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零一章 袁紹之怒

田豫離開了,他勸不動一個瘋子,特別是一個冷靜的瘋子。

而公孫瓚,卻是開始準備起稱帝之事。稱帝可不僅僅是一句話的事,需要準備的事宜煩不勝煩,無論是百官的安排還是登基的各種物品準備,皇帝的衣飾,皇宮的改建等等都需要大量的時間。但公孫瓚即日南下,明顯沒有時間慢慢籌措這種事,公孫瓚只好選擇一切從簡,但就是這樣還需要近一個月的時間。

公孫瓚這邊轟轟烈烈的準備打算稱帝,一直關注與其的袁紹很快就得知了消息,並將之通知中原諸侯,袁術很快也得到了消息。聽聞公孫瓚欲稱帝,天下諸侯態度各異。

“砰!”正準備用膳的袁紹直接將面前丫鬟剛剛奉上的碗碟杯盞全部打翻在地,面目猙獰的低吼道:“公孫老賊,你怎麼敢在某之前稱帝!某必殺你!”

送餐的丫鬟被嚇得跪倒在地上,面色惶恐的瑟瑟發抖,絲毫不敢動彈。

發泄一番後,袁紹稍微冷靜下來,對着堂下如石雕一般靜靜呆立、面無表情的荀諶說道:“友若,召集諸將,集會議事。”

“諾!”荀諶語氣平靜的應聲道。

待其離去後,袁紹面色陰沉的走出房屋,準備向着議會大殿而去,周圍的丫鬟僕人看到袁紹的臉色,紛紛低頭跪在兩側,瑟瑟發抖不敢言語,生怕觸怒了袁紹。待走到大殿門口,袁紹忽然猛地一拳擊在殿柱之上,口中恨恨道:“袁公路,這背後有你的影子吧!”

面色陰沉的袁紹此時是破天荒的第一個來到大殿之中,直接坐到自己的主座之上,面色陰沉的心中思量。

很快,諸將和謀士一一趕來,一進門看到高坐在主座之上面色不善的袁紹,皆是心中一凜,恭敬行禮後立於兩側,呆立不語。

待衆人到齊後,袁紹終於發話到:“公孫瓚稱帝,爾等如何看待?”

最喜歡出風頭的許攸直接站出來笑聲道:“主公,此乃大喜之事,主公爲何愁眉苦臉?”

袁紹面露不解道:“大喜之事?公孫瓚稱帝,於我何喜?”

許攸面露得意之色,神采飛揚道:“主公可喜者有三。其一,公孫瓚稱帝,天下百姓必然視之爲叛逆,主公討伐於其就更加名正言順,乃大義所向,天下向漢之人必蜂擁而來助主公討賊。其二,公孫瓚稱帝,天下諸侯必羣起而攻之,曹操裹挾天子,劉備以漢室後裔自居,二人定然與公孫瓚勢不兩立,主公輕易可與之爲盟。其三,公孫瓚稱帝,對於漢室威信是一個巨大的打擊,主公日後若是...”

說道最後,許攸欲言又止,嘴角飽含深意的一笑,目露自得。

原本怒上心頭的袁紹聞言瞬間如三伏天飲冰一般,爽到了心裡,眉開眼笑的說道:“子遠不愧爲吾之肱骨,果然大才!”

許攸聞言瞬間洋洋得意起來,甚至暗中挑釁似的掃了郭圖等人一眼。

郭圖一看許攸那個小人得志的樣子,心裡的火瞬間就冒出來了,站出來直接道:“主公,子遠所言有所不實。公孫瓚手握傳國玉璽,又有北征異族之功。傳國玉璽乃國之象徵,得之纔是天子正統,當今大漢不但兩都皆爲大火所焚,就連天子都被罷黜一個、刺殺一個,如今奉迎的天子根本就是倉促而爲的傀儡,根本不足以令天下人信服。公孫瓚如今稱帝,雖是冒天下之大不韙,但也同樣獲得了巨大的聲望和利益,甚至可能被有些人看作是承接漢運。如此豈不壞了主公大事?”

袁紹聞言微皺眉頭:“公則所言也不無道理。”

許攸聞言卻不高興了,站出來與郭圖爭辯,雙方在大殿之內爭執不休,隨後連逢紀和辛毗等都加入了進來,整個大殿之內吵作一團。

而荀諶和諸位武將早已習慣了這種場面,紛紛看熱鬧似的看着雙方分作兩個陣營爭吵不休。大條如顏良文丑等甚至暗自擠眉弄眼的下了賭注,賭哪方贏。

位於主座的袁紹看着麾下的文臣又吵作了一團,有的吵不過甚至開始動手,面色鐵青。他又一次後悔麾下養了這麼多的謀士。有謀無斷但愛好養士,這就是袁紹。

“安靜!”袁紹終於忍不住了,怒喝道:“我是讓你們來商量對策,不是讓你們來吵架的。你們都是我倚爲重任的謀士,怎麼能一個個跟婦人一樣再次爭吵不休?”

