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93 陳國相襄軍第一(二)

軍事會議的內容是有關揚州方面。

近日來,根據荀諶發給荀貞的檄報,他在九江干得不錯,軍政並舉,闢除當地名士,收攬羽翼,奠實根基,可稱有聲有色。內部大致已經穩住,外部環境方面,劉曄、蔣幹兩人也已經分別到了阜陵、吳郡,正在各自辦說阜陵相掛印自辭以及與吳郡盛憲結盟之事。

劉曄、蔣幹兩人能否成功現下尚未出結果,但按劉曄的口才和他給荀貞提出此議時的自信來看,說阜陵相自辭之事應是可以做成,而與盛憲結盟的事情應比說阜陵相掛印好辦,也即是說,此兩件事,荀貞有八分的把握俱能辦成。此兩事一成,首先,九江、阜陵連爲一體,既充實了九江的經濟、民口實力,又使九江在軍事上有了輾轉騰挪的餘地,便可使九江本身稍有爭雄揚州的資本了,其次,外有吳郡爲盟,便不說軍事,至少在政治上不致陷入孤立了。

接下來就是招攬鄭寶。

招攬鄭寶會有兩種可能。

一種是招攬成功,那麼有了鄭寶這個強大的地頭蛇爲爪牙,荀諶至此就算是在九江徹底站穩了腳,可以與揚州刺史陳溫正式爭權,並進一步伺機圖謀廬江、丹陽了。

一種是沒能招攬成功,那麼爲了打開南下廬江、北圖丹陽的入口,或者說爲了在圖謀廬江、丹陽時不會後顧有憂,就必須得要改招爲剿,兵進巢湖,攻滅鄭寶。

無論這兩種可能會是哪個,一個不變的東西是:都得用兵。

而如要用兵,只憑荀諶帶到九江的五千餘步騎,明顯是不夠用的,即使加上通過裁撤、重新募勇等步驟他現今已將近再建完成的兩千餘九江郡兵,也不行。

先說第一種可能,如是招攬鄭寶成功,鄭寶目前有部曲萬餘,看似不少,可新投之軍,又是賊衆,卻是不能完全信用,這萬餘巢湖賊頂多充個聲勢,打個順風仗,真正衝鋒陷陣的還得是荀貞的老部曲,——至於那兩千餘的九江郡兵,未經一定的操練,只能用之防禦。

陳溫在州治歷陽現擁兵不下萬人,他與丹陽太守周昕的交情不錯,荀諶倘使與他爭九江、阜陵的權不諧,走到開戰這一步,周昕肯定不會坐視不理,——儘管通過曹操、袁紹,周昕早前與荀貞的關係還算“睦鄰”,並給荀貞提供過兵源上的幫助,可那是在荀貞沒有圖謀揚州的前提下,荀貞一旦露出兼併揚州的圖謀,牽涉到自身的利益,周昕定然是會與他反目的。

陳溫身爲揚州刺史,手握朝廷王命,廬江太守陸康忠於漢室,必也會相助於他。遠一點的,和九江、阜陵不接壤的會稽、豫章等郡就不必說了,只丹陽、廬江兩郡之助,加上陳溫自有的上萬州兵,劉鄧等部只有區區五千餘步騎,而且還是在不熟悉的地域作戰,必敗無疑。

再說第二種情況,如是招攬鄭寶未能成功,進兵剿之的話,巢湖是水域,劉鄧等是步軍,荀諶手下沒有舟師,這場仗一定不好打,沒準兒會曠日持久,而在阜陵相掛印自辭的背景和荀貞年初攻逐陶謙的“前科”下,陳溫定會不可避免地對荀諶產生猜忌,沒準兒就會趁此機會出兵,乾脆與荀諶爭奪阜陵,萬一出現這種情況,九江亦需要徐州的大力援助。

徐州援九江,有兩條路,一條是經下邳郡的東城,一條是經廣陵郡的堂邑。東城離九江的腹地近,堂邑離州治歷陽近,這兩條路各有其優。此前,在與戲志才、荀攸等商議過後,依照此兩條路各自的優勢,荀貞暫定下了兩條方略:選東城爲將來援助九江的主要通道,擇堂邑這條道路爲將來需奇兵時用。關羽現駐堂邑,將來當需要時,他和他的部曲就是這支奇兵了。

這是此次軍事會議的第一個內容。

第二個內容是牽制丹陽、吳郡、會稽。

廣陵與此三郡都接壤,可以斷定的是,丹陽一定會幫助陳溫,會稽極有可能也會,“同仇敵愾”之下,即使與吳郡定下了盟約,盛憲會不會改變主意,也幫助陳溫實是不好說。這樣一來,當荀諶與陳溫、陸康交戰於九江、阜陵等江右之地時,丹陽等江左之郡就需廣陵牽制了。

