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7章 淡茶論軍事

“故此,陛下的意思,是讓臣擔任此番救援馬孟起的主將?”張郃默默說出這句話,熱氣騰騰的茶霧讓他看起來有些面目模糊,語氣也波瀾不驚,讓劉協感受不到他此時的情緒。

“不錯,現在尚書檯中的兵曹正在籌備出征的糧草器械,假如沒有其他問題,七天之後,你便可重新披上戰甲,去征服屬於你的星辰大海。”劉協也沒有在意張郃的情緒,而是伸出了修長的手指朝着西邊指了指,嘴角流出一絲洞悉的笑意:“當然,你也可以選擇不去。畢竟,失敗者總有有理由將一切怪罪在命運,或者他人身上的。”

對於張郃的遭遇,劉協深表遺憾。甚至,有時候他夜深人靜的時候回想一番,感覺自己的穿越真的很失敗。皇甫嵩、朱儁、馬日磾的死,他可以原諒自己,畢竟歷史上這些人基本上都死在了這個時間段。可如盧植、馬騰這兩位,卻還因爲他的到來,反而比歷史上更早地離去了。

張郃這裡,劉協不清楚歷史上他投靠曹操的時候,是否保全了家眷。但從袁紹自官渡戰敗後便誅殺了田豐一事來推測,張郃的家眷應該也是沒有保全的。但即便如此,劉協也讓張郃足足提前了兩年時間就體會了這種痛楚。

不過這時候張郃已然經歷了一年多的沉淪,劉協自然也不能在這個時候往事重提,只能用這樣的激將法激勵着他向前。

張郃當然明白劉協的意思,但再度看到劉協的面容時,他心中不由爲何便升起一股無名的怒氣。這種怒火,他無論從道義和理智上,都不能向劉協發作,只能壓抑着反駁劉協道:“陛下似乎太異想天開了,臣在此困頓一年有餘,即便有心重新振作、報效漢室,難道一切就可以這樣說重來便重來嗎?”

“你是指哪些方面?”劉協攤了攤手,似乎早就料到了張郃這樣的詰問。

看到劉協這麼一副‘天下之事、盡在朕掌握之中’的神態,張郃甚至有拍案而起的衝動。兵者,國之重器,非生死存亡之時不可輕動也。他這個天子也曾領兵出征過數次,難道連這些淺顯的道理都不懂嗎?

不說張郃他自己此刻的狀態,就說前線局勢、山川地形,敵方情報等等這些主將必然要了解的消息,張郃還一無所知。最重要的一點,是他張郃早已不統兵一年有餘,又該率領那支部隊前去迎敵?

“山川地形這個,最容易搞定,朕殿中有一套沙盤模擬圖,你一夜時間便可將關西地貌瞭然於胸。出征之前,朕也會爲你配上幾名嚮導。你自己其實也會這樣做,這根本不是問題。”

“前線局勢,這個也不是問題。既然朕允許你領兵出征,自然會抽調一支錦衣衛供你調遣。朕可以保證,在長安當中,朕知道什麼你便知道什麼。出長安之後,朕不知道的,你也會優先知道。至於說敵方情報這點,跟這條一樣,朕不必贅言。”

“至於說軍隊這件事,的確有些困難。不過,你很幸運,因爲長安城中正好有一萬左右剛訓練一年的北軍可供你調遣。其校尉韓浩、文聘二人皆可擔當大任,有什麼不懂的,你儘可以信任託付他們。此外,還有張繡的三千西涼鐵騎也會歸你統御,畢竟對付羌胡遊騎,還是騎兵對騎兵爲好。”

劉協逐條將張郃的擔憂解對下來,說罷還悠悠喝了口茶,看到了一旁的楊修,又開口道:“對了,他也會跟你一起去。不過,他的建議你可以聽取,採用時要慎重。其中原因,你與他相識一年,想必自然知道爲什麼。”

張郃擡眼看了一下正在搖着骰壺百無聊賴的楊修,對劉協最後一句叮囑深爲贊同。不過,他還是不能便這樣答應劉協的任命:“陛下,恕臣直言,在逆臣袁紹帳下之時,微臣統御大戟士,皆數年舊部。將士上下一心,同生共死。此番出征,陛下只允一萬餘兵士,縱然算上役夫、輔兵,也不過兩萬餘,救援尚且兵力不足。此番陛下又這般七拼八湊,必然存在兵不識將、將不識兵的困局,如此,又如何能一戰功成?”

