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零六章 世家聚集

袁紹兵敗、天下已定的消息早在第一時間便傳遍了天下。天下百姓得知後無不拍手慶賀。

漢人百姓們要的很簡單,誰能讓他們活下去,不至於餓死,他們就會追隨誰。自古所謂的盛世,其實並非有多麼繁榮,多半是鼓吹出來的。百姓能混的溫飽,基本已經可稱得上是盛世了。

在這一點上,袁術做的很好。大力扶植農家子弟和墨家子弟對於農業技術的革新,以及疆土的擴大,土地的國有,對於農業發展的促進超乎想象。

分封世家,使得世家豪紳之間的競爭陡然加劇,而這競爭的核心不再是以往的官場、家學、錢財之類的,而是人口。從原本打壓百姓的惡性競爭變成了現在競爭發展的良性競爭。世家豪紳和商人們的認識提高,更是將人的價值大大增強。

過去從不在意的人口如今是缺口甚大。現如今大楚已經沒有了流浪街頭的孤兒和乞丐。所有的孤兒乞丐,都被官府或世家連哄帶騙收走了。

各處都缺人,官府的礦場、工地、農場,就是孤兒不能幹重活,也能幫着送送飯、喂喂豬、放放羊。而世家麾下更是到處招人,比之官府還要渴求。

因爲袁術給他們的人口份額就那麼多,除了這些黑戶口外,他們實在找不到地方招人來擴充自己了。

世家也有各自的野心。袁術允許他們在大楚之外建立自己的國家,無疑是將這頭比之資本巨獸還要恐怖的狼羣徹底釋放。

古代衡量一個國家強大與否的最重要指標是什麼?無非人口和土地罷了。

西南諸國過去看似不起眼,但世家們真正挖掘之後,才發現了其恐怖的潛力。但是,再寬廣肥沃的土地也需要人去耕種,故而爭奪人口勢在必行。

袁術現在可以很自信的說,大楚麾下的百姓九成九以上都解決了溫飽問題。只要你不窩在深山老林之中,不殘疾的太厲害,隨便前往附近任何一個的城鎮找上官府,官府都能給你安排一個包吃包住還有錢拿的工作。無非就是薪資低一些或者辛苦一些,但溫飽肯定不是問題。

百姓歸心,世家對於袁術如今也是心悅誠服。

無論是一味地打壓還是一味地討好,都不可能使得世家歸心。要想征服世家,唯一的方法就是如袁術這般,先把你打服。讓你跌入谷底,從原本治理國家不可或缺的存在變成可有可無、隨時都有可能被淘汰的存在。隨後,再給你一個更加光明而又美好的未來。

示之以威,而後施之以恩,方能收歸其心。

西南諸國,曾經的窮鄉僻壤、蠻荒之地,不過數年之間已然煥然一新。

無數的漢人到來,帶來的是先進的技術和文化,當地的經濟發展如同打了催化劑一般,步上了快車道。

如今的西南諸國已然看不出當初的絲毫痕跡,比之漢末的諸多郡縣都不差多少。當地土著在不斷的宣傳薰陶之下,已然能夠熟絡了說些一些常用的漢語漢字,衣着舉止也都向着漢人靠攏。

表面上風平浪靜、一片祥和之下,其深處卻正如袁術所想的那般,當地的落後的文化正不斷的被先進的漢人文化所侵蝕取代,當地的百姓在利益的趨使和悄無聲息的影響宣傳下,正在向漢人進行轉變。

西南諸國之中的某個小國皇宮之內,一羣世家家主正羣聚於此。

“文先公,好久不見。”無數世家家主,看着高坐在那主座之上的老者,連忙躬身道。

召開這場聚會的不是別人,正是楊家如今的家主,曾經漢室三公之一的楊彪。

楊家作爲曾經僅次於袁家的天下第二大世家,無論聲望、勢力還是其他,各個方面都是在場世家只能仰望的存在。

雖然這十數年來天下大亂,世家也隨之重新洗牌,無數世家脫穎而出、登立潮頭,而楊家卻因選擇依附皇室,呈衰落之態。

但瘦死的駱駝比馬大,楊家的底蘊依然是令人不敢小覷。更遑論眼前的楊彪與大楚的那位之間可還有着姻親關係,其嫡子還效力於其麾下,頗得重視。誰也不敢忽視楊家的存在。

身份地位擺在這裡,楊彪倒也沒將姿態放的太低,只是禮貌的一一點頭回應。

來到西南諸國這片地方,其實楊彪心中還是有些不甘和心虛的。

雖說未曾明面支持過袁術,但是作爲姻親,曾經的他還是爲袁術暗中行了不少便利的。本以爲自己可以繼續奉行家族一貫的作風,藉助姻親關係以依附於皇室,從而保障家族的千年不滅、長盛不衰。

