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七十八章 請辭

“那荀諶呢?”袁術繼續問道。

賈詡目露精光道:“荀諶此人的精神天賦更是強的離譜,他可以在某種程度上影響甚至改變人的思想。”

若是對袁紹麾下的謀士危險程度進行評級,在賈詡心中荀諶絕對是頂級的存在。其他諸如許攸、審配雖都是一時之傑,但並不被賈詡看在眼中。唯有隱藏極深、不可測量的荀諶,令賈詡都忌憚無比。

荀氏多人傑,無論是荀彧、荀攸、荀悅還是荀諶都是頂尖謀士,其中的荀彧甚至就連賈詡都敬佩無比,絕對是數一數二的內政型謀士,若是放在袁術麾下,恐怕他與郭嘉、荀攸鐵三角的位置都要往後排,其內政能力若是放在行王道的袁術麾下必然是第一人。剩下兩人,荀攸與荀悅雖然略遜一籌但都同樣恐怖,而荀諶自然不會差到哪裡去。

“從何說來?”袁術目光微凝,彷彿想到了些什麼,眼中閃過一道寒芒,語氣驟冷道。

聽到袁術語氣中的細微變化,賈詡心中輕嘆了一聲,拱手輕聲道:“陛下放心,你所擔心的事情絕對不會發生。畢竟現在他們的希望也都寄託在陛下身上,衆望所歸,沒人會冒天下之大不韙對陛下您動手的。更何況,以陛下的英明,以及我們從旁守護,他們縱使出手無論如何也不會得逞的。”

而下方的荀攸和顧雍等人都心緒莫名,紛紛閉上了黯淡的雙眸。

“文和你說什麼呢?我只是沒想到袁本初麾下竟有這般能人,心有感慨罷了。”袁術微笑着道。

“的確,荀諶此人卻是恐怖異常。此次漳水之戰,若不是荀諶出手,以甘將軍的智略縱使中計也不會貿然追擊進入漳水支流之中被對方堵住退路,近乎折損殆盡。可以說漳水之敗在於許攸,兩萬餘水軍之死在於荀諶。”賈詡輕嘆道。

荀諶這種精神天賦確實恐怖異常,雖然有距離限制,而且對於賈詡這種謀士作用幾近於無,但在戰場上算計甘寧這種武將卻是輕而易舉。可以說任何一支沒有一流以上謀士輔助的大軍面對荀諶,中計的可能性都會飆升,尤其是甘寧、魏延這種性情急躁的,更是一算一個準。

有了荀諶在,袁術麾下任何一支大軍想要在河北縱橫,都得提前配備一個一流軍師。可袁術麾下能夠派往的軍師能有幾個?

“雖然此次甘寧的水軍戰敗,恐無法參與到接下來的界橋之戰中。但從長遠來看此次漳水之戰於我軍卻是利大於弊,摸清了袁紹的虛實,對於我們日後與袁紹的戰鬥大有裨益。”賈詡道。

被攤開的底牌已經失去了大半了威力,就如上次界橋之戰一般,若是公孫瓚知曉袁紹準備了大量戰車,他肯定不會作出以白馬義從衝陣這種蠢事來。此次的戰敗是無關痛癢,但逼迫袁紹抖露出了部分的底牌對袁術來說絕對是賺的,需知若是不知曉荀諶的精神天賦,將來決戰一不小心很可能就會被對方陰死,那時候的損失恐怕就遠不止於此了。

“這話你怕是說早了。”袁術聞言笑着道:“甘興霸這廝,恐怕不會這麼甘心的,接下來的界橋之戰估計還有的看。”

“陛下所言極是,以興霸的能力,縱使只有五千水軍也足以縱橫河北。不過爲了保險起見,還是給其配備一名謀士以作防範吧。”郭嘉笑着道。

袁術微微點了點頭,隨後又皺眉道:“可如今我大楚新立,各方人手都略顯緊張,派誰前往呢?”

一流謀士無論在那個諸侯手下都極爲稀缺,尤其是袁術現在各方出手、攤子鋪的極大的情況下,揚州、益州及西南小國、涼州及西域各國、雍州、豫州、遼東,到處都需要人手,即使是袁術麾下謀臣如雲,已然感到捉襟見肘,從哪再調個一流謀士前往啊!

郭嘉聞言,微微一笑,側目瞟了一眼身側隊列中彷彿透明人一樣安靜站立的老者,輕聲道:“陸太守的孫兒素有早慧之名,而且爲金陵書院院長康成公弟子,從學數年,能力卓越,在金陵書院中成績優異,才能幾不亞於龐士元,是個不錯的人選。陛下不妨徵辟於其,派其前往。”

“伯言啊!”袁術笑着看向陸康:“卻不知季寧你舍不捨得?”

