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六十三章 劉備的決定

當諸葛亮說到這裡時,劉備三兄弟同樣感受到了劉贇的可怕。而諸葛亮在看了劉備三人一眼後,又繼續講述道:“那劉子安一次次地壞了臣的大計,使得臣不得不開始替主公謀劃起了滅掉劉子安的計劃來。

可是不管如何謀劃那劉子安,最後都被他是一一化解,讓臣不止一次地感到了此人的可怕,甚至有了不敢面對此人的想法。特別是我們三路諸侯都拿那劉子安沒有辦法時,他卻越來越強大,甚至還造出了那可怕的天罰來。而東吳孫家就敗在了天罰之下,使得江東盡歸漢軍之手。

現在整個大漢王朝就只剩下了曹軍與我荊州軍兩路諸侯了,而我荊州軍又剛經歷了一場慘敗,已是無力再與漢軍交戰了。主公,臨回來前亮曾看過劉子安的回信,他已經不再計較過去的事情了,只要主公放下心中的執念,他可保主公家小一生平安。此事亮也曾對二將軍提起過,但二將軍與主公情同手足,三結義的誓言他一直沒有忘記,所以最終是戰是降全憑主公的決定。而亮也同樣尊重主公的選擇,絕不拋下一人獨存於世。”

諸葛亮的這番肺腑之言,聽得劉備大爲感動。同時他也想到了這數十年來劉贇的赫赫戰功,還真是前無古人後無來者,比起自己來不知道強上了多少倍。而自己屢屢與他作對,卻沒有佔到半分的便宜,光這麼想想就叫人是心驚膽顫,自己能活下來還真是一種幸運啊。

此時的劉備又回頭看了看自己的兩位義弟,發現兩人同樣在望着他,並等着他的決定。劉備再次坐下後,便說道:“自從咱們三兄弟招兵買馬初出幽州,戰黃巾、伐董卓,南征北戰數十年,後又在荊州得到了孔明之助,才使我們三兄弟打出了自己的名聲來,並且也成爲了一方諸侯。這些功勞都是與兩位賢弟及孔明的幫助是分不開的,否則光靠備一人是無法博得如此的聲譽。

現在擺在我們面前的又是一場即將到來的危機,漢軍的強大毋庸置疑。再加上一代豪傑劉子安,備不如他多也。想當初在恩師帳下被他喝斥,備心裡甚是不服,可是這麼多年過去了,此人已是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攝政王大人。而我們三兄弟依然還在爲生死打拼,這也正是備不如此人的原因。

同時再看看此人的戰績,從他出道以來就未曾有一場敗績,現在的大漢十三州已被他佔去了大半。當初的十八路諸侯,就剩下了備與曹孟德兩人,又有誰還能擋住他的兵鋒。正如孔明所說的那樣,天下大勢已定,我等又何必要逆天而行呢!

再說咱們的年紀已不小了,而且身邊也有了自己的子嗣,若我等再征戰下去又有何意義!當年你我曾發過的誓言要同心協力,救困扶危;上報國家,下安黎庶,現在看來已有人幫我們實現了,所以備打算放下這一執念,去教導我們的下一代。

www ⊕T Tκan ⊕¢O

三弟,樂平侄兒的死備也很傷心,若你一定要報仇的話,大哥答應你,必與你一起血戰到底。”

劉備的話一說完,關羽也拍着張飛的肩膀說道:“三弟,二哥也會全力支持你的,所以你不需要有什麼顧忌。”

此時的諸葛亮同樣微笑地對張飛,說道:“三將軍,你我也認識多年,有主公的地方就有亮在。”

三人的話把張飛感動得熱淚盈眶,只見他握着劉備和關羽的手,就說道:“大哥、二哥,樂平的死飛不怪任何人,這麼多年的征戰飛早看淡了生死。樂平死在漢軍手裡那也是他的一劫,就如同死在咱們手裡的那些人一樣,死而無怨,所以飛並不打算報仇。大哥,正如你所說的那樣,咱們的年紀不小了,也確實該爲咱們的子嗣着想纔是。”

聽到張飛的話後,劉備總算是放心了心中的執念,說道:“其實那劉子安做的也很不錯,他那新政備也曾看過,與我們的誓言如同一轍,甚至比我們想的、做的還要更好,真不知道此人是如何辦到的。我大漢立國數百年來,他是唯一一個讓備佩服的人,不愧是我大漢王朝的擎天立柱。若真有一天這新政傳遍了整個大漢,備相信我大漢王朝定會強過任何一個朝代的。”

