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8章 幷州白皮書

許昌,曹操官邸。

“什麼!高孟嚴進入洛陽,救走了徐庶!”曹操臉色頓時就黑了。

“什麼!!是高孟嚴救了我的女兒,並在我女兒的護送下,離開了洛陽!”曹操嘴巴頓時成了o型,黑臉泛紅,心說難不成高孟嚴與我女兒有一腿。

他將心比心,便感到若是自己遇到高孟嚴的媳婦,一定不會放過。那麼,高孟嚴就不可能放過自己的閨女。極有可能發生了什麼,因此這事情對他打擊極大。

程昱滿頭是汗,擦了擦道:“不不,是高孟嚴劫持了三位小姐。”

曹操聞言,反而是鬆了口氣,一屁股坐了回去,道:“竟然,竟然發生了這樣的事情……。”

出了這樣的事情,十分刺激曹操。然而誰也不想讓這樣的事情發生,只因陰長陽錯,誰也沒有辦法。曹操也只能是啞巴吃黃連,眼瞅着煮熟的鴨子,飛了。

曹操黑着臉回到了內宅,就對卞氏喊了起來,“你去告訴這幾個閨女,都給我老老實實的。明天就進宮學習禮儀,也別出來了,等着來年就跟陛下完婚。”

話說高遠返回了河內。

他九死一生救出了徐庶,雖然經歷了太多艱難。但這件事情,卻是極大觸動了麾下文武的心。

似司馬懿等人,個個充滿了幹勁,更加緊密團結在高遠的周圍。

而徐母將徐庶罵了個狗血噴頭。親自提溜着他,去向高遠請罪。

徐庶痛哭流涕,深深自責。忠誠度頓時max後,就變成一道槓,無顯示了。

高遠的勢力重新步入了正規,他就將大本營徹底搬到了晉陽,以便居中指揮,坐鎮全局。

話說東漢末年,天下大亂。羣雄割據,逐鹿中原。

這到了202年秋末。天下諸侯中多了一個高遠外,沒有發生其他的變化。有些諸侯強勢,有些諸侯保守,有些諸侯狼狽。有些諸侯奮發。

中原以及北地的諸侯有四位,畫地圖不如後世遊戲畫面更能直白道出一個勢力所在的位置。

那麼,高遠就只有一座城“晉陽城”。

劉備多一個,有兩座城,也就是小沛和下邳。

曹老闆就很牛叉了,雖然丟在袁紹那裡幾座,但剩下的多是大城,有長安、洛陽,許昌。還有汝南、宛城。

袁總裁就更加強橫了,從北到南,有北平、薊、南皮。鄴城,平原,北海,濮陽,陳留。並且,還在猛攻小沛、下邳。

話說只有“晉陽”的高遠。進入到了難得的平穩發展期,有司馬懿、徐庶爲軍師。陳琳、辛毗、鄧芝這些文臣。張遼、趙雲、徐晃這樣的武將,治理地盤不在話下。

這幾日,高遠正在鼓搗一件好東西,也就是馬鐙,然而他打算先藏着,想來今後一定會有大規模作戰,到時候裝備上,才能夠給與敵人致命一擊。以免被敵人學了去,失去突然發力的奇效。

“主公!徐軍師求見。”高雅通報道。

高遠在議事廳召見了徐庶。

徐庶這一段時間,那真是夜以繼日的工作,便感到也難以報答主公的大恩大德。在他的帶動下,司馬懿等人那也是拼了命,發誓一定要將幷州打造成這亂世中的天堂盛世。

亂世中有盛世,這可是十分有成就感的。然而這一切,來自於高遠的善政。

“盛世最關鍵的是什麼?”徐庶鄭重問道。

高遠笑容一收,道:“是人。”

徐庶大呀,直言不諱道:“主公,徐庶問了太多的人,他們皆說是錢糧。只有主公看透的本質,屬下佩服。”

高遠微微一笑,道:“錢糧其實也不能算錯,沒有人,那裡來的錢糧。另外,不是隻有我,元直不也看透了嗎?”

