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八十一章 真正面目

兗州,這段時間以來表面上風平浪靜,然而實際卻是暗潮涌動。

當初曹操與袁術之戰基本就已經決定了中原最終的歸屬。當時的劉備因爲性格優柔寡斷,在種種顧慮之下,並沒有傾力與曹操合兵一處,而是隻派出了關羽一軍,留下數萬的士卒坐鎮兗州以防袁術偷襲。

若單從中原局勢而言,劉備這麼做無可厚非,確是正確的選擇。因爲若是他傾力相助曹操,袁術定然會從豫州或司隸調兵兗州,屆時他將無地可依。而且作爲客軍、戰力又不及曹操,若無太大變數最終他也只能跟在曹操身後喝湯。

若是曹操一舉戰勝袁術順勢奪下中原,劉備面對的局面恐怕會更加危險,能夠保留兗州一地就算不錯了。

這就是弱者的悲哀,除非有逆天之力靠着自身以弱勝強,否則就只能淪爲強者的馬前卒,由其擺佈。敗了一無所有,勝了卻也只能跟着拾些殘羹冷炙。

歷史上劉備能在赤壁之後從附庸轉而崛起,那完全是諸葛亮神機妙算外加機緣巧合。劉琦所佔的大義,魯肅周瑜的大局觀,劉璋的懦弱無能,都是不可或缺的條件。但就是這樣,最終荊州還是算“借”的,最終還被呂蒙從關羽手中強“要”回去了,順道還帶走了關羽。

當時的局面又何嘗不險惡?魏國一國之力足以力壓吳蜀,但孫權還是忍不住對劉備這麼個耍無賴的盟友下手了。奪走荊州,帶走劉關張三兄弟外帶無數猛將良謀的性命,消滅了蜀國的主力大軍,直接將原本有崛起之意的蜀國打入了深淵。

聯盟是靠不住的,大局觀再強也敵不過人的私心。劉備受形勢所逼,對荊州耍了無賴,佔據了益州之後又不願意將荊州這塊大肥肉全還回去,這些是諸葛亮都贊同甚是主導的,因爲人都有私心。他們認爲以當時蜀國的力量和魏國的威脅,孫權會顧全大局不敢造次。但他們高估了孫權的忍耐力。這麼耍無賴,在孫權看來就是極爲憋屈了。

自己這邊收留了你,將你從曹操手中救了下來,結果你不但不知感恩卻還恩將仇報。撿便宜佔了荊州之後就賴着不動了,最後拿下了西川卻依然不還。這樣一個曾經被自己所救的小弟結果卻變成和自己不分上下,甚至還強上一些的一方諸侯,換誰能咽的下這口氣?

當初曹操的作爲其實和歷史上的劉備沒什麼區別,都是仗着袁術這個強大的敵人,站在大局上逼迫劉備向自己方靠攏和讓步。結果劉備也如歷史上的孫權一般,根本“不上當”,最終就悲劇了。

現在劉備雖然每提及當初追悔莫及,可若是真的再來一次,他恐怕也不會改變自己的選擇而去爲曹操效死力。

但殘酷的結果已經如此,擁兵數十萬、盡佔天時地利的曹操竟然敗了,連帶着劉備自己的幾萬大軍和二弟軍師一起全部落入了袁術手中。中原除了兗州外已經全部歸於袁術麾下,大局已定,他已然不敗而敗,被踢出爭奪天下的舞臺了。

識時務者爲俊傑,劉備就是這樣一個人。如今天下局勢已然明朗,劉備根本就沒有翻盤的可能。即使和袁紹聯兵一處最終戰勝袁術,劉備覺得自己最終也會被袁紹趁機吞併。因此,劉備選擇了另一條路。

“主公,真的要這麼做嗎?”簡雍忍不住勸阻道。一步步跟着劉備走到今天,卻沒有想到最終會是這樣的結局。

“否則呢?可還有他路可選?”不過時隔數月,劉備完全像是變了個人一般,整個人消瘦了不少,原本溫和的氣質也變爲詭異陰沉,目光中隱隱有瘋狂之色。

“如此這般只能是自取滅亡、不戰而敗,與袁本初聯合對抗袁公路方是上策啊!”現在的形勢,即使是簡雍也看的一清二楚。

“憲和,你和我年幼便相識,我的性格你最清楚。但凡有一絲可能,我也不會坐以待斃。但與袁本初結盟,根本不可能有東山再起的機會,最終的結果只能會更糟。別說是這天下,就是你我的性命都難保。”劉備沉聲道。

“主公爲何如此悲觀?袁本初許諾的條件其實不錯,若是與之結盟取勝,我們隨之南下中原搶佔兩州之地,尚有勝機。”簡雍極爲不解的說道。

“憲和,你知道袁本初是什麼樣的人嗎?”劉備微微冷笑道:“袁本初這個人,很可怕啊!”