許攸等人聞言迅速的分開來,許攸摸了摸自己脖子上的淤青,恨恨的看着郭圖。而郭圖同樣拍了拍自己身上的腳印,不甘示弱的回瞪回去。

“主公,現如今我等首要做的就是將這件事昭告天下,令天下諸侯和士子知曉,坐實公孫瓚亂臣賊子的身份,讓天下諸侯有所準備。”一直置身事外、冷眼旁觀的荀諶一針見血道。

袁紹聞言點點頭:“確實,此等大事非某一人可以應對,速速派人通知劉備曹操,還有公孫度。”

公孫瓚和袁術、呂布三方乃是聯盟,更何況呂布現在已是冢中枯骨,隨時可能會戰敗身亡,而袁術和袁紹則是勢不兩立,因此這兩方袁紹就不打算通知了。

“諾!某這就下去佈置。”荀諶應聲後直接藉機退了下去,他可不願摻和到這些謀士的政治鬥爭當中,成爲他們的眼中釘。

“公孫瓚稱帝,你們認爲某該如何應對?”袁紹問道。

“主公,不若我等也跟着稱帝?”郭圖小聲建議道:“如今大漢已經名存實亡,當今天子非先帝之子,乃是劉虞一人立之,名不正言不順。主公四世三公,門生故吏遍天下,麾下可戰之兵數十萬,坐擁河北之地。如今有人做出頭之鳥,主公此時不稱帝更待何時?要知道那小皇帝可在曹操的手中,主公若不稱帝必會受其限制,而且還會矮公孫瓚一頭。”

袁紹聞言目光微閃、頗爲心動。一向高傲的他得知公孫瓚稱帝后第一時間的反應是憤怒於公孫瓚的搶先稱帝,他自信的認爲他自己纔是天子的不二人選,稱帝的第一人,因此心中憤憤不平。

“主公,切不可聽公則胡言。公孫瓚已經率先稱帝,主公你就是現在稱帝也會矮其一頭,不過拾人牙慧,有何意義?藉此機會昭告天下,聯絡天下諸侯對公孫瓚羣起而攻之方是上策。區區天子虛名有何意義?待主公消滅公孫瓚成爲河北之主,天下何人不得畏懼主公三分?”許攸照例反駁道。

