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5章 飛將之威

荀攸急匆匆的走進了徵西大將軍府中,懷中則是抱着幾卷竹筒,面色頗爲憂慮。

正在和賈詡談論政務的劉燁見到荀攸走進府中,當即轉頭道:“哦?關東大戰的情報來了,公達快說給我聽。”

歷史軌跡發展到現在終於有了變化,原本龜縮洛陽的董卓因爲失去了西涼之地,趁着諸侯尚未在酸棗會盟之前,派出兩路大軍,分別以徐榮和呂布兩人爲主帥,因此劉燁對於這場大戰的最終歸屬頗感興趣。

荀攸將竹簡放在桌案上,隨手展開一卷。

“徐榮兵出武關,日夜疾行直奔南陽,袁術出兵與徐榮交戰,五萬南陽軍被徐榮一戰擊潰。”

一旁的賈詡面不改色:“袁術雖爲後將軍,實則志大才疏,要不是孫堅斬殺了張諮,只怕袁術早已成爲喪家之犬,況且涼州兵向來驍勇善戰,擊潰疏於操練的南陽兵實屬正常。”

數月之間,劉燁對賈詡可謂厚愛有加,連升三級,加俸祿千石,如今已經是軍師中郎將,因此賈詡對劉燁倒也是投桃報李。

聽到賈詡的話,劉燁點了點頭:“然後呢?”

荀攸凝重道:“主公只怕想不到,長沙太守孫堅也被徐榮擊敗,如今與袁術一同退往潁川,但是兩人重整兵馬,南陽郡與長沙兵不足萬人。”

劉燁一愣:“光是南陽兵就有不下五萬人,兩軍合兵一處卻不到五一之數?”

涼州平叛之戰,劉燁對孫堅的韜略和孫堅軍的勇猛印象頗深,想不到徐榮竟然如此厲害。

賈詡開口道:“大將軍,詡在董卓軍中呆過一段時間,對於徐榮倒是知曉一二。”

劉燁嗯了一聲:“文和快說。”

“徐榮乃是遼東人氏,之前在董卓軍中一直默默無聞,聽說李儒對他頗爲欣賞,想必此次以徐榮爲武關一路軍主帥而非李郭樊張四人之一,應當是出於李儒的建議。”

而荀攸道:“攸聽說孫文臺戰敗之後,也頗爲驚訝,因此找出軍中沙盤研究了一番這場戰事,發現徐榮的用兵風格與戰國時一位名將頗爲相似。”

“是誰?”

“白起。”

荀攸接着道:“白起用兵,善於機動作戰,殺傷敵軍有生兵力,攻魏大梁之戰,攻趙長平之戰,皆是如此。而徐榮擊敗袁術孫堅之後,同樣派兵大量絞殺潰兵,袁術孫堅因此一蹶不振。”

劉燁面色凝重,幸虧自己出兵早,要是再晚幾個月,董卓徹底壓服了數萬北軍和幷州軍,到時候十萬大軍席捲而出,雍涼二州境內沒有險要,最適合騎兵奔馳作戰。

賈詡拱手道:“將軍不必擔憂,張郃將軍已經將藍田縣修築的固若金湯,即便是敵軍從潼關而出,也必將在藍田關下碰壁。”

聽到賈詡之言,劉燁鬆了一口氣,張頜當初立下軍令狀,三月之內將藍田修築成軍事堡壘,他到任之後並無作爲,漸漸的民夫有些懈怠,張頜忽然大發雷霆,將消極怠工的民夫斬殺一人,民夫大吃一驚,急忙人人加緊修築,總算是在三月之內把藍田縣修築的固若金湯。

劉燁想起來什麼,對荀攸問道:“公達,虎牢關一路的呂布軍攻勢如何?”

荀攸笑道:“主公這是擔憂曹將軍麼?”

