南陽陳震第562章 鶴翼陣第113章 兩件事第322章 壓在了誰身上第330章 中間派第589章 關愛智障,人人有責第352章 天予弗取,反受其咎第367章 那一槍第632章 新舊的對決第607章 說曹操,曹操到第75章 兩份詔書第270章 嘴賤啊第513章 打不動就談判第427章 雪上加霜第52章 呂布獻信第688章 三千北軍不如十幾錦衣衛第105章 砸你個沒眼色的!第27章 今夜你會不會來?第504章 陰謀的前夕第656章 脣槍舌戰第570章 險中逃生第330章 中間派第718章 滿城盡是福爾摩斯第77章 石破天驚的前夕第327章 木牌上的袁紹第720章 翻臉第98章 她來幹什麼?第123章 營嘯第183章 白馬篇第670章 北海孔融的攪局第533章 第十三次了第285章 劉協之死第39章 獨喝敵陣第393章 後堂的兩人第650章 水上的火第177章 暴君啊第378章 謀豫州第475章 越發離奇的濮陽第403章 科舉改革第179章 匈奴又來使了第155章 玉石俱焚!第491章 偶然和必然第551章 掖庭的呂玲綺第66章 連環計後的隱憂第675章 看不懂的笑第111章 忽悠錦馬超第598章 事成事敗皆得利第193章 亂世的瘡傷第7章 土豆引起的深思第197章 都是忠臣啊!第585章 無憂宮、莫愁殿第639章 玉璽那麼多第691章 妥善的謀劃第182章 英才鮑信第105章 砸你個沒眼色的!第654章 歷史選擇了這三家第386章 口音第300章 賤人就是矯情第491章 偶然和必然第99章 無鹽女第185章 英雄所見略同第368章 最終的地點第796章 這種事兒,也太邪門兒了吧?第558章 好好幹第795章 出名,要趁早啊第784章 智商太低易傳染第358章 陛下…英明第138章 罪己詔第396章 老狐狸要幹什麼?第371章 這一切都是假的?第108章 六六六,豹子!第415章 沒那麼容易第532章 還有一件重要的事第238章 攔住那小子!第5章 董卓你湊什麼熱鬧?第361章 這怎麼回事兒?第174章 朕,準了!第7章 土豆引起的深思第726章 玉帶之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