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九十六章 落井下石

當劉贇在說完這些話時,他腦海中頓時就想起了袁紹與曹操的官渡之戰來。同樣是一方兵強馬壯的袁軍,但最後卻敗在了曹軍的手上,這也更加說明了曹操此人的能力。因此劉贇在對上曹操時,他絕不會犯袁紹那樣的錯誤的。

當這場會議經過了數天的討論後,最終得出的結論就是;掌握主導權,不與任何一方接觸,除非是曹操自己找上門來,否則便不與他聯手。

劉贇在得到了這結論後,也是笑着就答應了下來。他知道兩年的時間很快就會過去,誰先沉住氣誰就是贏家。而就在漢軍們備戰的時候,曹操也召集了部下們,並說道:“自從漢軍勝了西域三十六國後,他們便沒有了後顧之憂,因此劉子安纔會心安理得地去巡視他的地盤。現在這停戰的盟約還剩下了兩年,一旦兩年之後劉子安必會兵出雒陽,並攻伐我兗、豫二州的,不知諸公可有辦法阻止他們的攻伐?”

聽到曹操要讓大家獻計獻策時,荀彧等人也不由得是沉思了起來。而這時的華歆卻站出來,說道:“主公,以我一家之力是無法與漢軍抗衡的,不如咱們聯繫孫劉兩家一同抗敵如何?”

華歆的話剛說完,夏侯惇、曹洪等武將立刻就提出了反對。他們至今還未曾忘記當年的赤壁之辱,因此也絕不想與那兩家聯手來對抗漢軍的。

而這時的荀彧卻也點了點頭,說道:“子魚的話不無道理,與其我一家抗敵,還不如將他們一起算上。一旦我軍敗於了漢軍,他們也別想擋住漢軍的兵鋒的,所以這種脣亡齒寒的道理他們也是應該清楚的。”

聽了荀彧的解釋後,大家也不得不是默認了下來。漢軍的強大可是有目共睹的,光靠他們一家絕對扛不住漢軍的進攻,因此有了孫劉兩家的聯手後,方能禦敵。

就在大家商議着派誰去當說客時,華歆義不容辭地就接下了這任務來。而此時的劉備與諸葛亮也正坐在大堂上說着朝廷的事情,當他們說到了兩年後曹操與劉贇必有一戰時,劉備就問道:“先生,你說劉贇與曹操誰會成爲這一戰的贏家?”

諸葛亮搖了搖羽扇,並嘆了一口氣,說道:“劉贇乃是關中豪強,帳下更有雄兵百萬,而曹操雖然佔據了兗、豫、楊三州,但論實力還是要差上一些。好在曹操的身後有世家門閥的支持,如果堅守城池倒也能耗去漢軍的士氣,一旦雙方處在了僵持階段,那對我們來說就是一次機會。我們依然可以與東吳聯手,打壓曹操的地盤。

上次江東軍在合肥損兵折將,我料定那孫權必會捲土重來並一雪前恥的。而劉贇與曹操之間的大戰就是最好的機會,一旦江東軍佔領了整個揚州後,勢必會傲視羣雄的。而這時我軍再攻入了襄陽及南陽後,整個荊州也會在我們的掌控之中,到了那時我等在挑撥西川的內亂,並趁勢攻入了西川后,這天下大事方可定也。”

諸葛亮此話一出,劉備頓時就興奮了起來。數日後,華歆便抵達了武陵郡,當他向劉備與諸葛亮道明瞭來意後,諸葛亮是哈哈大笑地說道:“曹大將軍果然豪氣,既然大將軍不計前嫌地想要與我們結盟,那我等豈有不同意之理。而劉贇的漢軍是我等共同的敵人,所以我荊州軍願意與曹軍結盟。

不過我等纔剛剛拿下荊州五郡、正處在缺兵少糧之中,如果大將軍願意交還南陽與襄陽兩郡的話,我荊州軍必會助大將軍一臂之力的。而且亮還願意去說服那東吳孫仲謀,讓咱們三家一起結盟來對抗漢軍。”

當華歆一聽到諸葛亮提出的條件時,臉色就變得難看了起來,這簡直就是在落井下石啊,要是自己真答應了此事,那絕對沒有臉面再回去見主公了。所以華歆忍着心中的怒氣,便說道:“孔明先生提出的條件某會回去稟明主公的,至於東吳那邊,還是讓某親自去走一趟吧。”說着華歆拱了拱手,便離開了武陵郡。

可是當他見到了孫權時,孫權同樣提出了要淮南郡及廬江郡的要求來,差點沒氣得華歆是破口大罵。當他怒氣衝衝地迴轉了許昌,並將孫劉兩家提出的要求稟明瞭曹操後,曹操更是大怒地說道:“無恥之輩竟然敢謀奪本將軍的城池,本將軍勢必不會與他們善罷甘休的。”

當曹操召來了衆大臣們,並將華歆帶回來的消息告訴給他們後,頓時也惹來了羣臣們的怒罵聲。而這時的程昱陰沉着臉,就說道:“主公,臣有一策也許能化解掉漢軍對我們的威脅,就不知道那劉子安會不會同意我們的意見了?”

