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陳琳表令諸荀怒

曹操傳書,將自己想出的四策獻給袁紹。

袁紹覽罷,大喜,盡採用之。

於是,趙岐以私人的名義與朱儁,勸其辭掉盟主的位置;袁紹親書密信,遣人立即送去給劉岱、應劭,鮑信那邊自有曹操去信詳說;袁紹又行文給劉表、陳溫,亦遣人即刻送往;趙岐行公文,請劉虞聚集兵馬,襲公孫瓚在幽州涿郡的地盤,也即公孫瓚之大後方。

同時,袁紹傳檄州郡,迴應荀貞、孫堅的指責,又上表朝中,倍述忠誠。

袁紹的傳檄、上表乃是由大才子陳琳所寫,論文筆、論氣勢,要遠比陳儀起草的表文強太多。

陳琳是廣陵射陽人,荀貞由初掌廣陵至今,對他家都頗爲照顧,他家現有好幾個子弟皆因荀貞之闢而在州郡任職,袁綏、臧洪等廣陵當地的士人與陳琳多相識,依時下風俗,兩人結交爲友,不是互相仰慕就夠了的,必須要有中間人做介紹,這樣纔不失禮,通過臧洪等,荀貞也算是與陳琳結下了一定的交情,但陳琳身爲袁紹屬臣,秉持當臣子的職責,卻是公不徇私。

在傳的檄與上的表中,他用詞犀利,罵荀貞是“乞以斗食,遂爲兵子,篡徐侵兗,貌忠實奸”,斗食者,指荀貞起家低,是以亭長起家,兵子者,指荀貞以軍功發跡,不過是個當兵的罷了,慷慨激昂,盛讚袁紹早前救助黨人、誅除宦官等的德、功,筆鋒一轉,繼之提到冀、幽相爭,擺事實、講道理,把責任都推給了公孫瓚,證明袁紹是因爲被逼無奈,這纔不得不興兵作戰。

他寫的檄文、上表,很快就傳到了荀貞的案上。

荀貞讀罷,怒與諸人說道:“陳孔璋辱我,我不怒也,上及吾族父、祖,不懼我滅其族邪?”

陳琳不但罵了荀貞,捎帶着把荀淑、荀緄、荀爽等也給罵了一遍,說荀淑“不識章句”,說荀緄“畏慕閹宦之勢”,說荀爽“逼女改嫁”,又說荀爽“公沙割席”,總之,把荀氏族中老一輩的黑歷史都給扒了出來,昭示天下。荀淑“不識章句”者,荀淑讀書,不好剖章析句,爲當時的俗儒所非;荀緄爲保護家族,違心同意了中常侍唐衡爲其女的求婚,爲荀彧定之;荀爽之女荀採嫁給了南陽陰氏,其夫死後,荀爽答應了陽翟郭氏的求婚,打算讓荀採改嫁,荀採不同意,自縊而死;“公沙割席”,說的當然便則是公沙穆與荀爽割席絕交的事。

荀貞到底本身其實並非荀家人,他的憤怒是源於對荀緄等人後天的感情,荀彧、荀攸等荀氏族人卻是與荀淑、荀緄、荀爽等血脈相連,更是憤怒,尤其是荀彧等幾個,荀淑是他們的親祖父,荀爽是他們的親從父,荀緄更是荀彧兄弟的生父,乃至純儒如荀悅者都爲此心生恚怒。

州府、幕府中的徐州士人,尤其是廣陵的士人忙都給陳琳求情。

幕府中的徐州士人中,以長史袁綏的官職最高,他伏拜說道:“陳琳與臣時有書信,其書中數譽明將軍,今其寄食袁紹,爲袁紹淫威所迫,此必不得不爲耳。明將軍家族名之清遠高邁,明將軍之仁德神武,天下何士不知?海內誰人不曉?三君、八龍,世所共仰,明將軍誅張角、討董卓,忠烈之義,英雄並服,又豈是區區一道表、一道檄就能給污衊的?敢請明將軍息怒。”

幕府中的徐州士人,現以治中從事張昭爲最貴,他也離席下拜,說道:“陳琳,一文士耳,明將軍胸懷天下,志在四海,何須與此一豎子文士計較?小小筆頭,何如明將軍精卒十萬!”

