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五章 太原之戰 (上)

就在劉贇攻下壺關後,他的大軍也順利地進入了樂平郡。此時的樂平郡已無人能擋其鋒芒,所以有不少的城池是紛紛掛起了白旗來。

當劉贇在拿下了整個樂平郡後,他知道與袁紹的決戰已經不遠了。而這時的上黨郡也傳來了捷報,蔣欽和張濟也已拿下了上黨郡,現在四路大軍已齊頭並進地向太原郡進發了,而袁紹的大軍也正在太原郡是嚴陣以待。

三天後,四路大軍終於會合到了一起,當劉贇親率大軍來到太原城下時,袁紹也早已在那裡等着他了。當兩人見面以後,劉贇主動走上前就說道:“本初,罷手吧,你不是我的對手。如果你願意投降的話,三公的位子依然可以給你們袁家。”

“劉子安,你挾持陛下把持朝政,跟何進、董卓又有什麼區別,難道你就不怕落得一個和何進、董卓一樣的下場嗎?”

劉贇沒有否認他挾持了漢獻帝,但他並不後悔地回答道:“本初,何進與董卓乃是亂我朝綱的亂臣賊子,而我劉贇自問沒有做過一件對不起朝廷及列祖列宗的事情。在我治理的州郡裡,人人都能安居樂業共享太平,而我的理想就是儘早結束這個亂世,還我大漢朝一個真正的太平世界。”

劉贇的話讓袁紹感到了壓力,做爲豪門世家的頂級家族當然不願看到一個太清平的社會,那樣對世家來說就沒有了震懾力。奴隸制度下的漢朝就是一個皇權與世家共治天下的社會,而百姓在他們的眼裡就是螻蟻和被奴役的一個羣體,只有皇權和世家的人才是高高在上的。

而現在劉贇要打破這種傳統和制度,這對他們世家來說是決不允許的,因此袁紹指着劉贇就說道:“劉子安,你可知道皇權與世家的傳承有多少年了嗎?就算秦皇嬴政統一了六國,但他依然還是要藉助於世家的力量來治理這個天下,而你治理的州郡裡世家被你打壓得擡不起頭來,你真以爲我們世家豪門就沒有了還手之力了嗎?當你的專橫真正威脅到我們的時候,那你離死也就不遠了。”

聽完袁紹的話後,劉贇知道他與袁紹根本就不是一個時代的人,所以他們之間的理念也不一樣。想要說服任何一方都是不可能的事情,唯有戰勝對方纔能取而代之,所以劉贇向袁紹拱了拱手後,說道:“本初兄,就讓咱們用實力來說話吧,我不否認你說的都是事實。而且舊的的世家沒落後,還有新的世家崛起,但我要的是大漢朝的強盛,而不是衰敗。現在的皇權與世家已經腐朽,你們只知道爭權奪利,並不關心民間的疾苦。要是再讓你們這麼紛爭下去的話,百年後這漢室江山也就完了,而且還會被淪落爲異族人的奴役之地。”

劉贇可是一名穿越者,他當然知道百年後的五胡亂華。晉武帝太康元年(280年)統一全國後,根據《晉書》記載,太康元年(280年)全國有2,495,804戶,而人口卻只有了16,163,863人。西晉的統一局面只維持了十一年,就發生了八王之亂和緊接着歷史上著名的導致華北地區人口在八年之內消失了90%的五胡亂華,這也就是所謂的“十室九空“的由來。

劉贇當然不願看到這樣的慘劇發生,所以他只能是以殺止殺了。只有儘快地結束這個亂世,才能將民生與生產力是恢復過來,否則等待他的就是山河破碎以及滅族,而到了那時一切都晚了。

此時的劉贇並沒有與袁紹鬥將,而是令旗一揮,左中右三路大軍一起朝袁紹的軍隊就攻了過去。而袁紹見漢軍開始發起進攻後,很自然地就採取了守勢。

當劉贇看到一支很特別的隊伍出現在了中路區時,他立馬就意識到了什麼。只見他朝典韋和許褚點了點頭後,就說道:“正前方的那支隊伍很可能就是袁紹的先登營或者是大戟士,不管他們是什麼,我需要你們的重騎軍給我撕碎他們。”

此時典韋和許褚在重重地點了點頭後,就率領着三千重騎兵朝那支隊伍是攻了過去。當他們快要攻到對方的陣型前時,那支隊伍裡突然射出來了無數的箭羽,只不過典韋、許褚他們的身上都披了一層厚厚的鎧甲,包括他們的馬匹也是同樣如此。所以那射來的箭羽只是在他們的身上發出了“砰砰”的聲音後,就沒有了任何的作用。

