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五十章 缺人

此前袁術爲了避免自己的改革和造紙、科舉等一系列的行動被世家阻撓,直接將西南諸國之事攤開,算是徹底的和世家們攤牌。而世家們明白袁術大勢已成,他們已經無力阻攔的情況下也不願魚死網破,更何況面前放着如此的誘惑,所以他們將精力全部撲在了西南各國之中。

這數個月來,世家們一直披着商人的外衣在西南各國瘋狂的行動着。益州西南各國甚至部落之內,到處都是世家商隊和商店。

但是,對於這些外來人的到來,當地的百姓從一開始的警惕,逐漸轉變爲了羨慕和貪婪,到如今則是轉變成了敬畏和嚮往。

沒辦法,作爲一羣食不果腹的土人,任誰遇到一羣比你富得多、強得多,你打他就會毫無還手之力的被其擊敗,然後讓你幹一段時間苦力,但同時讓你每日都能吃到美味的食物吃到撐,過一段時間再把你放掉的人都會感到無奈和嚮往。

看到這些商人如此富庶、大方,當地的民風剽悍的百姓有不少都打起了歪主意,但是果斷被這些世家中人直接打趴下。

當地的國王、族長對此倒是想管,但一來他們本就不佔理,而來,張任所率的三萬精銳在這周圍可晃盪了好幾個月了,消滅了不少不聽話的國家,有不少國王曾經被邀請去觀戰過。

實力上的絕對差距令這些國王都感到極度的恐懼和絕望。不過好在漢人是和善的民族,對於他們的國家和國王位置並不在乎,只要他們不牴觸就不會有危險。相反,協助這些大楚來的“商人”不但能夠得到大楚的好感,而且還能令國力強盛,百姓們過得更好,最關鍵的是他們能過得更舒適。

坐着豪華舒適的沙發,喝着美味爽口的果汁椰汁亦或者是醇香的美酒,吃着各種經過精心烹飪的美味食物和珍饈珍國,欣賞着精美的瓷器,穿着華麗的絲綢,搓着大楚盛行的麻將。這些國王和族長都覺得自己以前簡直都活到狗身上去了,這纔是享受啊!

西南各國所有的國王和族長在三萬大軍和糖衣炮彈的雙重手段之下全都極爲聽話的臣服了,當然也有不臣服的,但那些人都消失了,有些激進、舉動過分的更是整個國家直接被抹去。

上層臣服,下層小組織又敵不過世家們的私兵,世家們在西南各國的交易可謂是順利無比。

一開始由於世家們對待俘虜的待遇太好,有不少當地之人開始發揮起了“自殺式”的進攻。不少世家中人看到一羣手持木棒、木槌的惡徒呼喝着不知名的語言氣勢洶洶的衝到自己的商隊面前,然後自己剛列好陣勢準備迎擊,這羣貨就在面前集體倒地“碰瓷”都覺得哭笑不得。

後來好不容易通過各種實際行動和宣傳說服了當地的百姓,告訴他們不用做這種“危險”的行爲,他們在當地直接招工,人數不限,任何人都可以前來打工,不但飯管飽,而且還給房子,給工錢。

世家們實在是太有錢了,幾十、幾百年的積蓄再加上這段時間大楚迅速發展他們趁勢賺得的大量財富,砸在這些人數不過數千上萬的小國身上簡直不要太闊綽,就是白吃白喝都能養他們幾年。

封建社會,尤其是之前世家勢力達到極限的漢末,權力和財富的集中完全是後世不可想象的。大概量化一下,若是整個大漢的財富算一百塊,起碼四十塊都埋在地下,皇室宗親有五塊,世家豪紳有五十多塊,剩下的九成九以上的百姓纔有剩下不到一兩塊的財富。

不要以爲這個數字很誇張,要知道就連現代,都存在百分之一的人佔據了百分之三十以上財富的情況,更何況是生產落後、權力財力集中地古代。百姓們能夠分得的財富只能少不會多,真實的比例可能會更加誇張,百姓能維持基本的溫飽就不錯了。

就袁術所在的袁家爲例,不多說,作爲豫州的土霸主,四大世家之一,門生故吏遍佈天下,,天下三分的財富還是有的。否則袁術當初怎麼可能養的起整個江東?

