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二章 官場風氣

郭嘉輕輕的搖了搖頭,這也算懲罰?袁術這是明顯的是在偏袒三小,只是停職三月卻並沒有選擇罷免或者降低官職。這不但不算是懲罰,某種程度上來說還算是獎勵。

這次戰鬥三小的收穫和進步都不小,需要一段時間去消化這麼多的收穫,沉澱一下。特別是周瑜,要研究陣法的話,沒個小半年是不可能有成果的。

袁耀雖說收穫不多,這場戰鬥他就是拖後腿、打醬油的存在。孫策大軍損傷這麼多,和孫策要時刻注意保護他也有一定的關係。

但以他的資質,能夠在這個年紀達到三流武將的境界已經是極限了。想要再作突破就得需要大量的時間。

這次戰事如此激烈,他都沒能突破,這已經不是努力的原因,而使武道天賦的問題了。

像孫策,雖說一年前也不過是個三流武將,單看起來比袁耀還差些。但實際上是因爲他一直沒有經歷過多少戰鬥的原因。

戰鬥對於實力的催化可是最爲強大的。看看孫策就知道,短短一年就直接從三流武將晉升到了準一流境界。

這就說明他的資質過人,之前沒有突破不過是因爲沒有經受過刺激的原因。厚積薄發,只要稍微經歷些戰事,孫策的能力就出現瞭如此飛速的增長。

袁耀現在經歷的戰事已經不少了,但還是沒有突破。沒辦法,袁術打算把他送到倭國去立個碑,當個神。

有這麼一塊好地方,說不定袁耀過個幾年資質就能提高到紫色的級別,十年之內成爲一流武將也不是不可能。

“好了奉孝,現在豫州戰事告一段落了。我們也是時候兌現對於荊州和揚州世家的承諾了。”