可這不過是他一廂情願,袁術絲毫沒有扶植外戚的想法。甚至就連宗親子嗣,袁術都不準備分封官爵王爵。

八王之亂、安史之亂、明末之後宗親的尾大不掉拖累國家等前車之鑑,袁術對於外戚、宗室和宦官有所牴觸。

相對於士子武將,這三方勢力本身的缺陷太大了,基本都是弊大於利。雖有利於皇室掌權,但於長久來看,無論是於國而言還是於帝王而言,都不是好事。

就這樣,原本打算留在長安的楊彪在和袁術深談了一次之後,千里迢迢的來到了偏遠的西南諸國。

雞蛋不能放在同一個籃子裡,這是世家普遍遵循的原則,楊家也不例外。主要精力集中於國內皇室,但是對於袁術分封西南諸國的事,楊家也暗中摻和了一下,以做後手。果不其然,現在就啓用了。

這個小國雖然不大,但好歹也有十萬以上的人口。於如今的楊家而言卻是恰到好處。

幾年經營下來,一國上下都打上了楊家的烙印,所謂的國王早已成爲了一個被架空的傀儡。而楊彪此時於皇宮之內招待各世家家主,自然是順理成章。

如今的世家正處於一個變革的敏感時期,所有世家之人都極其慎重。此次楊彪相邀,這些世家家主無一人拒絕爽約,皆按時趕來。

待人員到齊之後,楊彪緩緩舉起桌上的酒杯:“各位家主能夠前來,某不甚榮幸,敬請滿飲此杯。”

衆家主聞言,紛紛舉杯還禮。

飲盡之後,楊彪單刀直入道:“各位家主諸事繁忙,楊某就不多虛言了。此次我大楚皇帝陛下擊敗袁紹,一統天下,實爲一大幸事,當舉國慶之。故,數月之後於長安,將召開大典。不知各位是否有興趣參加?”

“文先公說笑了,如此盛事,我等怎可不去。不給誰面子,我等也得給楚皇陛下面子啊!”

“不錯,楚皇陛下乃天命所歸,一統天下,自當慶賀。”

