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三十七章 劉焉瘋狂

古道城城西的荒野之上,幾萬大軍,正在發足狂奔,恨不得多生出兩條腿來,也好跑得再快一些。

雷銅不斷朝後面看去,面帶憂慮和埋怨之色。

“不行,我要回去救泠苞。”

他忽然停住了戰馬,掉頭往回跑。

“站住!”張任厲聲大喝:“本將軍命令你,率軍撤退,不得有誤。”

雷銅一臉憤恨地看着他:“張任,別對着老子大呼小叫。平日裡打仗之時,我雷銅敬你的本事,才恭恭敬敬聽你調遣,如今你用泠苞做誘餌,犧牲他的性命,讓自己逃脫,這等事,我雷銅就是不服,你不去救,我自己去。”

張任被他一通責罵,卻是沒有做聲,反而神色黯然,低頭不語。

雷銅見狀,只當他是有所羞愧。

“哼!”

他冷哼一聲,率軍便獨自離開。

“雷銅,你休要犯渾!”嚴顏快步上前,毫不客氣地一把將他拽下了馬背。

“你以爲同意泠苞出城引戰之時,張將軍不心痛麼?我川蜀之地,地貧民少,國力遠不能與洛陽朝廷相提並論,這幾萬將士,出征涼州,如今損失過萬,已是十分慘重,如今糧草已失,如果不能及時撤去漢中,必將全軍覆沒,到時候蜀中僅剩的兵馬,如何抵擋洛陽虎狼之師?”

雷銅似乎有些冷靜了下來,但一想起泠苞孤軍奮戰,還是心頭十分痛心。

“可是……”

“別說了。”嚴顏喝斷了他的話。

“泠苞將軍主動請纓,前往引開洛陽兵馬,就是要給我等爭取撤兵之時機,你再這般胡鬧下去,拖延了撤兵撤兵進程,敵軍一旦追來,豈不辜負了泠苞一番苦心?”

嚴顏說得義正嚴詞,鏗鏘有力,雷銅雖然滿心不甘,卻終究難以反駁。

張任長嘆一聲:“我張任對天起誓,終有一天,定會爲泠苞將軍報仇雪恨!”

說完之後,他頭也不回地繼續行軍。

幾天之後,接到張勇回傳的奏報的劉赫,自是十分歡喜。

“三弟,四弟,五弟,三人一同出馬,果然戰無不勝。斬首一萬三千餘級,殺死蜀軍大將泠苞,將僞帝劉焉老賊的兵馬,全部趕回了益州。”

荀彧問道:“張勇將軍稱他沒能將蜀軍全殲,更未曾抓獲其主將張任,特此請罪,不知陛下意欲如何處置?”

“呵呵,四弟向來這般嚴於律己。朕從未要求他活捉張任或取回張任首級,只要奪回武都郡,守住益州北境門戶,日後自有機會收拾他們。如今軍令已然完成,自當獎賞纔是。”

二荀對此自然也沒有異議。

“陳留戰況如何?”劉赫問了一句。

荀彧取過一份奏章:“正有今日一早剛到之軍報。高將軍與曹操在陳留對峙多日,雙方只是偶有摩擦,未曾激烈廝殺。如今陳留各城,高將軍佔據三分有二,曹軍佔據剩下一分。高將軍特來奏明陛下,他以爲當在陳留長期據守,不可輕易冒進,不知陛下準否?”

劉赫毫不猶豫道:“嗯,倒也在意料之中。兗州乃曹操根基所在,所藏兵力,只怕不下二十萬,不過要想戰勝伯平,卻也不已。如今雙方都在等待時機,未發現對方破綻之時,想來不會真正動手。告訴伯平,兗州戰事,一切由他自專,不必請示於朕。朕已賜他假節之權,儘可如四弟一般,執掌前線軍政大權。”

“遵旨。”

這時荀攸笑了一聲:“高將軍與張將軍,雖然皆是朝中統兵一等一的大將,性格沉穩,胸襟廣闊,然高將軍處事,卻又有所不同。他對陛下向來畢恭畢敬,哪怕手握假節大權,在非緊急情況之時,依舊事事奏報。平日被宣入宮時,也是一直正襟危坐,且從不與任何文武官員私下來往。就怕陛下給了他這份旨意,日後非戰之時,他依舊會繼續日日回來奏報請示。”

聞言,劉赫也是苦笑一聲:“是啊,伯平萬般皆好,就是這腦筋直了一些。朕歷來賞賜給他的良田、宅院、珠寶,多被他拿去分給了陣亡將士,且都是以朝廷的名義送去,堂堂徵南將軍,安正亭侯,這日子過得卻和尋常縣令無異,未免對自己也太苛責了一些。”

一說到這裡,劉赫忽然想起了什麼:“對了,他那長子高翼,當初朕剛定冀州之時,他就隱姓埋名跟隨徐晃和牽招軍中,如今算來也有不少日子了,朕一直疏忽,不曾過問,你二人可知曉他的近況?”