“主公說的不錯,劉子安此人雖是漢室宗親,但他的眼光卻是高瞻遠矚,強過歷代帝王多也,真不知道他是如何做到的,難道他那混淆的十幾年真是在受仙人的指引不成,否則他製造出來的那些東西又是從何而來。”

“是啊,飛也很佩服此人,特別是他釀造出來的燒刀子,讓飛一日不飲就感覺渾身難受似的。還有他在北地造出來的火坑和棉衣,可是救活了無數人,讓人想想就感覺匪夷所思。難怪他能縱橫數十年卻無人能與之匹敵,這天下遲早會是他的。”

經過一番談論後,所有人都輕鬆了不少,沒有了野心和執念就沒有了擔憂。數日後,諸葛亮再一次出現在了龐統的面前,而龐統則哈哈大笑地將諸葛亮請進了太守府,並說道:“孔明,你能來也就說明了那劉備已有了歸降之意,而我家主公也說了,只要劉備願降絕不會委屈了他。如果你們有什麼條件,也可以提出來大家商量着辦。”

聽龐統這麼一說,諸葛亮心裡更是放心了不少。臨來前他確實還有一些擔憂,生怕劉贇會對劉備不利,不過現在看來那位攝政王大人確實是豪氣沖天,讓自己都有些妄作小人了。

不過諸葛亮來此也確實有些條件想要說明,一是劉備三兄弟歸降後,不得加害其性命。二是可放棄兵權,但必須得保留爵位。三是其後人有繼承爵位權,也可入官按功勳加官晉爵。四是其私人財物及僕役不得收繳充公。

聽完諸葛亮提出的條件後,龐統點了點頭說道:“前三條某現在就可以答應你,唯有第四條私人財物裡可包含有田地,若有就得按新政來收取賦稅或轉讓給當地官府。”