“袁本初其人雄才大略卻是大敵,但袁公路又何嘗不也是?正因如此我們纔有機會從中周旋。”

“不不不,憲和。我說袁本初可怕,不是指其才略方面,而是其心計。”

“心計?”

“呵呵,我當初能夠起家、順利的當上豫州刺史,可全靠這位袁盟主的相助啊!如此大恩,我如何不能對這位恩人細加了解一番?”劉備眼中露出寒芒道。

“袁本初此人,看似雄才大略,實際卻是外寬內忌、心計險惡。當初推舉我爲豫州刺史,實際就是爲了攪亂中原和南方的局勢,壓制袁術曹操這些他潛在的敵人。其目光之長遠,心機之險惡,着實令人心驚啊!也是由此,我才反覆推敲其這位袁盟主曾經的作爲,看清楚了他的真正面目。”劉備輕嘆道。

“曾經的作爲?主公是指諸侯討董?”

“不錯。憲和可曾記得諸侯討董之時,袁本初的表現如何?”

“袁本初當時確實是將一盤散沙的衆諸侯管理的井井有條,展現出了其不俗的能力,也領導衆諸侯擊敗了董卓。但卻是有些優柔寡斷、目光短淺,最終未盡全功,致使董賊裹挾天子而逃。”簡雍照實道。

“起初我之所想與你一般無二,對袁本初也只是恨其無能。但當我仔細回想這一切之後,真正我才明白袁本初的可怕。”劉備喟嘆道。

“討董一戰的結果如何?董卓被擊潰,盟軍威勢大漲,天子並未追回,天下依然一片亂局,各諸侯損兵折將。這一切對誰最有利,是野心一統天下的袁紹。當初是他的建議將董卓這條餓狼引入了洛陽,最終又是他將之趕走開啓了亂世,爲自己刷足了名望,又藉機摸透並削弱了各諸侯的實力,在之後更是以我佈局。此人才是真正的國之大賊,其用心之險惡、用計之毒辣、爲人之陰狠,令人髮指!”

“若是真投了此人,怕是最終我等會被暗中算計、剪除羽翼,即使不死,也會成爲任其擺佈的階下之囚。韓馥就是最好的前車之鑑,袁本初此人,絕非善類,絕不可能與我共存!”劉備恨聲道!

