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51章 激戰區水(上)

區水是黃河的支流,也是一條比較重要的中型河流,河水寬百丈,水面平靜,但暗流頗急,兩岸都是高地,漢軍在南岸修建了防禦工事,並築成三座小型城堡。

城堡上安裝了上百架重型大黃弩,這種大黃弩由兩個身強力壯的士兵‘操’控,可將五尺長的大箭‘射’到一百五十步外,可以穿透皮筏子上的木排,是對付胡人皮筏子的重要武器。

另外在岸邊部署了八百名士兵,他們藏身在長約兩裡的沙袋牆後,劍拔弩張,嚴陣以待,河邊負責防禦的主將是校尉吳蘭,也張任的部將,此時他已聽見了對岸的號角聲,回頭對士兵令道:“傳我的命令下去,準備作戰,戰鼓響起,即可‘射’擊!”

他又對另一名士兵道:“去稟報都督,匈奴軍隊即將發動進攻!”

士兵轉身飛奔而去,片刻奔至城下大喊道:“啓稟都督,敵軍即將進攻!”

城頭上,張任也隱隱聽到了對岸的號角聲,他注視河面,只見河面上升起一層薄如輕紗似的白霧,不利於防禦,他心中有些擔心,探頭喊道:“轉告吳將軍,不用死守,形勢不利就立刻撤回!”

報信兵返回河邊稟報了烏蘭,吳蘭喝令道:“投石機準備!”

南岸上的三十架中型投石機吱吱嘎嘎拉開了,士兵放上了火球,只要一聲令下,便點火投擲,烏蘭的目光又投向河面,河面上的輕霧遮住了視線,雖然這對進攻有利,但對於進攻敵軍,它同樣造成了一定的障礙。

數百隻皮筏子在暗流湍急的河水中艱難划行,適合渡水的河段並不多,區水三百餘里的河段中,要麼是‘亂’石密佈,要麼兩岸懸崖峭壁,只有靠近高奴縣城這一段水流稍緩,兩邊比較平坦,適合渡河。

三千羯人士兵拼命划動筏子,一刻鐘後,大隊皮筏已經到了河水中央,石鞣緊緊盯着他的軍隊,只見他們在若隱若現的白霧中消失,石鞣立刻回身令道:“第二隊出戰!”

第二支三千士兵紛紛奔至河邊,扔出數百隻皮筏子,爬上筏子緊跟着前鋒隊伍而去,就在這時,南岸忽然響起了急促的戰鼓聲。

戰鼓聲就是命令,百架大黃弩同時‘射’出,百支五尺長的大箭脫弦而出,強勁地‘射’入江中,此時,數百隻皮筏子已在薄霧中若隱若現,百支長箭破空而出,突然出現在羯人士兵眼前,羯人士兵措不及防,一名士兵被長箭穿‘胸’而過,發出一聲慘叫,翻身落水,皮筏聲的士兵頓時‘亂’成一團。

長箭不斷破空而出,儘管大部分‘射’入水中,但還是有不少長箭‘射’中了皮筏,士兵慘叫落水,皮筏傾覆,只片刻間,便有七八隻皮筏被‘射’沉。

這時,

幾支長箭破空而出,同時‘射’向一艘大型皮筏,皮筏上載有百餘名士兵,羯人士兵嚇得紛紛躲閃,長箭‘射’透木排,刺破了下面的幾隻皮囊,皮筏子開始失衡,儘管一隻大型皮筏是由數十隻甚至百隻皮囊組成,但皮筏子同樣講究平衡,一旦平衡被打破,空筏尚可保持穩定,可上面坐滿了士兵,情況就大不一樣了。

在劇烈的搖晃中,這隻大型皮筏轟然傾翻,百餘名士兵大叫着落水,在河中紛紛掙扎求救,但河面下暗流湍急,他們只掙扎了幾下,便被暗流捲入水底,不知所蹤。

一連三艘大型皮筏傾覆,兩百五十餘名士兵落水,羯人士兵嚇得心驚膽戰,爲首千夫長大喊道:“加快速度!加快速度!”