劉燁笑笑:“我與孟德兄乃是征戰黃巾時的故交,自然要關心一二。”

荀攸嘆了口氣:“曹將軍同樣遭逢兵敗,不過保住了性命,退往豫州沛國,與往揚州募兵的族弟曹仁會合,重整軍勢。”

呂布和曹操兩人可謂是生死冤家,歷史上曾在兗州和徐州兩地多次交鋒,互有勝敗,不過如今曹操剛剛起兵,軍力薄弱,而呂布則是背後有董卓的支持,能夠戰勝曹操倒也在情理之中。

呂布率領幷州鐵騎東出虎牢關,殺向兗州腹地,首當其衝的便是陳留郡的張邈和曹操兩人,張邈名氣很大,位列八廚之一,清談乃是長處,領軍作戰卻是短板,因此張邈乾脆把陳留軍交給摯友曹操統一指揮。

曹操部五千義兵再加上陳留一萬郡兵,合計一萬五千之數,爲了向全天下表示堅決抵抗的決心,曹操決心揮師與呂布軍野戰,正面擊潰敵軍。

不過曹操卻不是魯莽之人,在軍師戲志才的建議下,曹操在陳留郊外樹林中設置伏兵。

兩萬幷州軍來到陳留城下,當即在呂布的指揮下發動猛攻,幷州軍常年戍邊,與匈奴人和鮮卑人交戰,士卒精銳。而陳留軍少經戰陣,儘管有曹操,夏侯惇夏侯淵等人的指揮,不過卻也只能苦苦支撐。

曹操眼見陷入苦戰,當即依戲志才所言,在呂布軍之後發動伏兵,伏兵在李典樂進二人率領下衝擊呂布後軍,幷州軍陣腳大亂。

“但是沒想到,呂布命令一支區區七百人的軍隊轉身猛攻,不過幾柱香的功夫,樂進李典兩人麾下三千軍馬便被這支七百人的軍隊擊潰,聽說這支兵馬的主將名爲高順。”荀攸道。

劉燁卻是念念有詞:“陷陣營?”

荀攸好奇道:“莫非主公知道這支兵馬,這當真是知己知彼了。”

劉燁解釋道:“呂布號稱飛將,軍中有八健將,高順乃是八健將之首,麾下七百餘人攻城陷陣,無往不利,因此被稱之爲陷陣營。”

荀攸點點頭,接着道:“高順擊潰曹操伏兵,隨後轉擊陳留軍,曹操抵擋不住,率潰軍敗走,張邈亂軍中與曹操失陷,輾轉到了南皮,投奔了渤海太守袁紹,曹操到了豫州沛國。”

“呂布一戰擊潰曹操張邈之後,揮師北上,先後兩戰分別擊潰駐紮於河內郡的太守王匡,東郡太守橋瑁,解除了洛陽的威脅。兗州刺史劉岱聽說之後,不敢與呂布交戰,龜縮於濮陽城中,與濟北相鮑信互爲犄角,呂布軍久攻不下,不過如今兗州境內,呂布可謂是如日中天。”

劉燁疑問道:“韓馥,袁紹,張揚等人還不出兵,在黃河以北麼?”