徐庶臉一紅,心說主公這是在和稀泥了。然而對於一位君主來說,和稀泥是必須要做的技術活。徐庶躬身一禮,道:“主公,徐庶有一策,可在這亂世中成我山西盛世。”

“哦!”高遠立刻來了興趣,軍師就是幹這活的,他忙問道:“元直快快道來。”

徐庶面顯敬服,道:“這天下數千年,口說仁義愛民的君王如過江之鯽,但真正做到實處的,只有主公一人。就算是周公,也如此。”

高遠老臉一紅,急忙擺手道:“元直莫如此說,我可承受不了。”

徐庶恭敬一禮,道:“我山西地大物博,擁有煤炭,鐵礦,還有河內三郡的河南產糧之地。這裡,自古就應該是成就王霸之業的最好的地方。但只因爲人口稀少,反而不受到重視。”

高遠不斷點頭,心說徐庶說得太好了。他也是看出了山西加上河南一部的戰略地位,煤炭就是能源,鐵礦就是裝備,糧食自然不用說。誰想稱王稱霸,都少不了這三樣。然而目前缺的,就是人口了。

徐庶又道:“然而我主不同,善政,爲主公帶來了極大的聲望和民心。從特情衛傳來的各地消息,天下百姓皆十分嚮往來我山西生活。現在,只是欠缺主公發佈一道命令。就能夠吸引冀州,河南關中,乃至於西北、中原等地的百姓,前來我幷州。”

高遠一聽,這話說的太有道理了,後世里人口的遷徙,比如“闖關東”,讓資源豐富,人口稀少的關東成爲了天下富庶之地。

第二日,晉陽城,高遠府,議事廳。

司馬懿、徐庶、辛毗、陳琳、鄧芝都來了。

高遠精神勃發,道:“元直提出的策略很好。如今強敵在外。我們雖然不懼,但強攻出去爲時尚早。現在嘛,應該精煉內功。搞好幷州的發展。從而加快積蓄力量的節奏,如此一來,當機會突然出現的時候,才能夠有所準備。”

他的這番話,聽到司馬懿等人耳朵裡,這就是一個方針政策啊。而且這方針政策好呀,符合當前的形勢。

這一個勢力。不怕弱,因爲可以變強。最怕的什麼?最怕的就是主上的思路不掂對。比如劉璋父子。若是讓劉備早在西川,天下就不會是現在這樣了。

衆人露出欽佩之色。

“就元直的主張,你們可有具體辦法?”高遠隨後問道。

其實這事情,來前司馬懿等人已經商量過來。此刻高遠問,司馬懿急忙作爲代表,說出了具體的辦法,道:“可檄文天下,但凡來我幷州的,每人給二畝耕地,三畝荒地。又給與農具,幫助建造房屋,但這一部分。隨後的收成中,需要一點點償還。”

高遠的政策是土地私有化,可以自由買賣。租賃。而後世的政策,是不能買賣的。因此,高遠這個政策,更加民心所向。

能夠買賣,才能讓人有發家致富的機會。而高遠是不能消滅地主階級的,因爲如此一來。他也就當不成皇帝了。因此這個土地政策,更符合當前社會。

司馬懿說了這麼一二三點。陳琳等人不住點頭。在他們看來,這又給地,又給工具,又給蓋房子,百姓聽到一定會來的。至於百姓是否會相信?有主公的威望在那擺着,誰都會相信的。

其實,司馬懿等人也知道,能夠實行這樣的政策,其實最關鍵的,就是高遠在民間的威望。這幷州若是沒有高遠,換了誰,都抓瞎。

徐庶隨後說道:“如今十月剛過,正是秋收過後、初冬農閒。百姓家中這時候多少有些糧食,可以遠足,此時發佈這樣的政令行於天下,是最好的時機。”

高遠感到這方案還行,於是就同意了。

就在這一天,無數信使帶着檄文和佈告,策馬出了晉陽城。

二日時間後,洛陽關中、冀州、幽州,就開始流傳高遠治下“土地召民”的政策。

這政策,在各地民間引起了極大的反響。

然而,半月後,“工作報告會”上。

“主公!全軍五萬將士,馬兵二萬,步兵三萬,皆是精銳枕戈待旦。另,各郡縣,有守備兵二萬餘人,屯田、保護地方治安。”張遼高昂中,回報了軍中的情況。

高遠的主力部隊是走精兵路線的,兵不一定越多越好,只要達到一定規模,全是精兵最佳。高遠可不是韓信,他沒有韓信那麼冷酷,他是要管傷亡的士兵的。因此,百多萬人口基數下,多招兵地方上就沒有勞動力不說,若是一傢伙出現十萬傷兵,後勤必須是垮了。