就在這時,渡河士兵的頭頂上傳來了異響,衆人紛紛擡頭,只見空中出現刺眼火光,緊接着數十隻巨大的火球迎面撲來,或砸中皮筏,皮筏上轟然傾翻,士兵們紛紛落水。

更多的火球砸入水中,但這並不意味着平安無事,相反,威脅更大,烈火沒有因入水而熄滅,火球在水中繼續熊熊燃燒,迅速向皮筏子靠近,羊皮筏子最害怕火,沾火即破,士兵們嚇得大喊大叫,拼命用長矛去捅不斷靠近的火球,意外發生了,從火球內涌出大量液體,着火即燃,水面上也燃燒起來。

這是一名工匠想出的辦法,火油球的內芯是用羊皮薄囊裝滿火油,外面用火布包裹,一旦火布燒穿皮囊,裡面的火油就會流出,在水面上燃燒,從而對羊皮筏子形成致命威脅,這是漢軍對付匈奴人皮筏渡河的利器。

只是還不等火布被燒穿,‘性’急的羯人士兵們便用長矛捅破了裡面的皮囊,大量火油流出,使河面上變成一片火海,士兵們嚇得魂飛魄散,大喊大叫,不少皮筏被火焰點燃,皮囊燒破,士兵們一片慘叫,紛紛跳水求生。

接二連三的火球從天而降,河面上的火勢越來越大,最前面的百艘皮筏子陷入一片火海中之中,河面上一片哭嚎慘叫,後面的皮筏子嚇得紛紛調頭逃回。

北岸上,石鞣被河面的烈火驚得目瞪口呆,他原本不準士兵後撤,但此時,望着紛至逃回的士兵,他也無計可施。

不僅是羯人發生了恐慌,以爲是天火降臨,竟然能在水中燃燒,數千人跪在河邊祈禱,就連匈奴單于呼廚泉和右賢王劉去卑也被驚動了,紛紛催馬上前來察看。

呼廚泉的臉‘色’十分難看,他當然不會認爲這是什麼天火,這必然是漢軍的武器,剛纔他看得清楚,是從城頭投來的火球,只是這種火竟然能在水面上燃燒,着實讓他感到不可思議,不過此時呼廚泉對劉去卑十分不滿,他和漢軍打了這麼久的‘交’道,居然不告訴自己,漢軍有這麼厲害的烈火武器。

呼廚泉極爲不滿地狠狠瞪了劉去卑一眼,“右賢王,你應該知道吧!”

劉去卑連忙搖頭道:“我和漢軍打‘交’道時間不長,只知他們弓弩厲害,卻不知他們用火也如此犀利。”

其實劉去卑知道一點點,當初漢軍不就是用火球摧毀了烏桓人的大營嗎?只是劉去卑沒有想到這種火竟然能在水中燃燒,他卻不敢過多解釋,越解釋越糟糕,這時,羯人酋長石勒催馬上前道:“單于,攻勢還沒有發動,我的軍隊就已經損失一千餘人,這樣打下去,我的軍隊都會被燒死在河中。”

呼廚泉重重哼了一聲,“初戰就失利,還南征什麼,不要給我解釋原因,一個時辰後,給我奪下南岸。”

石勒還想再申辯,呼廚泉卻不再給他機會,調轉馬頭便走了,劉去卑搖搖頭,也一起離去,石勒半晌說不出一句話,這時,他兒子石鞣催馬上前問道:“父親,他可同意?”

石勒苦笑一聲,嘆息道:“他根本沒有把我們的死活放在心上。”

“王八蛋!”石鞣低低罵了一聲。

他目光又投向河面,咬牙道:“這樣進攻,我們必全軍覆沒不可。”

他話音剛落,身後響起一個‘陰’‘陰’的笑聲,“其實漢軍的火球不是沒有漏‘洞’。”

石氏父子一回頭,只見身後站着一名漢人中年文士,石鞣曾在劉去卑帳下爲將,認識此人,是劉去卑的漢人幕僚李令,他心中大喜,連忙躬身道:“請先生教我!”