這三個月來荊州和揚州世家的表現都不錯。依靠着封地這塊大餅,袁術成功挑起了荊州和揚州世家間的內鬥。

雙方鬥得是不可開交,不少的世家子弟被拉下了馬。不過這些都屬於沒有眼力,爛泥扶不上牆的。

袁術把他們一一記錄在案後小懲大戒一番就給放了。畢竟都是些世家中人,面子還要給一些。

不過這些被記錄在案的世家子弟想要再當官恐怕就難了。在袁術這裡有前科的,除非你真的痛改前非而且擁有了過人的能力,否則別想翻身。袁術手下的監察使可不是吃素的。

不過這個後果袁術沒有明說,明面上只是小小的懲戒了一番。貪了多少,原樣吐出來,再多交一些罰金就可以了。反正世家們財大氣粗,不在乎這點小錢。袁術藉此還發了筆小財。

袁術這也算是小小的推波助瀾一番。如果懲罰嚴重的話,這些世家也不會內鬥得這麼厲害。畢竟這麼做無異於兩敗俱傷,最後雙方說不定會達成協議、形成默契。

可發現這些懲罰不痛不癢之後,在封地的誘惑之下,世家們鉚足了勁內鬥。反正他們人多錢多,大不了損失一些錢財罷了。丟掉的官職可以另外找自己人填上去。

袁術倒是趁機拉下了一羣差勁的官員。要知道袁術對於官員的懲處可不僅是看貪不貪污的。只要你有能力,就是貪污一些也沒什麼,只要貪污不多袁術最多警告一下罷了。

要是隻是小錢,袁術都懶得管。讓麾下的人關注一下,避免對方越陷越深,貪污過分就可以了。

在這種亂世,除了那種沒有能力又沒有德行的,其他的人才袁術都能接受。

袁術的招賢榜上都寫了,只要是有才之人,不論出身,不論德行,他都會錄用。

如果這個人能夠將一縣之地治理的非常好,但卻德行有失,偶爾會收受些小的賄賂,袁術也很樂意接受。

反正他收受的賄賂無非就是來自商人和世家,不關袁術的事。等到他真的做得過分的時候,袁術還可以順道將這些錢財充公。

只要他不做的太過分,袁術都能容忍。畢竟袁術麾下的士子還真是不多。

不同於普通的漢律,袁術讓田豐製作的新的律法中對於官員可是有了一條名叫財產公示法的法律。

在這個以孝廉舉官的年代,這條法律對於大部分官員來說並不算難以接受。

多少的學子在雙親死去後寧願餓着肚子,也要守孝多少年。爲的就是求得一個孝廉的名聲。

以袁術給他們發放的薪俸是漢朝規定的十倍以上,不說能夠讓他們富甲一方,但起碼衣食無憂、過上上等人的生活是沒問題的。

解決了土地問題,就解決了大部分的問題。袁術回收了土地,出身世家的錢財對於世家的吸引力就大減了。

畢竟隨隨便便就能靠經商賺來的東西,何必要得罪袁術呢?更何況自己家還有封地,錢財再多完全沒有意義。

而對於寒門來說,袁術給的薪俸完全就能滿足他們近乎所有的需求了。沒有了爲後代留下土地這樣一條路,錢財對於他們的吸引力同樣也減少了不少。

不像後世想要公開官員的財產有那麼多的顧忌,在這個獨裁的年代,這就是袁術一句話的事。

古代封建社會就是這點好,指揮權、話語權集中。一般來說,皇帝只要一發話下面的人就得照辦。

所以說國家的興衰直接的和皇帝掛鉤。碰上個優秀的君主可以迅速的興盛,像什麼秦始皇漢武帝之類的。但要是遇上一兩個昏庸的,再加上一些外在條件的話,估計就得玩完了。

剛掛掉不久的漢靈帝就是最好的例子。從十常侍和何進,賣官,到州牧,再到繼承人的選擇等問題,一步步的把大漢王朝推向了深淵。

袁術直接推行官員財產公示,下面根本沒有人敢反對。世家們不在乎這些,靠貪污得來的那點錢他們根本看不上。而且他們的封地都還沒拿到手呢,怎麼敢惹得袁術的不快。

而世家們不反對,寒門就更加的不反對了。這個時代都追求孝廉,你要是反對,只能說你不廉,不配做官。

這麼好的一個宣揚名聲的機會怎麼能放過?這些寒門子弟巴不得快些展示一下自己的高風亮節,展示自己到處資助孤寡老人,而自己吃糠咽菜的高尚形象。引得衆人的敬仰,留下一個好的名聲。

