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8章 智勇魏文長

一槍挑死了張純,敖烈躍馬揚鞭,大喝着下達了攻擊的命令:“血殺所屬,殺!”

三千血殺營精銳立刻高喊着迴應:“血殺之魂,有征無戰!”然後在馬超和許褚的帶領下,分作兩隊殺向了張純帶來的叛軍。

魏延看着三千血殺營呼嘯着殺出,暗想自己自從投效敖烈以來,還沒有建過大功,眼下張純已經被敖烈殺死,想要立功就只能着落在峭王身上了。當下四處一望,看到峭王已經帶着烏桓騎兵跑出幾十步之外了,魏延立刻招呼其餘的兩千騎兵,向着峭王的方向追了上去。

魏延一行人的動向,沒有引起任何人的注意,因爲血殺營精銳氣勢高漲的衝鋒,成功地吸引了所有人的眼球,從而爲魏延的轉向離開間接做出了完美的掩護。

下達了攻擊的命令之後,敖烈一馬當先,挺起霸王槍殺入叛軍叢中。這些叛軍眼看着自己的首領張純被敖烈一槍斬殺,哪裡還有戰鬥下去的心思?士氣低落不說,更是陷入了羣龍無首的局面,人數雖然多,但是卻號令不一各自爲戰,有向前衝鋒的,也有在原地不動的,甚至還有挪動着腳步一點點往後退的。

敖烈卻不管這些,掄起霸王槍一掃就是一大片,凡是被霸王槍掃到的叛軍,無不哀嚎着骨斷筋折地倒飛出去。遠遠看去,敖烈給人的感覺就像是天庭中主掌殺伐的巨靈神,力大無窮、兇猛異常。

血殺營精銳在馬超和許褚的帶領下,就像是兩把鋒利的尖刀,帶着呼嘯斜向刺入了叛軍的兩肋,就好像是用滾燙的尖刀插入了牛油中一樣,瞬間就把叛軍的陣型撕開了兩條大口子。在一片人仰馬翻之中,血殺營精銳們手中鋼刀不停地伸縮,每一次伸縮,都會準確無誤地帶走一片叛軍的血肉。

劉虞騎在馬上觀察着戰場,敏銳地嗅到了戰機。於是轉頭對史渙說道:“公劉,現在叛軍被烈兒的部下撕開了側翼,你速速帶領本部人馬從正中央殺入,以形成合圍之勢。”

史渙眼含熱淚地深深看了劉虞一眼,似乎是要用這一眼,來永遠記住劉虞的音容笑貌。之後才哽咽着領命答道:“末將領命。”然後招呼本部人馬從直撲向叛軍,從正面發起了攻擊。

剛和叛軍接觸,史渙就用出了全身的力氣,舞起大刀一刀劈飛了一名叛軍校尉,似乎是要把心中的憤怒在這一刀中完全發泄出來一樣。史渙身後的漢軍也都是感同身受,每一次揮出武器,都攜帶着無盡的憤怒和力量,殺的叛軍節節敗退。

暫且先把正面戰場上的廝殺放到一邊。

魏延帶領兩千騎兵一路狂奔,順着峭王所部留下的馬蹄向北追去。轉過一個山腳,前面出現了兩條路。一條是大路,平坦寬闊;另一條卻是小路,崎嶇難行。魏延來到岔路口,仔細觀看地上的馬蹄印,發現峭王的大部隊應該是直奔大路而走的。魏延剛要下令追擊,一名部下的騎兵忽然驚“咦”了一聲。

回過頭看向部下騎兵,魏延沉聲問道:“發現了什麼問題嗎?”那名騎兵恭敬地回答:“將軍,小人認識這裡的路,這兩條路都通往漁陽,但是大路卻比小路遠了近百里,烏桓人顯然是不認識路,只顧走平坦的大路了。”