李令指着河面笑眯眯道:“我剛纔仔細看了對方的火球距離,他們的投距大概在兩百步左右,這樣,你們渡河點只要北移三百步,就可以避開對方的火球打擊。”

“可是河面上的烈火怎麼辦?”

李令呵呵笑了起來,“河水是向東流,難道烈火還能逆水向西燃燒不成?”

石鞣重重一拍腦‘門’,他真是急糊塗了,怎麼沒有想到,這時,李令又道:“兩百步以上的投石機至少是中型,必須要固定,所以你們不用擔心投石機會向西移動,不過要當心對方的弩箭和大黃弩。”

“我明白了,先生的提醒,石鞣當銘記肺腑!”

石鞣催馬向岸邊奔去,大聲喝令,催促士兵們改道向西,這時,李令也回到了劉去卑身邊,劉去卑笑問道:“怎麼樣?他們接受先生的建議嗎?”

李令點點頭,“看樣子是接受了,不過,就算奪取南岸其實也沒有多大的意義,我們很難奪取城池。”

“這個就不用你我‘操’心了,單于的目的是‘逼’漢軍來援助,相信他會有應對方案。”說到這,劉去卑的臉上浮現出一絲難以察覺的‘陰’冷笑意。

.........

李令的建議並沒有錯,火球的‘射’程確實無法超過三百步,當五千羯人士兵的皮筏改在上游三百步外渡河時,他們終於擺脫了烈火焚燒的惡運,不過漢軍的弩箭卻嚴陣以待。

在一片喝喊聲中,五千羯人士兵發動了第二次進攻,這一次他們不再猶豫,使足了力氣,拼命划動皮筏,數百艘皮筏飛一般向對岸駛去,而南岸的漢軍早已張弩上弦,等待着敵軍殺來。

但作爲南岸防禦主將,吳蘭的責任不僅是要儘可能地防禦住敵軍的進攻,還要未雨綢繆,做好最壞的打算,由於南岸上的三十架投石機已失去了防禦作用,吳蘭毫不猶豫地下令拆毀投石機,不能被匈奴人得到,與此同時,大黃弩也從固定‘射’擊,改爲移動‘射’擊,軍士們將百餘架大黃弩搬到沙袋牆上,放上長箭。

“將軍,已經進入大黃弩‘射’程!”一名士兵急向吳蘭稟報。

吳蘭當即下令道:“大黃弩‘射’擊!”

.........

