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7 袁本初議廢天子 戲志才笑其無謀

荀諶問荀貞打算何時出兵爭徐,荀貞正待回答,門外忽有人來報:河內急信。

卻是河內袁紹遣人送來了私信一封。

荀貞即令將信呈上,展開觀看,看罷,心中想道:“這件事終於來了!”擡頭看向堂上,見戲志才、荀攸等人都在看着自己,等自己說話,遂令左右把信遞給戲志才,叫諸人傳看。

戲志纔看罷,嘴角露出一絲不屑的笑容。

荀彧看罷,雙眉緊蹙。

荀衍、荀諶兄弟看罷,面面相覷。

荀攸看罷,神色未變,只是在把信遞還給荀貞時,意味深長地說了一句:“袁本初不足與謀。”

荀貞接住信,隨手放在案上,問向諸人:“諸位都看過此信了,對袁將軍在信中的所言,不知諸位有何高見?”

荀彧自看過信始就深深不滿袁紹信中所言,如鯁在喉,遂當先開口說道。

他挺身正坐,嚴肅地說道:“天子雖尚未歸洛,而董卓已敗退長安,今董卓又廢五銖,鑄小錢,倒行逆施,長安百姓民不聊生,民怨沸騰,而關東州郡,現今無不以反董爲號,天下之勢不可逆也,由此可見,董卓之敗只是早晚的事,而如按袁將軍信中所言,則天下將危。”

荀貞點了點頭,問戲志才,說道:“志才,卿何見也?”

戲志才輕笑了一聲,說道:“觀袁本初此信,滿篇讀下來,我只看到了兩個字。”

“哪兩個字?”

“‘無謀’。”

“噢?”

“袁氏四世三公,爲國所重,當董卓亂朝之時,天下志士無不蹺足以望之,何以?無它,唯望袁氏可解國難、扶漢室而已,不辭千里而奔從袁本初者如雲。山東起兵,共討董卓,袁本初爲盟主,懷國仇家恨,而卻安兵不動,已失天下人望,今其復又欲行廢立事,可笑可笑!”

卻原來,袁紹此信中,講的不是別事,正是他想要廢掉當今天子,改立劉虞爲帝。袁紹在信中說:我與韓文節共謀長久之計,要使海內見中興之主,如今長安名義上有幼君,卻不是漢家血脈,而公卿以下官吏都媚事董卓,如何信得過他?以我與韓文節之見,當前應舉二事,一則派兵駐守關津要塞,使董賊衰竭而亡,二來便是東立聖君,如此,太平之日指日可待。

在信末,袁紹詢問荀貞的意見。

當初靈帝末,靈帝喜歡幼子劉協,想立爲太子,可一直沒能立成,靈帝駕崩後,他的嫡長子劉辯繼位登基,便是後世所說的“少帝”,劉辯的舅舅是何進,所以劉辯是得到何進、袁紹等支持的,可最終劉辯卻被董卓廢黜,劉協登基成爲了當今的新天子。可以這麼說,劉協的這個帝位本來就是沒有得到袁紹和一些士人的認可的,那麼袁紹在這個時候,提出廢掉劉協,改立天子,看起來好像是“不可思議”、“膽大妄爲”,可從袁紹和那些本就不認可劉協的士人們的角度去看,卻也是順理成章,可以理解的。至於袁紹信中所說:長安的今天子不是“不是漢家血脈”云云,這顯是污衊之詞,只是爲了給廢立天子找到一個藉口。

袁紹以己度人,他覺得他不認可劉協,韓馥亦同意他的觀點,那麼他就認爲荀貞做爲“士人一黨”,做爲“袁黨”的一員,應該也是會同意他的這個建議的,所以寫了這封信來,雖是在信末“禮貌客套”地“詢問荀貞的意見”,而實際上他是期望能得到荀貞的“支持”。

荀貞現今爲一郡太守,在羣雄中,地盤雖不大,只是普通,但他帳下精兵強將,又有光復洛陽之名,故而,袁紹是很看重荀貞的支持的。

聽完戲志才的意見,荀貞又問荀衍、荀諶兄弟:“二兄以爲如何?”

荀衍、荀諶的年齡都比荀貞稍大,因而荀貞稱他兩人爲“兄”。

荀衍說道:“天子無失德,雖西遷長安,而罪不在天子,此董卓之罪也。袁本初妄提廢立,難道以爲他是伊尹和霍光麼?”

荀諶同意荀衍的意見,說道:“昔年鄭國和息國因言語不和而失和,息侯伐鄭,而最終大敗而還,君子是以知息國將亡。‘不度德,不量力’而欲行廢立,袁本初可謂今之息侯。”

荀貞問荀攸:“公達,卿以爲呢?”