“仲德有何妙策快快說來,如果真能去掉漢軍的威脅,本將軍必記你一大功。”

“主公,大夥兒都想到了要與孫劉兩家結盟,爲什麼就沒想到與漢軍結盟呢?要是咱們與劉贇定下了盟約來,那孫劉兩家又豈會是我們的對手。到時候我方可盡得揚州、江東等地,而荊州則交給了漢軍又何妨,只要守住江夏及南陽兩郡就好。”

程昱此計一出,頓時就得到了大家的贊同。而曹操卻苦笑了一聲,道:“你們都太小看了那劉子安,既然你們能想到的事情,他會想不到嗎?再說他手下也是人才濟濟,沮授、田豐、郭嘉、陳羣、崔琰等都不是泛泛之輩,他又如何肯答應我們提出的條件呢?”

“主公,咱們可以先派人去探探劉子安的口氣,如果他拒絕了咱們的提議,咱們再從長計議也不遲。”

“嗯,公達言之有理,不知派何人去說服那劉子安呢?”

“元常公乃是朝中舊臣,而且當年還助漢獻帝東歸有功,並授予了東武亭侯的爵位,所以元常公前去必會受到劉子安的重視的。”

聽了大家的意見後,鍾繇也不得不站出來,說道:“既然曹公與諸位都希望某去,那某就前往雒陽城走一遭吧,正好也可以去拜訪一下老友及陛下。”