陸康起身站出來,拱手道:“能爲陛下效力,是某家孫兒的榮幸。”

袁術微微點了點頭:“好,那就着封陸遜爲定軍校尉,官居五品,兼任鎮軍將軍甘寧之軍師,待甘寧回京領罰後,隨其出征。”

“臣代孫兒,謝過陛下!”陸康連忙跪倒拜謝道。

“好了,起來吧。伯言畢竟也是朕的義子,當年其小時候朕還抱過他呢。想想時間過得真快啊,近十年過去了,我們這代人快老了,也是時候讓年輕人上臺了。”袁術彷彿感慨似的說道。

剛剛起身的陸康聽聞此言,頭顱微微低沉,渾濁的目光中閃過一道精芒,心中輕嘆了口氣。隨即面色一變,轉爲平靜,拱手作揖後沉聲道:“陛下,臣年已七十有餘,自感精力不濟,難以再治理政事。本早打算向陛下請辭,卸下這一身的負擔暢遊山水,卻恐負陛下之恩,負百姓之望。現在有吾孫兒替某向陛下,向大楚效力,某也可安心隱退了,特此請辭,還望陛下恩准!”

看到陸康如此識趣,袁術心中微微一笑。面上卻頗爲不捨的挽留道:“季寧爲何如此?你乃朕之肱骨之臣,當初若無你在,朕如何能平定揚州?此恩朕永不相忘。而如今大楚新立,諸事繁忙,會稽郡更是百廢待興,正應該是你大展宏圖之時,你走了,朕怎麼辦啊!”

陸康輕輕的咳嗽了兩聲,躬身道:“臣也想鞠躬盡瘁以報陛下天恩,但奈何如今年老體衰,精力不濟,已無力爲陛下分憂了。如今大楚興盛、諸事平和,陛下身邊不乏謀臣良佐,多有年輕俊傑,老臣也可安心了,還請陛下憐憫老臣之老邁,允老臣卸下這身重擔告老還鄉。”

袁術還欲再言,卻見陸康直接跪倒在了地上,態度堅決之極。袁術見狀,只得面帶失望之色的輕嘆了口氣:“唉!既然你執意如此,那朕也不好阻止。你且回去休養一段時間,待日後朕還需要你來守護我大楚江山呢!”

“多謝陛下!”陸康拜服道。

看到陸康的表現如此不錯,袁術心情大好之下,直接賞賜了其一個寧遠侯的爵位。

而隨着陸康的告老還鄉,一大批的官員也跟着紛紛請辭。這些人多是袁術麾下世家中人,年紀都在四五十歲往上,他們已經看出了現在的形勢以及風向,紛紛辭官歸隱。世家們紛紛收縮在大楚的勢力,轉而將之收回到自家的封地之中,並將精力都集中在了封國一事上。在袁術和世家們的默契之下,大楚的權力過渡及其平滑而又毫無波瀾的進行着。世家們逐漸讓出了大楚的權力,而以金陵書院和鹿門書院中的這些懷有真才實學的學子爲代表的寒門子弟開始走上了前臺。