各家家主紛紛贊同道。

對於袁術,世家中人是心悅誠服的。就是曾經的那麼多忠漢之人對於袁術也沒有多少反感。畢竟大楚麾下百姓的生活情況不是假的,他們有眼睛能夠看到。

漢室失德,致使百姓流離失所、蒼生蒙難皆是事實,袁術雖說行大逆不道之舉,但確實是千古未有的聖君,對待漢室的遺老遺少也是甚厚。

除了極少部分的漢室絕對死忠,其餘士子早已接受了現實,接受了袁術這麼一個大德無損、私德無虧的皇帝。在世家之中,更是贊聲一片。

“既是慶賀,自然應當送上賀禮。我等世家沉寂已久,此時也該展露一下我等的能力和價值了。”楊彪眼中精光一閃,語氣低沉道。

第三百七十二章 狼居胥山前第九十二章 心痛第三百七十五章 弩陣第三百二十六章 朋友的提醒第四十三章 學院第八百二十二章 差距第一百一十四章 敗家第二百九十一章 南蠻之王第四百六十六章 佈置第四百六十章 羞怒第一百九十七章 擊掌爲誓第八百六十二章 殺招現第三百三十五章 陰謀初現第十二章 參軍第一百七十三章 傻大個公孫瓚第五百二十一章 主動權第四百一十三章 認命第六百七十五章 所向披靡第二十七章 黑山黃巾第一百二十八章 納妾第七百二十六章 抗命攬責第三百零九章 瘟疫來襲第四百五十九章 驚喜第八百一十四章 超越第八百零五章 河北之動第二百章 紛亂的天下第八百一十章 身毒境況第一百七十八章 賈詡的定位第四十四章 財富循環第一百五十章 劉備的小算計第六百九十章 戰始第五百七十二章 打劫第四十七章 造船廠第七百零一章 勝局第七百九十四章 氪金打法第四百一十二章 長安異動第二百六十八章 陷陣之志第六百六十八章 放開第九十五章 恐怖第五百章 瘋狂第八百四十八章 舊日恩怨第一百五十六章 威懾第八百六十三章 反噬第二百八十二章 軍功制度第一百三十六章 迷茫的趙雲第九百二十四章 疏忽大意第五百七十章 爭論第三百五十六章 分兵第四百五十八章 聯盟第一百二十七章 冀州淪陷第七百五十八章 並非結束第六百九十四章 腰引弩第九百一十五章 黑吃黑第三百一十八章 諸葛瑾出山第二百九十七章 楊浦授首第七百三十三章 陰影第四百四十六章 處置第五百八十四章 所謂資敵第八十五章 虛實第三百零一章 地圖和藥方第五百四十五章 西南諸國第三百二十九章 官商第七百二十五章 鬧劇第一百三十二章 水泥第八十二章 破局的關鍵第七百七十九章 國體第五百三十八章 抉擇第六百八十九章 戰陣第七十八章 廬江不能丟第三百零八章 袁紹在頭痛第二百八十六章 太史慈的軍團天賦第七百六十八章 募兵第一百五十章 劉備的小算計第八百七十一章 絕境突破第二百章 紛亂的天下第九百三十六章 齊心第五百九十七章 文丑作死第八十一章 大勝第二百四十九章 分蛋糕第三百一十七章 諸葛亮的苦惱第一百六十三章 孝廉第二百四十五章 CD城內屠殺起第六十七章 討董檄文第二百一十八章 陷入瘋狂中的劉焉第四百八十二章 出兵第一百七十章 各方心思第四十四章 財富循環第五百九十九章 挑釁失敗第一百九十二章 弘農楊家第七百一十三章 缺人缺人第八十三章 無賴戰術第四百六十三章 逃避第八百零四章 盟交第八百七十五章 慘烈第九百六十二章 從簡第六百六十六章 不可避免第五百七十九章 外遷第四百二十章 絕境第八百零七章 司馬懿第三百五十九章 逃跑
第三百七十二章 狼居胥山前第九十二章 心痛第三百七十五章 弩陣第三百二十六章 朋友的提醒第四十三章 學院第八百二十二章 差距第一百一十四章 敗家第二百九十一章 南蠻之王第四百六十六章 佈置第四百六十章 羞怒第一百九十七章 擊掌爲誓第八百六十二章 殺招現第三百三十五章 陰謀初現第十二章 參軍第一百七十三章 傻大個公孫瓚第五百二十一章 主動權第四百一十三章 認命第六百七十五章 所向披靡第二十七章 黑山黃巾第一百二十八章 納妾第七百二十六章 抗命攬責第三百零九章 瘟疫來襲第四百五十九章 驚喜第八百一十四章 超越第八百零五章 河北之動第二百章 紛亂的天下第八百一十章 身毒境況第一百七十八章 賈詡的定位第四十四章 財富循環第一百五十章 劉備的小算計第六百九十章 戰始第五百七十二章 打劫第四十七章 造船廠第七百零一章 勝局第七百九十四章 氪金打法第四百一十二章 長安異動第二百六十八章 陷陣之志第六百六十八章 放開第九十五章 恐怖第五百章 瘋狂第八百四十八章 舊日恩怨第一百五十六章 威懾第八百六十三章 反噬第二百八十二章 軍功制度第一百三十六章 迷茫的趙雲第九百二十四章 疏忽大意第五百七十章 爭論第三百五十六章 分兵第四百五十八章 聯盟第一百二十七章 冀州淪陷第七百五十八章 並非結束第六百九十四章 腰引弩第九百一十五章 黑吃黑第三百一十八章 諸葛瑾出山第二百九十七章 楊浦授首第七百三十三章 陰影第四百四十六章 處置第五百八十四章 所謂資敵第八十五章 虛實第三百零一章 地圖和藥方第五百四十五章 西南諸國第三百二十九章 官商第七百二十五章 鬧劇第一百三十二章 水泥第八十二章 破局的關鍵第七百七十九章 國體第五百三十八章 抉擇第六百八十九章 戰陣第七十八章 廬江不能丟第三百零八章 袁紹在頭痛第二百八十六章 太史慈的軍團天賦第七百六十八章 募兵第一百五十章 劉備的小算計第八百七十一章 絕境突破第二百章 紛亂的天下第九百三十六章 齊心第五百九十七章 文丑作死第八十一章 大勝第二百四十九章 分蛋糕第三百一十七章 諸葛亮的苦惱第一百六十三章 孝廉第二百四十五章 CD城內屠殺起第六十七章 討董檄文第二百一十八章 陷入瘋狂中的劉焉第四百八十二章 出兵第一百七十章 各方心思第四十四章 財富循環第五百九十九章 挑釁失敗第一百九十二章 弘農楊家第七百一十三章 缺人缺人第八十三章 無賴戰術第四百六十三章 逃避第八百零四章 盟交第八百七十五章 慘烈第九百六十二章 從簡第六百六十六章 不可避免第五百七十九章 外遷第四百二十章 絕境第八百零七章 司馬懿第三百五十九章 逃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