荀貞說道:“張公善屬文章,難道不知纖筆一支,有時勝似十萬甲士!何必用此話誑我。”

張昭多才多藝,既是名儒,又長於書法,並善文章,因是,荀貞有此一質問。張昭伏拜在地,再拜而後說道:“臣有一耿直之言,不知當不當講?”

“既雲‘耿直’,何雲當不當講?公請說!”

“明將軍於表中斥袁紹時,當就知袁紹必會有迴應,今陳琳此表,實袁紹之應也。明公如滅陳琳族,主簿家將會如何?”

張昭這話真是“耿直之言”,你荀貞大罵袁紹的時候,就應該知道袁紹肯定不會沒有迴應,現在袁紹的迴應來了,你怎麼又大怒不已?陳琳家在廣陵,固然是可以將之滅族,可別忘了,陳儀家可是在魏郡,那是袁紹的地盤,袁紹定會滅掉陳儀族,以爲陳琳報仇。

荀貞餘怒未消,恨恨地說道:“我斥袁本初,只罪其一人,卻是未曾及其父、祖!”心道,“張公此話倒是不錯,陳儀與邯鄲榮諸人多交好,他們都是冀州人,家多在趙、魏,我早晚是要與袁本初交鋒的,今如爲此事而使陳儀一族被滅,或將會使冀士因憂本族之安危而與我離心。”轉顧陪坐堂上的州府主簿陳儀,說道,“罷了,爲我主簿故,且饒陳孔璋一族。”

在荀貞大怒時,陳儀就擔心荀貞別真的滅了陳琳一族,致使他在魏郡的族人也被袁紹屠掉,此時聽得荀貞此話,見荀貞爲了自己而忍下族中父、祖受辱之仇,心中感動,下拜叩謝。

荀貞叫他起來歸席,又請張昭、袁綏也都歸座,閉目片刻,情緒略略平復,心道:“滅陳孔璋一族,或將使冀士與我生隙,不滅其一族,亦不可使文若、公達等因而含怨。”睜開眼轉對荀悅、荀彧、荀攸等在坐的荀氏族人說道,“張公所言亦甚是,陳孔璋此表,實本初之意,雖辱及吾等父、祖,非爲家事,軍國事也。其待來日,吾等於疆場上再報此恨。”

荀悅等都不是庸人,知道荀貞說的對,因皆忍下恨怒,伏拜稱是。

荀貞又吩咐張昭:“請公以州府名義,給陳孔璋家送去精糧五十石。”既然不能滅了陳琳一族,就改以藉機顯示胸懷,一則使徐州士人更加傾心於己,一則也是令陳家在州郡爲吏的子弟們安心。他心中猶恨,想道:“陳孔璋小兒,一罵人就喜歡罵人三代,真潑辣悍婦也!”

荀貞記得,原本歷史中,陳琳爲袁紹作檄,大罵曹操,也是罵了曹操三代。

荀攸諫止,說道:“與其送糧,何如送筆墨紙硯?”

送筆墨紙硯的話,指向性更加明確,更能直白地顯示出荀貞是因爲“愛陳琳的文才”,而才非但不怪罪陳家,反而給以賞賜。荀貞立刻理解了荀攸的意思,從善如流,說道:“就按卿言。”對張昭說道,“從府庫中選些上好的文房用具,遣使送去陳家。”

張昭應諾。

戲志才作爲謀主,自也在坐,他看出荀貞、荀彧、荀攸等實仍含恨,當下爲移開他們的注意力,轉變話題,說道:“三表上畢,造勢已成。孫將軍亦於前日提兵出豫,到了中牟。將軍,我州不知打算何時動手?”他這是在問荀貞打算什麼時候動手攻取泰山了。

荀貞問袁綏、陳羣等:“部曲、役夫、糧秣各皆預備好了?”