魏延沉吟了一會兒,心中念頭急轉,考慮着該走哪條路。想了一會兒,魏延下定了決心,朗聲對身後的兩千騎兵說道:“諸位,主公常說富貴險中求,小路雖然崎嶇難行,但是勝在路途較近,我意,咱們抄小路過去包抄烏桓人。”

兩千騎兵紛紛說道:“願從將軍安排。”

見到部下無人反對,魏延揮手說道:“走小路!”說完率先從向小路上跑去。

直到真正走上了小路,魏延才體會到了什麼叫崎嶇難行,他原本是荊州人士,荊州一半的地區都是江河湖泊,雖然也有山,但是山勢都比較平坦,何曾向北方的崇山峻嶺這樣難走?開始的時候,小路上只是石頭多了些,路面有些坑坑窪窪的不甚平整,只要小心一些就不會影響進軍的速度。可是隨着越來越深入,路面變得更加難走起來,不但石頭越來越多,甚至還會冷不丁地在路面上出現或大或小的土坑。奔行中的騎兵一個不注意,就會掉進土坑中,被土坑別斷了馬腿,出現非戰鬥減員的情況。

其中有一段山路,讓膽子一向很大的魏延都後怕不已。那段山路十分狹窄,最多也只能容納兩匹馬並行,小路的一邊是高聳的山峰,而另一邊,卻是高達十幾丈的懸崖。漢軍騎兵們在魏延的鼓舞和帶頭作用下,壯着膽子小心翼翼地策馬走上了山路,其中有戰馬失足的,馬上騎士就會帶着一連串的慘叫跌落到懸崖下邊,摔得粉身碎骨。僅僅是這一段山路,就摔死了數十人之多。

然而,皇天不負有心人,魏延終於帶着部下騎兵走出了山路,來到了和大路交界的一個山腳下。魏延走出山路後,來不及舒緩一下緊張的心情,第一時間翻身下馬,步行來到大路上進行勘察,經過仔細的勘察,魏延確定峭王所部已經被自己甩在了身後,還沒有路過這裡。

於是,魏延開始了周密的安排。他讓騎兵們分作三隊,兩隊騎兵埋伏到大路兩側的樹林裡觀時待變。另外一隊騎兵全部下馬,砍下樹木或者搬來石頭擋住前方通往漁陽的道路,只在大路中間留下可容一騎通行的空隙。

做好了這一切之後,魏延指揮部下紛紛隱藏好了身形,靜心等候峭王所部的到來。

沒讓魏延等待太久,峭王果然帶着一衆烏桓騎兵向魏延設下的埋伏圈中奔來了。

“籲——”峭王策馬來到大路上的亂石堆前停住馬,看着眼前的石堆樹幹擋住了去路,不由得疑惑的道:“這是怎麼回事?趕緊去幾個人把大路清理出來。”跟隨在峭王身後的數十名親衛紛紛下馬去清理道路。其餘的烏桓騎兵則都是伏在馬背上稍事休息,長途奔跑已經讓他們的身體出現了疲勞。

數十名峭王的親衛剛走到亂石堆前,還沒等動手清理障礙,兩邊的樹林中忽然弓弦震動之聲大作,緊接着從樹林中射出大量的箭矢,把數十名親衛盡數亂箭射殺。

“敵襲——!”一名親衛臨死前,大聲喊出了這句話。

不用他說,烏桓人也知道自己肯定是遭遇了埋伏,所有人都強行打起精神,四下尋找着敵人的蹤影。

一陣喊殺聲自兩邊的樹林中傳出,兩隊漢軍騎兵從中策馬衝殺了出來。峭王看到果然有漢軍的伏兵,急忙指揮部下分頭迎敵。可是峭王悲哀的發現,大路雖然寬闊,但是也沒有寬到可以讓他從容結陣迎敵的地步。所以峭王也只能任由部下形成散兵線,自由殺敵了。