袁術當初孤立無援之下都能夠支撐的起人口數百萬的江東,而他們這些有着物資富足的大楚在身後支持的世家,怎麼可能連區區些許小國都扛不住?簡直不要太輕鬆,順路稍些特產就能賺回大半。

至於這麼多人僱傭來幹什麼,那用處可就大了。這些種不毛之地可不是這些世家想要的,一如袁術當初一般,修路、建城、興修水利。貌似整個大楚的管理者都喜歡搞基建,以工代賑確是好處多多。

還有就是種植、畜牧、建工廠等,需要的人手不要太多。世家們還嫌人手不夠呢,各種坑蒙拐騙試圖從周邊其他國家的世家手中招人。沒辦法,諸葛亮、或者應該說是荀悅爲了防止惡性競爭,規定了薪資和待遇的最高標準,能招多少人純靠口才和相互之間的溝通。

許多弱小的世家無力反抗周邊強大世家的人口“借用”,自身人口又不夠,甚至不惜花費高薪、大力氣從江東招人、招識字的老師。

袁術對於這種挖大楚牆角發展自身的行爲目前是暫時允許的,但只開放人口較多的荊州和揚州,而且嚴格規定人數上限、待遇以及相關法律,絕對不允許欺騙和強買強賣的存在。

沒辦法,西南各國的地盤並不小,比一州之地還要大得多,而當地的百姓又太少,漢人更是幾乎沒有,光靠世家的那點隱藏的人口如今已經是不夠了。

這些世家曾經隱藏的人口確實是不少,但架不住在夷洲、朱漄洲等地已經派駐了不少人口,再加上如今大楚嚴格的戶籍制度,以及流民的愈來愈少,如今已經是捉襟見肘。若是袁術不暫時開放一些限制,西南諸國的漢化和發展所需耗費的時間太過漫長了。因此袁術這段時間纔開放了招人行爲。

袁術也缺人啊!新得的西涼、司隸、豫州,全都是人煙稀少。西涼就不說了,人就沒多過,羌人甚至比漢人還要多,原本沒有經濟價值也就算了,但現在大規模的牧羊放馬,所需的人口着實不少。司隸自董卓之亂後一直是荒無人煙。唯一好一點的豫州經過劉備的橫徵暴斂之後又被劉備臨走之時強行調走了近半的人口,人口也是少的不行。

隨着各處的開發和經濟的發展,人口的重要性和價值只會愈來愈明顯。在大楚境內絲毫看不出亂世人命如草芥的樣子,相反,人口的價值一度瘋長。這也是袁術不願意招太多兵的原因,損失的士兵自身能創造的價值遠比他需要花費的錢糧要多得多。多招一個士卒浪費的錢都夠袁術裝備十來個士卒了,擴招士卒還不如升級裝備、加強訓練來的划算。

袁術現在想人口都快想瘋了,每次看到地圖之上大漢疆域周圍的各國,北面大片的草原、西域、貴霜、西南各國,在往南的諸多島嶼,袁術都要長嘆一聲。

這些地方打下簡單,侵佔難啊!每一片地區在袁術眼中就是一大筆的人口數字,如今大楚兩三千萬的人口在袁紹曹操等人眼中恐怖無比,但在袁術的心中卻是太少了。要想將大楚的版圖擴展到自己理想的區域,起碼需要近億的人口,再加上還要支持世家們出去所需要的人口,這個數字還要再加個三到五成。