第五百二十三章 江夏城破第二百一十七章 攻伐徐州 (上)第六百一十二章 粗中有細第四百六十七章 將計就計第一百六十四章 巧施連環計第五百二十四章 惡人自有惡人磨 (上)第三十三章 鍛造手冊第二百九十四章 禍從口出第五百七十一章 疏而不漏第四百二十二章 木鹿大王第二百六十七章 雙星閃耀 (二)第五百六十五章 大戰在即第一百八十七章 太原之戰 (下)第五十六章 仇人見面分外眼紅第二百六十二章 平城之盟第四百三十二章 平定南方叛亂第七十二章 黃巾覆滅第二百五十章 公孫度的覆滅第三百七十八章 羅布泊第八十二章 進宮面聖第五百六十七章 突發的瘟疫第二十五章 簡體字第六十七章 使者的到來第一百一十三章 又遇故人第四百零三章 黃忠之子黃敘第二十八章 才女昭姬第五百二十五章 惡人自有惡人磨 (下)第四十四章 小樑莊第四百五十三章 烽煙四起 (一)第三百九十四章 巡視各州郡 (下)第七十五章 蓬萊槍神童淵第四百九十四章 坐山觀虎鬥第一百二十四章 戰漁陽 (下)第七十六章 鳳舞九式第四百八十四章 襲擊漢營第四百七十六章 城防要塞第九十三章 北宮伯玉授首第一百七十一章 長安之亂 (二)第二百二十一章 陷陣之志第九十四章 圍殲李文侯第五百零四章 攻取夏口第四百六十一章 進攻會稽第五百六十九章 華佗現世第一百零九章 甄逸嫁女第一百八十六章 太原之戰 (中)第六百章 拿下開封府第六百一十五章 一敗塗地第五百四十一章 九宮八卦陣 (下)第十四章 東萊太史慈第四百零三章 黃忠之子黃敘第一百五十一章 刺殺韓文節第六十三章 “虎癡”許褚第四百五十二章 大戰來臨第三十六章 棄武從文第一百七十九章 陳登陳元龍第五百八十九章 再立新功(中)第五百六十六章 司馬懿的毒計第一百五十章 傳國玉璽第三百五十章 索要兇手第三百八十二章 射鵰手第三百八十二章 射鵰手第四百一十九章 借兵第五百四十九章 圍追堵截(下)第五百零八章 惺惺相惜第五百五十三章 另有玄機第四百一十四章 引軍入甕 (上)第一百四十章 謀定而後動第四百九十二章 趁勝追擊第一百七十九章 陳登陳元龍第五十五章 黃巾起義第一把五十八章 界橋之戰 (下)第八十二章 進宮面聖第一百九十八章 攝政王第一百零九章 甄逸嫁女第四百一十五章 引軍入甕 (下)第四百四十三章 膽顫心驚第一百八十二章 丹陽精兵第五百六十四章 一笑泯恩仇第四百八十章 犧牲小我第三百章 馬躍檀溪第五百五十章 逃出重圍第二百一十四章 官渡之戰 (下)第三百七十八章 羅布泊第六百一十九章 最後的瘋狂(下)第四百五十八章 烽煙四起 (六)第三百零四章 搶人才 (二)第三百五十七章 夷王高定第一百九十六章 刺客第一百七十三章 長安之亂 (四)第二百二十六章 進軍長安第二百四十七章 水軍登陸第四百七十一章 軍中不和第二百四十九章 鮮卑三部第一百八十章 兗州大戰第五百四十一章 九宮八卦陣 (下)第四百七十二章 欺人太甚第一百三十五章 獅子大開口第四百五十六章 烽煙四起 (四)第三百八十三章 呂布顯威第一百二十二章 戰漁陽 (上)
第五百二十三章 江夏城破第二百一十七章 攻伐徐州 (上)第六百一十二章 粗中有細第四百六十七章 將計就計第一百六十四章 巧施連環計第五百二十四章 惡人自有惡人磨 (上)第三十三章 鍛造手冊第二百九十四章 禍從口出第五百七十一章 疏而不漏第四百二十二章 木鹿大王第二百六十七章 雙星閃耀 (二)第五百六十五章 大戰在即第一百八十七章 太原之戰 (下)第五十六章 仇人見面分外眼紅第二百六十二章 平城之盟第四百三十二章 平定南方叛亂第七十二章 黃巾覆滅第二百五十章 公孫度的覆滅第三百七十八章 羅布泊第八十二章 進宮面聖第五百六十七章 突發的瘟疫第二十五章 簡體字第六十七章 使者的到來第一百一十三章 又遇故人第四百零三章 黃忠之子黃敘第二十八章 才女昭姬第五百二十五章 惡人自有惡人磨 (下)第四十四章 小樑莊第四百五十三章 烽煙四起 (一)第三百九十四章 巡視各州郡 (下)第七十五章 蓬萊槍神童淵第四百九十四章 坐山觀虎鬥第一百二十四章 戰漁陽 (下)第七十六章 鳳舞九式第四百八十四章 襲擊漢營第四百七十六章 城防要塞第九十三章 北宮伯玉授首第一百七十一章 長安之亂 (二)第二百二十一章 陷陣之志第九十四章 圍殲李文侯第五百零四章 攻取夏口第四百六十一章 進攻會稽第五百六十九章 華佗現世第一百零九章 甄逸嫁女第一百八十六章 太原之戰 (中)第六百章 拿下開封府第六百一十五章 一敗塗地第五百四十一章 九宮八卦陣 (下)第十四章 東萊太史慈第四百零三章 黃忠之子黃敘第一百五十一章 刺殺韓文節第六十三章 “虎癡”許褚第四百五十二章 大戰來臨第三十六章 棄武從文第一百七十九章 陳登陳元龍第五百八十九章 再立新功(中)第五百六十六章 司馬懿的毒計第一百五十章 傳國玉璽第三百五十章 索要兇手第三百八十二章 射鵰手第三百八十二章 射鵰手第四百一十九章 借兵第五百四十九章 圍追堵截(下)第五百零八章 惺惺相惜第五百五十三章 另有玄機第四百一十四章 引軍入甕 (上)第一百四十章 謀定而後動第四百九十二章 趁勝追擊第一百七十九章 陳登陳元龍第五十五章 黃巾起義第一把五十八章 界橋之戰 (下)第八十二章 進宮面聖第一百九十八章 攝政王第一百零九章 甄逸嫁女第四百一十五章 引軍入甕 (下)第四百四十三章 膽顫心驚第一百八十二章 丹陽精兵第五百六十四章 一笑泯恩仇第四百八十章 犧牲小我第三百章 馬躍檀溪第五百五十章 逃出重圍第二百一十四章 官渡之戰 (下)第三百七十八章 羅布泊第六百一十九章 最後的瘋狂(下)第四百五十八章 烽煙四起 (六)第三百零四章 搶人才 (二)第三百五十七章 夷王高定第一百九十六章 刺客第一百七十三章 長安之亂 (四)第二百二十六章 進軍長安第二百四十七章 水軍登陸第四百七十一章 軍中不和第二百四十九章 鮮卑三部第一百八十章 兗州大戰第五百四十一章 九宮八卦陣 (下)第四百七十二章 欺人太甚第一百三十五章 獅子大開口第四百五十六章 烽煙四起 (四)第三百八十三章 呂布顯威第一百二十二章 戰漁陽 (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