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九十八章 顏良文丑

被公孫瓚追擊的文丑心中一片冰涼,看着前方不知該進還是該退的麾下主力,權衡了片刻,一咬牙直接率軍從其身側劃過。他非常清楚,如今若是一頭撞上去,自己這兩萬大軍直接就得全部成爲潰軍之勢被公孫瓚軍肆意的屠戮。

公孫瓚看到這一幕,面色絲毫不變,令麾下的鐵騎一分爲二,他率領三千騎繼續追擊者文丑,而剩餘的鐵騎則是向着文丑那無人率領的萬餘鐵騎發起衝鋒。

文丑的這一萬餘鐵騎經由剛纔的變動,此時根本不知該如何而爲。一部分人想要追上文丑隨之行動,而另一部分人想要進攻公孫瓚圍魏救趙。而文丑之前爲了將騎兵的威力發揮到最大,將精銳盡聚集在了前軍,軍中的副將都尉等也多隨之而前。雖然在衝鋒之時威力提高了不少,但現在卻暴露了其隱患,後方的指揮系統一片混亂。

對於這羣不知進退的綿羊,公孫瓚極爲體貼的幫助了他們,爲他們做出了選擇。看着向自己衝鋒而來的幽州鐵騎,這一萬餘騎就是再傻也知道該怎麼做了,紛紛怒吼着衝鋒迎上。但是看到了文丑這個將軍被追着打,此時心中倉皇無措的他們十分戰力恐怕連七八分都發揮不出來,面對數千如狼似虎的幽州鐵騎,怎麼可能是對手?不過一個衝鋒,幽州鐵騎就將這萬餘騎兵打的節節敗退。

文丑此時已經顧不得其他了,率軍瘋狂的衝向正在被田豫率領大軍圍困的顏良。此時戰局一片糜爛,他一人已經無力對抗公孫瓚了,唯有和顏良集兵一處纔能有勝機。

公孫瓚看到文丑不斷地衝向顏良處,倒也並沒有畏懼阻攔。在他看來這二人已經是甕中之鱉,在劫難逃,不緊不慢的在後方不斷地追殺着文丑的士卒,不過一會兒的功夫就已將文丑身後的數千鐵騎消滅了近半,而自己卻毫無損傷。

公孫瓚這般的安排原本而言沒什麼問題,趁着顏良被圍困、文丑逃竄消滅了數千的敵軍,短時間內將損失降到了最低。但他卻沒能料到顏良文丑碰到一起所產生的化學反應。

“大哥!”

不顧兵力損失,文丑直接率軍狠狠地殺入公孫瓚的大軍之中與顏良合兵一處,

“二弟!”

文丑的到來令顏良喜出望外,二人眼神一對,瞬間明白了對方的想法。

此時他們身邊已經只有不過四千餘的騎兵,其他的士卒都被公孫瓚的大軍分割開來屠戮着。而他們周圍卻有着近八千的幽州鐵騎,表面上看來他們的慘敗已經是無可挽回。但二人心中卻絲毫沒有放棄希望,因爲公孫瓚此時就在他們的不遠處指揮着大軍,而且,他們已經聚到了一起。

顏良文丑乃是義兄弟,二人自小一同習武,情同手足,後一同投奔袁紹,爲袁紹所看重培養。能爲袁紹所看重,而且位列同爲河北四庭柱的張郃和高覽之上,二人的能力怎麼可能只是如此?

二人合兵一處後,此時局勢已然陷入險境,顏良的武力已經達到了其巔峰狀態,遠遠超出了一流武將巔峰的水平,達到了超一流水準。而文丑,本身就武藝而言比之顏良還要隱隱強上一線,在此情況之下也突破到了超一流水準。二人策馬並肩而行,毫無畏懼的率軍向着公孫瓚殺去。

看到雙雙突破到超一流水準向自己殺來的顏良文丑,公孫瓚眼中忌憚之色一閃,心中忽的生起一絲不安的感覺。不過他很快將這種情緒壓下,心中反而暴怒了起來,區區兩匹夫,單靠個人之勇就敢在自己的數千鐵騎包圍之下追殺自己,而且還令自己感到不安。

公孫瓚從來不會正視自己心中的脆弱,對於心中生起的不安,他的第一反應不是謹慎應對,而是暴怒。第一次界橋之戰就是爲此,導致指揮失誤差點徹底葬送了白馬義從,如今的他卻依然是如此。

“殺!凡取顏良文丑首級者封侯,官升三級!”