很快,兩邊的漢軍騎兵就衝殺到了烏桓人面前。烏桓人是原地迎戰,再加上受到了道路的限制,近萬烏桓人同時擠在同一條道路上,所以失去了戰馬的機動力,變成了騎在馬背上的步兵,而且他們因爲是騎在馬上,靈活性又不如純粹的步兵,從而使他們的戰鬥力降到了最低谷。而漢軍騎兵則是從兩側奔襲而來,有着天時地利人和的全面優勢,藉助着戰馬的衝擊力,聲勢驚人的衝進了烏桓人的隊伍中。

第一排的烏桓騎兵立刻就被漢軍帶來的強大沖擊力,撞得失去了平衡,驚叫着從馬背上跌落,然後被漢軍繼續前進的馬蹄碾成了粉碎。接着,第二排的烏桓人還沒反應過來,就被呼嘯而來的漢軍騎兵一刀砍下了頭顱。直到漢軍騎兵殺到第三排烏桓人面前時,烏桓人才做出了反應,雙方陷入了激戰之中。

遠處的魏延看到時機已到,翻身上馬,雙腿使勁一磕馬腹,獨自一人從大路的正前方直奔峭王殺去。

峭王一直在關注着身後的戰場,指揮着部下和漢軍騎兵交戰。根本就沒看到的魏延策馬狂奔,直到聽見身後有馬蹄聲傳來,回頭一看,纔看到魏延虎目圓睜,殺氣騰騰的向自己奔來,距離自己已經不足十步遠了!

魏延就是這麼算計的,用亂石和樹枝先行引起峭王的疑惑,在讓兩側的伏兵亂箭射殺峭王的親衛,把峭王的位置暴露出來;然後在安排兩側的伏兵殺出,吸引峭王的視線,轉移他的注意力;等到戰鬥徹底打起來之後,戰場上喊殺聲大作的時候,魏延才單槍匹馬的從正面直奔峭王,意欲一舉將峭王刺殺於馬下。

峭王看到飛奔而來的魏延,頓時被嚇了一跳,想要招呼親衛們上前抵擋,這才發現自從親衛們被射殺後,自己身邊十步之內已經是完全的空白地帶。同時因爲兩邊漢軍騎兵的突然殺出,自己還沒來得及召集其他部下來守衛自己。

無奈之下,峭王只得舞刀迎向了魏延,試圖斬殺魏延,解決掉自己眼前的困境。看到峭王的反應,魏延嘴角掛上了一絲得意的微笑。現在的峭王和他的部下一樣,失去了戰馬帶來的機動力,充其量也就是坐在馬背上的步兵而已,而且還是自廢雙腿的步兵。面對這樣的對手,如果還不能將其斬於馬下,那魏延也就不是魏延了。

噹啷——

一聲巨響過後,魏延夾帶着巨大沖擊力的一刀,劈的峭王措手不及,手中戰刀被魏延劈到了一邊,全身空門大開。

“受死!”魏延大喝一聲,雙手高高舉起手中大刀,自上而下,照着峭王已經失去了防衛能力的身體斬了下去。

撲哧——

峭王來不及再做出任何躲閃動作,就被魏延一刀連肩帶背劈成了兩段!

一刀得手,魏延藉着兩馬交錯的時機,伸出左手抓住峭王的頭冠,右手握住大刀接近刀刃處的刀柄,在峭王的脖子上一抹,藉助着戰馬的衝擊力,輕易地割下了峭王的頭顱。然後高舉起左手中的人頭,大聲喊道:“峭王已經伏誅,爾等還不早降?”