這個時代的人可是要淳樸的多,或者說這個時代的風氣比較好。

對於士子來說,最重要的是加官晉爵、光宗耀祖,錢財根本只是附屬品。

像商人有錢,有什麼用?花不出去,而且還會導致送命。

好的地位、好的名聲比錢財要重要得多。

像袁術麾下一個名聲好的縣令,不說別的。基本上他到哪裡吃飯都不用花錢,而且他看上哪家的閨女,對方恐怕都會搶着給他送過來。到任何地方都會令人敬仰。

這才這個時代是士子們最大的追求,也是這個時代最高尚的品格。

第八十七章 襲營第五百五十三章 秒殺第九十九章 鬧翻第六百七十九章 塵埃落定第一百四十八章 謀算劉備第二百七十七章 賞罰分明第五百三十三章 趕到第五十四章 立功第七百三十三章 陰影第四百四十一章 借糧第七百九十二章 速戰第四百五十七章 局勢第三百九十章 結盟第五百一十一章 焦灼第一百五十九章 四方震動第四百二十六章 糧食第八百章 迷霧第七百六十三章 藥浴第一百零八章 弊端第六百五十七章 謀劃第四百一十六章 決斷第九百二十四章 疏忽大意第三百一十章 君主不仁第三百二十七章 隱藏着的人第四百零三章 攻關第一百一十二章 鄭玄第二百五十五章 絕望第五百七十章 爭論第四百二十六章 糧食第七十七章 汜水關第八百七十一章 絕境突破第六百八十三章 毛遂自薦第一百一十三章 藏書閣第一百一十三章 藏書閣第三百六十四章 先登支援第三百四十五章 幷州王家第一百二十七章 冀州淪陷第三百八十三章 會合第一百五十二章 戰場磨礪第六百零七章 談判第一百六十三章 孝廉第八百四十三章 定計夜戰第四百二十一章 敗後良機第一百八十五章 陳宮之謀第五百一十四章 突圍第六百七十七章 親出第二百六十三章 支援宛城第八百零九章 賈詡的推拒第九百零六章 世家聚集第四百八十八章 埋伏第七百五十六章 阻攔第三十二章 招賢令第三百五十四章 菜鳥第二百七十六章 徵兵制度第二百九十六章 更改決戰之地第四百三十九章 定西涼第二百五十一章 局中局第六十二章 錢莊初成第七百九十一章 兗州戰起第三百八十九章 西南現狀第七百八十五章 狠厲第二十八章 典韋第一百九十四章 楊彪訓子第一百四十八章 謀算劉備第七百七十二章 周公瑾第二百八十六章 太史慈的軍團天賦第八百零二章 勝而降第十四章 最強的天賦第一百七十三章 傻大個公孫瓚第四百一十七章 宣旨第二百零二章 閒不住甘寧第五十九章 再收義子第六百七十一章 察覺第七百一十二章 劉備的抉擇第八百八十一章 生擒第七十五章 陰謀第四百六十章 羞怒第九十二章 心痛第四十七章 造船廠第四百二十章 絕境第五百七十三章 中伏第五十七章 大壽第八百八十六章 新的開始第二百九十七章 楊浦授首第六百零二章 緩退第二百八十五章 熊一樣的蠻人第二十五章 甄家第七百二十六章 抗命攬責第六十三章 金陵城第四百九十五章 劉備之怒第六百一十五章 曹操徵兵第三十七章 商稅第三十三章 明心第九百二十五章 試探第六百三十七章 得白馬第三百八十九章 西南現狀第二百七十四章 撤軍江東第九百四十七章 不屑第五百二十六章 悲痛第七十四章 內敵
第八十七章 襲營第五百五十三章 秒殺第九十九章 鬧翻第六百七十九章 塵埃落定第一百四十八章 謀算劉備第二百七十七章 賞罰分明第五百三十三章 趕到第五十四章 立功第七百三十三章 陰影第四百四十一章 借糧第七百九十二章 速戰第四百五十七章 局勢第三百九十章 結盟第五百一十一章 焦灼第一百五十九章 四方震動第四百二十六章 糧食第八百章 迷霧第七百六十三章 藥浴第一百零八章 弊端第六百五十七章 謀劃第四百一十六章 決斷第九百二十四章 疏忽大意第三百一十章 君主不仁第三百二十七章 隱藏着的人第四百零三章 攻關第一百一十二章 鄭玄第二百五十五章 絕望第五百七十章 爭論第四百二十六章 糧食第七十七章 汜水關第八百七十一章 絕境突破第六百八十三章 毛遂自薦第一百一十三章 藏書閣第一百一十三章 藏書閣第三百六十四章 先登支援第三百四十五章 幷州王家第一百二十七章 冀州淪陷第三百八十三章 會合第一百五十二章 戰場磨礪第六百零七章 談判第一百六十三章 孝廉第八百四十三章 定計夜戰第四百二十一章 敗後良機第一百八十五章 陳宮之謀第五百一十四章 突圍第六百七十七章 親出第二百六十三章 支援宛城第八百零九章 賈詡的推拒第九百零六章 世家聚集第四百八十八章 埋伏第七百五十六章 阻攔第三十二章 招賢令第三百五十四章 菜鳥第二百七十六章 徵兵制度第二百九十六章 更改決戰之地第四百三十九章 定西涼第二百五十一章 局中局第六十二章 錢莊初成第七百九十一章 兗州戰起第三百八十九章 西南現狀第七百八十五章 狠厲第二十八章 典韋第一百九十四章 楊彪訓子第一百四十八章 謀算劉備第七百七十二章 周公瑾第二百八十六章 太史慈的軍團天賦第八百零二章 勝而降第十四章 最強的天賦第一百七十三章 傻大個公孫瓚第四百一十七章 宣旨第二百零二章 閒不住甘寧第五十九章 再收義子第六百七十一章 察覺第七百一十二章 劉備的抉擇第八百八十一章 生擒第七十五章 陰謀第四百六十章 羞怒第九十二章 心痛第四十七章 造船廠第四百二十章 絕境第五百七十三章 中伏第五十七章 大壽第八百八十六章 新的開始第二百九十七章 楊浦授首第六百零二章 緩退第二百八十五章 熊一樣的蠻人第二十五章 甄家第七百二十六章 抗命攬責第六十三章 金陵城第四百九十五章 劉備之怒第六百一十五章 曹操徵兵第三十七章 商稅第三十三章 明心第九百二十五章 試探第六百三十七章 得白馬第三百八十九章 西南現狀第二百七十四章 撤軍江東第九百四十七章 不屑第五百二十六章 悲痛第七十四章 內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