現在,高遠暫時只能是這麼一個規模的武裝力量。但幷州若是發展起來,絕不會只能維持這樣一個規模的武裝力量。所以這召民計劃,不但能夠發展內政,也能夠發展兵力。

隨後張遼起身欣喜道:“有各級教導員教育士兵,如今軍中的士兵多少都能夠認識字了,這思想上也是高度統一。都是摩拳擦掌,等着追隨主公,征戰天下,解救黎民。”

高遠大喜過望,這士兵有武勇,有文化,有思想,有忠心,對於一位諸侯來說,是再好的事情了。他大加讚揚了以張遼爲首的將軍們的工作,給與了相當高的肯定。

趙雲等人心氣高,忠心高,自然沒得說。

緊跟着,徐庶彙報了各地政務,“各地官員的操守,得到了百姓的讚揚。全民教育工作也已經全面展開,這一個月不但爲學堂先生髮放了俸祿,竟然還有結餘!”

司馬懿、鄧芝等人,不免讚歎主公的全民教育,惠及了百姓,還能有額外的財政收入。這一切源自於高遠的土地制度,百姓有了錢,自然捨得花錢讓孩子上學。

司馬懿激動中起身道:“預計全年,會有三百萬貫的錢糧收入。”

衆人聞之,大驚失色。旁邊天下最富庶的冀州,一年也就這個收入。而幷州無論是人口還是富庶皆與冀州相比差三四倍,竟然也有這樣的收入。

高遠十分滿意這一年的收入,笑道:“大家都納稅,自然收入就增加了。”

其實衆人知道高遠另有所指,以前士族是不交稅的,卻是控制了絕大部分的收入來源。

高遠很高興,但也知道,幷州雖然今年大發展,但也到了極限。只因這一千多年前,全靠人力產生財富,沒有啥機械力。想要有所突破,就要人多。乃至於後世許多年,還是人多力量大。

因此,高遠不免關切道:“元直、仲達、召民的工作進行的怎麼樣了?這半個月,有多少百姓來到我幷州?一定要好好安置,不能冷了人心。安置的好,傳出去後,纔能有更多的人前來。”

說道這裡,司馬懿和徐庶就十分尷尬了。

司馬懿又起身,勉強道:“啓稟主公,這些時日,周邊到來了二萬多人。”

高遠先是一愣,隨後立刻道:“兩萬多人,也不少了。照這麼下去,來年也有五萬,不少,不少。”他最後開心道。

司馬懿和徐庶知道是主公安慰,就更加尷尬了。其實最開始計劃裡,這人數是要番十倍的。

兩人對視一眼,來到堂中,拜道:“吾等無能……。”

高遠也就琢磨了起來,道:“看來還是宣傳的不夠。”

“主公可有好的辦法?”司馬懿不免問道。因爲他們是沒有辦法了,只能期待主公拿出一套新的策略。其實,他們也是充滿了希望,因爲主公總是能夠拿出前人從來沒有的策略。

你還別說,高遠真想到了一個加強宣傳的策略,他十分嚴肅的點了點頭,道:“看來,要搞個相對論,弄個幷州白皮書出來。”

