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打臉

聽到劉贇的回答後,郗慮頓時是心裡一喜,就說道:“那不知世子在家裡都作過哪些詩詞呢?不如念出來讓我們大家也鑑賞一下。”

看着郗慮那一臉不懷好意的表情,劉贇卻將目光投向了窗外。突然他指着窗外的一羣鵝說道:“鵝、鵝、鵝”,當他剛說了三聲鵝時,郗慮頓時是哈哈大笑了起來,道:“不錯,外面是有一羣鵝,而且那羣鵝也是我家恩師所養。”

當郗慮的話音剛落,劉贇又繼續念道:“鵝鵝鵝,曲項向天歌。白毛浮綠水,紅掌撥清波。”

當劉贇剛把這首詩唸完時,房間裡所有的人頓時都安靜了下來。而這時候的郗慮更是漲紅了臉,卻一句話也說不出來。此時坐在首位的鄭玄卻捋了捋鬍鬚並欣然地說道:“好一句白毛浮綠水,紅掌撥清波。世子果然是才思敏捷,出口成章,看來博彥兄是後繼有人了,哈哈哈。”

聽到鄭玄的讚賞聲,坐在下首的管寧等人也不由得是點起了頭來。他們可都是博學多才之輩,當然能聽出這首詩的好壞來。

而就在大家誇讚劉贇作的這首《詠鵝》詩時,郗慮又站了出來說道:“世子,這首詩真是你自己作出來嗎?這也太巧合了一些吧,如果世子還能再作一首這樣的詩詞出來,我郗慮甘願罰酒三杯並向世子道歉。”

當劉贇聽到郗慮這個名字時,他的眼睛裡突然閃現出了一道寒光,同時在他的腦子裡也想起了郗慮這個人來。郗慮,字鴻豫,兗州山陽郡高平人,東漢末年之大臣。少時,授業於大儒鄭玄。建安初年,拜侍中,守光祿勳,遷御史大夫。參與構陷少府孔融,持節冊封曹操爲魏公,軟禁伏皇后。後來,圖謀曹操,事泄被殺。

此刻的劉贇一想到此人就是郗慮時,他心裡莫名地就起了一絲殺機出來,說實話他很看不起郗慮這個人,而且此人也是一個唯利是圖的小人。當初他投靠曹操時,就幫着曹操除掉了孔融,後來他又被漢獻帝收買想要圖謀曹操時,沒想到事情敗露反被曹操所殺,所以此人絕不可深交。

就在郗慮刁難劉贇時,劉贇卻在心裡冷笑了一聲,說道:“既然郗慮先生想要晚輩再作一首詩出來,不如咱們就把這命題交給康成公吧,由康成公出題,而晚輩來作答如何?”

劉贇此話一出,立刻就得到了不少人的贊同,就連郗慮也點了點頭說道:“好,就由恩師來出題,我倒要看看小王爺是如何答題的,哈哈哈。”

劉贇之所以會這麼有信心,也是因爲他看過唐詩宋詞,他相信這些詩詞歌賦是難不倒他的,誰讓他一個超強的記憶力呢。而這時的鄭玄也笑了笑說道:“既然子安想要讓老夫來出題,那老夫就以‘菊’來命題吧,不知子安可有佳作來答老夫的這道命題?”

當劉贇在聽到了鄭玄的命題後,他又看了看窗外並說道:“此乃金秋時節,正是菊花嬌豔之時,而康成公出此題也應了這景色,那晚輩斗膽就接下這道命題吧。”說着劉贇就從席位上站了起來。

只見他向前走了兩步後,便念道:“滿園花菊鬱金黃,中有孤叢色似霜。還似今朝歌酒席,白頭翁入少年場。”當劉贇最後一句剛唸完,在場的所有人都忍不住叫起了好來,這首詩太應景了,而且詩句也是非常的完美,就連鄭玄也不由得誇讚道:“好一句還似今朝歌酒席,白頭翁入少年場。子安,你這首詩作的非常好,沒想到你如此年紀就有這般造詣,還真是讓老夫是刮目相看啊,哈哈哈。”

這首詩是出自唐代詩人白居易的《重陽席上賦白菊》,劉贇念出這首詩來也確實很應景。而這時的劉贇在得到了大家的讚賞後,並沒有停住他的腳步,當他又邁出了三步時,一首新的詩詞又從他嘴裡唸了出來:“結廬在人境,而無車馬喧。問君何能爾?心遠地自偏。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山氣日夕佳,飛鳥相與還。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當劉贇在念出了這首詩之後,整個房間裡是一片抽吸聲,過了好一會兒才聽到有人說道:“好一句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好詩詞、好詩句啊,我想這首詩一出必會成爲千古絕唱吧。”

此時房間裡的所有人對這首詩詞是讚不絕口,就連鄭玄也說道:“五步兩首好詩詞,子安,你還真是大才也,老夫今日能鑑賞到如此的佳句,還真是要謝謝子安纔是,哈哈哈。”

剛纔劉贇念出來的詩句是出自東晉陶淵明的《飲酒·其五》,而這會兒在得到了大家的讚賞後,劉贇又來到郗慮的面前,並拱了拱手說道:“郗慮先生,不知晚輩作出的詩句你還滿意嗎?”