荀彧說道:“臣略有耳聞。那高翼入徐晃麾下之後不久,就隨徐將軍駐紮雁門,這兩年,雁門雖然少有戰事,卻也偶有軻比能犯境,那公孫瓚於幽州之地日漸壯大,也是野心滋生,常以各種藉口,到中山、雁門之地試探。這高翼總能衝鋒在前,十分勇猛,且機靈多智,又比其父多幾分圓滑,因此頗得徐將軍重用,現下已是軍中隊率。”

“哦?果然是虎父無犬子,正兒平日習武之時就常提到他,今年新年,命徐公明、牽子經,護送強陰侯來洛陽過年,順便讓他們將賬下有潛力的年輕將領一併帶來,也好讓伯平見見他兒子。”

強陰侯就是當初的漢獻帝劉協,自從他禪位予劉赫之後,便去了強陰縣,過着田園牧歌的生活,整日與牛羊馬,還有一些雜耍匠人過活,比之當初做皇帝之時,可要歡樂許多了。

“如今已近九月,還有四個月便是新年,如此,臣稍後便擬旨,分別送往雁門和中山,好教他們早早準備。”

劉赫微微點頭道:“文若自去辦來便是。”

他說完之後,便埋頭批閱奏章,卻見荀彧並沒有離開,而是一副欲言又止的模樣。

“怎麼?文若還有事要說?”

荀彧想了想,最後還是開口了:“陛下可還記得數日前處斬了那郭喬之後,百官的反應?”

劉赫不知他怎麼會突然提起這件事。

“百官的反應?除了郭喬等被殺的五人長輩進宮哭訴喊冤之外,朕沒留意百官還有什麼反應。自那日他們被朕訓斥一頓,責令他們回去對家族子弟嚴加管教之後,這許多時日過去,萬事順遂,連他們的父母親人,也再無任何異議,何況百官?文若難道聽到了什麼風聲?”

荀彧說道:“並非臣聽到了什麼消息,只是臣覺得,其中太過蹊蹺。將他們五人處斬,雖然符合國法軍紀,然而朝中法紀敗壞,已非一日,諸多家族,早已習慣了橫行無忌,正如當初陛下和皇后娘娘,在南城糉子店所遇的汪氏子弟一般,怎會將法紀放在眼中?如今五人橫遭此禍,諸多家族竟然能這般忍氣吞聲,臣以爲十分不尋常。”

“臣也附議尚書令之言。”荀攸也站了出來。

劉赫卻是大笑起來。

“哈哈……二位愛卿多慮了。如今朕定鼎中原,朝中軍政大權,皆由朕一手掌控,非昔日桓靈二帝時可比。這五人身犯國法軍紀,有此下場,乃是合情合理。朕當然知道,諸多家族,不會如此輕易就心服口服,可他們縱然心有怨憤,又能如何?退一萬步說,即便他們之中,有人膽大包天,妄圖勾結外敵,裡應外合,顛覆朝綱,難道朕還會懼怕不成?”

兩人一聽,雖然並不贊同,卻也找不出什麼理由來繼續勸服劉赫,因此都不再說話。

轉眼之間,中秋節來臨。

在這個年代,中秋節還不是什麼特別盛大的節日,有人過,也有人不過,然而劉赫是來自二十一世紀的人,對這個能夠放長假的節日,自然是一直銘記於心,這一日,他照舊讓張妤在後宮準備好了糕點茶水,白天早早忙活完了政務,就去後宮與家人團聚一堂,盡享天倫之樂。

然而,就在這一夜的喜慶之後,第二天一早,一個爆炸性的消息傳入了宮中。

“到底怎麼回事?”劉赫神色十分難看,他一邊快步向書房走去,一邊對跟隨一旁的荀彧和荀攸問道。

荀彧緊隨左右,躬身回道:“僞帝劉焉,突然大肆封王,除了劉氏宗室的劉表、劉繇和劉備分別被封爲楚王、吳王和齊王之外,連孫堅、曹操、公孫瓚、焦和這些外姓之人,竟然都得以封了郡王。”

“孫堅受封廬江王,曹操陳留王,公孫瓚北平王,焦和濟南王,孔融北海王,陶謙彭城王,朱儁老將軍之子,交州刺史朱符也被封爲南越王,甚至於連他們的子嗣,都被封了縣侯的高爵。”

“這老狐狸瘋了不成?”劉赫破口大罵。

“祖宗明訓,非劉氏子孫不可封王,這老賊是要自絕於我劉氏宗族之外麼?”