袁綏答道:“撫軍部已至合鄉,孫、吳二校尉及左軍部亦已至東莞,隨時可發。現共集役夫五千,分在合鄉、東莞,已然足使。”

陳羣答道:“目前運至合鄉、東莞的糧械諸物可供萬人使用半年,後續的仍然在繼續籌運中。”

撫軍,是撫軍中郎將臧霸;孫、吳二校尉是孫觀、吳敦;左軍是左軍校尉陳午。

此次取泰山,荀貞決定用泰山兵爲主力,他們多是泰山本地人,熟悉地形、人情,在泰山的各郡縣又多熟人,用他們主攻,將會事半功倍,所以,調集的人馬以泰山兵爲主。

臧霸部有三千餘人,孫、吳的部曲各千餘,這是五千餘兵卒,加上陳午部,總計七千餘兵馬,此外,再從辛璦的騎軍裡邊調五百騎,亦加入此戰,合計近有八千步騎,差不多夠用了。

主將、謀士等方面,荀貞意以荀成爲主,臧霸爲輔,遣郭嘉、徐庶爲謀主,以高堂隆爲輔佐,使羊琮爲主文筆。高堂隆、羊琮俱泰山士族出身,在招降納叛上會起到一定作用。

兵馬、役夫、糧械既然都已集結,袁紹的檄表答覆又已經做出,荀貞遂令道:“今日便傳檄泰山,告之應劭,就說我軍欲借道泰山入平原郡,制止幽、冀之爭。”又令道,“傳檄文臺,告之他,我軍將於明天兵入泰山,讓他擇機可取河內。”又令幕府諸人,“嚴密監督兗州動向,檄令陳褒、江鵠堅壁厲兵,兗州如援泰山,便阻擊之。”

堂上諸人俱皆起身,下拜堂上,應道:“諾。”