而此刻的典韋與許褚已經衝到了近處,當他們揮舞的武器並攻進了敵人的陣型後,那支隊伍也開始出現了崩潰的局面。重騎兵的衝擊可不是步兵們能抵擋得了的,當典韋和許褚像兩把尖刀似的衝進敵陣後,那些袁軍們頓時就成了被屠宰的羔羊。

而這時的左路軍是由趙雲所統領,但他卻遭到了文丑的頑強抵抗。文丑的武技在袁軍中可以排在首位,甚至還比顏良強上那麼一絲。但趙雲也不是弱手,雖然他還很年輕,但師出名門的他又豈能墮了槍神的威名。

只見趙雲將“百鳥朝鳳”槍法是發揮到了極致,因此也同樣給文丑帶來了極大的壓力。當兩人在交手了七八十個回合後,文丑終於抵擋不住趙雲的槍法,因此他不得不選擇了撤退。

而這時候強攻右路的張遼在擊敗了朱靈和淳于瓊後,也開始向中路大軍是合圍了過去。而劉贇率領的中路軍早已攻進了袁軍的陣營裡,當他在斬殺掉呂翔、呂曠倆兄弟後,竟然失去了袁紹的蹤影。

就在劉贇尋找着袁紹的蹤跡時,忽然看到張燕正在跟一名敵將交手,而這名敵將的武技好像並不比張燕弱。張燕有多強劉贇還是知道的,在黃巾軍中張燕的武技絕對能排在前五位,但現在卻被一名敵將給攔了下來,這頓時就引起了劉贇的好奇心來。

當他在靠過去的時候,那名敵將也發現了他,於是那名敵將在虛晃了一槍後,就朝身後是逃了出去。當劉贇趕到張燕的面前時,忍不住就問道:“燕頭領,剛纔那傢伙是誰,竟然能與你戰成了平手。”

