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六十七章 改革

袁術稱帝后,這是一段難得可以平穩的發展時期。

四國,或者準確的來說應該是五國現在剛剛經歷變動,或稱帝或稱王或...,除了北方針鋒相對的公孫瓚建立的燕國和袁紹建立的趙國外,中原和南方是平靜無比。袁曹劉三方都在穩固勢力,平復民心、擴招士卒,發展內政。

藉着稱帝之事,袁術又開始大肆擴招選拔士卒和改革。藉助這些年江東繁華所積攢的大量的錢糧,以及大小書院培養出的人才,再度開始在各地興建書院,並徹底放開了對於紙張和印刷術的限制,大量的刻印書籍,降低麾下百姓讀書的經濟壓力。

Www ✿ttka n ✿c o

與此同時,之前一直在書院內部施行,並沒有放到明面上的科舉選拔制度也被袁術徹底的推到了明面上,代替了大漢的舉孝廉。並大力培養百家發展各自的學派,建立自己獨特的書院,以各種形式加入到楚國的建設中來。

最關鍵的是,袁術將工匠和商人的待遇和地位都大幅的提高,基本與農民並列,而不是之前的士農工商。袁術還將楚國的頂尖工匠和醫師紛紛組織到了一起,分別組建了金陵科學院和金陵醫學院,與金陵書院並列。

至於其他的還有袁術支持下諸子百家們所建的農學院、林學院、水利學院等等,林林總總數十種學院在金陵建立了起來。好在當初袁術規劃建設金陵城時,就特意將其規模設的很大,輕易容納了這麼多的學院。

袁術如此多的動作自然引起了無數人的震撼,也引起了很多世家們的不滿。但是很快他們就被袁術頒佈了另一件事給轉移了注意力。

袁術開始派人聯絡益州東南和西域各國,統計這些國家的地域大小、土地、糧食、人口等情況,並取代大漢重新將這些小國納入麾下,作爲附屬國。當然,這只是明面上的,暗地裡袁術給的消息是要分蛋糕了。

附屬國的國王需要得到大楚的認可和敕封,袁術給的承諾是一般不會干涉其內政,但依然有很多小國或是不相信或是自大,不樂意如此,拒絕了大楚的敕封。

畢竟當年的大漢雖強,但時過境遷,大漢已經好久沒有關注過這些小國了,雙方這麼多年基本是老死不相往來。這些小國有不少已經消亡分裂,被其他國家所佔領或取代,而且大部分對於大漢的印象只停留在國家的一些記載之中,根本不甚瞭解。更何況袁術所建立的是楚國,而非大漢,有些人心裡自然起了其他的念想,畢竟誰也不像自己的國家被別人隨意摻和,成爲別人操控的傀儡。

而且在益州西南的諸多小國之中,對大漢還有印象的都是些臨近益州的小國,至於再往南的化外之地,大漢也未曾前往過。袁術可是清楚那裡可是一大片土地呢,其上的小國大漢根本就沒接觸過,一切聯繫都需要袁術從頭開始建立。

大半的小國不願意歸附大楚,袁術自然要出手嘍。

率領三萬南蠻精銳、剛被袁術從司隸調來的徵南將軍太史慈,率領萬益州精銳的平南將軍張任,率領兩萬蠻兵的安南將軍孟胡,率領一萬益州士卒的安夷將軍嚴顏和率領一萬蠻兵的安遠將軍兀突猛皆陳兵於益州邊境。隨時可以出擊平定這些不聽話的“小弟”。

而在涼州,除了率領三萬鐵騎鎮守武威的鎮西將軍馬騰,率領飛熊軍以及兩萬西涼鐵騎的安西將軍李傕和徵虜將軍郭汜和各自率領一萬鐵騎的冠軍將軍馬超、虎牙將軍張繡、鎮軍將軍龐德早已磨刀霍霍。

不過袁術現在正在休養生息,而且情報工作和準備工作還沒做好,半年內並不打算出兵攻伐。而這半年之內,就是袁術給世家們的發揮空間。

無論用什麼辦法,只要不觸犯袁術的底線,不聯絡外敵,不賣國求榮,這些世家若是能佔據或者暗中掌控這些不聽話的小國,並歸順於大楚,袁術就能分封與他,承認其一國之主的身份。

這等於什麼?這就等於封國了啊!而且是堂堂正正名正言順的封國。要知道,益州西南方向的地域之大,根本不在揚州之下,廣袤無比,小國林立。對付這些文明落後、生產落後的化外小國,這些根基深厚、人才衆多、手段狠辣的世家豈不是手到擒來?