袁術此時都恨不得將麾下的百姓全部變成造人機器,每天晚上啥事別幹就給我造人去,每家生個十個八個的孩子。

第六十五章 鹽價第九百六十六章 祭天大典第六百八十九章 戰陣第七十四章 內敵第五百八十七章 抉擇第七章 道歉第八百八十八章 子嗣第三百二十七章 隱藏着的人第八百四十六章 虎豹騎第七百零五章 犧牲第六百三十六章 勸導第八百三十一章 覆滅第五百五十六章 賄賂第三百二十五章 戲志才第九百六十九章 謀劃再起第一百零九章 荊州世家第一百三十七章 進擊的公孫瓚第一百七十七章 賈詡之謀第五百七十二章 打劫第三百四十五章 幷州王家第十一章 尷尬第二百四十五章 CD城內屠殺起第六十四章 拍賣第一百五十五章 平局第九百三十九章 應對第七百四十二章 蹤跡第四百七十七章 破關之機第二百八十二章 軍功制度第六百九十五章 噩夢第五百七十六章 重責第八百八十四章 氣運vs意志第二百三十章 主公之論第一百三十四章 崛起的劉備第二百一十六章 攻打蒹葭關第三百二十八章 司馬懿之謀第八百七十章 破綻第六百二十三章 蹋頓的疲憊第三百八十八章 錢莊計劃第四百一十五章 捨棄第六百九十二章 亂戰第六百八十五章 先登第八百二十三章 開戰第五百六十四章 猶豫第七百八十四章 自絕世家第八百八十五章 結束第七百零五章 犧牲第五百六十六章 新的格局第六百五十一章 選擇第三百二十二章 荀彧之謀第六百五十七章 謀劃第五百六十四章 猶豫第五百三十三章 趕到第五百五十七章 白衣下城第三百一十五章 軟禁學子第五百八十三章 安排第二百一十四章 女子學院第二百一十章 謀求幷州第九百二十八章 進退第四百五十一章 打擊第六百二十九章 二代出場第二十六章 甄宓第九百七十一章 拉攏第八百一十二章 未雨綢繆第三十七章 商稅第三百三十章 外戚之禍第一百四十章 單挑第七百五十三章 三而竭第四百九十二章 驅狼吞虎第二百二十七章 破釜沉舟之計第三十七章 商稅第五百一十八章 呂布之勇第一百七十七章 賈詡之謀第六百六十一章 幸福的煩惱第三百七十四章 戰起第八百零五章 河北之動第九百五十六章 勝負第六百三十七章 得白馬第五百二十二章 勸諫第五百二十六章 悲痛第七十章 時機第六百九十九章 危境第四百零三章 攻關第六百一十八章 南蠻之況第七十三章 危機第七百六十四章 調兵第三百八十七章 益州商人第五百二十章 水淹黃縣第九百七十章 表演第二百三十章 主公之論第三百五十二章 氣運第七百三十五章 袖袍第三百八十章 攻其必救第九百三十五章 城守第八百零五章 河北之動第三百四十二章 袁紹的憤怒第五百八十八章 戰書第四百一十六章 決斷第八百三十七章 互彪演技第八百九十三章 負荊請罪第一百六十五章 荊州世家的憤怒
第六十五章 鹽價第九百六十六章 祭天大典第六百八十九章 戰陣第七十四章 內敵第五百八十七章 抉擇第七章 道歉第八百八十八章 子嗣第三百二十七章 隱藏着的人第八百四十六章 虎豹騎第七百零五章 犧牲第六百三十六章 勸導第八百三十一章 覆滅第五百五十六章 賄賂第三百二十五章 戲志才第九百六十九章 謀劃再起第一百零九章 荊州世家第一百三十七章 進擊的公孫瓚第一百七十七章 賈詡之謀第五百七十二章 打劫第三百四十五章 幷州王家第十一章 尷尬第二百四十五章 CD城內屠殺起第六十四章 拍賣第一百五十五章 平局第九百三十九章 應對第七百四十二章 蹤跡第四百七十七章 破關之機第二百八十二章 軍功制度第六百九十五章 噩夢第五百七十六章 重責第八百八十四章 氣運vs意志第二百三十章 主公之論第一百三十四章 崛起的劉備第二百一十六章 攻打蒹葭關第三百二十八章 司馬懿之謀第八百七十章 破綻第六百二十三章 蹋頓的疲憊第三百八十八章 錢莊計劃第四百一十五章 捨棄第六百九十二章 亂戰第六百八十五章 先登第八百二十三章 開戰第五百六十四章 猶豫第七百八十四章 自絕世家第八百八十五章 結束第七百零五章 犧牲第五百六十六章 新的格局第六百五十一章 選擇第三百二十二章 荀彧之謀第六百五十七章 謀劃第五百六十四章 猶豫第五百三十三章 趕到第五百五十七章 白衣下城第三百一十五章 軟禁學子第五百八十三章 安排第二百一十四章 女子學院第二百一十章 謀求幷州第九百二十八章 進退第四百五十一章 打擊第六百二十九章 二代出場第二十六章 甄宓第九百七十一章 拉攏第八百一十二章 未雨綢繆第三十七章 商稅第三百三十章 外戚之禍第一百四十章 單挑第七百五十三章 三而竭第四百九十二章 驅狼吞虎第二百二十七章 破釜沉舟之計第三十七章 商稅第五百一十八章 呂布之勇第一百七十七章 賈詡之謀第六百六十一章 幸福的煩惱第三百七十四章 戰起第八百零五章 河北之動第九百五十六章 勝負第六百三十七章 得白馬第五百二十二章 勸諫第五百二十六章 悲痛第七十章 時機第六百九十九章 危境第四百零三章 攻關第六百一十八章 南蠻之況第七十三章 危機第七百六十四章 調兵第三百八十七章 益州商人第五百二十章 水淹黃縣第九百七十章 表演第二百三十章 主公之論第三百五十二章 氣運第七百三十五章 袖袍第三百八十章 攻其必救第九百三十五章 城守第八百零五章 河北之動第三百四十二章 袁紹的憤怒第五百八十八章 戰書第四百一十六章 決斷第八百三十七章 互彪演技第八百九十三章 負荊請罪第一百六十五章 荊州世家的憤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