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二十章 鄭玄病逝

雖然無數的密探都把目光集中在了天機閣上,但凡是闖進天機閣要地之人就從來沒有再出來過,不管再厲害的高手進了天機閣的要地都是死路一條,這頓時就鎮住了無數的宵小之輩。更有人懷疑天機閣裡是機關重重,凡是闖進去的人都死在了機關暗器之下。

更有人說天機閣裡有劍神王越坐鎮,闖進天機閣的人都已死在了他的劍下,所以也令無數的江湖遊俠們是望而卻步,因此天機閣的要地也成了最神秘的地方。而從天機閣裡走出來的人,同樣被認定爲了神秘高手。

當曹真與曹純將此事上報給了曹操後,曹操氣得一拍桌子就說道:“這司馬懿還真是膽大妄爲,他竟然敢挑唆孫權去刺殺劉贇,劉贇要是真那麼好殺都不知道死幾回了,哪裡還輪到他出手。這次劉子安明面上是在警告他,但暗地裡又何嘗不是再提醒本公此風不可長,否則下次針對的就是我曹孟德了。”

曹操一席話說的荀彧、程昱等人是搖頭不止。正如曹操所說,要是劉贇也對各路諸侯首腦展開暗殺行動的話,又有誰能防得住那天機閣裡出來的人呢!

就在曹操打算將司馬懿調回許昌來時,荀彧則在一旁嘆息,道:“孫家完了,這次算是徹底得罪了劉子安,以劉子安睚眥必報的性格,必不會放過那孫權小兒的。主公,還是讓文烈撤出江夏城吧,否則晚了就來不及了。”

聽荀彧這麼一說,可把曹操給嚇了一大跳。劉贇要報復孫權對他的刺殺,曹操也曾想到過,但漢軍想要攻破江夏城應該沒那麼容易吧。

當曹操又把目光看向了荀彧時,荀彧拿出了幾封密信就說道:“斥候剛傳來的消息,漢庭水軍已經全殲了江東水軍的戰船,逼得呂蒙、丁奉等人不得不退回到了江夏城裡。而水軍校尉淩統、董襲等分別喪命在了漢庭水軍的手中,這就是劉贇對孫權展開的報復。一旦孫權失去了江東水軍,就如同被斬去了雙翼一樣,他們又將如何守住江夏城呢。別忘了那呂布呂奉先還在江夏郡裡是肆意橫行,又有誰能擋住他的兵鋒。一旦江夏城被斷了糧道,他們又能堅持多久,所以及早脫身才是明智之舉。”

“文若,你這是想要讓本公放棄那江夏郡不成?”

“主公,那孫權在丟失了江東後,依然敢向主公你提出聽調不聽宣的條件來,可見此人野心不小。與其在他身上浪費人力、物力,還不如讓那劉子安去收拾他,就算丟了一個江夏郡也未必能給我們造成威脅,反而還會牽扯住劉子安的水軍,讓他們無法分身去進攻其他的州郡。”

荀彧此話一出,曹操頓時就醒悟了過來,這是要把劉子安的水軍圈在江夏郡裡啊,只要他們敢離開江夏郡,蘄春郡裡的曹軍就能越過邊境進攻江夏城了。

此時的曹操是滿臉驚喜地說道:“妙,好一招畫地爲牢之計,文若此計深得吾心,就依文若之言調文烈迴轉蘄春城吧。同時把那司馬懿調回許昌來,這也算是給他劉子安一個交待了吧。”

就在曹休被調回蘄春城時,劉贇也很快收到了消息,只見他是呵呵一笑,道:“孫權小兒,現在連曹孟德也放棄了你,我倒要看你拿什麼與本王鬥。來人,傳令給水軍都督魯肅,讓他儘快聯繫上江夏城裡的邊鴻,有了這條內線就能助我們拿下那江夏城來了。同時傳令給呂奉先,讓他率軍趕往江夏城,切斷一切與江夏城裡的聯繫,並防止孫權的逃脫。還有命龐統的大軍前往夏口與水軍會合,到時一起攻打江夏城。”

劉贇的命令一傳出,魯肅和龐統也立馬是行動了起來。就在劉贇也想去夏口助戰時,忽然一封八百里加急止住了他的腳步。原來此信是從青州傳來的,他的恩師鄭玄鄭康成病逝於北海,盧植、蔡邕等人都希望他能回去赴喪。畢竟他也是鄭玄的學生,而且鄭玄活着的時候對他的幫助也很大,因此劉贇不得不放棄了去夏口的念頭,並轉道前往了青州。