第569章 連夜追擊第348章 夜戰安陸第347章 賈詡之謀第583章 武昌偶遇第1116章 再見伏後第23章 一戰成名第517章 迎頭痛擊第873章 勇猛激戰第758章 江東風雲(二)第229章 謀士之爭第1018章 初戰京口第851章 激戰區水(上)第313章 內部紛爭第989章 最後談判第119章 叔侄夜談第426章 蜂弩問世第268章 劉表之死第44章 常山玉真子第25章 有人歡喜有人憂第465章 交州插曲第981章 迴歸長安第467章 陶政升官第701章 家事風波第998章 折戟姑臧第400章 荀攸四策第745章 豫章之痛第864章 刺殺敵酋第300章 飲馬漢水第491章 矛盾初現第944章 江東破局第724章 騎兵出險谷第1118章 計中之計第202章 夫人路線第249章 徐庶勸諸葛第656章 廢后立妃第643章 張遼北歸第283章 北擊烏桓第610章 血戰西城(下)第269章 得失之間第1064章 兔死狗烹第846章 魔高一丈第38章 錦帆賊第447章 陶湛探營第671章 被迫撤軍第978章 爭糧事件第731章 意外來客第22章 臺前臺後的較量第764章 江東風雲(八)第530章 成都投降(下)第892章 心有靈犀第353章 蘄春風雲第90章 血戰突圍第186章 浴血大戰第826章 砧板之魚第75章 許都之謀第438章 孫權抉擇第825章 夜攻烏桓第865章 以身報國第952章 強攻合肥第606章 放長線釣魚第912章 張遼之謀第526章 激戰成都(三)第279章 諸葛亮與賈詡第669章 上方谷(下)第904章 傀儡天子第339章 局勢不明第188章 彭澤生變第334章 劉備之憂第208章 諸葛不在家第733章 荊南危機第997章 貴霜騎兵第853章 雍縣軍議第562章 兵臨武都第1036章 江東末路(下)第568章 大軍壓境第900章 勸降陳羣第224章 議婚第314章 劉備歸來第732章 是去是留第845章 滿城搜捕第105章 大恩於陶第962章 合肥對峙第412章 攻城不利第53章 張允蔡瑁第614章 襄陽消息第258章 黃雀在後第1084章 各尋出路(下)第822章 直搗老巢第660章 兵至西城第529章 成都投降(上)第367章 緊急應對第1064章 兔死狗烹第760章 江東風雲(四)第1051章 難容政敵第52章 荊州第一肥缺第71章 冤家路窄第982章 長安西市第850章 圍攻高奴第974章 最後通牒第460章 達成共識(下)
第569章 連夜追擊第348章 夜戰安陸第347章 賈詡之謀第583章 武昌偶遇第1116章 再見伏後第23章 一戰成名第517章 迎頭痛擊第873章 勇猛激戰第758章 江東風雲(二)第229章 謀士之爭第1018章 初戰京口第851章 激戰區水(上)第313章 內部紛爭第989章 最後談判第119章 叔侄夜談第426章 蜂弩問世第268章 劉表之死第44章 常山玉真子第25章 有人歡喜有人憂第465章 交州插曲第981章 迴歸長安第467章 陶政升官第701章 家事風波第998章 折戟姑臧第400章 荀攸四策第745章 豫章之痛第864章 刺殺敵酋第300章 飲馬漢水第491章 矛盾初現第944章 江東破局第724章 騎兵出險谷第1118章 計中之計第202章 夫人路線第249章 徐庶勸諸葛第656章 廢后立妃第643章 張遼北歸第283章 北擊烏桓第610章 血戰西城(下)第269章 得失之間第1064章 兔死狗烹第846章 魔高一丈第38章 錦帆賊第447章 陶湛探營第671章 被迫撤軍第978章 爭糧事件第731章 意外來客第22章 臺前臺後的較量第764章 江東風雲(八)第530章 成都投降(下)第892章 心有靈犀第353章 蘄春風雲第90章 血戰突圍第186章 浴血大戰第826章 砧板之魚第75章 許都之謀第438章 孫權抉擇第825章 夜攻烏桓第865章 以身報國第952章 強攻合肥第606章 放長線釣魚第912章 張遼之謀第526章 激戰成都(三)第279章 諸葛亮與賈詡第669章 上方谷(下)第904章 傀儡天子第339章 局勢不明第188章 彭澤生變第334章 劉備之憂第208章 諸葛不在家第733章 荊南危機第997章 貴霜騎兵第853章 雍縣軍議第562章 兵臨武都第1036章 江東末路(下)第568章 大軍壓境第900章 勸降陳羣第224章 議婚第314章 劉備歸來第732章 是去是留第845章 滿城搜捕第105章 大恩於陶第962章 合肥對峙第412章 攻城不利第53章 張允蔡瑁第614章 襄陽消息第258章 黃雀在後第1084章 各尋出路(下)第822章 直搗老巢第660章 兵至西城第529章 成都投降(上)第367章 緊急應對第1064章 兔死狗烹第760章 江東風雲(四)第1051章 難容政敵第52章 荊州第一肥缺第71章 冤家路窄第982章 長安西市第850章 圍攻高奴第974章 最後通牒第460章 達成共識(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