有了封國這種事關千年傳承的大事,誰還有功夫在這個袁術威勢正盛的時候去做違逆袁術這種吃力不討好的事情呢?如今大勢在於袁術,在於大楚,他們就算聯合起來也無法阻止袁術的行爲,最多添添堵、製造些麻煩。但袁術既然已經作出了讓步,給足了好處,他們還有什麼理由去自討苦吃呢?反正大楚現在已經不是他們這些世家能夠控制的了,是和袁術兩敗俱傷,還是搶佔先機爭奪封國,這二者之間是個人都會選擇後者。

袁術雖然行事霸道,但是從來不會讓順從與其的人吃虧,封國的好處可遠遠超出了那麼些蠅頭小利的百十倍。這些世家能在袁術麾下活到現在,而且活的如此滋潤,就是因爲他們“聰明”。知道什麼叫做見好就收,不像那些被袁術弄消失的世家一般的囂張跋扈和貪得無厭。他們自然清楚自己現在應該選擇什麼。

一個巴掌一個甜棗,袁術這一手玩的別提有多溜了。畢竟這種事袁術已經做慣了,世家們也被打慣了,雙方自然和諧無比。袁術的一系列改革基本毫無阻力的順利的推行下去,而益州和涼州卻開始瘋狂的熱鬧起來了。

世家一多,很多問題袁術就可以借力順便解決。比如說益州到周邊小國的道路建設問題,外交問題,商業問題等。再比如說涼州的建設問題,戰馬交易問題,牧場開設問題,周邊異族牛羊收購問題等。

這些世家在忙着自己的封地大事之餘,在袁術的引導之下順便乾點副業,解決自己的一些問題或者弄些營生自然是樂意之極,袁術和世家商人基本算是雙贏,各取所需皆大歡喜。當然,袁術自然是賺了大頭。

益州西南諸國和西域諸國問題的解決對於袁術來說可不僅僅是促進商業發展、提高百姓生活水平之類的,最關鍵的是藉由世家的力量將這些地區穩定,打造成鐵板一片,穩固局面,爲日後袁術對貴霜的動兵打下基礎。

這些世家基本算是被袁術賣了還在爲袁術數錢,畢竟他們攻佔下來的這些封地,將來肯定會被袁術用更大的畫餅換去。不過這些世家們卻基本都是心甘情願,甚至對袁術感激至極,把他當做家族興盛的指路明燈。真是周瑜打黃蓋,一個願打一個願挨。對於這些世家來說,既然不能反抗,那就默默地享受吧,有時候想想這樣被那啥還挺爽。

