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討董

曹操正在府中處理政務,這時曹操感覺有人走了進來,不由擡頭去看,便看到穿着長袍的賈詡來到近前,還不等曹操去問,賈詡便開口說道:“啓稟主公,原涼州牧董卓自封爲相國,並且把皇上給廢了,立陳留王劉協爲帝,還有不知因爲什麼程煜被封爲兗州牧。”

曹操聽到後並沒有感覺到任何意外,畢竟他腦中的三國志系統可不是白混的,曹操想了想便對賈詡說道:“文和,你去給我把仲德叫過來。”

賈詡聽到後於是便轉身離去,過了會程煜急匆匆來到府邸,在侍衛帶領下來到書房,程煜敲了敲門便當先走了進去,剛進去便跟曹操對視,程煜有些吃驚不過很快便反應過來拱手說道:“屬下拜見主公。”

曹操點點頭看着面前的仲德不由說道:“仲德董卓已經下旨任命你爲兗州牧,我會派徐晃和于禁率領五千兵馬護送你到兗州,到達兗州後,他兩人就聽從你的調遣,我希望你能夠幫我好好管理好兗州,等到董卓成爲衆矢之的,那麼我們一同起兵討伐董卓。”

程煜聽到後便明白主公是怎麼想的了,於是拱手答道:“屬下遵命。”

曹操點點頭然後便揮手示意程煜退下,等到程煜離去後,曹操便讓人把徐晃、于禁叫來,對他們交代了一番,然後便繼續處理政務。

等到第二天的時候,程煜便率領五千兵馬向陳留進發,等到看不到程煜部隊時候,曹操便率領衆將來到府邸,之後便安排衆將任務。

時間很快便過去數月,等到中平六年末的時候,曹操感覺討董的時機來了,於是便向天下諸侯發檄文以討伐董卓,檄文上是這樣說的:“董卓欺天罔地,滅國弒君;穢亂宮禁,殘害生靈;狼戾不仁,罪惡充積!今誓欲掃清華夏,剿戮羣兇。望興義師,共泄公憤;扶持王室,拯救黎民。檄文到日,可速奉行!”

渤海太守袁紹接到檄文後,看着麾下衆臣問道:“你們看看應當如何做?”

郭圖聽到後拱手說道:“啓稟主公,屬下以爲我們應當響應檄文提高主公的聲望,使得天下有才之士紛紛投靠。”

其餘謀臣也紛紛點頭同意,袁紹看此於是便命令大軍集結,等到大軍集結完畢後,於是便向陳留出發,其餘各鎮諸侯也紛紛起兵響應。

各鎮諸侯分別是第一鎮,後將軍壽春太守袁術。第二鎮,冀州刺史韓馥,第三鎮,河內太守王匡,第四鎮,東郡太守喬瑁,第五鎮,山陽太守袁遺,第六鎮,濟北相鮑信。第七鎮,北海太守孔融,第八鎮,廣陵太守張超,第九鎮,徐州刺史陶謙,第十鎮,北平太守公孫瓚,第十一鎮,上黨太守張楊。第十二鎮,烏程侯長沙太守孫堅。第十三鎮,祁鄉侯渤海太守袁紹,至於原來的其餘四鎮諸侯因爲曹操這隻蝴蝶而消失在歷史長河中。

董卓正在大廳內欣賞歌舞,一名士卒急匆匆來到近前語氣急切的說道:“主公,大事不好了,各鎮諸侯率軍來犯!”

董卓聽到後大驚失色,看着底下的士卒失聲說道:“這怎麼可能,老子給他們各個官職,難道他們還不滿意嗎?”

過了一會董卓才恢復過來,看着底下士卒沉聲說道:“快快給我召集衆將。”士卒聽到後便轉身離去。

也不知道過了多久,衆將急匆匆來到府內,董卓看着滿頭大汗的衆將,面色有些陰沉沉聲說道:“你們應該都知道各鎮諸侯起兵造反之事吧?”

衆將聽到後點點頭,董卓看此繼續說道:“誰願意給我率領一支兵馬把關東諸侯給殺光!”

呂布聽到後便拱手請命,董卓正要應允的時候,突然從衆將裡傳來“殺雞焉用牛刀?不勞溫侯親自去。吾斬關東諸侯的首級,猶如探囊取物!”