第109章 縱火“行兇”第213章 馬騰堅守第162章 大軍雲集第259章 劉燁討董第237章 雲臺殿第87章 夜攻長社第250章 靈帝駕崩第969章 賜九錫第824章 張任赴死第176章 羌人復叛第913章 陣前喊話第654章 留守人選第913章 陣前喊話第898章 于禁撤兵第807章 尾隨夜戰第168章 建功立業在今朝第428章 戲志才獻計第641章 重重包圍第469章 後發者制人第253章 風起雲涌第676章 應對之策第957章 天人之勇第415章 弄巧成拙第849章 圍而不攻第881章 兵臨長江第971章 心虛第236章 安撫涼州第951章 正兵交鋒第215章 所向披靡第921章 平定南北第221章 兵貴神速第776章 行將崩潰第947章 節節抗擊第521章 公孫瓚敗亡第504章 千里送人頭第423章 劉關張趙第762章 賀齊退兵第903章 廝殺第670章 江東大變第896章 陷入苦戰第463章 紅羅燭影第470章 張頜出擊第871章 強攻水寨第747章 棄金逃跑第65章 選拔銳卒第759章 發兵動向第57章 一戰定青州(上)第800章 按部就班第994章 淮南危局第1002章 步度根的背刺第708章 陣前責將第791章 聲東擊西第325章 月黑風高夜,殺人放火時第411章 西涼鐵騎第823章 王累自戕第582章 錦帆甘寧第47章 暗中猜忌第729章 霹靂車第148章 河間張雋義第401章 截獲糧草第992章 騎兵交鋒第128章 人心思歸第678章 周都督來了!第379章 塵埃落定第220章 耿鄙遺言第358章 歲在辛未第766章 周瑜猛攻第510章 高寵北上第470章 張頜出擊第517章 水中激戰第198章 募兵令第419章 連環之謀第414章 平定中原第590章 生擒張允第818章 大獲全勝第63章 鐵骨錚錚盧老帥第471章 法正奇謀第37章 孤城臨淄第725章 自作聰明第823章 王累自戕第476章 小縣大才第967章 審配自焚第731章 再度攻城第264章 兵陳長安第875章 大仇得報第624章 得民心者得天下第912章 大路相逢第208章 聚將會師第308章 幷州之變第144章 金城陷落第554章 河北大去了第171章 親小人第5章 暗箭第425章 僵持一時第399章 將計就計第296章 兵分兩路第739章 一舉破城第404章 互相攻訐第4章 酣戰
第109章 縱火“行兇”第213章 馬騰堅守第162章 大軍雲集第259章 劉燁討董第237章 雲臺殿第87章 夜攻長社第250章 靈帝駕崩第969章 賜九錫第824章 張任赴死第176章 羌人復叛第913章 陣前喊話第654章 留守人選第913章 陣前喊話第898章 于禁撤兵第807章 尾隨夜戰第168章 建功立業在今朝第428章 戲志才獻計第641章 重重包圍第469章 後發者制人第253章 風起雲涌第676章 應對之策第957章 天人之勇第415章 弄巧成拙第849章 圍而不攻第881章 兵臨長江第971章 心虛第236章 安撫涼州第951章 正兵交鋒第215章 所向披靡第921章 平定南北第221章 兵貴神速第776章 行將崩潰第947章 節節抗擊第521章 公孫瓚敗亡第504章 千里送人頭第423章 劉關張趙第762章 賀齊退兵第903章 廝殺第670章 江東大變第896章 陷入苦戰第463章 紅羅燭影第470章 張頜出擊第871章 強攻水寨第747章 棄金逃跑第65章 選拔銳卒第759章 發兵動向第57章 一戰定青州(上)第800章 按部就班第994章 淮南危局第1002章 步度根的背刺第708章 陣前責將第791章 聲東擊西第325章 月黑風高夜,殺人放火時第411章 西涼鐵騎第823章 王累自戕第582章 錦帆甘寧第47章 暗中猜忌第729章 霹靂車第148章 河間張雋義第401章 截獲糧草第992章 騎兵交鋒第128章 人心思歸第678章 周都督來了!第379章 塵埃落定第220章 耿鄙遺言第358章 歲在辛未第766章 周瑜猛攻第510章 高寵北上第470章 張頜出擊第517章 水中激戰第198章 募兵令第419章 連環之謀第414章 平定中原第590章 生擒張允第818章 大獲全勝第63章 鐵骨錚錚盧老帥第471章 法正奇謀第37章 孤城臨淄第725章 自作聰明第823章 王累自戕第476章 小縣大才第967章 審配自焚第731章 再度攻城第264章 兵陳長安第875章 大仇得報第624章 得民心者得天下第912章 大路相逢第208章 聚將會師第308章 幷州之變第144章 金城陷落第554章 河北大去了第171章 親小人第5章 暗箭第425章 僵持一時第399章 將計就計第296章 兵分兩路第739章 一舉破城第404章 互相攻訐第4章 酣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