公孫瓚在大軍之中絲毫不退,劍指着衝鋒而來的顏良文丑,怒喝道。

重賞之下必有勇夫,幽州鐵騎聞言紛紛雙目赤紅的向着顏良文丑衝殺而去。

然而,面對以排山倒海之勢衝鋒而來的敵軍,顏良文丑沒有絲毫的畏懼。二人一刀一槍並肩而行,配合默契無比、宛若一體。顏良出手大開大合,每一刀能以猛虎之勢斬殺周圍大量的敵軍,而文丑則在其身側宛若毒蛇一般,手中的長槍迅捷狂刺,挑殺着漏網之魚的同時格擋着敵人進攻。

二人一正一奇、一力一速,配合默契、相互補足,輕鬆地屠戮着蜂擁而來的敵人。凡是近二人之身之敵軍,無不第一時間被刀鋒槍尖抹過,爆發出的戰力估計就是呂布在此都要忌憚一二。

公孫瓚身邊的鐵騎固然勇猛,但數量卻也不過八千餘,又不是白馬義從這等軍魂士卒,儘管士氣高昂的不斷進攻着卻根本無法阻礙顏良文丑的衝鋒。二人手中幾乎無一合之敵,前方的扇形區域內幾乎入之即死,不過片刻已有近百將士死於二人之手。

公孫瓚看到顏良文丑二人勢不可擋的逆流而上,不斷向着自己衝殺而來,心中大驚之後是極度的羞憤。

“殺!”

惱怒之下公孫瓚一邊嘶吼着,一邊操着長槍直接率領着親衛營迎向顏良和文丑衝了過去。

“陛下!”

就在公孫瓚剛剛動身不久之時,從一側忽然跳出一個身影,滿身灰塵的滾落在地上,狠狠地抱住公孫瓚戰馬的馬頭,雙腳抵在地上,慢慢將之攔住。

“田豫,你要造反嗎?”看着一臉決絕攔在自己面前的田豫,公孫瓚憤怒至極的低喝道。

正面貿然攔住公孫瓚的戰馬,此時的田豫嘴角一絲鮮血滑落,被戰馬一撞已然受了不小的輕傷。絲毫不顧忌自己的狼狽之樣,田豫雙手緊緊抱住公孫瓚戰馬,目光堅定的看着公孫瓚:“臣說過,陛下要想親自迎戰,除非從臣的身上踏過去!”

公孫瓚面色猙獰的將長槍指向田豫的咽喉,低喝道:“以下犯上乃是大逆之罪,論罪當誅!你不要以爲朕不敢殺你!給朕鬆手!”

田豫毫不在意抵在喉頭已然刺破皮膚的長槍,面色堅毅的看着公孫瓚,沉聲低喝道:“若是能爲陛下而死,臣死不足惜!但只要臣還有一口氣在,就絕不會讓陛下以身犯險!若是陛下真要迎戰,那就動手吧!”

公孫瓚聞言,臉上的怒意更甚,一槍直接狠狠地刺向田豫的左肩。但田豫依然是面色平靜的不閃不避,公孫瓚心中升起一絲惱怒,中途轉刺爲掃,掃向田豫的左肩,想要將之擊飛。

公孫瓚雖然性格剛烈,但卻重情重義,並非是非不分,田豫爲何這樣做他最清楚不過了,心中感動之餘他愈發的惱怒。田豫如此不也是表明他認爲自己的武藝遠不如對方嗎?這讓生性高傲的公孫瓚如何忍得、

絲毫沒有防備之意的田豫遭受公孫瓚的一擊重擊,當時吐出了一大口鮮血。但面色略顯蒼白的他目光堅毅如初,死死的抱住公孫瓚的馬頭,低喝道:“顏良文丑不過兩匹夫罷了,陛下乃萬金之軀,爲何要親出、以身犯險?除非臣等皆戰死於此,否則絕對不會讓陛下遭遇任何危險!”