而此時的郗慮早已被劉贇的話給羞得是滿臉通紅,只見他面露尷尬地就說道:“子安賢弟大才,爲兄不如也。”說着他便羞愧地離開了酒宴。

看着郗慮狼狽地離開後,劉贇又來到鄭玄的面前,並恭敬地說道:“康成公,晚輩願拜在您的門下,聆聽您的教誨,還請康成公成全晚輩的一片苦心。”說着劉贇並跪在了鄭玄的面前,並行起了拜師禮來。

而這時候的鄭玄也很滿意劉贇的才學,當他點頭收下了劉贇這名學生後,就笑着對其他人說道:“子安今日入我鄭學之門,而在座的諸位也都是飽學之士,希望你們以後能多多交流纔是。”

當劉贇又向其他人施了一個禮後,便又對鄭玄說道:“恩師,我父王備了一份禮物想要送給您和諸公,我相信大家在見了這份禮物後,也一定會喜歡的。”說着劉贇就朝門外站立的劉勇揮了揮手。

而劉勇一看到劉贇的手勢後,立馬就叫人擡上來了幾個大箱子。當劉贇打開其中一個箱子,並從裡面取出來一疊白花花的紙張時,房間裡頓時就傳來了一片驚呼聲。

而這時的劉贇拿起這疊紙後,就來到鄭玄的面前說道:“恩師,這是我們王府最新研製出來的蔡倫紙,如果能在這種紙上書寫,就更會體現出美妙的字體來的,而且也不易破損。”

當劉贇將手中的白紙交給鄭玄的時候,鄭玄已經不知道該說什麼好了。只見他激動地拿起這些白紙後,像是撫摸嬰兒一樣地說道:“好、好、好,這是我見過最好的紙張,有了這些紙張的書寫,再不用拿起那笨重的竹簡來了,而且這種紙張也更有保存的價值。子安,你們王府能研製出這樣的紙張出來,還真是功在當代、利在千秋啊。”

這時候邴原和管寧他們也走了過來,並拿起那些白紙後,也是讚歎不已。其實這一幕劉贇早就想到了,像他們這樣的讀書人又豈能不喜歡這樣的白紙呢,所以這也是劉贇想籠絡人心的手段之一。

而就在大家愛不釋手地看着這些白紙時,劉贇又說道:“恩師,這些白紙是我父王特意帶來送給您和諸公的,以後恩師與諸公的用紙全由我濟南王府提供,絕不收取任何的費用。而且我父王還打算在這北海國裡建起一座書院來,並由恩師來擔任這書院的院長。”

當鄭玄在聽到了劉贇的提議後,很是感激地對劉康說道:“博彥,你有心了,我代北海國所有的讀書人感謝你們父子的慷慨相助了,哈哈哈。”