董卓聽到後不由轉頭去看,發現乃是自己麾下一員驍將華雄,董卓面色大喜看着華雄說道:“既然華將軍願意親自前去,那麼任命你爲驍騎校尉率軍五萬,同李肅、胡軫趕往氾水關迎敵。”

華雄等人聽到後拱手說道:“末將遵命。”於是便轉身離去,等到華雄等人離去後,董卓又命令徐榮率領三萬兵馬在與許昌交界地帶駐紮以防曹操偷襲。

關東諸侯在中平七年正月的時候,紛紛來到陳留城,曹操在聯軍大帳內接待衆諸侯,等到諸侯來其後,曹操看着衆諸侯沉聲說道:“今日我等在此聚集,需選一位諸侯擔當盟主之職。”

曹操剛說完跟其私交比較好的濟北相鮑信說道:“我覺得坐擁兩州之地的曹孟德可以擔當盟主之職。”

曹操聽到後不由轉頭看向袁紹,便看到袁紹臉色異常難看,曹操看此不由說道:“我覺得應該推舉袁本初爲盟主,因爲袁本初四世三公,門多故吏擔當盟主一職是應該的。”

袁紹聽到後面色充滿着喜悅之情,各鎮諸侯看此便紛紛推選袁紹爲盟主,袁紹再三推遲,衆人都說非本初不可,袁紹才表示同意,之後衆人便在軍營內搭建祭壇,之後歃血爲盟,等到歃血完畢後,袁紹在衆人扶持下來到大帳。

袁紹高居於主座之上,各鎮諸侯按照爵位年齡分列坐在兩旁,等到酒過三巡後,曹操沉聲說道:“今日我們既然推選袁本初爲盟主,那麼我們就要聽從調遣,不要以軍力強弱多寡相互計較。”衆人聽到後紛紛點頭表示同意。

袁紹看此心想不能讓曹操在諸侯內樹立威望,於是說道:“紹雖然沒有什麼大才,今日既然推選我爲盟主,那麼我必定有功必賞,有罪必罰。希望大家都能夠遵守,不要違反軍紀免得大家以後顏面難看。”衆人聽到後紛紛點頭表示同意。

袁紹看到衆人樣子感到異常的滿意繼續說道:“我打算任命袁術押送糧草,我還需要一人擔當先鋒,到達汜水關後挑戰,不知誰願意率軍前往?”

長沙太守孫堅聽到後覺得這是立功的機會,於是起身說道:“堅願意率軍本部兵馬擔當先鋒。”

袁紹聽到後面色一喜,沉聲說道:“文臺英勇,可以擔當先鋒一職,其餘人等則隨大軍出發。”

衆人聽到後起身答道:“我等遵命。”之後孫堅便率領本部人馬殺奔汜水關,等到酒宴結束後,曹操來到袁術大帳前,讓士卒進賬稟報。

過了會士卒便出來示意曹操可以進去了,曹操於是便步入大帳,看到袁術在主座上坐着說道:“公路兄你是否打算掐斷孫文臺的糧草?”袁術聽到後面色大變。

曹操不等袁術回話,於是便繼續說道:“公路兄,如果你掐斷孫文臺糧草的話,必定會跟孫文臺結怨,吾以爲公路兄完全不需要掐斷孫文臺的糧草,公路兄糧草供應充足,孫文臺肯定會感激不盡,即使孫文臺被董卓軍擊敗,但是也不是公路兄的責任。”

袁術聽到後覺得曹操說的在理,於是便打算不掐斷孫文臺糧草,曹操看到袁術神情便知道袁術已經決定了,於是便起身離去。

濟北相鮑信怕孫堅搶奪軍功,於是便派自己弟弟鮑忠率領五千兵馬抄小路去往汜水關,當鮑忠率軍來到關前叫陣,華雄看此從城牆上下來,騎馬來到關外,鮑忠看到揮刀殺向華雄。

華雄看到鮑忠

殺來不由冷哼一聲,拍馬殺向鮑忠,華雄衝到近前,揮刀斬向鮑忠,鮑忠慌忙持刀擋住,就在這時卻看到華雄面色奸計得逞的笑容,鮑忠面色大變,正要變招華雄一刀便把鮑忠給斬下馬,華雄趁勢殺向漢軍,身後士卒緊隨其後,漢軍頓時被殺的四散而逃。

數日後,孫堅率軍前往汜水關的時候,便遇到潰軍,得知濟北相弟弟鮑忠被華雄斬殺,不由面帶冷笑,不過心中還是提高了警惕,孫堅率軍很快便來到汜水關前。

孫堅身穿銀色鎧甲,手持古錠刀,騎着花鬃馬來到距離關前,指着關上的華雄大聲罵道:“助紂爲虐之輩,還不快快早降!”