第八百一十七章 危機和機遇第五百五十三章 秒殺第三百七十二章 狼居胥山前第六百五十九章 投降第四百五十二章 袁術的弱點第六百五十七章 謀劃第五百八十五章 震撼與無奈第一百零七章 鯤鵬第六百六十四章 拒絕第五百五十章 出征遼東第六百五十章 缺人第八百零九章 賈詡的推拒第八百三十三章 依然是個窮人第三章 認主第五百七十二章 打劫第三百七十四章 戰起第八百八十七章 曹操之心第六百八十五章 先登第三百六十五章 爭吵第六百八十七章 陽謀第一百四十四章 倭國第五百九十九章 挑釁失敗第五百一十五章 追逃第九百二十六章 整合第三十四章 陷陣營第六百二十四章 爭將第一百五十六章 威懾第一百二十七章 冀州淪陷第四百一十七章 宣旨第八十二章 破局的關鍵第二百八十七章 張鬆第一百八十九章 醫學發展第九十五章 恐怖第四百零七章 定計第二百二十七章 破釜沉舟之計第五百二十九章 捨棄第八百二十三章 開戰第六百六十五章 通商第八百四十八章 舊日恩怨第二百七十二章 恐怖的陷陣營第八百五十六章 圍點打援第二百六十章 第三次夜襲第七十七章 汜水關第五百四十三章 訪賢第六百一十六章 安置周瑜第五百六十五章 稱帝第一百七十九章 頹廢的日常第五百七十二章 打劫第四百零九章 大火第二百八十八章 南蠻之變第八百零八章 袁家第九百二十二章 防禦佈局第五百零五章 決定第五十四章 立功第四百零九章 大火第六百二十二章 親兒子第六十七章 討董檄文第一百九十八章 爭端起第二百四十七章 大智若愚第一百五十二章 戰場磨礪第七百三十九章 不解第四百五十七章 局勢第七百六十四章 調兵第二百九十四章 山谷埋伏第八十二章 破局的關鍵第九百一十三章 研究象兵第六百五十八章 黃雀在後第三百六十七章 草原風起第三百五十八章 果斷的孫策第四百八十三章 冒進第九百六十二章 從簡第一百四十五章 橫掃倭國第三百六十三章 決戰狼居胥第七百八十一章 真正面目第二百七十章 生死一線第三百二十七章 隱藏着的人第八百二十三章 開戰第二百七十三章 無從下手第二百六十六章 連夜撤退一百五十三章 劉曄的煩惱第二百三十四章 恐怖的荀悅第四百二十三章 功高蓋主第二十章 冀州第四十五章 三才到來第八百三十一章 覆滅第二十二章 根源第二百八十三章 軍階替補第八百七十一章 絕境突破第二百三十七章 過分了啊第三百五十章 玉璽第五百零八章 召見第四百三十八章 逃亡第一百八十三章 劉焉暴怒了第七百五十七章 爆發第三百一十三章 吃裡扒外第二百五十六章 賄賂第六百三十五章 長壽第五百八十八章 戰書第一百八十二章 劉虞的無奈第五百六十七章 改革
第八百一十七章 危機和機遇第五百五十三章 秒殺第三百七十二章 狼居胥山前第六百五十九章 投降第四百五十二章 袁術的弱點第六百五十七章 謀劃第五百八十五章 震撼與無奈第一百零七章 鯤鵬第六百六十四章 拒絕第五百五十章 出征遼東第六百五十章 缺人第八百零九章 賈詡的推拒第八百三十三章 依然是個窮人第三章 認主第五百七十二章 打劫第三百七十四章 戰起第八百八十七章 曹操之心第六百八十五章 先登第三百六十五章 爭吵第六百八十七章 陽謀第一百四十四章 倭國第五百九十九章 挑釁失敗第五百一十五章 追逃第九百二十六章 整合第三十四章 陷陣營第六百二十四章 爭將第一百五十六章 威懾第一百二十七章 冀州淪陷第四百一十七章 宣旨第八十二章 破局的關鍵第二百八十七章 張鬆第一百八十九章 醫學發展第九十五章 恐怖第四百零七章 定計第二百二十七章 破釜沉舟之計第五百二十九章 捨棄第八百二十三章 開戰第六百六十五章 通商第八百四十八章 舊日恩怨第二百七十二章 恐怖的陷陣營第八百五十六章 圍點打援第二百六十章 第三次夜襲第七十七章 汜水關第五百四十三章 訪賢第六百一十六章 安置周瑜第五百六十五章 稱帝第一百七十九章 頹廢的日常第五百七十二章 打劫第四百零九章 大火第二百八十八章 南蠻之變第八百零八章 袁家第九百二十二章 防禦佈局第五百零五章 決定第五十四章 立功第四百零九章 大火第六百二十二章 親兒子第六十七章 討董檄文第一百九十八章 爭端起第二百四十七章 大智若愚第一百五十二章 戰場磨礪第七百三十九章 不解第四百五十七章 局勢第七百六十四章 調兵第二百九十四章 山谷埋伏第八十二章 破局的關鍵第九百一十三章 研究象兵第六百五十八章 黃雀在後第三百六十七章 草原風起第三百五十八章 果斷的孫策第四百八十三章 冒進第九百六十二章 從簡第一百四十五章 橫掃倭國第三百六十三章 決戰狼居胥第七百八十一章 真正面目第二百七十章 生死一線第三百二十七章 隱藏着的人第八百二十三章 開戰第二百七十三章 無從下手第二百六十六章 連夜撤退一百五十三章 劉曄的煩惱第二百三十四章 恐怖的荀悅第四百二十三章 功高蓋主第二十章 冀州第四十五章 三才到來第八百三十一章 覆滅第二十二章 根源第二百八十三章 軍階替補第八百七十一章 絕境突破第二百三十七章 過分了啊第三百五十章 玉璽第五百零八章 召見第四百三十八章 逃亡第一百八十三章 劉焉暴怒了第七百五十七章 爆發第三百一十三章 吃裡扒外第二百五十六章 賄賂第六百三十五章 長壽第五百八十八章 戰書第一百八十二章 劉虞的無奈第五百六十七章 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