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 受表揚威心感動

幾天後,荀貞接到了孫堅的州報。

打開觀看,荀貞見孫堅在州報上共講了四件事。

第一件,對荀貞遣兵救援汝南表示了感謝。

第二件,大略講述了下他在河內的戰鬥經過和戰果。

擊破楊醜之後,他轉兵西進,連戰皆破,克取懷縣以西八縣,盡佔河內西地,隨後,他轉兵向東,攻懷縣,懷縣是河內的郡治,張揚在此坐守,兵多糧足,城防堅固,張揚令兵卒用水澆城牆,使得城牆越加堅實,並且滑溜,人不能攀,久攻多時,不能下。雪後天氣愈寒,孫堅部曲的主力是南人,不耐酷冷,兼之雖因有河內西邊諸縣爲依,糧秣固是不缺,然而醫藥卻不夠用,沒辦法使傷卒得到全面的醫治,又聞呂布雖然撤圍平輿,卻攻佔了汝水以南的諸縣,孫堅於是從河內撤兵,留下了吳景,表他爲河內太守,自引餘兵返回豫州,屯駐平輿。

第三件,根據在河內的聽聞,說了點袁紹、公孫瓚在冀州的戰事情況。

河內北接魏郡,孫堅在河內攻城略地的同時,聽到了不少袁紹與公孫瓚交戰的近期詳情。

公孫瓚步步推進,已於日前把袁紹佈置在前線的據點悉數拔除,派兵反攻貝丘,由田楷親自指揮,但沒有能收復貝丘縣城,反被曹操伺機進襲,損失了數百的兵卒。

袁紹重用麴義,表拜爲偏將軍,使其率本部,並及袁紹撥給他的一些精卒爲袁軍先鋒,不斷襲擾公孫瓚的部隊。

麴義本是韓馥的部將,去年反叛韓馥,與袁紹結盟,協助袁紹逼迫韓馥讓位,由而使袁紹得爲冀州牧,從此他就在袁紹的帳下效命。麴義早年在涼州常與羌胡作戰,部曲不多,然俱皆敢死士,凡臨戰,視死如歸,公孫瓚的兵士雖也善戰,在與麴義的交戰中,卻是勝少敗多。

孫堅判斷:儘管沒能克復貝丘,左翼受到一點曹操的威脅,但通往魏郡的道路已經被打開,前面再無阻礙,公孫瓚發起總攻的時間應是迫在眉睫了,早則十天內,遲亦不出半月。

第四件,孫堅再次向荀貞表示感謝,提出了一個請求,希望荀貞可以把許顯部暫留在汝南。

和徐州不同,孫堅自領豫州牧以來,一直未能把豫州全境納入實質的掌控中,所以,他也一直騰不出手來整頓兵馬。荀貞有餘暇擴兵、練軍,他卻沒有這個時間,故而,短期內來說,就眼下豫州的局勢而言之,他現有的部隊已經不敷使用了。

他在信中說道:河內未能盡拔,張揚餘部尚存,呂布犯境汝南,豫州兩面接敵,接連激戰之餘,兵卒稍缺,如能留君卿部駐汝陰,共御布賊,是吾之望也。糧械補給自由吾州出。

孫堅這幾個月都沒有停過打仗,先是攻陳國、又攻樑國,又攻河內,再與呂布戰於汝南,就算每一戰的兵卒傷亡都不多,累積下來,數目也已不少了,確是不足以兩面對敵。孫堅已與公仇稱等屬臣商議過了,準備接下來讓部曲好好地休整幾個月,募兵操練,以恢復實力。

事實上,孫堅現下不僅僅是“兩面接敵”,河南尹西與弘農郡接壤,弘農郡現有張濟屯駐,張濟是李傕、郭汜一黨,和孫堅也是敵對的關係,只是張濟只求守住地盤,無意外擴,所以對孫堅的威脅性不大,因是,孫堅沒有在信中提及此人的名字。

荀貞看完了孫堅的來信,召來荀彧、戲志才、荀攸,把孫堅請求留許顯部在汝南的事情簡單告與他們知曉,然後徵求他們的意見。

“泰山已定,目下州中沒有用兵的需要,招募來的那些新卒經過這幾個月的操練,也堪使用了,既然糧秣軍械皆由豫州出,不妨允其此請。”這是荀彧的意見。

戲志才也贊成,他說道:“新息爲呂布所得,渡淮南下不遠便是阜陵,原鹿、富波亦於前時被呂布攻取,其軍兵鋒直指沛南,便是孫侯無有此請,吾州也當留許將軍部駐守汝陰。”

戲志纔是從阜陵、下邳的安危角度考慮的,雖說呂布不太可能轉攻阜陵、沛南,反正現在州中不用兵,留一支兵馬在汝陰看着他,總是有備無患。

荀貞問荀攸的意見:“公達,你怎麼看?”