第六百六十七章 分贓第二百六十章 第三次夜襲第一百六十八章 長安之變第六百零五章 兵敗第四百二十二章 西涼第二百四十七章 大智若愚第二百二十二章 四分五裂的世家大軍第三百七十七章 神·張遼第八百零六章 農莊第一百六十五章 荊州世家的憤怒第七百九十章 備戰第六百七十二章 出城第三十五章 官吏第四百二十三章 功高蓋主第九百零四章 海軍第八百二十九章 魏武卒第二百七十六章 徵兵制度第五百八十四章 所謂資敵第二百五十九章 詐敗與離間第三百五十六章 分兵第八十六章 將計就計第三百一十一章 出巡江東第二百二十一章 打算一網打盡的郭嘉第八百七十七章 犧牲第一百九十一章 倒黴的楊家第五百二十二章 勸諫第一百零四章 不安的劉表第三十八章 聰明的女人第三百一十六章 揹負罵名第二百五十五章 絕望第三百二十三章 公孫瓚的騰飛第一百四十章 單挑第七百零九章 塵埃落定第四百章 雙雄相會第四百二十一章 敗後良機第六百一十七章 划水第一百四十一章 堵門第四百四十二章 扶風法氏第三十一章 兵餉第五十九章 再收義子第三百二十一章 諸葛家族第一百一十八章 拿下荊州第六百七十一章 察覺第十章 資質第六百五十三章 蠢蠢欲動第四百八十二章 出兵第六百六十二章 回收封地第九百二十五章 試探第五百一十五章 追逃第七百零二章 消耗第四百一十九章 火燒長安第二百零四章 心狠還是袁紹狠第一百九十四章 楊彪訓子第一百四十九章 陳羣的選擇第九十九章 鬧翻第一百一十四章 敗家第五百一十七章 理智第五百七十六章 重責第三十章 揚州現狀第九百二十三章 規則第一百八十章 商人的平衡第一百零五章 進擊的黃祖第六百一十九章 貿易城市第七百二十五章 鬧劇第四百四十四章 狗血第九百五十八章 桀驁第六百三十二章 降服第六百二十八章 烏桓降第八百八十一章 生擒第四百九十章 破釜沉舟第一百一十五章 養豬第四百八十四章 回援第八百三十六章 郭府第七百零二章 消耗第二百四十章 欠收拾的小鬼第五百九十九章 挑釁失敗第三百三十三章 暗中角逐第六百八十章 與虎謀皮第三百五十二章 氣運第六百八十八章 世家心向第五百七十五章 逃離第九百六十一章 暗盟第四百七十五章 援軍第一百六十三章 孝廉第四百七十四章 騷擾第六百一十四章 袁紹撤軍第八百零六章 農莊第六百一十一章 怯懦公孫第五百八十九章 對峙第八十九章 栽贓第九百一十六章 瘋狂第六百一十四章 袁紹撤軍第六百八十七章 陽謀第五百五十六章 賄賂第三百二十二章 荀彧之謀第二百七十四章 撤軍江東第一百一十二章 鄭玄第三百二十九章 官商第六百八十一章 三方結盟第三百九十五章 密謀
第六百六十七章 分贓第二百六十章 第三次夜襲第一百六十八章 長安之變第六百零五章 兵敗第四百二十二章 西涼第二百四十七章 大智若愚第二百二十二章 四分五裂的世家大軍第三百七十七章 神·張遼第八百零六章 農莊第一百六十五章 荊州世家的憤怒第七百九十章 備戰第六百七十二章 出城第三十五章 官吏第四百二十三章 功高蓋主第九百零四章 海軍第八百二十九章 魏武卒第二百七十六章 徵兵制度第五百八十四章 所謂資敵第二百五十九章 詐敗與離間第三百五十六章 分兵第八十六章 將計就計第三百一十一章 出巡江東第二百二十一章 打算一網打盡的郭嘉第八百七十七章 犧牲第一百九十一章 倒黴的楊家第五百二十二章 勸諫第一百零四章 不安的劉表第三十八章 聰明的女人第三百一十六章 揹負罵名第二百五十五章 絕望第三百二十三章 公孫瓚的騰飛第一百四十章 單挑第七百零九章 塵埃落定第四百章 雙雄相會第四百二十一章 敗後良機第六百一十七章 划水第一百四十一章 堵門第四百四十二章 扶風法氏第三十一章 兵餉第五十九章 再收義子第三百二十一章 諸葛家族第一百一十八章 拿下荊州第六百七十一章 察覺第十章 資質第六百五十三章 蠢蠢欲動第四百八十二章 出兵第六百六十二章 回收封地第九百二十五章 試探第五百一十五章 追逃第七百零二章 消耗第四百一十九章 火燒長安第二百零四章 心狠還是袁紹狠第一百九十四章 楊彪訓子第一百四十九章 陳羣的選擇第九十九章 鬧翻第一百一十四章 敗家第五百一十七章 理智第五百七十六章 重責第三十章 揚州現狀第九百二十三章 規則第一百八十章 商人的平衡第一百零五章 進擊的黃祖第六百一十九章 貿易城市第七百二十五章 鬧劇第四百四十四章 狗血第九百五十八章 桀驁第六百三十二章 降服第六百二十八章 烏桓降第八百八十一章 生擒第四百九十章 破釜沉舟第一百一十五章 養豬第四百八十四章 回援第八百三十六章 郭府第七百零二章 消耗第二百四十章 欠收拾的小鬼第五百九十九章 挑釁失敗第三百三十三章 暗中角逐第六百八十章 與虎謀皮第三百五十二章 氣運第六百八十八章 世家心向第五百七十五章 逃離第九百六十一章 暗盟第四百七十五章 援軍第一百六十三章 孝廉第四百七十四章 騷擾第六百一十四章 袁紹撤軍第八百零六章 農莊第六百一十一章 怯懦公孫第五百八十九章 對峙第八十九章 栽贓第九百一十六章 瘋狂第六百一十四章 袁紹撤軍第六百八十七章 陽謀第五百五十六章 賄賂第三百二十二章 荀彧之謀第二百七十四章 撤軍江東第一百一十二章 鄭玄第三百二十九章 官商第六百八十一章 三方結盟第三百九十五章 密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