第二百七十八章 伏擊袁軍第三百二十三章 膽怯的劉璋第五百九十七章 大反擊第一百三十三章 飛熊軍第三十七章 封賞羣臣第六百零八章 輿論的威力第三百零八章 奇女子黃月英 (下)第三十三章 鍛造手冊第四百三十九章 蔡邕爆粗口第五百三十六章 撤往西川 (下)第四百九十五章 南嶽衡山第四百零五章 空中斥候兵第二百二十四章 智取扶風城 (中)第五百三十六章 撤往西川 (下)第一百二十七章 西園八校尉第四百零一章 煮酒論英雄第三百七十二章 遷都還朝第五百三十九章 九宮八卦陣 (上)第五百七十一章 疏而不漏第三百二十九章 親征荊州第三百三十七章 孫劉結盟 (上)第三百六十九章 捉放曹 (下)第六百零四章 南郡之戰第七十三章 趙家村第八十二章 進宮面聖第三百四十八章 預謀巴郡第一百六十四章 巧施連環計第一百零六章 敲詐勒索第一百五十六章 軟刀子殺人第五百九十章 再立新功(下)第一百零四章 救回倆皇子第四百三十九章 蔡邕爆粗口第三百八十六章 不議和、只應戰第三百一十七章 廢除帝后第二百六十五章 羌胡作亂第三百四十一章 趙雲的到來第四百七十五章 圍攻建業四百四十七章 戰雲密佈第四百九十一章 攻破建鄴城第二百二十九章 兄弟鬩牆 (中)第二百九十六章 孫策遇刺第三百二十二章 羊腸小徑第三百九十九章 赴約第二百四十章 暗流洶涌第四百零一章 煮酒論英雄第三百九十四章 巡視各州郡 (下)第五百零七章 戰關羽第二百九十七章 折損戰將第五十一章 殺雞儆猴第四百二十章 祝融氏第五百七十八章 各自爲戰第三百一十三章 火燒博望坡 (上)第二百一十二章 劉備反叛第三十五章 郭嘉與陳羣第五百九十三章 反偷襲第五百七十八章 各自爲戰第二百一十九章 阻擊袁軍第五百五十八章 互相利用第二百二十二章 戲志才病逝第六百零九章 鬥將(上)第三百八十八章 獸兵第三百四十二章 離間計 (上)第五百零三章 鼓舞士氣第二百零四章 八部將第三百七十三章 三省六部制第一百二十章 遇良臣第四百一十七章 渡瀘水 (上)第四百一十五章 引軍入甕 (下)第五百四十九章 圍追堵截(下)第三十四章 潁川第六百二十一章 血濺許昌城(下)第四百一十六章 截獲糧草與兵器第三百九十六章 落井下石第三百七十七章 玉門關第一百三十三章 飛熊軍第一百五十三章 收復黑山軍第三百七十一章 合肥之戰 (下)第二百六十七章 雙星閃耀 (二)第六十六章 桃園三兄弟第三百八十章 西域聯軍第四百四十五章 風雨欲來第三百七十章 合肥之戰 (上)第二百九十三章 討要官職第五百五十三章 另有玄機第三十六章 棄武從文第六百零八章 輿論的威力第一百六十九章 大敗西涼軍第二百九十五章 孫劉之戰第四百六十九章 江東虎臣墜第四百四十二章 真假交替第五百七十七章 細柳營第五百三十七章 鄧賢請罪第二百六十六章 雙星閃耀 (一)第三百九十九章 赴約第五百六十九章 華佗現世第四百章 滾滾長江東逝水第三百八十一章 火燒都護井第四百三十一章 威脅與利用 (下)第一百五十二章 翼州易主第五百章 孫權的算計
第二百七十八章 伏擊袁軍第三百二十三章 膽怯的劉璋第五百九十七章 大反擊第一百三十三章 飛熊軍第三十七章 封賞羣臣第六百零八章 輿論的威力第三百零八章 奇女子黃月英 (下)第三十三章 鍛造手冊第四百三十九章 蔡邕爆粗口第五百三十六章 撤往西川 (下)第四百九十五章 南嶽衡山第四百零五章 空中斥候兵第二百二十四章 智取扶風城 (中)第五百三十六章 撤往西川 (下)第一百二十七章 西園八校尉第四百零一章 煮酒論英雄第三百七十二章 遷都還朝第五百三十九章 九宮八卦陣 (上)第五百七十一章 疏而不漏第三百二十九章 親征荊州第三百三十七章 孫劉結盟 (上)第三百六十九章 捉放曹 (下)第六百零四章 南郡之戰第七十三章 趙家村第八十二章 進宮面聖第三百四十八章 預謀巴郡第一百六十四章 巧施連環計第一百零六章 敲詐勒索第一百五十六章 軟刀子殺人第五百九十章 再立新功(下)第一百零四章 救回倆皇子第四百三十九章 蔡邕爆粗口第三百八十六章 不議和、只應戰第三百一十七章 廢除帝后第二百六十五章 羌胡作亂第三百四十一章 趙雲的到來第四百七十五章 圍攻建業四百四十七章 戰雲密佈第四百九十一章 攻破建鄴城第二百二十九章 兄弟鬩牆 (中)第二百九十六章 孫策遇刺第三百二十二章 羊腸小徑第三百九十九章 赴約第二百四十章 暗流洶涌第四百零一章 煮酒論英雄第三百九十四章 巡視各州郡 (下)第五百零七章 戰關羽第二百九十七章 折損戰將第五十一章 殺雞儆猴第四百二十章 祝融氏第五百七十八章 各自爲戰第三百一十三章 火燒博望坡 (上)第二百一十二章 劉備反叛第三十五章 郭嘉與陳羣第五百九十三章 反偷襲第五百七十八章 各自爲戰第二百一十九章 阻擊袁軍第五百五十八章 互相利用第二百二十二章 戲志才病逝第六百零九章 鬥將(上)第三百八十八章 獸兵第三百四十二章 離間計 (上)第五百零三章 鼓舞士氣第二百零四章 八部將第三百七十三章 三省六部制第一百二十章 遇良臣第四百一十七章 渡瀘水 (上)第四百一十五章 引軍入甕 (下)第五百四十九章 圍追堵截(下)第三十四章 潁川第六百二十一章 血濺許昌城(下)第四百一十六章 截獲糧草與兵器第三百九十六章 落井下石第三百七十七章 玉門關第一百三十三章 飛熊軍第一百五十三章 收復黑山軍第三百七十一章 合肥之戰 (下)第二百六十七章 雙星閃耀 (二)第六十六章 桃園三兄弟第三百八十章 西域聯軍第四百四十五章 風雨欲來第三百七十章 合肥之戰 (上)第二百九十三章 討要官職第五百五十三章 另有玄機第三十六章 棄武從文第六百零八章 輿論的威力第一百六十九章 大敗西涼軍第二百九十五章 孫劉之戰第四百六十九章 江東虎臣墜第四百四十二章 真假交替第五百七十七章 細柳營第五百三十七章 鄧賢請罪第二百六十六章 雙星閃耀 (一)第三百九十九章 赴約第五百六十九章 華佗現世第四百章 滾滾長江東逝水第三百八十一章 火燒都護井第四百三十一章 威脅與利用 (下)第一百五十二章 翼州易主第五百章 孫權的算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