“不錯嘛,已經開始自我代入、分析戰情了。”劉協聞言,不由莞爾一笑,又添滿了茶水後,纔開口道:“你說的這些,其實也正是朕即將要做的大事。事實上,很不幸的,你正好被朕抽中選作了試驗品。”

“試驗品?”結識楊修不短時日的張郃,自然明白這三個字是什麼意思。一張臉瞬間變得慍怒,又忍不住苦笑:這位天子,可真膽大包天,什麼都敢突破嘗試啊……

“不錯,就是試驗品。”劉協摸了摸自己脖頸上早已不見的鞭痕,臉色漸漸凝重起來:“這件事跟你說說其實也無妨,當然,你要明白,法不傳外耳,有些東西,你們聽聽便罷了……”

張郃和楊修頓時變得慎重起來,但神情也各有千秋,張郃的慎重是那種軍人肩負命令的凝重,而楊修的慎重裡,更多的還有聽聞奇聞秘辛的刺激嚮往。

“歷朝以來……不對,是以後的朝……”陷入自己邏輯裡的劉協,這時候就很恨身邊沒有任何一個穿越人士,逼得他有時想暢所欲言的時候,還得打斷思維:“嗯,是有漢以來,擁兵自重者最爲天子所忌憚。董卓當初之所以能作亂關中,無非就是因爲他手握重兵,且那還是絕對聽命於他的一支強悍部隊。朕乃天子,自然不想再令此等禍事重演。”

“然亂世已開啓,以干鏚濟世之舉又勢在必行。朕不想重現董卓之亂,更不想當那功成之後誅殺恩臣的君王,故此,防患於未然便是朕一直在考慮的問題。”

將前提道明之後,劉協又喝了一口茶,看向張郃道:“就如你張儁乂,你麾下大戟士皆數年舊部,除卻你張郃一人之言,恐怕袁紹的符令他們都不認。袁紹想殺你,未嘗沒有這一層緣故。畢竟,抽調你的大戟士組建完全獨立、只聽命他袁紹的刺天曹,中間可不能多出你一個張郃來。”

“所以,漢室的軍權,朕也必然要牢牢掌握在自己的手中。畢竟,刀這種利器,往往自己握着刀柄才安心,誰也不能免俗。可天下大亂,朕又要用強力的兵鋒蕩平亂世,自然不能讓兵士的戰鬥力減弱,針對這樣的兩難狀況,朕做出的應對之策,便是一靜一動之法。”

“陛下,何爲一靜一動?”楊修最喜這等謀劃,不待劉協停頓,便開口問道。

“所謂一靜,就是穩固不變的軍制之策。漢室的軍制改革你們即便不熟稔,也有所耳聞。朕雖巧立名目,但從本質而言,就是將暴秦的‘軍功授爵’這一制度拿了過來。朕不太相信靠着絕對的信念可以保證兵士的忠誠,那些大字都不識的大兵們,更願意相信的,還是實實在在的功績和賞賜。毫無疑問,軍功授爵這一制度,是最有效、也最明智的保證軍隊戰鬥力的制度。”

張郃統率兵卒多年,對於兵士的需求最爲深知。他完全理解也深有體會,漢軍的軍制,使得他們的戰鬥力和絕死頑強的鬥志是天下諸侯軍隊少有的。而且,漢室軍制還與軍紀結合起來,並使得軍紀優先於賞賜,也保證了兵士不會再該退的時候,不從將令孟浪酣戰。

縱然他不想承認,但事實就是,這兩年的漢軍在軍制的獎懲約束下,才最像一支有戰鬥力、有紀律的軍隊。

“那何爲一動呢?”被調動起了興趣的張郃,已然有些忘記了西征之事,也開口問道:“此事爲何又與臣爲試驗品有關?”

“當然有關,不僅有關,事實上,你就是朕的電、朕的光,朕唯一的神話。朕將所有的希望都託付在了你的身上,你懂不懂?”劉協忽然有些激動,對着張郃脫口而出了心頭的話語。

張郃一時大驚,拜伏在地道:“臣,臣愚鈍,臣實在不懂啊……”