這也是荀貞定下選用東城爲將來援助九江的主要通道之一緣故。

下邳、廣陵分工明確。

廣陵主要負責牽制揚州的江左諸郡,並及由關羽在關鍵時刻“出奇制勝”,下邳北鄰彭城、西接汝南,沒有外敵,離九江的腹地又近,則主要負責全力做九江的依仗和後援。

荀貞對諸人說道:“陽都劉侯歸鄉後,陳元悌侵九江郡權,吾兄上任以來,數檄書與我,備述陳元悌不肯還權之狀,吾深憂九江或起戰端。吾兄赴任時只帶了數千兵卒,萬一生戰,斷難敵陳元悌,於公於私,我州都當援護吾兄。適才所言之事,君等當知曉於胸,提早做備。”

陽都劉侯即陽都侯劉邈,上任的九江太守。

不管做什麼事情,都得有個名義,是以荀貞此前攻陶謙,打出的旗號是笮融崇佛虐民,下邳郡人不堪凌逼,因上書荀貞,請求荀貞解民倒懸,不得已,荀貞這纔出兵,此回謀揚州也得如此,總要有個光明正大的由頭,這才上能使君臣同心,下能使兵民願爲,要不然,就是“恃強逞暴”,將成失道寡助。——荀貞前不久下的控制佛教發展之檄令,除了省民力、爲大規模招降黃巾做預備之外,亦是在呼應他當初起兵奪徐的理由,算是告一個段落上的完結。

王朗、徐榮等俱皆凜然應諾。

荀貞話裡說都不錯,荀諶是他的族兄,“九江太守”之任又是出自詔拜,若是因爲陳溫不肯還九江郡權之故而兩邊生戰,徐州方面確是於公於私都應該援助荀諶,就算有人看出了荀貞的真實目的,可面對這個說辭,卻也是沒甚可以反駁的。