就在魏延擊殺了峭王的同時,南方千里之外吳郡富春縣府衙內,一個十七八歲的少年手中拿着寶劍,不怒自威的看着圍在他身邊的數十名隨從。嚇得數十人紛紛後退,無一人敢走上前去。

少年怒喝:“都與某閃開!某定要去宛城找那敖烈一決勝負,看看究竟誰才能當的起小霸王的稱號。”

這個少年,是江東吳郡人,名叫孫策,因爲孫策從小力大無窮,所以江東的百姓都稱他江東小霸王,孫策自己很喜歡這個稱號,他也一直都把楚霸王項羽當成是自己的偶像。他的父親就是新任的長沙太守孫堅。

自從敖烈要走了黃忠之後,前任長沙太守韓玄從敖烈那裡得到了大量的錢財,索性棄官不做,當起了富家翁。所以,吳郡的孫堅就補上了長沙太守的職位,帶着部下人馬去上任了。

誰知道孫堅前腳剛走,留守富春的孫策就要去宛城找敖烈決鬥,於是,就有了剛纔的一幕出現。

吱呀一聲,院門被打開了,一個壯漢和一個少年走了進來,兩人看到院子裡一片狼藉,都是見怪不怪了,孫策脾氣暴躁,稍不如意就喜歡摔東西,這已經不是什麼秘密了。

敢於在孫策發脾氣的時候接近孫策的,只有少數幾個人而已。除了孫堅之外,眼前的這兩人也在此行列之內。這兩個人一個是孫堅的得力副將,名叫程普,字德謀,是右北平人;那個少年,就是孫策的親生兄弟,叫孫權,字仲謀。孫權長的十分奇特,髮色是尊貴的紫色,雙眼的眼瞳也和普通人不同,不是黑色,而是略帶深邃的藍色。

孫權和程普來意很明顯,就是來勸說孫策的。他們知道孫策十分自傲,得知敖烈竟然也被人稱作小霸王,勢必會找到敖烈一決高下。可是還沒等兩人開口,孫策就提前堵住了兩人的嘴:“誰要是不讓某去找那敖烈比武,某今後絕不在和他說一句話!”

對於孫策言出必行的性格,孫權程普自然十分清楚,想好的說辭被孫策一句話全給堵死了,孫權無奈的苦笑道:“大哥,可是現在敖驃騎奉詔北上平亂去了,已經不在宛城了。”

孫策仰頭看向了北方,神色堅定地說道:“那某就去幽州找他!普天之下,只有一個人配得上小霸王的稱號,那個人,就是我孫策!”