第一百五十五章 平局第八百八十四章 氣運vs意志第九十三章 虎牢關第八百九十一章 以小吞大第四百六十三章 逃避第四百九十五章 劉備之怒第七百三十四章 暗子第八百零六章 農莊第八百一十九章 漢公主第九百五十六章 勝負第二百八十章 曹操之憂第四百五十二章 袁術的弱點第七百七十六章 出血第三百六十一章 戰前第八百零五章 河北之動第三百九十二章 釜底抽薪第六百八十八章 世家心向第五百三十五章 追殺第九百六十五章 諸葛瑾的選擇第四百零九章 大火第四百六十一章 爭搶第一百八十二章 劉虞的無奈第九章 周瑜第三百一十三章 吃裡扒外第六百零四章 不退第一百五十五章 平局第八百四十九章 人心忠奸第五百零六章 詭辯第一百三十九章 磨刀石第四百零七章 定計第一百四十一章 堵門第七百七十四章 皇甫嵩第七百六十七章 妥協第一百九十七章 擊掌爲誓第八百九十一章 以小吞大第三百四十四章 袁紹的野望第九百一十二章 隔岸觀火第八百四十二章 備戰第四百三十章 恐怖的南蠻兵第六百零三章 白馬悲鳴第八百六十八章 下場第三百八十四章 暫時的平靜第二百八十七章 張鬆第十七章 張遼高順第七百八十五章 狠厲四百七十章 攻城第四十四章 財富循環第七百六十四章 調兵第八百八十章 相遇第六百四十七章 絕境第九百六十章 通敵第二百一十六章 攻打蒹葭關第五百零一章 袁紹之怒第七百八十九章 謹慎第九百四十三章 敗家第四百五十八章 聯盟第一百八十七章 曹操結盟第七百零二章 消耗第五百一十六章 撤軍第三十九章 貧富第七百六十五章 練兵之法第七百三十二章 諸國來朝第五百二十三章 暗謀第五十三章 碾壓第一百七十四章 心急如焚第七百四十九章 爆發第四百零六章 僵持第三百九十章 結盟第九百五十九章 困境第八百零六章 農莊第七百六十四章 調兵第三百三十九章 北疆之況第四百四十三章 恭迎第二百二十七章 破釜沉舟之計第四十八章 世家異動第五十七章 大壽第三百九十四章 董承入宮第八百二十三章 開戰四百七十章 攻城第四百五十四章 詔書第二百一十三章 徐庶的見解第七百二十三章 碰面第一百五十四章 趙雲戰張飛第二百一十九章 被逼急了的劉焉第六百章 退卻第二百二十八章 衆人看好的下策第一百九十四章 楊彪訓子第四百九十六章 猶豫不決第四百七十二章 夜襲第八百八十六章 新的開始第五百九十六章 顏良之敗第三百二十三章 公孫瓚的騰飛第二十一章 世家和寒門第八十四章 誘餌第五百一十七章 理智第五百九十九章 挑釁失敗第二百八十五章 熊一樣的蠻人第五百四十六章 歸心第八百八十七章 曹操之心第二百六十七章 有死無生
第一百五十五章 平局第八百八十四章 氣運vs意志第九十三章 虎牢關第八百九十一章 以小吞大第四百六十三章 逃避第四百九十五章 劉備之怒第七百三十四章 暗子第八百零六章 農莊第八百一十九章 漢公主第九百五十六章 勝負第二百八十章 曹操之憂第四百五十二章 袁術的弱點第七百七十六章 出血第三百六十一章 戰前第八百零五章 河北之動第三百九十二章 釜底抽薪第六百八十八章 世家心向第五百三十五章 追殺第九百六十五章 諸葛瑾的選擇第四百零九章 大火第四百六十一章 爭搶第一百八十二章 劉虞的無奈第九章 周瑜第三百一十三章 吃裡扒外第六百零四章 不退第一百五十五章 平局第八百四十九章 人心忠奸第五百零六章 詭辯第一百三十九章 磨刀石第四百零七章 定計第一百四十一章 堵門第七百七十四章 皇甫嵩第七百六十七章 妥協第一百九十七章 擊掌爲誓第八百九十一章 以小吞大第三百四十四章 袁紹的野望第九百一十二章 隔岸觀火第八百四十二章 備戰第四百三十章 恐怖的南蠻兵第六百零三章 白馬悲鳴第八百六十八章 下場第三百八十四章 暫時的平靜第二百八十七章 張鬆第十七章 張遼高順第七百八十五章 狠厲四百七十章 攻城第四十四章 財富循環第七百六十四章 調兵第八百八十章 相遇第六百四十七章 絕境第九百六十章 通敵第二百一十六章 攻打蒹葭關第五百零一章 袁紹之怒第七百八十九章 謹慎第九百四十三章 敗家第四百五十八章 聯盟第一百八十七章 曹操結盟第七百零二章 消耗第五百一十六章 撤軍第三十九章 貧富第七百六十五章 練兵之法第七百三十二章 諸國來朝第五百二十三章 暗謀第五十三章 碾壓第一百七十四章 心急如焚第七百四十九章 爆發第四百零六章 僵持第三百九十章 結盟第九百五十九章 困境第八百零六章 農莊第七百六十四章 調兵第三百三十九章 北疆之況第四百四十三章 恭迎第二百二十七章 破釜沉舟之計第四十八章 世家異動第五十七章 大壽第三百九十四章 董承入宮第八百二十三章 開戰四百七十章 攻城第四百五十四章 詔書第二百一十三章 徐庶的見解第七百二十三章 碰面第一百五十四章 趙雲戰張飛第二百一十九章 被逼急了的劉焉第六百章 退卻第二百二十八章 衆人看好的下策第一百九十四章 楊彪訓子第四百九十六章 猶豫不決第四百七十二章 夜襲第八百八十六章 新的開始第五百九十六章 顏良之敗第三百二十三章 公孫瓚的騰飛第二十一章 世家和寒門第八十四章 誘餌第五百一十七章 理智第五百九十九章 挑釁失敗第二百八十五章 熊一樣的蠻人第五百四十六章 歸心第八百八十七章 曹操之心第二百六十七章 有死無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