第七百三十九章 不解第一百九十八章 爭端起第一百四十一章 堵門第五百九十三章 戰陣之威第三百六十七章 草原風起第五百四十五章 西南諸國第八百八十六章 新的開始第八十四章 誘餌第六百二十三章 蹋頓的疲憊第四十六章 政事第一百八十三章 劉焉暴怒了第四百九十五章 劉備之怒第一百一十三章 藏書閣第六百八十二章 離間失敗第七百一十章 和談第一百四十九章 陳羣的選擇第三百七十七章 神·張遼第八百一十五章 吐槽第九百六十章 通敵第六百六十一章 幸福的煩惱第三百三十一章 皇商風浪第五百章 瘋狂第五百八十四章 所謂資敵第七百二十七章 覺悟第三百一十三章 吃裡扒外第六百二十九章 二代出場第五百一十六章 撤軍第四百二十三章 功高蓋主第六百五十一章 選擇第六百八十章 與虎謀皮第二百八十章 曹操之憂第四百一十三章 認命第五百六十二章 稱帝?第三百零二章 民族自豪第九百二十四章 疏忽大意第二百五十三章 呂布躺贏第四百二十九章 詐敗第八百三十九章 賈詡之毒第三百四十四章 袁紹的野望第九百一十五章 黑吃黑第六百七十八章 遏制第三百七十五章 弩陣第六百三十七章 得白馬第一百四十四章 倭國第八百三十七章 互彪演技第七百四十六章 中伏第七百一十四章 甩鍋第五百二十八章 視死如歸第四百七十一章 憋屈第四百一十五章 捨棄第九百六十五章 諸葛瑾的選擇第三百一十四章 商人與世家第十九章 許諾換兵第四百五十一章 打擊第五百五十一章 求援第四百五十五章 抉擇第六百二十二章 親兒子第六百四十七章 絕境第一百一十二章 剽悍的徐庶不需要解釋第九百五十五章 抉擇第一百八十一章 酒樓第九百四十四章 騎兵的優勢第六十五章 鹽價第六百七十三章 調虎離山第五百二十二章 勸諫第三百二十七章 隱藏着的人第二百零四章 心狠還是袁紹狠第五百五十八章 定襄平第九百四十章 隱蔽第六百一十一章 怯懦公孫第六百九十八章 鋒芒第五百六十一章 去向第四百零九章 大火第七百四十一章 準備第九百四十二章 張飛之威第六百一十三章 夜襲第一百八十七章 曹操結盟第三百二十一章 諸葛家族第四百一十四章 歸屬第七百五十四章 決絕第三百二十九章 官商第二百八十七章 張鬆第三百一十九章 逃與留第三百二十七章 隱藏着的人第二百七十一章 高順之威第二百四十五章 CD城內屠殺起第八百九十六章 人口遷移第八百五十九章 悍勇第五百七十七章 許攸第六百一十三章 夜襲第六百九十二章 亂戰第一百一十二章 鄭玄第五百九十一章 底牌第六百七十一章 察覺第七百六十五章 練兵之法第六百五十四章 僞裝第二百八十二章 軍功制度第二百四十二章 江東密信第三百七十章 遼東第三百六十六章 準備
第七百三十九章 不解第一百九十八章 爭端起第一百四十一章 堵門第五百九十三章 戰陣之威第三百六十七章 草原風起第五百四十五章 西南諸國第八百八十六章 新的開始第八十四章 誘餌第六百二十三章 蹋頓的疲憊第四十六章 政事第一百八十三章 劉焉暴怒了第四百九十五章 劉備之怒第一百一十三章 藏書閣第六百八十二章 離間失敗第七百一十章 和談第一百四十九章 陳羣的選擇第三百七十七章 神·張遼第八百一十五章 吐槽第九百六十章 通敵第六百六十一章 幸福的煩惱第三百三十一章 皇商風浪第五百章 瘋狂第五百八十四章 所謂資敵第七百二十七章 覺悟第三百一十三章 吃裡扒外第六百二十九章 二代出場第五百一十六章 撤軍第四百二十三章 功高蓋主第六百五十一章 選擇第六百八十章 與虎謀皮第二百八十章 曹操之憂第四百一十三章 認命第五百六十二章 稱帝?第三百零二章 民族自豪第九百二十四章 疏忽大意第二百五十三章 呂布躺贏第四百二十九章 詐敗第八百三十九章 賈詡之毒第三百四十四章 袁紹的野望第九百一十五章 黑吃黑第六百七十八章 遏制第三百七十五章 弩陣第六百三十七章 得白馬第一百四十四章 倭國第八百三十七章 互彪演技第七百四十六章 中伏第七百一十四章 甩鍋第五百二十八章 視死如歸第四百七十一章 憋屈第四百一十五章 捨棄第九百六十五章 諸葛瑾的選擇第三百一十四章 商人與世家第十九章 許諾換兵第四百五十一章 打擊第五百五十一章 求援第四百五十五章 抉擇第六百二十二章 親兒子第六百四十七章 絕境第一百一十二章 剽悍的徐庶不需要解釋第九百五十五章 抉擇第一百八十一章 酒樓第九百四十四章 騎兵的優勢第六十五章 鹽價第六百七十三章 調虎離山第五百二十二章 勸諫第三百二十七章 隱藏着的人第二百零四章 心狠還是袁紹狠第五百五十八章 定襄平第九百四十章 隱蔽第六百一十一章 怯懦公孫第六百九十八章 鋒芒第五百六十一章 去向第四百零九章 大火第七百四十一章 準備第九百四十二章 張飛之威第六百一十三章 夜襲第一百八十七章 曹操結盟第三百二十一章 諸葛家族第四百一十四章 歸屬第七百五十四章 決絕第三百二十九章 官商第二百八十七章 張鬆第三百一十九章 逃與留第三百二十七章 隱藏着的人第二百七十一章 高順之威第二百四十五章 CD城內屠殺起第八百九十六章 人口遷移第八百五十九章 悍勇第五百七十七章 許攸第六百一十三章 夜襲第六百九十二章 亂戰第一百一十二章 鄭玄第五百九十一章 底牌第六百七十一章 察覺第七百六十五章 練兵之法第六百五十四章 僞裝第二百八十二章 軍功制度第二百四十二章 江東密信第三百七十章 遼東第三百六十六章 準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