荀攸說道:“袁本初不臣之心,昭然已揭。”

戲志才、荀彧等人已經把該說的話都說得差不多了,所以荀攸沒有多講。

荀貞說道:“如此,卿等是都認爲:我應該拒絕袁本初此議了?”

戲志才說道:“正該如此。”頓了頓,先環顧了一下堂上,然後復看向荀貞,又接着說道,“袁紹此議如得行,則河內必將獨大,久之,不可制矣!”

袁紹的這個提議算是翻版的“挾天子以令諸侯”,只是他不但要“挾天子”,——劉虞一旦被立爲天子,肯定不能再待在幽州,或是去洛陽,或是就在冀州,那自然便是將會身處袁紹的勢力範圍,爲袁紹所控制,——而且袁紹還是更進一步,要“廢立天子”,要得個擁護之功,一旦他的此策得以實行,確是如戲志才所說,那他必將會在羣雄中獨大,無人可與抗衡了。

聞得戲志纔此言,荀彧兄弟倒也罷了,荀攸深以爲然,說道:“確然如此!”

荀諶提出了一個問題,說道:“若是即便不得將軍支持,而袁紹一意孤行,又該如何是好?”

荀彧沉吟說道:“劉幽州素有忠仁之名,想來縱便是袁本初提出此議,他也肯定不會接受的。”

戲志才笑道:“正如休若所言,今天子無失德,罪在董卓,劉幽州漢家宗室,久負盛名,向來愛惜名望,以我料之,斷然不會昏了頭去聽袁本初此議的。”

荀彧是從劉虞平時行事的風格出發來做的分析,而戲志才的這句話雖說得隱晦,在座諸人皆聰明人,卻也都能聽得明白,他這卻分明是“誅心之言”了,他這句話的言外之意是在說:劉虞如果接受了袁紹的此議,那他往昔的“盛名”必然會不復再有,劉虞既一向愛惜名望,那他肯定就是不會接受袁紹的此議了。

荀貞以爲然,他是知道歷史走向的,也正因此,聽了荀彧、戲志才的分析,才更佩服他兩人的“先見之明”。

荀攸這時又起身離席,伏拜堂上,正色說道:“袁本初空擁高名,而已顯不臣,爲扶助漢室,攸敢情將軍早定取徐之策。”

!!