荀攸急忙說道:“劉焉必定是看張任在涼州大敗,益州北伐之路已被阻斷,因此狗急跳牆。他自知若繼續這樣下去,不出兩三年,定位朝廷所滅。這等時候,他哪裡還顧得上祖訓,與其到時被誅滅九族,不如放手一搏,以此王位來拉攏諸侯相助於他,與陛下抗衡。”

說話間,三人已經來到了御書房之中。

“諸侯有何反應?”劉赫雙目透着寒意。

荀彧說道:“青州刺史焦和,北海太守孔融,徐州刺史陶謙,揚州刺史劉繇,當時便將益州使者斬殺,並昭告天下,忠心於陛下,與益州劉焉勢不兩立。劉表與劉備雖不曾接受冊封,卻並未殺死益州來使,亦未曾叱責劉焉。其餘人等,至今尚無表態,可謂是牆頭草兩邊倒。而兗州曹操,更是發檄文攻訐陛下,說您……”

“朕恕你無罪,快說!”劉赫已是十分不耐煩。

“遵旨。曹操檄文中說,陛下本鄉野匹夫,膽敢欺凌幼主,謀奪神器,擅殺忠良,實乃大漢第一……第一奸佞,天下人當共誅之……”

“可恨!”劉赫盛怒之下,一掌拍出,竟然直接將面前的御案生生拍斷。

“還不止於此。白馬羌、鍾羌等近二十個羌人部落,以及鮮卑軻比能,遼東烏桓王,皆相應逆賊劉焉,指責陛下性情殘暴,殺害其無數部落子民,紛紛起兵反叛。朱符當場嚴詞拒絕益州來使,卻遭當地土著士族暗算而死,交州大族士氏一族當代家主士燮,宣佈自領交州,接受冊封,隨後起兵十萬,囤於北境。”