“白皮書?”司馬懿等人頓時就傻了眼,心說這必定又是主公想出的全新理論,因此雖然蒙叨叨的不懂,但十分期待。(

第239章 洛陽變大海第24章 絕影瞬間沒影第235章 開始挖溝第237章 大家一起來挖吧第75章 突襲猛進第252章 馬超來投第229章 草人借箭第241章 打撈聯軍第59章 絕地反擊第159章 袁老爹的計劃第86章 曹操家的哭聲第55章 曹操的圖謀第27章 難斗的袁本初第58章 賈詡的毒計第259章 連抓三頭第267章 騎兵突擊第12章 誤會臥牛山第33章 善有善報第36章 計誘匈奴第282章 博望坡之戰第69章 “掠奪”袁本初第17章 這是曹操的小把戲第149章 百姓都去哪了?第104章 戰地支援第281章 劉備有軍師第278章 官渡第216章 首戰告捷第161章 奮起的本初第125章 自殘的仲達第131章 誰是走狗第294章 高遠的佈置第73章 河內有司馬第84章 瘋司馬第176章 全身麻醉的本初第92章 士族大逃亡第88章 錢糧都去哪了第123章 雙料間諜第40章 貂蟬做媒第56章 晉陽爭奪戰第98章 司馬懿的發現第231章 都要來借箭第62章 袁家的兒子們第159章 袁老爹的計劃第144章 綁票計劃第194章 田豐道破第266章 決戰在即第32章 不同的隊伍第215章 城中狙敵第202章 喜得貴子第290章 詐降書第62章 袁家的兒子們第90章 幷州王家第193章 屢屢用計一些話第84章 瘋司馬第72章 困境第290章 詐降書第183章 你是騙我的第56章 晉陽爭奪戰第233章 投機不成着火了第253章 戰事再起第137章 新兵種第6章 曹操大宴第57章 捨不得兵馬套不着高孟嚴第87章 被七大姑八大姨包圍的曹操一些話第177章 攜帶朝廷出逃第105章 呆頭鵝袁紹第277章 誰來當皇帝第132章 河東孤軍第284章 牽豬到處賣第155章 “炮樓”林立第257章 反戈一擊第144章 綁票計劃第171章 被袁紹圍住了第254章 沒有大將第1章 佳人……家人第238章 墊院子的傳說第199章 萬歲呼聲第61章 強敵來襲第249章 何去何從第291章 鳳雛來了第139章 陰差陽錯第200章 大權在握第106章 空關一座第213章 改版空城計第22章 抓住許攸一頭第109章 本初的逆襲第190章 將計就計第259章 連抓三頭第270章 決戰鄴城之巔第108章 高遠的突襲第249章 何去何從第57章 捨不得兵馬套不着高孟嚴第256章 招降西涼騎兵第217章 喊話的藝術第14章 關羽戰顏良第283章 南征第180章 你們是那一部分的第178章 狂怒的袁紹
第239章 洛陽變大海第24章 絕影瞬間沒影第235章 開始挖溝第237章 大家一起來挖吧第75章 突襲猛進第252章 馬超來投第229章 草人借箭第241章 打撈聯軍第59章 絕地反擊第159章 袁老爹的計劃第86章 曹操家的哭聲第55章 曹操的圖謀第27章 難斗的袁本初第58章 賈詡的毒計第259章 連抓三頭第267章 騎兵突擊第12章 誤會臥牛山第33章 善有善報第36章 計誘匈奴第282章 博望坡之戰第69章 “掠奪”袁本初第17章 這是曹操的小把戲第149章 百姓都去哪了?第104章 戰地支援第281章 劉備有軍師第278章 官渡第216章 首戰告捷第161章 奮起的本初第125章 自殘的仲達第131章 誰是走狗第294章 高遠的佈置第73章 河內有司馬第84章 瘋司馬第176章 全身麻醉的本初第92章 士族大逃亡第88章 錢糧都去哪了第123章 雙料間諜第40章 貂蟬做媒第56章 晉陽爭奪戰第98章 司馬懿的發現第231章 都要來借箭第62章 袁家的兒子們第159章 袁老爹的計劃第144章 綁票計劃第194章 田豐道破第266章 決戰在即第32章 不同的隊伍第215章 城中狙敵第202章 喜得貴子第290章 詐降書第62章 袁家的兒子們第90章 幷州王家第193章 屢屢用計一些話第84章 瘋司馬第72章 困境第290章 詐降書第183章 你是騙我的第56章 晉陽爭奪戰第233章 投機不成着火了第253章 戰事再起第137章 新兵種第6章 曹操大宴第57章 捨不得兵馬套不着高孟嚴第87章 被七大姑八大姨包圍的曹操一些話第177章 攜帶朝廷出逃第105章 呆頭鵝袁紹第277章 誰來當皇帝第132章 河東孤軍第284章 牽豬到處賣第155章 “炮樓”林立第257章 反戈一擊第144章 綁票計劃第171章 被袁紹圍住了第254章 沒有大將第1章 佳人……家人第238章 墊院子的傳說第199章 萬歲呼聲第61章 強敵來襲第249章 何去何從第291章 鳳雛來了第139章 陰差陽錯第200章 大權在握第106章 空關一座第213章 改版空城計第22章 抓住許攸一頭第109章 本初的逆襲第190章 將計就計第259章 連抓三頭第270章 決戰鄴城之巔第108章 高遠的突襲第249章 何去何從第57章 捨不得兵馬套不着高孟嚴第256章 招降西涼騎兵第217章 喊話的藝術第14章 關羽戰顏良第283章 南征第180章 你們是那一部分的第178章 狂怒的袁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