華雄聽到後於是便命令副將胡軫率領五千兵馬出關迎戰。胡軫來到關外怒聲說道:“誰敢與我一戰!”

孫堅看到後於是便命令程普取其首級,程普於是拍馬殺向胡軫,胡軫看到程普殺來,於是便拍馬迎戰,兩人打了數個回合後,程普趁其不備直接一矛刺中胡軫咽喉,孫堅看到胡軫被程普斬殺,於是便揮軍殺向汜水關,華雄看到後立馬命令城牆上士卒射箭投石。

孫堅看到汜水關很難拿下,於是便鳴金收兵,之後便在關前安營紮寨。

到了第二天的時候,孫堅繼續命令士卒攻打汜水關,一連攻打了數日,又一次攻城戰過後,李肅看着身旁的華雄沉聲說道:“將軍,今夜我親自率領一軍從小路偷襲孫堅寨後,將軍攻打前寨,孫堅必定被我們殲滅。”

華雄聽到後覺得李肅說的不錯,於是便傳令軍士吃飽飯,之後等到夜晚的時候,華雄率軍乘夜下關。

等到來到孫堅營寨的時候,已經是半夜三更,華雄看此於是便向軍營摸進,當距離軍營只有不到數百米的時候,華雄便率領士卒直接殺進孫堅營寨。

孫堅聽到營寨內傳來喊殺聲,頓時明白董卓軍殺入營寨裡了,孫堅慌忙穿上鎧甲,之後急匆匆奔出營帳,這時士卒牽馬過來,孫堅立馬翻身上馬,然後率領士卒向軍營外衝去,這時候正好碰到華雄殺來。

兩人立馬纏鬥起來,打了不到數回合,孫堅突然聽到後面傳來喊殺聲,臉色大變,他擋住襲來的鋼刀,然後立馬脫離與華雄戰鬥,便看到董卓一員戰將率軍從後方殺來,在殺來的時候,到處放火。

孫堅軍頓時變得慌亂不堪,衆將也因此混戰起來,祖茂掩護着孫堅突出重圍,華雄率軍立馬追向孫堅。

祖茂看到董卓軍緊追不捨,於是便讓孫堅把自己披風解了,然後寄在自己身上,便向另一個方向逃跑,華雄看此於是便向祖茂逃去方向追去,祖茂逃到一處樹林附近,把披風寄在一處高處,然後便躲入樹林。

華雄看到披風立馬拿起弓箭向披風射箭,等到射中後,華雄便拍馬向披風奔去,就在華雄來到披風附近的時候,突然從附近樹林撲來一人,華雄慌忙揮刀劈向撲來的人。

祖茂看到襲來的鋼刀立馬躲避,這時候附近士卒把祖茂給團團圍住,祖茂發現自己被團團包圍頓時明白自己逃跑機會都沒有,這時候華雄劈刀斬向祖茂,祖茂慌忙擋住襲來的兵器,數十名士卒看此立馬手持長矛刺向祖茂,祖茂眼睜睜看着長矛捅入自己身體,華雄趁此機會直接一刀把其給斬殺了。

當孫堅突出重圍的時候,發現身邊只有不到數千兵馬,而且祖茂到現在還沒歸來,孫堅頓時明白祖茂凶多吉少了。

孫堅不由得痛哭,程普等人慌忙勸解,痛哭數分鐘後,孫堅終於從沉痛中恢復過來,孫堅率領身邊士卒向大軍方向退去。

(本章完)