第三百七十九章 袁紹出逃第六百十二章 張妤教夫第十四章 少爺長工第九百零一章 賦稅之爭第四百二十一章 三公進言第六百三十三章 江東霸王第二百二十七章 半路怪人第四百二十六章 荀彧首計第五百六十七章 局勢突變第九百二十章 驚呆士人第二十四章 陷入危局第三百三十一章 驚世倡議第六百三十六章 王允獻女第五百一十七章 壺關之戰第三百零九章 搶奪谷口第一百四十九章 計劃實施第二百四十一章 鮮卑首領第八百六十五章 動搖國本第三百一十四章 危機爆發第一千六十七章 潑天大功第六百四十八章 醫館怪客第一千三十八章 武聖關羽第一千八十二章 孟達心思第九百三十九章 曹氏五虎第二百五十二章 三大名商第四百六十九章 蛛絲馬跡第三百六十四章 密召董卓第六百零八章 震動商行第二百八十五章 白波山賊第七百八十章 別來無恙第一千三十八章 武聖關羽第六百九十三章 現撿功勞第五百二十六章 全軍覆沒第一百三十章 絕世良駒第九百二十五章 榨乾世家第三百五十四章 借刀殺人第十三章 聰明丫頭第九百十八章 太學開學第五百六十八章 衆將混戰第五百五十七章 袁尚得志第七百三十一章 最後底牌第二百五十七章 安漢商行第一百三十章 絕世良駒第三十一章 竟然是他第九百二十八章 重重佈局第三百一十六章 全面進攻第八百八十一章 新的利器第九百十二章 路遇強賊第八百七十八章 奇特山寨第四百九十六章 打開城門第五百六十七章 局勢突變第一千三十二章 矛盾爆發第二百三十六章 武卒神機第四百五十七章 合開酒樓第七十八章 入夢頓悟第八百三十五章 豫州初戰第九百八十八章 再施離間第四十四章 老賊授首第一百八十八章 夜宴豪強第五百一十八章 射術比拼第七百九十七章 益州聖旨第七十四章 新婚之夜第二百三十章 遊氏兄弟第二百七十一章 單挑關羽第八百三十六章 計中之計第一千五十三章 全面大戰第八百三十九章 始料未及第七百八十四章 夾擊張勇第三百七十章 董卓膨脹第六十二章 獨鬥五賊第一千零四章 英雄救美第九百四十三章 三管齊下第四百二十八章 天牢異動第四百五十五章 超級惡魔第一千一百二十七章 開戰藉口第六十二章 獨鬥五賊第五百二十八章 後手發動第九百一十章 琅琊諸葛第七百五十八章 曹操抉擇第一千一百章 操縱輿論第九十章 神兵初現第七百四十八章 不利局勢第一千十九章 再生變故第一百九十四章 再戰黃巾第六百八十一章 關朱之爭第二十六章 慶功賀宴第八百八十一章 新的利器第六百六十八章 韓遂敲詐第二百二十三章 一箭雙鵰第五百八十章 傾巢而出第六百二十二章 破門而出第四百五十九章 北境豐收第一千零五章 瘋狂公主第五百九十七章 袁紹全力第一千七十二章 全面進攻第八百五十八章 高順連敗第八百八十九章 割讓三州第五百八十四章 劉袁會面第一千六十一章 學生而已第一百七十九章 實力膨脹
第三百七十九章 袁紹出逃第六百十二章 張妤教夫第十四章 少爺長工第九百零一章 賦稅之爭第四百二十一章 三公進言第六百三十三章 江東霸王第二百二十七章 半路怪人第四百二十六章 荀彧首計第五百六十七章 局勢突變第九百二十章 驚呆士人第二十四章 陷入危局第三百三十一章 驚世倡議第六百三十六章 王允獻女第五百一十七章 壺關之戰第三百零九章 搶奪谷口第一百四十九章 計劃實施第二百四十一章 鮮卑首領第八百六十五章 動搖國本第三百一十四章 危機爆發第一千六十七章 潑天大功第六百四十八章 醫館怪客第一千三十八章 武聖關羽第一千八十二章 孟達心思第九百三十九章 曹氏五虎第二百五十二章 三大名商第四百六十九章 蛛絲馬跡第三百六十四章 密召董卓第六百零八章 震動商行第二百八十五章 白波山賊第七百八十章 別來無恙第一千三十八章 武聖關羽第六百九十三章 現撿功勞第五百二十六章 全軍覆沒第一百三十章 絕世良駒第九百二十五章 榨乾世家第三百五十四章 借刀殺人第十三章 聰明丫頭第九百十八章 太學開學第五百六十八章 衆將混戰第五百五十七章 袁尚得志第七百三十一章 最後底牌第二百五十七章 安漢商行第一百三十章 絕世良駒第三十一章 竟然是他第九百二十八章 重重佈局第三百一十六章 全面進攻第八百八十一章 新的利器第九百十二章 路遇強賊第八百七十八章 奇特山寨第四百九十六章 打開城門第五百六十七章 局勢突變第一千三十二章 矛盾爆發第二百三十六章 武卒神機第四百五十七章 合開酒樓第七十八章 入夢頓悟第八百三十五章 豫州初戰第九百八十八章 再施離間第四十四章 老賊授首第一百八十八章 夜宴豪強第五百一十八章 射術比拼第七百九十七章 益州聖旨第七十四章 新婚之夜第二百三十章 遊氏兄弟第二百七十一章 單挑關羽第八百三十六章 計中之計第一千五十三章 全面大戰第八百三十九章 始料未及第七百八十四章 夾擊張勇第三百七十章 董卓膨脹第六十二章 獨鬥五賊第一千零四章 英雄救美第九百四十三章 三管齊下第四百二十八章 天牢異動第四百五十五章 超級惡魔第一千一百二十七章 開戰藉口第六十二章 獨鬥五賊第五百二十八章 後手發動第九百一十章 琅琊諸葛第七百五十八章 曹操抉擇第一千一百章 操縱輿論第九十章 神兵初現第七百四十八章 不利局勢第一千十九章 再生變故第一百九十四章 再戰黃巾第六百八十一章 關朱之爭第二十六章 慶功賀宴第八百八十一章 新的利器第六百六十八章 韓遂敲詐第二百二十三章 一箭雙鵰第五百八十章 傾巢而出第六百二十二章 破門而出第四百五十九章 北境豐收第一千零五章 瘋狂公主第五百九十七章 袁紹全力第一千七十二章 全面進攻第八百五十八章 高順連敗第八百八十九章 割讓三州第五百八十四章 劉袁會面第一千六十一章 學生而已第一百七十九章 實力膨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