第三百章 馬躍檀溪第五百七十四章 司馬家族的覆滅第一百七十一章 長安之亂 (二)第三章 大膽的決定第四百六十四章 大軍壓境第一百三十三章 飛熊軍第四百四十三章 膽顫心驚第三百三十六章 舌戰羣儒 (下)第二百五十二章 鐵甲戰車第三百七十四章 西域來使第二百一十三章 官渡之戰 (上)第二百七十章 雙星閃耀 (五)第四百四十九章 接管交州 (下)第六章 取名“燒刀子”第一百五十四章 攻打荊州第六百零二章 終有一戰第一百二十六章 斬蛇劍第六百零九章 鬥將(上)第一百三十三章 飛熊軍第九十七章 青州的發展第二百五十五章 挑戰書第二百一十八章 攻伐徐州 (下)第五百五十四章 張飛受傷第一百一十四章 幽州叛亂第四百五十九章 烽煙四起 (七)第九十四章 圍殲李文侯第三百零七章 奇女子黃月英 (上)第二百四十四章 公孫使者第四百零二章 俠客樓第九十五章 初見董卓第四百二十六章 火燒藤甲兵第五百九十五章 與彭城共存亡第五章 過目不忘第五百零二章 三家密謀第五百八十二章 拿下酸棗城第六百二十三章 天下一統第四百三十九章 蔡邕爆粗口第四百三十九章 蔡邕爆粗口第四百七十六章 城防要塞第二百九十二章 收服鮮卑一族 (下)第六百一十六章 臨終贈言第五百一十五章 車下虎士第五章 過目不忘第五百四十三章 野心勃勃第七十五章 蓬萊槍神童淵第二百四十三章 議遼東戰事第一百九十章 秘密離開青州第五百一十三章 兵家至聖 (下)第二百九十三章 討要官職第二百三十二章 殺雞儆猴第四章 釀酒第二百五十六章 漢軍威武第二百零四章 八部將第三百六十四章 借東風第五百九十二章 攻其不備第一百六十一章 速戰速決第六百一十一章 三道防線第五百五十九章 建平之戰(上)第一百三十九章 呂布反叛第二十六章 家宴第二百一十三章 官渡之戰 (上)第四百九十一章 攻破建鄴城第二百二十章 反間計第四百六十五章 奇兵突襲第二百六十五章 羌胡作亂第五百五十七章 曹操的條件第三百零九章 南華老仙第六百章 拿下開封府第四百七十一章 軍中不和第五十八章 兵出豫州第二百五十六章 漢軍威武第五百零一章 江東從此無孫家第一百二十一章 兵臨城下第四十七章 建鹽場第四十四章 小樑莊第四百一十章 再進益州第五百七十五章 世家門閥的心思第八十一章 事實真相第六百一十三章 自相殘殺第五百六十九章 華佗現世第四百九十三章 孫輔投降第一百八十五章 太原之戰 (上)第一百三十三章 飛熊軍第三百七十九章 駱駝騎兵第六十三章 “虎癡”許褚第二百八十五章 袁術的末日 (中)第三百二十一章 劍閣難行第三百四十六章 劉璋請降第三百六十四章 借東風第六十七章 使者的到來第三百五十四章 換防增兵第三百六十三章 移師赤壁第一百八十七章 太原之戰 (下)第三百九十五章 設立監察司二百八十八章 盡得人才第四百八十一章 焚城第二百二十四章 智取扶風城 (中)第三十章 巧遇田豐第五百一十七章 黃雀在後第一百一十六章 出兵高陽
第三百章 馬躍檀溪第五百七十四章 司馬家族的覆滅第一百七十一章 長安之亂 (二)第三章 大膽的決定第四百六十四章 大軍壓境第一百三十三章 飛熊軍第四百四十三章 膽顫心驚第三百三十六章 舌戰羣儒 (下)第二百五十二章 鐵甲戰車第三百七十四章 西域來使第二百一十三章 官渡之戰 (上)第二百七十章 雙星閃耀 (五)第四百四十九章 接管交州 (下)第六章 取名“燒刀子”第一百五十四章 攻打荊州第六百零二章 終有一戰第一百二十六章 斬蛇劍第六百零九章 鬥將(上)第一百三十三章 飛熊軍第九十七章 青州的發展第二百五十五章 挑戰書第二百一十八章 攻伐徐州 (下)第五百五十四章 張飛受傷第一百一十四章 幽州叛亂第四百五十九章 烽煙四起 (七)第九十四章 圍殲李文侯第三百零七章 奇女子黃月英 (上)第二百四十四章 公孫使者第四百零二章 俠客樓第九十五章 初見董卓第四百二十六章 火燒藤甲兵第五百九十五章 與彭城共存亡第五章 過目不忘第五百零二章 三家密謀第五百八十二章 拿下酸棗城第六百二十三章 天下一統第四百三十九章 蔡邕爆粗口第四百三十九章 蔡邕爆粗口第四百七十六章 城防要塞第二百九十二章 收服鮮卑一族 (下)第六百一十六章 臨終贈言第五百一十五章 車下虎士第五章 過目不忘第五百四十三章 野心勃勃第七十五章 蓬萊槍神童淵第二百四十三章 議遼東戰事第一百九十章 秘密離開青州第五百一十三章 兵家至聖 (下)第二百九十三章 討要官職第二百三十二章 殺雞儆猴第四章 釀酒第二百五十六章 漢軍威武第二百零四章 八部將第三百六十四章 借東風第五百九十二章 攻其不備第一百六十一章 速戰速決第六百一十一章 三道防線第五百五十九章 建平之戰(上)第一百三十九章 呂布反叛第二十六章 家宴第二百一十三章 官渡之戰 (上)第四百九十一章 攻破建鄴城第二百二十章 反間計第四百六十五章 奇兵突襲第二百六十五章 羌胡作亂第五百五十七章 曹操的條件第三百零九章 南華老仙第六百章 拿下開封府第四百七十一章 軍中不和第五十八章 兵出豫州第二百五十六章 漢軍威武第五百零一章 江東從此無孫家第一百二十一章 兵臨城下第四十七章 建鹽場第四十四章 小樑莊第四百一十章 再進益州第五百七十五章 世家門閥的心思第八十一章 事實真相第六百一十三章 自相殘殺第五百六十九章 華佗現世第四百九十三章 孫輔投降第一百八十五章 太原之戰 (上)第一百三十三章 飛熊軍第三百七十九章 駱駝騎兵第六十三章 “虎癡”許褚第二百八十五章 袁術的末日 (中)第三百二十一章 劍閣難行第三百四十六章 劉璋請降第三百六十四章 借東風第六十七章 使者的到來第三百五十四章 換防增兵第三百六十三章 移師赤壁第一百八十七章 太原之戰 (下)第三百九十五章 設立監察司二百八十八章 盡得人才第四百八十一章 焚城第二百二十四章 智取扶風城 (中)第三十章 巧遇田豐第五百一十七章 黃雀在後第一百一十六章 出兵高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