第43章 馬騰滅亡第20章 十常侍滅亡第2章 系統初顯威第2章 系統初顯威第24章 連環計第38章 袁軍大敗第8章 登用四人第43章 馬騰滅亡第33章 袁術的滅亡第15章 長社之戰第4章 許昌太守第34章 張飛之死第20章 十常侍滅亡第37章 白馬之戰第39章 攻陷南皮第18章 黃巾滅亡第25章 汝南陷第25章 汝南陷第35章 關羽之死第37章 白馬之戰第38章 袁軍大敗第41章 袁紹滅亡第5章 徐晃發威第15章 長社之戰第27章 挾天子以令諸侯第17章 張曼城滅亡第11章 桃園結義第12章 黃巾來襲第19章 漢靈帝駕崩第27章 挾天子以令諸侯第21章 董卓進京第19章 漢靈帝駕崩第40章 界橋之戰第13章 擊退黃巾第29章 呂布來犯第38章 袁軍大敗第44章 荊州投降第12章 黃巾來襲第14章 漢軍敗退第4章 許昌太守第33章 袁術的滅亡第3章 投靠張讓第1章 穿越了第2章 系統初顯威第29章 呂布來犯第23章 虎牢關之戰第42章 天水陷落第35章 關羽之死第34章 張飛之死第43章 馬騰滅亡第20章 十常侍滅亡第41章 袁紹滅亡第12章 黃巾來襲第15章 長社之戰第19章 漢靈帝駕崩第12章 黃巾來襲第9章 魏延第40章 界橋之戰第23章 虎牢關之戰第25章 汝南陷第5章 徐晃發威第26章 拿下宛城第35章 關羽之死第31章 水淹呂布第15章 長社之戰第44章 荊州投降第42章 天水陷落第28章 攻破長安第44章 荊州投降第32章 紀靈戰死第23章 虎牢關之戰第42章 天水陷落第22章 討董第3章 投靠張讓第24章 連環計第39章 攻陷南皮第18章 黃巾滅亡第21章 董卓進京第11章 桃園結義第17章 張曼城滅亡第28章 攻破長安第23章 虎牢關之戰第8章 登用四人第17章 張曼城滅亡第35章 關羽之死第37章 白馬之戰第40章 界橋之戰第4章 許昌太守第8章 登用四人第44章 荊州投降第18章 黃巾滅亡第7章 許昌第42章 天水陷落第22章 討董第14章 漢軍敗退第17章 張曼城滅亡第36章 劉備滅亡第23章 虎牢關之戰第32章 紀靈戰死第39章 攻陷南皮
第43章 馬騰滅亡第20章 十常侍滅亡第2章 系統初顯威第2章 系統初顯威第24章 連環計第38章 袁軍大敗第8章 登用四人第43章 馬騰滅亡第33章 袁術的滅亡第15章 長社之戰第4章 許昌太守第34章 張飛之死第20章 十常侍滅亡第37章 白馬之戰第39章 攻陷南皮第18章 黃巾滅亡第25章 汝南陷第25章 汝南陷第35章 關羽之死第37章 白馬之戰第38章 袁軍大敗第41章 袁紹滅亡第5章 徐晃發威第15章 長社之戰第27章 挾天子以令諸侯第17章 張曼城滅亡第11章 桃園結義第12章 黃巾來襲第19章 漢靈帝駕崩第27章 挾天子以令諸侯第21章 董卓進京第19章 漢靈帝駕崩第40章 界橋之戰第13章 擊退黃巾第29章 呂布來犯第38章 袁軍大敗第44章 荊州投降第12章 黃巾來襲第14章 漢軍敗退第4章 許昌太守第33章 袁術的滅亡第3章 投靠張讓第1章 穿越了第2章 系統初顯威第29章 呂布來犯第23章 虎牢關之戰第42章 天水陷落第35章 關羽之死第34章 張飛之死第43章 馬騰滅亡第20章 十常侍滅亡第41章 袁紹滅亡第12章 黃巾來襲第15章 長社之戰第19章 漢靈帝駕崩第12章 黃巾來襲第9章 魏延第40章 界橋之戰第23章 虎牢關之戰第25章 汝南陷第5章 徐晃發威第26章 拿下宛城第35章 關羽之死第31章 水淹呂布第15章 長社之戰第44章 荊州投降第42章 天水陷落第28章 攻破長安第44章 荊州投降第32章 紀靈戰死第23章 虎牢關之戰第42章 天水陷落第22章 討董第3章 投靠張讓第24章 連環計第39章 攻陷南皮第18章 黃巾滅亡第21章 董卓進京第11章 桃園結義第17章 張曼城滅亡第28章 攻破長安第23章 虎牢關之戰第8章 登用四人第17章 張曼城滅亡第35章 關羽之死第37章 白馬之戰第40章 界橋之戰第4章 許昌太守第8章 登用四人第44章 荊州投降第18章 黃巾滅亡第7章 許昌第42章 天水陷落第22章 討董第14章 漢軍敗退第17章 張曼城滅亡第36章 劉備滅亡第23章 虎牢關之戰第32章 紀靈戰死第39章 攻陷南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