第六百零六章 夜宴第一百二十一章 兵臨城下第三百一十三章 火燒博望坡 (上)第三百六十一章 草船借箭第二百零七章 梟雄末路第五十四章 巨漢管亥第一百九十五章 分裂西涼第二百零六章 疲兵之計第五百四十四章 劍峽谷第五十七章 交易完成第三百三十一章 劉琮降曹第五百八十九章 再立新功(中)第二百七十一章 雙星閃耀 (六)第二百八十六章 袁術的末日 (下)第三百三十三章 定襄陽第五百三十七章 鄧賢請罪第三百六十二章 巴東水寨第一百二十三章 戰漁陽 (中)第五百一十三章 兵家至聖 (下)第三百六十三章 移師赤壁第六百零八章 輿論的威力第五百三十一章 暗流洶涌第四百章 滾滾長江東逝水第一百六十六章 兵進長安第三百零一章 水鏡先生第六百章 拿下開封府第三百三十三章 定襄陽第二百二十六章 進軍長安第六十九章 掌教信物第三十一章 拍賣會第三百一十九章 五斗米道第六百零一章 接踵而來第六十八章 大勢已去第九十二章 奇襲叛軍大營第四百六十九章 江東虎臣墜第五百四十三章 野心勃勃第四百四十九章 接管交州 (下)第一百八十二章 丹陽精兵第五百三十八章 欲擒故縱第三百二十二章 羊腸小徑第一百九十章 秘密離開青州第三百零九章 南華老仙第一百六十三章 強奪河內郡第一百八十七章 太原之戰 (下)第一百三十六章 戰狼軍團第一百八十六章 太原之戰 (中)第二百七十五章 以城換城第一百二十九章 靈帝駕崩第一百二十七章 西園八校尉第三百七十章 合肥之戰 (上)第三百八十章 西域聯軍第八十三章 石灰吟第二百八十章 漢軍出擊第四百七十六章 城防要塞第九十四章 圍殲李文侯第四百四十一章 司馬懿出使雒陽城第四百零五章 空中斥候兵第四百八十七章 轟天雷第一百九十二章 小霸王孫策 (上)第二百五十章 公孫度的覆滅第五百八十八章 再立新功(上)第四百七十章 周郎故第三百四十六章 劉璋請降第三百二十四章 說客秦宓第三百八十五章 黑油第二百五十五章 挑戰書第二百一十三章 官渡之戰 (上)第二百九十五章 孫劉之戰第五百章 孫權的算計第二百七十五章 以城換城第四百四十八章 接管交州 (上)第十五章 前往中山國第四百九十八章 順昌逆亡第四百八十四章 襲擊漢營第一百二十九章 靈帝駕崩第三百三十九章 預謀諸葛亮第五百二十八章 震懾曹軍第五百五十九章 建平之戰(上)第六百一十五章 一敗塗地第三百二十二章 羊腸小徑第四百二十一章 替馬超做媒第三百九十七章 合則兩利第三百六十章“冢虎”司馬懿第四百一十四章 引軍入甕 (上)第四百零四章 夷州島第一百三十七章 京城禍亂第四百七十章 周郎故第四百八十八章 江東危也第四百七十一章 軍中不和第四百二十八章 士氏一族 (上)第三百七十章 合肥之戰 (上)第三百七十七章 玉門關第一百五十一章 刺殺韓文節第五百五十八章 互相利用第四百四十一章 司馬懿出使雒陽城第四百二十二章 木鹿大王第三十九章 招兵買馬 (下)第二百五十九章 貿易談判第二百二十三章 智取扶風城 (上)第八十章 東萊亭候府
第六百零六章 夜宴第一百二十一章 兵臨城下第三百一十三章 火燒博望坡 (上)第三百六十一章 草船借箭第二百零七章 梟雄末路第五十四章 巨漢管亥第一百九十五章 分裂西涼第二百零六章 疲兵之計第五百四十四章 劍峽谷第五十七章 交易完成第三百三十一章 劉琮降曹第五百八十九章 再立新功(中)第二百七十一章 雙星閃耀 (六)第二百八十六章 袁術的末日 (下)第三百三十三章 定襄陽第五百三十七章 鄧賢請罪第三百六十二章 巴東水寨第一百二十三章 戰漁陽 (中)第五百一十三章 兵家至聖 (下)第三百六十三章 移師赤壁第六百零八章 輿論的威力第五百三十一章 暗流洶涌第四百章 滾滾長江東逝水第一百六十六章 兵進長安第三百零一章 水鏡先生第六百章 拿下開封府第三百三十三章 定襄陽第二百二十六章 進軍長安第六十九章 掌教信物第三十一章 拍賣會第三百一十九章 五斗米道第六百零一章 接踵而來第六十八章 大勢已去第九十二章 奇襲叛軍大營第四百六十九章 江東虎臣墜第五百四十三章 野心勃勃第四百四十九章 接管交州 (下)第一百八十二章 丹陽精兵第五百三十八章 欲擒故縱第三百二十二章 羊腸小徑第一百九十章 秘密離開青州第三百零九章 南華老仙第一百六十三章 強奪河內郡第一百八十七章 太原之戰 (下)第一百三十六章 戰狼軍團第一百八十六章 太原之戰 (中)第二百七十五章 以城換城第一百二十九章 靈帝駕崩第一百二十七章 西園八校尉第三百七十章 合肥之戰 (上)第三百八十章 西域聯軍第八十三章 石灰吟第二百八十章 漢軍出擊第四百七十六章 城防要塞第九十四章 圍殲李文侯第四百四十一章 司馬懿出使雒陽城第四百零五章 空中斥候兵第四百八十七章 轟天雷第一百九十二章 小霸王孫策 (上)第二百五十章 公孫度的覆滅第五百八十八章 再立新功(上)第四百七十章 周郎故第三百四十六章 劉璋請降第三百二十四章 說客秦宓第三百八十五章 黑油第二百五十五章 挑戰書第二百一十三章 官渡之戰 (上)第二百九十五章 孫劉之戰第五百章 孫權的算計第二百七十五章 以城換城第四百四十八章 接管交州 (上)第十五章 前往中山國第四百九十八章 順昌逆亡第四百八十四章 襲擊漢營第一百二十九章 靈帝駕崩第三百三十九章 預謀諸葛亮第五百二十八章 震懾曹軍第五百五十九章 建平之戰(上)第六百一十五章 一敗塗地第三百二十二章 羊腸小徑第四百二十一章 替馬超做媒第三百九十七章 合則兩利第三百六十章“冢虎”司馬懿第四百一十四章 引軍入甕 (上)第四百零四章 夷州島第一百三十七章 京城禍亂第四百七十章 周郎故第四百八十八章 江東危也第四百七十一章 軍中不和第四百二十八章 士氏一族 (上)第三百七十章 合肥之戰 (上)第三百七十七章 玉門關第一百五十一章 刺殺韓文節第五百五十八章 互相利用第四百四十一章 司馬懿出使雒陽城第四百二十二章 木鹿大王第三十九章 招兵買馬 (下)第二百五十九章 貿易談判第二百二十三章 智取扶風城 (上)第八十章 東萊亭候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