荀攸也贊同,說道:“明將軍與孫侯盟好,豫州有難,理應相助。”提出了一點建議,說道,“不過,以攸陋見,似不需留許將軍親駐,從父、孟塗,加以李文達,三人足矣。”

“從父”,說的是荀愔。

荀攸的年齡比荀愔、荀彧都大,輩分低,在他們面前需得執子弟禮。

荀貞見他三人意見相同,說道:“吾意也是如此。”斟酌稍頃,同意了荀攸的提議,至少冬天過去之前,呂布應是不會再發起進攻,因也就沒有必要把許顯這員重將留在汝陰,遂召來袁綏,叫他用幕府的名義傳令給許顯等人,“留李通、荀愔、荀濮、張飛駐汝陰,君卿接令當日,可引餘部歸。”想了下,又對荀彧說道,“文若,可上表一道,表愔爲儒林都尉。”

袁綏、荀彧俱應諾。

荀愔當前的職銜是徐州州府的儒林從事,現下他要留駐在汝陰,汝陰屬豫州,徐州從事的身份就不太合適他了,需要給他一個別的職銜。荀貞給袁綏下令的時候,把李通的名字說在了荀愔等的前頭,這是因爲荀貞已然上表朝中,表李通爲揚威中郎將,荀愔、荀濮是都尉,張飛是校尉,故而位次皆在李通下。

李通被表爲中郎將的消息已經在汝南傳開。

失陷在朗陵的那幾千家民戶,不堪呂布部曲的殘暴蹂躪,在呂布移駐褒信後,他們紛紛出逃,有的渡過汝水北上,就近去了平輿一帶,有的感念李通舊日之恩義,聽說李通被荀貞表爲了中郎將,駐紮在汝陰,便不辭路遠,攜家帶口地往赴,仍從附於他。

據許顯的軍報,說是目前到汝陰的民戶已有四五百家。

而今亂世,衝鋒陷陣的猛將不難有,能夠安撫百姓、使民歸附的人才卻不多,荀貞因是對李通高看了不少,他補充了一句,對袁綏說道:“告與李通諸人,汝陰之事,以李通爲主。”

袁綏應道:“是。”

荀貞親筆給孫堅寫了封回信。

回信、檄令、上表相繼發出。

孫堅收到回信,不必多言。

只說李通等人,在接到檄令後,許顯領兵還徐,李通感激涕零,對左右說道:“不意我以敗軍之身,失朗陵營寨,鎮東猶厚恩至此!先表我爲揚威中郎將,復以汝陰事盡付,儒林、中壘、厲鋒,或鎮東宗族,或鎮東宿將,而受檄竟從我令,鎮東恩德,非竭忠盡力,無以相報。”