建安十七年(公元212年)初月,一代儒家學者、經學大師鄭玄鄭康成病逝於北海高密,享年八十六歲。當劉贇一路兼程地趕到北海高密時,鄭玄已經下葬,不過仍有不少人留在了高密等着他的迴歸。這些人裡大多都是鄭玄的學生,如河內趙商、清河崔琰、清河王經、樂安國淵、樂安任嘏、北海張逸、魯國劉琰、南陽許慈等等,而與劉贇一起回來的孫乾也同樣是鄭玄的學生。

當劉贇去給鄭玄上完香後,這才進了北海書院與盧植、孔融、朱儁、蔡邕等人見禮。這些老人的年紀也不小了,兩年前劉贇還送走了馬日磾,沒想到今日又送走了他的恩師鄭玄。不過劉贇也很欣慰,按歷史上的記載,鄭玄是病逝於公元200年,也就是建安五年,並且還是被袁紹逼迫從軍,最後病死在了元城。

由於有了劉贇的到來,才使得鄭玄多活了十幾年,這怎能不讓劉贇感到欣慰呢。雖然他並未常伴鄭玄左右,但對這位恩師的教導也是銘記於心。

此刻的盧植、孔融、朱儁等人對他是寬慰了一番後,蔡邕則拉着他的手,說道:“你恩師創立鄭學乃是博衆家之長,他在彌留之際還念着你的名字,就是希望你能將他的鄭學是傳承下去。對了,你的恩師還給你留下了兩本著作,分別是《天文七政論》與《中侯》,這可是你恩師嘔心瀝血的鉅著,你可千萬不能埋沒了它們。”

“岳父大人請放心,既然是恩師的鉅著,當然要將它們一代代地傳承下去。並且我還可以令書局出版恩師的鉅著,這樣就有更多人知道恩師的鄭學,並將鄭學是發揚光大了。”

有了劉贇的這番話,蔡邕、盧植等人也是連連告慰老友後繼有人。當劉贇出了北海書院後,也與其他的師兄弟們是見了禮。雖然劉贇貴爲王爺,但他並沒有在師兄弟們的面前顯擺他的身份,依然是客氣地與衆人施禮。