這兩人幾乎已經成爲死對頭了,一方提出什麼建議,另一方必定反駁。很快,雙方又再次爭吵了起來,漸漸參與其中的人越來越多,殿中又開始演起了全武行。

袁紹看着自己麾下這羣謀士,輕嘆了口氣,擡眼望向了荀諶的方向,希望其能夠給自己一定的建議、助自己決斷,卻發現荀諶早已經藉機撤退,遠離這場鬥爭。

面對着麾下謀士的兩種不同意見,袁紹再次猶豫不決了起來。

第八百零六章 農莊第一百四十二章 目標第二百七十二章 恐怖的陷陣營第八百四十章 毒計第二百九十六章 更改決戰之地第一百一十二章 剽悍的徐庶不需要解釋第五百二十章 水淹黃縣第八百三十八章 外強中乾第七百三十六章 無奈第一百零三章 分封地四百七十章 攻城第九十五章 恐怖第三百七十章 遼東第四百八十七章 血戰第一百六十章 軍團天賦第五百一十七章 理智第五百三十二章 死戰第九百一十二章 隔岸觀火第一百二十六章 百家第一百一十章 軍魂第五百三十七章 三慮第四百一十五章 捨棄第四百五十三章 情報第九十三章 虎牢關第四章 謀劃第一百九十一章 倒黴的楊家第九百一十三章 研究象兵第三百八十八章 錢莊計劃第七百六十五章 練兵之法第三百七十六章 失算第七百八十一章 真正面目第八百零三章 妥協第一百五十章 劉備的小算計第六百四十章 產量第七百二十七章 覺悟第八百八十四章 氣運vs意志第七百七十五章 捕鯨第三百七十章 遼東第六百四十二章 醜女不醜第四百一十一章 潼關失守第五百六十章 論呂蒙第八百三十八章 外強中乾第四百零八章 連環計第四百四十五章 麴忠第八百三十八章 外強中乾第六百零五章 兵敗第七百五十三章 三而竭第八百一十一章 謀劃第七百二十六章 抗命攬責第七百六十四章 調兵第三十二章 招賢令第八百五十六章 圍點打援第四百八十三章 冒進第四百二十五章 降書第九百一十二章 隔岸觀火第九百五十三章 失算第四百二十七章 敵情第八十九章 栽贓第七百三十四章 暗子第七百六十八章 募兵第二百二十七章 破釜沉舟之計第八十三章 無賴戰術第六百四十七章 絕境第八百零六章 農莊第五百六十七章 改革第一百八十三章 劉焉暴怒了第七百零九章 塵埃落定第一百一十五章 養豬第七百六十一章 絕境前的瘋狂第六百八十一章 三方結盟第四百二十八章 夜襲第四十三章 學院第三百七十四章 戰起第八百五十四章 陽謀第四百三十一章 軍魂軍團第七百九十九章 撤退第四百八十一章 商量出兵第五百六十六章 新的格局第六百四十章 產量第三百九十二章 釜底抽薪第七百五十三章 三而竭第八百二十章 吐槽第十三章 酒樓相遇第一百四十六章 計劃第一百零一章 人頭稅第三百六十八章 屠戮第九百一十二章 隔岸觀火第二百七十一章 高順之威第四百四十九章 西域第一百零九章 荊州世家第五百九十八章 顏良文丑第七百二十五章 鬧劇第二百七十章 生死一線第三百九十六章 烏鴉嘴第二百四十四章 吳懿的盤算第八百零六章 農莊第八十章 夜襲第六百二十一章 安排第八百三十章 令行禁止第七百零三章 雜兵
第八百零六章 農莊第一百四十二章 目標第二百七十二章 恐怖的陷陣營第八百四十章 毒計第二百九十六章 更改決戰之地第一百一十二章 剽悍的徐庶不需要解釋第五百二十章 水淹黃縣第八百三十八章 外強中乾第七百三十六章 無奈第一百零三章 分封地四百七十章 攻城第九十五章 恐怖第三百七十章 遼東第四百八十七章 血戰第一百六十章 軍團天賦第五百一十七章 理智第五百三十二章 死戰第九百一十二章 隔岸觀火第一百二十六章 百家第一百一十章 軍魂第五百三十七章 三慮第四百一十五章 捨棄第四百五十三章 情報第九十三章 虎牢關第四章 謀劃第一百九十一章 倒黴的楊家第九百一十三章 研究象兵第三百八十八章 錢莊計劃第七百六十五章 練兵之法第三百七十六章 失算第七百八十一章 真正面目第八百零三章 妥協第一百五十章 劉備的小算計第六百四十章 產量第七百二十七章 覺悟第八百八十四章 氣運vs意志第七百七十五章 捕鯨第三百七十章 遼東第六百四十二章 醜女不醜第四百一十一章 潼關失守第五百六十章 論呂蒙第八百三十八章 外強中乾第四百零八章 連環計第四百四十五章 麴忠第八百三十八章 外強中乾第六百零五章 兵敗第七百五十三章 三而竭第八百一十一章 謀劃第七百二十六章 抗命攬責第七百六十四章 調兵第三十二章 招賢令第八百五十六章 圍點打援第四百八十三章 冒進第四百二十五章 降書第九百一十二章 隔岸觀火第九百五十三章 失算第四百二十七章 敵情第八十九章 栽贓第七百三十四章 暗子第七百六十八章 募兵第二百二十七章 破釜沉舟之計第八十三章 無賴戰術第六百四十七章 絕境第八百零六章 農莊第五百六十七章 改革第一百八十三章 劉焉暴怒了第七百零九章 塵埃落定第一百一十五章 養豬第七百六十一章 絕境前的瘋狂第六百八十一章 三方結盟第四百二十八章 夜襲第四十三章 學院第三百七十四章 戰起第八百五十四章 陽謀第四百三十一章 軍魂軍團第七百九十九章 撤退第四百八十一章 商量出兵第五百六十六章 新的格局第六百四十章 產量第三百九十二章 釜底抽薪第七百五十三章 三而竭第八百二十章 吐槽第十三章 酒樓相遇第一百四十六章 計劃第一百零一章 人頭稅第三百六十八章 屠戮第九百一十二章 隔岸觀火第二百七十一章 高順之威第四百四十九章 西域第一百零九章 荊州世家第五百九十八章 顏良文丑第七百二十五章 鬧劇第二百七十章 生死一線第三百九十六章 烏鴉嘴第二百四十四章 吳懿的盤算第八百零六章 農莊第八十章 夜襲第六百二十一章 安排第八百三十章 令行禁止第七百零三章 雜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