軍議散後,徐榮留了下來,他有爲難之事稟與荀貞。

24 杜買34 大勝(上)117 袁本初議廢天子 戲志才笑其無謀25 鄉有野賢15 出城激戰194 魯子敬狂兒奉糧90 胡徐呂內鬥兵亂 甘潘凌初戰先功92 虛席問賊進退意96 鮑允誠兵敗被殺 趙子龍進克歷城(上11 荀家五虎度陳倉(中)14 守城初戰78 了卻山中寇賊事(二)66 尺蠖之屈,以求伸也4 風雪夜刺(上)15 原盼勸賊4 豫州乳虎第一威135 潘文珪負甲拔縣 關雲長渡淮克城(二)66 燕雀安知鴻鵠志 雍季之言百世利67 二月風雷重又動110 兄弟一心共禦敵22 今有潁陰乳虎(下)32 督郵一怒(中)112 伯符叱吒破俊寵132 聖旨一下赴冀州(二)290 王太守課政州最(三)166 城頭暮升英雄旌48 袁太尉滿門被斬 賈文和獻策分擊17 兵者政之輔,政者兵之基(上)7 遍觀諸郡(上)93 兵臨西華(下)39 雄豪滿座乳虎聲(上)98 董卓大敗奔逃處 荀貞勒兵宜緩迎58 下邳國荀貞得子 廣陵郡笮融逞威(八)195 周幼平如熊舉將(上)83 襲陣兵退夏侯惇(一)2 賭錢2 由許仲復仇試看兩漢復仇之風118 欲進故退曹孟德50 勵士出征126 玄德愁悶業不立26 貞之得隴苦不足88 風捲雷動誅鄴趙(四)102 孫侯得璽度天命 董相敗退往長安43 爲今之計61 一朝食盡分別去 令使英雄氣填膺48 其人卻恐不易輔也99 郭奉孝惑敵擾鉅野101 兩軍對陣煙塵起30 甲兵四千向神都(十)120 冤句一頭傳諸縣54 詐死86 風捲雷動誅鄴趙(二)55 此子乃忠直奇節士128 軍民兩屯糧百萬214 一時羣賢鳳凰聚45 得士親附205 信到彭城看司鹽58 下邳國荀貞得子 廣陵郡笮融逞威(八)10 江東猛虎兵將近 豫州精甲擺車前39 忽報胡軫襲追到 進去不知何其神2 佳婦何人陳家女112 陶謙忍怒緣忌器 曹宏獻得打劫計72 曹孟德妙解袁怒 荀友若起意歸鄉11 搜山千騎入深幽(二)159 沙丘臺上舊時月(十四)86 了卻山中寇賊事(十)129 三戰盡復東郡地(十四)179 廣陵懸榻迎陳登33 鸞鳳擇良木而棲20 今有潁陰乳虎(上)63 荀姚謁見陶恭祖 江湖豪氣陳元龍9 太守長史兩不負10 搜山千騎入深幽(一)196 周幼平如熊舉將(中)18 孟德殺囚明軍法(上)46 離間難離明智主 讒言每自小人來4 飛檄琅琊御冀方16 原盼33 督郵一怒(下)78 了卻山中寇賊事(二)6 生子當如孫伯符291 王太守課政州最(四)45 得士親附102 殊死鏖戰破敵營(上)131 聖旨一下赴冀州(一)263 袁子遠掌籌舟師134 潘文珪負甲拔縣 關雲長渡淮克城(一)101 許逢共上辣毒計 二袁不謀而意和14 性格78 了卻山中寇賊事(二)161 陶謙難催泰山兵3 先表北海刺青州227 孫仲臺奉令出兵255 唯有濮陽傾巢來49 本初情誼銘記不忘81 不足憂懼劉玄德13 孔德再獻明良策 江東猛虎孫文臺6 聞寇108 裁存萬六精敢士 良苦用心故人全93 孫文臺一戰破營 荀貞之喜得徐榮
24 杜買34 大勝(上)117 袁本初議廢天子 戲志才笑其無謀25 鄉有野賢15 出城激戰194 魯子敬狂兒奉糧90 胡徐呂內鬥兵亂 甘潘凌初戰先功92 虛席問賊進退意96 鮑允誠兵敗被殺 趙子龍進克歷城(上11 荀家五虎度陳倉(中)14 守城初戰78 了卻山中寇賊事(二)66 尺蠖之屈,以求伸也4 風雪夜刺(上)15 原盼勸賊4 豫州乳虎第一威135 潘文珪負甲拔縣 關雲長渡淮克城(二)66 燕雀安知鴻鵠志 雍季之言百世利67 二月風雷重又動110 兄弟一心共禦敵22 今有潁陰乳虎(下)32 督郵一怒(中)112 伯符叱吒破俊寵132 聖旨一下赴冀州(二)290 王太守課政州最(三)166 城頭暮升英雄旌48 袁太尉滿門被斬 賈文和獻策分擊17 兵者政之輔,政者兵之基(上)7 遍觀諸郡(上)93 兵臨西華(下)39 雄豪滿座乳虎聲(上)98 董卓大敗奔逃處 荀貞勒兵宜緩迎58 下邳國荀貞得子 廣陵郡笮融逞威(八)195 周幼平如熊舉將(上)83 襲陣兵退夏侯惇(一)2 賭錢2 由許仲復仇試看兩漢復仇之風118 欲進故退曹孟德50 勵士出征126 玄德愁悶業不立26 貞之得隴苦不足88 風捲雷動誅鄴趙(四)102 孫侯得璽度天命 董相敗退往長安43 爲今之計61 一朝食盡分別去 令使英雄氣填膺48 其人卻恐不易輔也99 郭奉孝惑敵擾鉅野101 兩軍對陣煙塵起30 甲兵四千向神都(十)120 冤句一頭傳諸縣54 詐死86 風捲雷動誅鄴趙(二)55 此子乃忠直奇節士128 軍民兩屯糧百萬214 一時羣賢鳳凰聚45 得士親附205 信到彭城看司鹽58 下邳國荀貞得子 廣陵郡笮融逞威(八)10 江東猛虎兵將近 豫州精甲擺車前39 忽報胡軫襲追到 進去不知何其神2 佳婦何人陳家女112 陶謙忍怒緣忌器 曹宏獻得打劫計72 曹孟德妙解袁怒 荀友若起意歸鄉11 搜山千騎入深幽(二)159 沙丘臺上舊時月(十四)86 了卻山中寇賊事(十)129 三戰盡復東郡地(十四)179 廣陵懸榻迎陳登33 鸞鳳擇良木而棲20 今有潁陰乳虎(上)63 荀姚謁見陶恭祖 江湖豪氣陳元龍9 太守長史兩不負10 搜山千騎入深幽(一)196 周幼平如熊舉將(中)18 孟德殺囚明軍法(上)46 離間難離明智主 讒言每自小人來4 飛檄琅琊御冀方16 原盼33 督郵一怒(下)78 了卻山中寇賊事(二)6 生子當如孫伯符291 王太守課政州最(四)45 得士親附102 殊死鏖戰破敵營(上)131 聖旨一下赴冀州(一)263 袁子遠掌籌舟師134 潘文珪負甲拔縣 關雲長渡淮克城(一)101 許逢共上辣毒計 二袁不謀而意和14 性格78 了卻山中寇賊事(二)161 陶謙難催泰山兵3 先表北海刺青州227 孫仲臺奉令出兵255 唯有濮陽傾巢來49 本初情誼銘記不忘81 不足憂懼劉玄德13 孔德再獻明良策 江東猛虎孫文臺6 聞寇108 裁存萬六精敢士 良苦用心故人全93 孫文臺一戰破營 荀貞之喜得徐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