50 搜山千騎入深幽(四十一)44 搜山千騎入深幽(三十五)35 鼓音破曉天欲墜 文聘橫矛定軍旗45 渡汝過澺沿途聞60 鎮東結與糜家婚42 三見遲婢163 常山中軍真倜儻(上)7 獨行34 大勝(上)28 三軍兵至董營外 劉關馳挑敵將前3 陽翟侯扣使不遣196 周幼平如熊舉將(中)166 城頭暮升英雄旌159 趙子龍三捷擊相41 荊州刺史武陵守 魯陽袁術望南陽177 樂進單騎入彭城(下)57 早晚滅此豎子大賊57 二月習射(上)9 袁公路縱虎謀北5 冀董幽田兩名俊28 詐降12 一檄引得泰山驚68 志懷霜雪曹孟德(中)63 討董未成豈可還 以孝爲名事能成7 獨行190 非荀侯無以安徐39 雄豪滿座乳虎聲(上)85 姚叔潛丹陽募兵 辛玉郎潁川議糧89 煙塵卷騎分兩路 已失天時復失和92 事了掛印江湖去(下)65 短歌57 尺素飛傳相思意94 橋瑁詐書移諸鎮 一聲雷響起風雲11 朋黨8 收得潁川吏士在 酸棗有信急騎來87 恐將危矣數請救 營有公覆必能撐14 臧霸風從元直言42 固知功業不易立 敗而不餒真英雄19 孟德殺囚明軍法(下)89 從徵汝南(中)166 城頭暮升英雄旌33 戰罷將軍色不改 願以剩勇取全功51 得領汝南意不足24 太守驪馬從白駒86 風捲雷動誅鄴趙(二)70 劉玄德率部西攻68 鳳集西鄉(下)194 魯子敬狂兒奉糧127 孔明歡喜情竇開13 陳買盟結田與曹48 許君卿計敗張遼135 建功立業就在冀州(一)74 爆竹聲裡辭舊歲(上)120 三戰盡復東郡地(五)28 甲兵四千向神都(八)48 許君卿計敗張遼58 胡軫奔襲魯陽城 王匡兵敗小平津5 江禽58 剛孝好義朱公偉(上)60 荀君爲政(下)88 襲陣兵退夏侯惇(六)61 最令人懼是毒計40 鐵營184 揀選英俊充州任31 何機點兵趁夜襲 關羽惜刀不殺賊10 計吏郭圖(下)22 今有潁陰乳虎(下)66 燕雀安知鴻鵠志 雍季之言百世利45 虎膽奸雄39 班底134 聖旨一下赴冀州(四)62 五角鼓聲聲悲壯(下)51 動手前夜63 同道59 慨嘆62 賜字4 牆下相托156 潘文珪負甲拔縣 關雲長渡淮克城30 搜山千騎入深幽(二十一)226 藏宣高請子入府211 撫戒刺嚇二策行142 建功立業就在冀州(八)54 下邳國荀貞得子 廣陵郡笮融逞威(四)19 兵者政之輔,政者兵之基(下)77 薛禮高踞臨下問 劉備席坐從容答21 搜山千騎入深幽(十二)134 聖旨一下赴冀州(四)33 戰罷將軍色不改 願以剩勇取全功23 甲兵四千向神都(三)31 何機點兵趁夜襲 關羽惜刀不殺賊48 其人卻恐不易輔也183 商應拜奉州印綬22 今有潁陰乳虎(下)287 彰廉禮賢下邳行(下)159 沙丘臺上舊時月(十四)102 欲攻昌邑先斷援91 事了掛印江湖去(上)6 尋賢不遇(下)193 荀徐州爲子儲才90 周毖巧言說董卓 袁紹得赦拜渤海
50 搜山千騎入深幽(四十一)44 搜山千騎入深幽(三十五)35 鼓音破曉天欲墜 文聘橫矛定軍旗45 渡汝過澺沿途聞60 鎮東結與糜家婚42 三見遲婢163 常山中軍真倜儻(上)7 獨行34 大勝(上)28 三軍兵至董營外 劉關馳挑敵將前3 陽翟侯扣使不遣196 周幼平如熊舉將(中)166 城頭暮升英雄旌159 趙子龍三捷擊相41 荊州刺史武陵守 魯陽袁術望南陽177 樂進單騎入彭城(下)57 早晚滅此豎子大賊57 二月習射(上)9 袁公路縱虎謀北5 冀董幽田兩名俊28 詐降12 一檄引得泰山驚68 志懷霜雪曹孟德(中)63 討董未成豈可還 以孝爲名事能成7 獨行190 非荀侯無以安徐39 雄豪滿座乳虎聲(上)85 姚叔潛丹陽募兵 辛玉郎潁川議糧89 煙塵卷騎分兩路 已失天時復失和92 事了掛印江湖去(下)65 短歌57 尺素飛傳相思意94 橋瑁詐書移諸鎮 一聲雷響起風雲11 朋黨8 收得潁川吏士在 酸棗有信急騎來87 恐將危矣數請救 營有公覆必能撐14 臧霸風從元直言42 固知功業不易立 敗而不餒真英雄19 孟德殺囚明軍法(下)89 從徵汝南(中)166 城頭暮升英雄旌33 戰罷將軍色不改 願以剩勇取全功51 得領汝南意不足24 太守驪馬從白駒86 風捲雷動誅鄴趙(二)70 劉玄德率部西攻68 鳳集西鄉(下)194 魯子敬狂兒奉糧127 孔明歡喜情竇開13 陳買盟結田與曹48 許君卿計敗張遼135 建功立業就在冀州(一)74 爆竹聲裡辭舊歲(上)120 三戰盡復東郡地(五)28 甲兵四千向神都(八)48 許君卿計敗張遼58 胡軫奔襲魯陽城 王匡兵敗小平津5 江禽58 剛孝好義朱公偉(上)60 荀君爲政(下)88 襲陣兵退夏侯惇(六)61 最令人懼是毒計40 鐵營184 揀選英俊充州任31 何機點兵趁夜襲 關羽惜刀不殺賊10 計吏郭圖(下)22 今有潁陰乳虎(下)66 燕雀安知鴻鵠志 雍季之言百世利45 虎膽奸雄39 班底134 聖旨一下赴冀州(四)62 五角鼓聲聲悲壯(下)51 動手前夜63 同道59 慨嘆62 賜字4 牆下相托156 潘文珪負甲拔縣 關雲長渡淮克城30 搜山千騎入深幽(二十一)226 藏宣高請子入府211 撫戒刺嚇二策行142 建功立業就在冀州(八)54 下邳國荀貞得子 廣陵郡笮融逞威(四)19 兵者政之輔,政者兵之基(下)77 薛禮高踞臨下問 劉備席坐從容答21 搜山千騎入深幽(十二)134 聖旨一下赴冀州(四)33 戰罷將軍色不改 願以剩勇取全功23 甲兵四千向神都(三)31 何機點兵趁夜襲 關羽惜刀不殺賊48 其人卻恐不易輔也183 商應拜奉州印綬22 今有潁陰乳虎(下)287 彰廉禮賢下邳行(下)159 沙丘臺上舊時月(十四)102 欲攻昌邑先斷援91 事了掛印江湖去(上)6 尋賢不遇(下)193 荀徐州爲子儲才90 周毖巧言說董卓 袁紹得赦拜渤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