許顯回到徐州,先來郯縣覆命,繼歸下邳,仍鎮下邳、彭城軍事。

十一月底,傳來了冀州的一道消息。

45 欺人39 開練98 董卓大敗奔逃處 荀貞勒兵宜緩迎76 請爲中尉討擊此賊60 劉備月下圖遠志 關羽林中慨爲驅77 薛禮高踞臨下問 劉備席坐從容答45 正旦前日32 搜山千騎入深幽(二十三)83 訪賢非爲邀名故 羣鳥投巢廣陵城75 欺上弄假國之賊31 搜山千騎入深幽(二十二)17 文遠克城震弘驚(下)19 血雨腥風洛陽城(上)57 市恩1 雙喜臨門(上)136 潘文珪負甲拔縣 關雲長渡淮克城(三)216 徵役備物籌入魯80 擒賊先擒王(上)219 再選英俊固徐方42 三見遲婢213 簡盧從程計說孫73 贈馬劉備關張喜15 公路送糧惹呂怨80 恨天失我傅南容86 了卻山中寇賊事(十)54 膽大妄爲豫州兒2 邯鄲陌上九月秋(二)28 詐降94 會師城下(上)6 壓豫州取佔先機 猛劉鄧拒領校尉51 無中生有兵家計27 舉薦戲忠118 欲進故退曹孟德73 健兒戰死誰封侯(下)18 府主簿拒降守名30 怒自羞出堪難忍 非因勇故守此營61 丈夫生當爲二千石18 搜山千騎入深幽(九)147 潘文珪負甲拔縣 關雲長渡淮克城(十四)3 先表北海刺青州63 荀貞之兩問治郡事 張孟高席間相托私82 程荀陳舟船相見 孔文舉出任北海109 轉戰十縣至平輿(下)97 趙子龍進克歷城138 潘文珪負甲拔縣 關雲長渡淮克城(五)4 豫州乳虎第一威45 天寒遙寄冬衣去131 廣陵兵動徐方沸 魯陽坐視豫州盟(四)178 袁紹表舉豫刺史56 允誠書從濟北來6 邯鄲陌上九月秋(六)64 戲忠40 蹴鞠102 孫侯得璽度天命 董相敗退往長安39 雄豪滿座乳虎聲(上)55 接踵等候召塾中遇106 孫堅使從豫州來29 志高行健皓月明288 王太守課政州最(一)85 姚叔潛丹陽募兵 辛玉郎潁川議糧18 搜山千騎入深幽(九)27 朱公偉奉天子詔80 故齊晏子因君顯 北遊橫連舊蘇秦(下)275 夏侯淵傳捷坎谷(下)203 當治上田糧產豐19 二荀優劣27 如夢135 潘文珪負甲拔縣 關雲長渡淮克城(二)4 飛檄琅琊御冀方284 止巫遏佛彭城事1 風物迥異江南地37 文遠突陷潁川營(下)35 鄉吏殘民32 搜山千騎入深幽(二十三)54 膽大妄爲豫州兒22 搜山千騎入深幽(十三)59 劉玄德鄉亭殺吏 荀貞之道邊得民18 第一天(下)54 私憤何及國事重 兄弟鬩牆兩不和13 荀君有召91 卸甲擦傷慰功績 大樹司馬人口傳68 唐虞不能以化天下28 辰彼碩女61 五更鼓角聲悲壯(中)142 建功立業就在冀州(八)39 搜山千騎入深幽(三十)136 建功立業就在冀州(二)35 鄉吏殘民20 拜徐州用計離亂76 張飛宿將襲如狼(上)62 忽聞北地羌人亂25 甲兵四千向神都(五)64 一人得道,雞犬升天76 張飛宿將襲如狼(上)4 冀州牧迎節以徵91 兵臨西華(上)38 初步256 兩中郎脣槍舌劍115 孫文臺半道打劫 陶恭祖忍氣吞聲65 歸來解甲抵足眠
45 欺人39 開練98 董卓大敗奔逃處 荀貞勒兵宜緩迎76 請爲中尉討擊此賊60 劉備月下圖遠志 關羽林中慨爲驅77 薛禮高踞臨下問 劉備席坐從容答45 正旦前日32 搜山千騎入深幽(二十三)83 訪賢非爲邀名故 羣鳥投巢廣陵城75 欺上弄假國之賊31 搜山千騎入深幽(二十二)17 文遠克城震弘驚(下)19 血雨腥風洛陽城(上)57 市恩1 雙喜臨門(上)136 潘文珪負甲拔縣 關雲長渡淮克城(三)216 徵役備物籌入魯80 擒賊先擒王(上)219 再選英俊固徐方42 三見遲婢213 簡盧從程計說孫73 贈馬劉備關張喜15 公路送糧惹呂怨80 恨天失我傅南容86 了卻山中寇賊事(十)54 膽大妄爲豫州兒2 邯鄲陌上九月秋(二)28 詐降94 會師城下(上)6 壓豫州取佔先機 猛劉鄧拒領校尉51 無中生有兵家計27 舉薦戲忠118 欲進故退曹孟德73 健兒戰死誰封侯(下)18 府主簿拒降守名30 怒自羞出堪難忍 非因勇故守此營61 丈夫生當爲二千石18 搜山千騎入深幽(九)147 潘文珪負甲拔縣 關雲長渡淮克城(十四)3 先表北海刺青州63 荀貞之兩問治郡事 張孟高席間相托私82 程荀陳舟船相見 孔文舉出任北海109 轉戰十縣至平輿(下)97 趙子龍進克歷城138 潘文珪負甲拔縣 關雲長渡淮克城(五)4 豫州乳虎第一威45 天寒遙寄冬衣去131 廣陵兵動徐方沸 魯陽坐視豫州盟(四)178 袁紹表舉豫刺史56 允誠書從濟北來6 邯鄲陌上九月秋(六)64 戲忠40 蹴鞠102 孫侯得璽度天命 董相敗退往長安39 雄豪滿座乳虎聲(上)55 接踵等候召塾中遇106 孫堅使從豫州來29 志高行健皓月明288 王太守課政州最(一)85 姚叔潛丹陽募兵 辛玉郎潁川議糧18 搜山千騎入深幽(九)27 朱公偉奉天子詔80 故齊晏子因君顯 北遊橫連舊蘇秦(下)275 夏侯淵傳捷坎谷(下)203 當治上田糧產豐19 二荀優劣27 如夢135 潘文珪負甲拔縣 關雲長渡淮克城(二)4 飛檄琅琊御冀方284 止巫遏佛彭城事1 風物迥異江南地37 文遠突陷潁川營(下)35 鄉吏殘民32 搜山千騎入深幽(二十三)54 膽大妄爲豫州兒22 搜山千騎入深幽(十三)59 劉玄德鄉亭殺吏 荀貞之道邊得民18 第一天(下)54 私憤何及國事重 兄弟鬩牆兩不和13 荀君有召91 卸甲擦傷慰功績 大樹司馬人口傳68 唐虞不能以化天下28 辰彼碩女61 五更鼓角聲悲壯(中)142 建功立業就在冀州(八)39 搜山千騎入深幽(三十)136 建功立業就在冀州(二)35 鄉吏殘民20 拜徐州用計離亂76 張飛宿將襲如狼(上)62 忽聞北地羌人亂25 甲兵四千向神都(五)64 一人得道,雞犬升天76 張飛宿將襲如狼(上)4 冀州牧迎節以徵91 兵臨西華(上)38 初步256 兩中郎脣槍舌劍115 孫文臺半道打劫 陶恭祖忍氣吞聲65 歸來解甲抵足眠