而這些師兄弟們同樣對劉贇很熱情,畢竟劉贇有天下第一才子的身份,其作出的詩詞更是精妙絕倫、廣爲流傳,因此也得到了衆師兄弟們的尊崇。

第一百三十章 調兵入京第四百八十七章 轟天雷第五百七十章 天網恢恢第四百九十四章 坐山觀虎鬥第三百五十六章 殺雞儆猴第一百八十五章 太原之戰 (上)第三百六十八章 捉放曹 (上)第三百二十章 穩定漢中第四十四章 小樑莊第五百七十七章 細柳營第十二章 打臉第二百六十七章 雙星閃耀 (二)第四百四十一章 司馬懿出使雒陽城第三百九十六章 落井下石第一百七十七章 兵圍徐州第二百七十章 雙星閃耀 (五)第二百三十八章 跨時代的發明第五百三十章 五溪蠻夷第六百二十三章 天下一統第三百六十二章 巴東水寨第四百九十九章 索要大小喬第四百九十二章 趁勝追擊第二百七十四章 袁術稱帝第十八章 清河崔家第二百五十一章 鮮卑人的入侵第四百零七章 楊家的預謀 (上)第四百九十二章 趁勝追擊第三百六十一章 草船借箭第三百三十七章 孫劉結盟 (上)第四十七章 建鹽場第六百二十一章 血濺許昌城(下)第四百二十八章 士氏一族 (上)第四百一十章 再進益州第九十六章 召開會議第十二章 打臉第一百九十章 秘密離開青州第三百九十章 王子犯法與民同罪第二十一章 宦官張讓第五百八十五章 將門虎子(中)第一百二十四章 戰漁陽 (下)第一百六十章 龍湊之戰第二百五十三章 連環弩第二百九十六章 孫策遇刺第二百三十四章 休養生息第一百八十一章 曹操中伏第二百零二章 羌胡參戰第三百八十九章 一戰定乾坤第二百一十八章 攻伐徐州 (下)第二百一十章 詐城第二百九十章 素利撤走第七十三章 趙家村第一百零七章 霸王套裝第四百一十七章 渡瀘水 (上)第一百八十四章 攻取壺關第四百二十章 祝融氏第二百七十九章 攻破下蔡第二百二十五章 智取扶風城 (下)第九十六章 召開會議第二百五十三章 連環弩第五十三章 賭約第四百五十八章 烽煙四起 (六)第一百四十七章 遷都長安第五百四十八章 圍追堵截(中)第五百九十四章 同仇敵愾第四百一十六章 截獲糧草與兵器第三百六十六章 赤壁大戰 (下)第一百零七章 霸王套裝第五十二章 貧道孟凌子第二百九十六章 孫策遇刺第四百七十章 周郎故第二章 漢章帝之後第五百九十八章 攻心爲上第六百一十七章 最後的瘋狂(上)第五百零三章 鼓舞士氣第四百三十七章 計中計 (上)第四百二十章 祝融氏第一百六十四章 巧施連環計第四百五十七章 烽煙四起 (五)第五百三十七章 鄧賢請罪第四百六十三章 以一對六第一百八十一章 曹操中伏第一百九十一章 曲阿小將第一百一十六章 出兵高陽第三百二十三章 膽怯的劉璋第五百五十一章 交換俘虜第二百七十九章 攻破下蔡第二十三章 一詩成名第一百五十章 傳國玉璽第八十七章 初顯鋒芒 (上)第五百五十五章 形勢逼人第三百九十章 王子犯法與民同罪第四十二章 造精鹽第二百零五章 奇襲金城第一百六十六章 兵進長安第五百四十九章 圍追堵截(下)第五百六十三章 劉備的決定第四百八十一章 焚城第一百九十二章 小霸王孫策 (上)第五百五十七章 曹操的條件第三百五十五章 不堪一擊
第一百三十章 調兵入京第四百八十七章 轟天雷第五百七十章 天網恢恢第四百九十四章 坐山觀虎鬥第三百五十六章 殺雞儆猴第一百八十五章 太原之戰 (上)第三百六十八章 捉放曹 (上)第三百二十章 穩定漢中第四十四章 小樑莊第五百七十七章 細柳營第十二章 打臉第二百六十七章 雙星閃耀 (二)第四百四十一章 司馬懿出使雒陽城第三百九十六章 落井下石第一百七十七章 兵圍徐州第二百七十章 雙星閃耀 (五)第二百三十八章 跨時代的發明第五百三十章 五溪蠻夷第六百二十三章 天下一統第三百六十二章 巴東水寨第四百九十九章 索要大小喬第四百九十二章 趁勝追擊第二百七十四章 袁術稱帝第十八章 清河崔家第二百五十一章 鮮卑人的入侵第四百零七章 楊家的預謀 (上)第四百九十二章 趁勝追擊第三百六十一章 草船借箭第三百三十七章 孫劉結盟 (上)第四十七章 建鹽場第六百二十一章 血濺許昌城(下)第四百二十八章 士氏一族 (上)第四百一十章 再進益州第九十六章 召開會議第十二章 打臉第一百九十章 秘密離開青州第三百九十章 王子犯法與民同罪第二十一章 宦官張讓第五百八十五章 將門虎子(中)第一百二十四章 戰漁陽 (下)第一百六十章 龍湊之戰第二百五十三章 連環弩第二百九十六章 孫策遇刺第二百三十四章 休養生息第一百八十一章 曹操中伏第二百零二章 羌胡參戰第三百八十九章 一戰定乾坤第二百一十八章 攻伐徐州 (下)第二百一十章 詐城第二百九十章 素利撤走第七十三章 趙家村第一百零七章 霸王套裝第四百一十七章 渡瀘水 (上)第一百八十四章 攻取壺關第四百二十章 祝融氏第二百七十九章 攻破下蔡第二百二十五章 智取扶風城 (下)第九十六章 召開會議第二百五十三章 連環弩第五十三章 賭約第四百五十八章 烽煙四起 (六)第一百四十七章 遷都長安第五百四十八章 圍追堵截(中)第五百九十四章 同仇敵愾第四百一十六章 截獲糧草與兵器第三百六十六章 赤壁大戰 (下)第一百零七章 霸王套裝第五十二章 貧道孟凌子第二百九十六章 孫策遇刺第四百七十章 周郎故第二章 漢章帝之後第五百九十八章 攻心爲上第六百一十七章 最後的瘋狂(上)第五百零三章 鼓舞士氣第四百三十七章 計中計 (上)第四百二十章 祝融氏第一百六十四章 巧施連環計第四百五十七章 烽煙四起 (五)第五百三十七章 鄧賢請罪第四百六十三章 以一對六第一百八十一章 曹操中伏第一百九十一章 曲阿小將第一百一十六章 出兵高陽第三百二十三章 膽怯的劉璋第五百五十一章 交換俘虜第二百七十九章 攻破下蔡第二十三章 一詩成名第一百五十章 傳國玉璽第八十七章 初顯鋒芒 (上)第五百五十五章 形勢逼人第三百九十章 王子犯法與民同罪第四十二章 造精鹽第二百零五章 奇襲金城第一百六十六章 兵進長安第五百四十九章 圍追堵截(下)第五百六十三章 劉備的決定第四百八十一章 焚城第一百九十二章 小霸王孫策 (上)第五百五十七章 曹操的條件第三百五十五章 不堪一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