“沒事兒,不懂沒關係。”劉協大氣地擺了擺手,心中對自己補了一句:只要你沒說‘臣妾做不到’,朕就放心了。

第535章 關西的隱憂第746章 麴義此人第547章 鬥將第171章 落寞的王允第115章 賈狐狸的名頭第388章 虎癡許褚!第802章 屋漏偏逢連夜雨第464章 女人最瞭解女人第559章 或許吧第456章 風雨後的平靜第245章 你們都壞透了第502章 是非功過第72章 止欲將第459章 磨人的小妖精第47章 乾兒子第257章 古之惡來第618章 竟然是這個原因第572章 伏壽的一語雙關第783章 這個日子有點不吉祥第431章 不賭第689章 意下如何?第463章 真正的戰場第611章 孺子不可教也第415章 沒那麼容易第64章 李儒的奇怪建議第782章 正一教第602章 陳家的鴻門宴第458章 新年禮物第473章 我們是曹軍第273章 少帝遺孀第496章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第283章 軍亂第250章 焦灼的軍議第17章 董卓和士大夫的蜜月期第737章 黑夜混戰第691章 妥善的謀劃第501章 陳宮的拙計?第11章 董卓的發家史(上)第146章 順應歷史潮流的計策第292章 這算不算證據?第32章 勾搭荀攸第189章 狂傲的馬超第622章 百命換一語第742章 袁本初何在?!第280章 大典第568章 都陷入了沉思第217章 這就是漢軍?第272章 皇后背叛自己?第170章 都是亂賊第515章 有本事兒耍大斧啊?第384章 大漢的第一夫人第636章 我們是不是寵臣?第431章 不賭第679章 大招放出來了?第679章 大招放出來了?第37章 張遼張文遠第591章 河出圖、洛出書第690章 一夜白頭第8章 對未來的憂慮第117章 呂布的惱怒第107章 聖人有言?第324章 戰吧!第520章 不談就是談第82章 那一劍,從何而來?第694章 不戰而屈人之兵第484章 很尷尬的開局第496章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第277章 不該開的城門第505章 郭嘉的自言自語第651章 要結束了……第735章 大戰開啓第54章 算命的老鄒第434章 送你漫畫代表我的心第470章 非騙即偷第186章 與虎謀皮?第127章 李儒的算法第625章 錦衣夜行第661章 津津樂道第171章 落寞的王允第327章 木牌上的袁紹第792章 草廬論天下第725章 博弈和交易第433章 我這可是有槍頭的喲第536章 降將張郃的機遇和挑戰第317章 西北決戰的前夕第441章 又是酒宴第751章 可憐的許攸第623章 守株待兔第390章 愁眉不展第472章 猶如昨日長安第686章 袁紹的玩火之計第738章 輜重亂敵第137章 胡軫叛變第615章 水淹廬江第747章 轉戰官渡第403章 科舉改革第52章 呂布獻信第487章 都得去第553章 朕原來這麼出色?第148章 再不是我的對手!
第535章 關西的隱憂第746章 麴義此人第547章 鬥將第171章 落寞的王允第115章 賈狐狸的名頭第388章 虎癡許褚!第802章 屋漏偏逢連夜雨第464章 女人最瞭解女人第559章 或許吧第456章 風雨後的平靜第245章 你們都壞透了第502章 是非功過第72章 止欲將第459章 磨人的小妖精第47章 乾兒子第257章 古之惡來第618章 竟然是這個原因第572章 伏壽的一語雙關第783章 這個日子有點不吉祥第431章 不賭第689章 意下如何?第463章 真正的戰場第611章 孺子不可教也第415章 沒那麼容易第64章 李儒的奇怪建議第782章 正一教第602章 陳家的鴻門宴第458章 新年禮物第473章 我們是曹軍第273章 少帝遺孀第496章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第283章 軍亂第250章 焦灼的軍議第17章 董卓和士大夫的蜜月期第737章 黑夜混戰第691章 妥善的謀劃第501章 陳宮的拙計?第11章 董卓的發家史(上)第146章 順應歷史潮流的計策第292章 這算不算證據?第32章 勾搭荀攸第189章 狂傲的馬超第622章 百命換一語第742章 袁本初何在?!第280章 大典第568章 都陷入了沉思第217章 這就是漢軍?第272章 皇后背叛自己?第170章 都是亂賊第515章 有本事兒耍大斧啊?第384章 大漢的第一夫人第636章 我們是不是寵臣?第431章 不賭第679章 大招放出來了?第679章 大招放出來了?第37章 張遼張文遠第591章 河出圖、洛出書第690章 一夜白頭第8章 對未來的憂慮第117章 呂布的惱怒第107章 聖人有言?第324章 戰吧!第520章 不談就是談第82章 那一劍,從何而來?第694章 不戰而屈人之兵第484章 很尷尬的開局第496章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第277章 不該開的城門第505章 郭嘉的自言自語第651章 要結束了……第735章 大戰開啓第54章 算命的老鄒第434章 送你漫畫代表我的心第470章 非騙即偷第186章 與虎謀皮?第127章 李儒的算法第625章 錦衣夜行第661章 津津樂道第171章 落寞的王允第327章 木牌上的袁紹第792章 草廬論天下第725章 博弈和交易第433章 我這可是有槍頭的喲第536章 降將張郃的機遇和挑戰第317章 西北決戰的前夕第441章 又是酒宴第751章 可憐的許攸第623章 守株待兔第390章 愁眉不展第472章 猶如昨日長安第686章 袁紹的玩火之計第738章 輜重亂敵第137章 胡軫叛變第615章 水淹廬江第747章 轉戰官渡第403章 科舉改革第52章 呂布獻信第487章 都得去第553章 朕原來這麼出色?第148章 再不是我的對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