第380章 血殺再揚威第86章 王者歸來(三)第273章 家有**三位!第98章 功成萬骨枯(四)第470章 喪家之犬(二)第418章 溫柔與殺戮第154章 呂布再揚威第294章 鹹魚翻身第454章 宿命的終結(一)第105章 忠烈碑第240章 坐領江東第245章 燕京律第41章 東萊太史慈第191章 大鬧鄴城(一)第208章 曹操的野望第209章 說服臧霸第263章 且看馬如龍第335章 劉備得蜀第299章 血戰洛陽(四)第432章 關羽歸心第142章 三英戰呂布第400章 三線開戰(四)第42章 再收虎將第204章 駐紮難水第413章 放虎歸山(一)第118章 呂布的抉擇第338章 雙喜臨門第331章 波濤暗涌第157章 一石三鳥第142章 三英戰呂布第38章 請君入甕第487章 決戰官渡(二)第17章 路遇王敖第362章 霸王再臨(二)第460章 雙雄歸附(一)第111章 厲兵秣馬第190章 何陋之有第441章 棄車保帥第95章 功成萬骨枯(一)第99章 功成萬骨枯(五)第149章 王允獻貂蟬第102章 東風破、百花殘(一)第367章 過五關斬六將(一)第194章 張合來投第79章 賈詡初獻計第122章 雖千萬人吾往矣(三)第485章 斬將奪旗(二)第19章 定親第90章 遼西危局第141章 羣雄混戰第450章 粗中有細第177章 命懸一線第131章 華雄揚威第373章 喜訊頻傳第54章 西涼錦馬超第425章 罪有應得第116章 人算不如天算第345章 漢中爭奪戰(三)第267章 封狼居胥(三)第94章 水能載舟亦能覆舟第417章 曹操的決定第142章 三英戰呂布第388章 攝政王第293章 瞞天過海第233章 逢場作戲第422章 斬顏良、誅文丑第349章 漢中爭奪戰(七)第251章 決戰烏桓山(一)第231章 劉協發威第148章 絕戶之策第261章 內訌第251章 決戰烏桓山(一)第197章 俘獲芳心第228章 孫策崛起(二)第151章 爭端乍現第113章 兄弟聚首第475章 暴風雨前的寧靜第87章 王者歸來(四)第225章 不與君侯爲敵第320章 奮勇爭先第161章 血殺再現第108章 四面合圍第172章 血色歸途(四)第195章 洗盡鉛華第157章 一石三鳥第328章 兼而有之第172章 血色歸途(四)第185章 變法第45章 初見劉關張第295章 樂極生悲第480章 金戈鐵馬(五)第162章 梟雄的落寞第423章 關羽的請求第292章 敖烈來援第109章 劉宏遺詔第462章 治理江東第一詔第264章 彷如四百年前第491章 大決戰(上)第304章 受封燕王第86章 王者歸來(三)
第380章 血殺再揚威第86章 王者歸來(三)第273章 家有**三位!第98章 功成萬骨枯(四)第470章 喪家之犬(二)第418章 溫柔與殺戮第154章 呂布再揚威第294章 鹹魚翻身第454章 宿命的終結(一)第105章 忠烈碑第240章 坐領江東第245章 燕京律第41章 東萊太史慈第191章 大鬧鄴城(一)第208章 曹操的野望第209章 說服臧霸第263章 且看馬如龍第335章 劉備得蜀第299章 血戰洛陽(四)第432章 關羽歸心第142章 三英戰呂布第400章 三線開戰(四)第42章 再收虎將第204章 駐紮難水第413章 放虎歸山(一)第118章 呂布的抉擇第338章 雙喜臨門第331章 波濤暗涌第157章 一石三鳥第142章 三英戰呂布第38章 請君入甕第487章 決戰官渡(二)第17章 路遇王敖第362章 霸王再臨(二)第460章 雙雄歸附(一)第111章 厲兵秣馬第190章 何陋之有第441章 棄車保帥第95章 功成萬骨枯(一)第99章 功成萬骨枯(五)第149章 王允獻貂蟬第102章 東風破、百花殘(一)第367章 過五關斬六將(一)第194章 張合來投第79章 賈詡初獻計第122章 雖千萬人吾往矣(三)第485章 斬將奪旗(二)第19章 定親第90章 遼西危局第141章 羣雄混戰第450章 粗中有細第177章 命懸一線第131章 華雄揚威第373章 喜訊頻傳第54章 西涼錦馬超第425章 罪有應得第116章 人算不如天算第345章 漢中爭奪戰(三)第267章 封狼居胥(三)第94章 水能載舟亦能覆舟第417章 曹操的決定第142章 三英戰呂布第388章 攝政王第293章 瞞天過海第233章 逢場作戲第422章 斬顏良、誅文丑第349章 漢中爭奪戰(七)第251章 決戰烏桓山(一)第231章 劉協發威第148章 絕戶之策第261章 內訌第251章 決戰烏桓山(一)第197章 俘獲芳心第228章 孫策崛起(二)第151章 爭端乍現第113章 兄弟聚首第475章 暴風雨前的寧靜第87章 王者歸來(四)第225章 不與君侯爲敵第320章 奮勇爭先第161章 血殺再現第108章 四面合圍第172章 血色歸途(四)第195章 洗盡鉛華第157章 一石三鳥第328章 兼而有之第172章 血色歸途(四)第185章 變法第45章 初見劉關張第295章 樂極生悲第480章 金戈鐵馬(五)第162章 梟雄的落寞第423章 關羽的請求第292章 敖烈來援第109章 劉宏遺詔第462章 治理江東第一詔第264章 彷如四百年前第491章 大決戰(上)第304章 受封燕王第86章 王者歸來(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