87 名出郡外州中聞(下)93 孫文臺一戰破營 荀貞之喜得徐榮140 建功立業就在冀州(六)151 沙丘臺上舊時月(六)294 陳國相襄軍第一(三)139 建功立業就在冀州(五)11 孟德窮窘設摸金67 二月風雷重又動63 下邳相舊習難除12 郡兵曹椽36 爭鋒唯數劉鄧勁 誇功最推高素雄26 威震郡北75 爆竹聲裡辭舊歲(下)209 州舉茂才郡孝廉89 陳荀分被董卓徵 兵編別部號安郡151 沙丘臺上舊時月(六)41 謀重有利爲臣職64 欲得鐵馬先得人75 時當秋收堂上議 夜讀淮南閨中樂5 江禽142 潘文珪負甲拔縣 關雲長渡淮克城(九)47 武貴立功8 士族18 搜山千騎入深幽(九)23 搜山千騎入深幽(十四)33 再見遲婢7 獨行207 丈夫豈可受人輕103 孔德信報刺史病 荀貞再表孫文臺37 士疲不宜再強進 騎往東北問袁曹33 戰罷將軍色不改 願以剩勇取全功78 好立功業潘文珪 乳虎欲奪猛虎功?77 張飛宿將襲如狼(中)198 舍泰欽名臣之望28 君子報仇200 遣使入豫議盟幽25 鄉有野賢58 剛孝好義朱公偉(上)87 再訪郡士攬爲用 軍政雖妙徒然功48 惟是小人最難養29 樂進歸來8 收得潁川吏士在 酸棗有信急騎來20 屯田從來積糧策153 潘文珪負甲拔縣 關雲長渡淮克城24 太守驪馬從白駒23 甲兵四千向神都(三)48 正旦之日223 調派署威壓山重105 許顯截擊濟水岸35 甲兵四千向神都(十五)108 轉戰十縣歸平輿(中)65 爲政之要宣文德 輕車簡從訪張紘36 我所邀者仁民名23 大獲豐收92 襲陣兵退夏侯惇(十)302 陳國相襄軍第一(十一)88 遠謀圖據中原地 欲與孫堅結姻親31 督郵一怒(上)87 再訪郡士攬爲用 軍政雖妙徒然功37 文遠突陷潁川營(下)6 聞寇43 李通難擇良木棲67 發蹤指示功人也 能得走獸爲功狗82 聞報董兵窺營頻 卿或不知黃公覆69 躋身才俊(上)203 當治上田糧產豐131 聖旨一下赴冀州(一)1 雙喜臨門(上)20 搜山千騎入深幽(十一)14 臧霸風從元直言23 搜山千騎入深幽(十四)28 詐降17 第一天(中)17 虛席相問上策何140 潘文珪負甲拔縣 關雲長渡淮克城(七)35 潛光爲養羽翼成71 初見一龍(上)105 先登陷城斬劉闢57 我爲君取彼良駒(三)143 潘文珪負甲拔縣 關雲長渡淮克城(十)85 威震陽翟(下)44 搜山千騎入深幽(三十五)226 藏宣高請子入府15 燕趙意氣多豪俠(上)45 董卓狼顧問英雄(下)37 搜山千騎入深幽(二十八)16 邯鄲榮傾家募兵 蒲觀水公帑召勇101 兩軍對陣煙塵起135 建功立業就在冀州(一)31 搜山千騎入深幽(二十二)93 夜夜磨我削葵刀106 歲歲年年人不同273 夏侯淵傳捷坎谷(上)26 招人25 我公恩信結人深54 慎事自重,藏器於身83 襲陣兵退夏侯惇(一)124 三戰盡復東郡地(九)121 芮祉奉令送女來142 建功立業就在冀州(八)
87 名出郡外州中聞(下)93 孫文臺一戰破營 荀貞之喜得徐榮140 建功立業就在冀州(六)151 沙丘臺上舊時月(六)294 陳國相襄軍第一(三)139 建功立業就在冀州(五)11 孟德窮窘設摸金67 二月風雷重又動63 下邳相舊習難除12 郡兵曹椽36 爭鋒唯數劉鄧勁 誇功最推高素雄26 威震郡北75 爆竹聲裡辭舊歲(下)209 州舉茂才郡孝廉89 陳荀分被董卓徵 兵編別部號安郡151 沙丘臺上舊時月(六)41 謀重有利爲臣職64 欲得鐵馬先得人75 時當秋收堂上議 夜讀淮南閨中樂5 江禽142 潘文珪負甲拔縣 關雲長渡淮克城(九)47 武貴立功8 士族18 搜山千騎入深幽(九)23 搜山千騎入深幽(十四)33 再見遲婢7 獨行207 丈夫豈可受人輕103 孔德信報刺史病 荀貞再表孫文臺37 士疲不宜再強進 騎往東北問袁曹33 戰罷將軍色不改 願以剩勇取全功78 好立功業潘文珪 乳虎欲奪猛虎功?77 張飛宿將襲如狼(中)198 舍泰欽名臣之望28 君子報仇200 遣使入豫議盟幽25 鄉有野賢58 剛孝好義朱公偉(上)87 再訪郡士攬爲用 軍政雖妙徒然功48 惟是小人最難養29 樂進歸來8 收得潁川吏士在 酸棗有信急騎來20 屯田從來積糧策153 潘文珪負甲拔縣 關雲長渡淮克城24 太守驪馬從白駒23 甲兵四千向神都(三)48 正旦之日223 調派署威壓山重105 許顯截擊濟水岸35 甲兵四千向神都(十五)108 轉戰十縣歸平輿(中)65 爲政之要宣文德 輕車簡從訪張紘36 我所邀者仁民名23 大獲豐收92 襲陣兵退夏侯惇(十)302 陳國相襄軍第一(十一)88 遠謀圖據中原地 欲與孫堅結姻親31 督郵一怒(上)87 再訪郡士攬爲用 軍政雖妙徒然功37 文遠突陷潁川營(下)6 聞寇43 李通難擇良木棲67 發蹤指示功人也 能得走獸爲功狗82 聞報董兵窺營頻 卿或不知黃公覆69 躋身才俊(上)203 當治上田糧產豐131 聖旨一下赴冀州(一)1 雙喜臨門(上)20 搜山千騎入深幽(十一)14 臧霸風從元直言23 搜山千騎入深幽(十四)28 詐降17 第一天(中)17 虛席相問上策何140 潘文珪負甲拔縣 關雲長渡淮克城(七)35 潛光爲養羽翼成71 初見一龍(上)105 先登陷城斬劉闢57 我爲君取彼良駒(三)143 潘文珪負甲拔縣 關雲長渡淮克城(十)85 威震陽翟(下)44 搜山千騎入深幽(三十五)226 藏宣高請子入府15 燕趙意氣多豪俠(上)45 董卓狼顧問英雄(下)37 搜山千騎入深幽(二十八)16 邯鄲榮傾家募兵 蒲觀水公帑召勇101 兩軍對陣煙塵起135 建功立業就在冀州(一)31 搜山千騎入深幽(二十二)93 夜夜磨我削葵刀106 歲歲年年人不同273 夏侯淵傳捷坎谷(上)26 招人25 我公恩信結人深54 慎事自重,藏器於身83 襲陣兵退夏侯惇(一)124 三戰盡復東郡地(九)121 芮祉奉令送女來142 建功立業就在冀州(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